《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198532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23 梅兰芳蓄须(人教部编版)23* 梅兰芳蓄须文本分析: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讲述了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生平中的一个动人事迹:抗日战争期间,梅兰芳为拒绝给日本侵略者演出,先移居香港,后蓄须明志,甚至主动求“病”。他的种种行为充分显示了其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教材在正文之前给出了导读,简要介绍了梅兰芳在京剧上的地位及阅读本文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帮助学生完成自读任务。作为自读课文,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读空间,做好引导工作。通过朗读与默读,帮助学生感悟人物的崇高精神,并借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蓄、迫、纠”等12个生字(包括2个多音字),理

2、解相关词语的意思。2.默读课文,结合文章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3.体会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2.知道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教学难点查找相关资料,认识京剧大师梅兰芳,感受他的爱国情。课时安排:1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梅兰芳的演出片段,出示梅兰芳的照片,引导学生认识京剧大师梅兰芳。导语:大家都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今天播放的这个选段就是京剧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之一,而它的表演者就是在中外都享有盛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在我们开始本课的学习之前,请大家先跟老师一起走近这位艺术大师。明确:梅兰芳(1

3、8941961),我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打渔杀家等。2.出示课题,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题并质疑讨论。思考:梅兰芳在舞台上是唱旦角的,就是表演女性角色,他为什么要蓄须呢?预设:教师只需引导学生认识到“蓄须”后梅兰芳就无法进行正常演出,表明了他不愿意登台的意愿。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预设:本课的历史背景与前一课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可以顺带进行历史知识的科普。简要讲述1937年侵华日军占领上

4、海至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线,让学生对那段历史有一个大概的印象。2.听音频朗读,一边听,一边学习停顿和朗读的语气。注意自己读不通顺的地方。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点名学生带头朗读、识记,同桌互相听写,教师相机指导。会认的字:须 被 请 骚 绝 可 求 想方法拓展:“拒、订、妄”等可以通过认半边的方式帮助识记读音;“蓄、迫、纠、缠”等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帮助记忆读音;“宁、要”为多音字,可通过音义辨别进行识记。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和技巧,好的方法可以推广到全班。易错提示:“缠”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订”是后鼻音,不是前鼻音;“宁

5、”是鼻音。(2)指导学生归类识字。部首归类:辶:迫(强迫)邀(邀请)还(归还)迈(迈步)纟:纠(纠正)缠(缠绕)纺(纺织)绽(绽放)近、反义词归类:近义词:占领占据躲避逃避反义词:坚持放弃拒绝接受词语理解:A.梅兰芳在香港住了下来,(深居简出),不再登台。预设:先引导学生根据“深居”“简出”的字面意思进行理解,再联系上下文确定词语的正确含义。可以运用造句的方式巩固学生对词义的理解。B.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预设:引导学生想象“斩断钉子,切断铁”的画面,从画面中感受力量的果断,再引入该词的使用范围,让学生明白该词意指“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

6、犹豫”。可以让学生回忆班上的同学或老师的性格,说说谁的性格比较适合用这个词来形容。C.军医用手摸了摸梅兰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不出(破绽)。预设:教师出示衣服“破绽”的图片,先讲述词语的字面意思,再进行深层含义的解读,引导学生明白“破绽”的真实含义。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圈画出不懂的地方。2.教师出示“自主学习卡”,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自主学习卡议一议:读“阅读提示”,它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找一找:文章的结构层次该怎么划分?每部分讲了什么内容?想一想: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他为什么要蓄须?说一说:课文写了梅兰芳的哪几件不登台的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

7、括。诵一诵:把你最有感触的部分多读几遍,读出自己体会到的情感,请同桌评价。悟一悟:梅兰芳的所作所为对你有什么启发?3.汇报展示,品析佳文。(1)议一议:读“阅读提示”,它告诉我们哪些信息?预设:指名读“阅读提示”,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三句话所传达的意思。可以一人说其他人进行补充,也可以一人一句进行分析概括。这一段话介绍了梅兰芳的相关情况,告诉了阅读课文的重点,同时还布置了课外拓展的学习任务。(2)学生反复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一找:文章的结构层次该怎么划分?每部分讲了什么内容?预设: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顺序和文章结构。第一自然段明显为总起段,最后两个自然段讲的是剃须,由此可以顺利划分文章

8、层次。概括内容时,要引导学生表述尽量简洁、准确。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照应文题,说明梅兰芳有过一段蓄须的历史。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因为家国沦陷,梅兰芳决定蓄须明志,不为日本侵略军表演。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抗战胜利后,梅兰芳继续表演,令人钦佩。(3)引读并点拨第二部分内容。过渡:通过梳理文章结构,我们能快速掌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写作内容。在对文章整体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进行理解课文的训练了。下面,请大家再次速读课文,继续解答“自主学习卡”中的问题。想一想: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他为什么要蓄须?A.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预设:找准相关段落,引导学生体会梅兰芳拒

9、绝登台的难度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借口用尽。在这种情况下,梅兰芳只好蓄须明志。B.梅兰芳为什么要蓄须?预设:抓住相关语句(“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进行深入解读。可以采用“为了,梅兰芳选择蓄须”的句式引导学生进行回答。示例:为了抵抗日本人随时随地的骚扰,梅兰芳选择蓄须;为了表示自己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梅兰芳选择蓄须;为了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梅兰芳选择蓄须。总而言之,梅兰芳把“蓄须”作为与日本侵略者抗争的一种手段。过渡:梅兰芳为了不在日本侵略期间登台表演,特意“蓄须”表明自己不再登台的态度。课文是只写了

10、这一件不登台的事情吗?(生答不是)课文讲梅兰芳不登台的内容都在哪一部分呢?(生答“第二部分”)没错,让我们再次回顾课文的第二部分吧!说一说:课文写了梅兰芳的哪几件不登台的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A.分段朗读第二部分内容,概括梅兰芳不登台的相关事例。预设:抓住第二部分内容进行概括,第2自然段讲述了第一个事件,第3自然段讲述了第二个事件,第4自然段讲述了第三个事件,第57自然段共同讲述第四个事件,引导学生做好小层次的划分,就可以准确抓住文章所写事件。简要概括内容不强求一步到位,可以由长到短,逐步删去不需要概括的内容,最终得出最精简的表达。示例:.留居香港,不再登台;b.香港沦陷,蓄须明志;c.

11、回到上海,卖房度日;d.打针求病,拒绝登台。B.揣摩梅兰芳不愿登台的心理,采用指名讲述的方法,让学生以梅兰芳的心态口述其内心的想法。预设:教师可以先提示每个事件发生的时间,然后提示学生找到梅兰芳在当时的所作所为,再从人物的行为举止中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最后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语言表述出来。示例:梅兰芳在香港时,他是这样做的到深夜时,关紧门窗,拉上厚窗帘,悄悄地细声吟唱;他是这样想的我不愿意为日本人演出,即使我只能在晚上偷偷地练习,不能被别人听见,我也必须为祖国的荣誉而坚持!梅兰芳在香港沦陷后,他是这样做的蓄须明志;他是这样想的拒绝的借口都用完了,我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拒绝那些侵略者的骚扰呢?

12、啊,如果我蓄须,不就无法上妆,唱不了旦角了吗?对,就这样做!梅兰芳再次回到上海后,他是这样做的卖掉北京的房子,用以维持生计;他是这样想的二十两黄金算得了什么?生活困顿算得了什么?对我来说,对每一个热爱祖国的中国人而言,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侵略才是最重要的!我怎么能为了金钱出卖自己的气节!日本侵略军要庆祝“大东亚圣战”,梅兰芳是这样做的找到朋友打伤寒预防针,借助重病避免上台;他是这样想的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日本侵略者一定会用武力强迫我上台演出,除非病情严重得上不了台,啊,即使会因此丢掉性命,我也不会为日本人演出。(4)引读并点拨第三部分内容。过渡: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期间一直不肯登台,他什么情况下才可能

13、登台呢?(生答)对,除非战争胜利了,侵略者被赶跑了。请大家和我一起学习第三部分内容吧!思考: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梅兰芳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他剃掉胡须,高兴地宣布自己该登台演出了)为什么那么多人来看他的演出,甚至没有座位就站着看呢?(因为大家都非常喜爱他高超的表演技巧,同时更敬佩他高尚的民族气节)(5)诵一诵:把你最有感触的部分多读几遍,读出自己体会到的情感,请同桌评价。预设:指名朗读,要求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部分来读,表现出梅兰芳的民族气节,表达出对梅兰芳的敬佩之情。组织其他学生自由评议。(6)悟一悟:梅兰芳的所作所为对你有什么启发?过渡:同学们刚刚的朗诵非常精彩,非常动人。你们的朗读要想打

14、动别人,首先应该打动自己。这篇课文让你产生了哪些感触呢?请大家说一说。预设:教师在这一板块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教育,让学生能够以梅兰芳为表率,审视自己,获得精神上的提升。当然,如果学生回答的是写作技巧方面的收获,教师也应给予认可和鼓励。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过渡:作为一个京剧表演艺术家,他热爱舞台;作为一个中国人,他热爱自己的国家。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梅兰芳赤诚的爱国情,超越生死的爱国行为,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他是当之无愧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师!小结:今天这堂课上,我们继续走进中国那段沉痛的历史,新结识了一位

15、饱含爱国情的名人,再次受到了心灵上的熏陶。大家在课堂上的表现都很不错,_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熟读课文,交流识字经验。(2)摘抄、积累课堂上有关人物性格的词语和自己喜欢的句子。(3)积累有效的自学方法。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抓住侧面描写,感知人物形象师:梅兰芳说自己生病后,日本人放过他了吗?生:没有,日本人特意派军医去检查。师:军医是怎么做的呢?生:军医观察到梅兰芳盖着棉被躺着,床边还有许多药,并摸梅兰芳的额头判断他是不是真的病了。师:军医这么做说明了什么?生:日本人不相信梅兰芳,怀疑他装病。师:是的,日本人对梅兰芳是怀着怀疑的态度的,并且十分傲慢。文中有几个词表现得特

16、别明显,谁能找出来?生1:从“闯进”这个词可以体会到日本人的蛮横,他们的行为完全就是强盗的行径。生2:我觉得“只好”这个词也能表现出日本人的态度。他们并不相信梅兰芳病了,但是“滚烫”的额头让他们无计可施。师:两位同学找得很准确。想象一下,如果装病被发现,梅兰芳会有什么样的下场?生1:会被逼着上台。生2:说不定日本人一怒之下会杀了他。生3:也可能会受到其他折磨。师:对的,梅兰芳如果被发现,他的生命极有可能会受到威胁。可是他装病就安全了吗?生:没有,他打了伤寒预防针,差点儿丢了性命。师:梅兰芳装病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相信他自己心里也非常清楚。既然如此,他为什么还是选择这样做呢?生1:因为他不想为

17、日本人表演。生2:因为他认为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师:是的,梅兰芳就是这么一位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的艺术大师。赏析:此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日本人在梅兰芳装病后的种种行为,理解梅兰芳当时情况的凶险,从而真切感受梅兰芳先生的高尚人格。这种层层深入的剖析方式,可以让学生的思维逐渐深入,让他们在一步步地思考中理解人物的形象。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23 梅兰芳蓄须 人教部编版23*梅兰芳蓄须1.认识“蓄、迫”等11个生字,掌握“宁、要”两个多音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梅兰芳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蓄须的,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3.感受梅兰芳这位京剧大师的爱国之情和

18、民族气节,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尊敬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梅兰芳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蓄须的,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难点感受梅兰芳大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气节。1.字词教学本课的生字都是会认字。其中“订、宁、妄”都是后鼻音,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发音要到位,不要读成前鼻音。同时,在教学时,让学生在课文中先读一读词语,然后再试着朗读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最后朗读课文,达到流利、有感情的程度。2.阅读理解认真研读课文,弄清课文要讲述的四件事情:“避港拒演”“蓄须明志”“卖房度日”“自伤身体”,其中“自伤身体”这件事写得最详细。先弄清课文的几个小故事,然后连起来概括文章的主

19、要内容。通过找出梅兰芳拒演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等方法感悟课文,体会梅兰芳的可贵品质。3.表达运用想象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出时的心情、动作、神态,从中体会梅兰芳的爱国精神。在理解课文内容、深刻感受梅兰芳的爱国精神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想对梅兰芳先生说的话,这样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内容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1.预习提纲(1)搜集梅兰芳的有关资料,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了解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国粹。(2)初读课文,自学会认字,理解生字,记忆生字。(3)再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出文章的四件事,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多媒体课件京剧视频选段。教学课时1课时。一、播放视频,引入课题1.教师

20、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个小视频。(播放梅兰芳京剧选段) 2.这就是京剧,它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天我们就向大家介绍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课件出示对梅兰芳的介绍和旦角剧照。)梅兰芳(18941961),名澜,又名鹤鸣,艺名兰芳,出生于京剧世家。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工花旦,因功底深厚、嗓音圆润、扮相秀美,与程砚秋、尚小云等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起感受这位京剧大

21、师“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设计意图: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播放视频,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京剧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出示剧照和梅兰芳本人照片,让学生对比,直观知道旦角是什么样的,梅兰芳表演和不表演有什么区别,从而理解胡须对京剧表演的重要影响。二、初读课文,品读课题1.读课题。教师谈话: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我们读完课题后,产生了什么疑问?预设:梅兰芳唱戏与胡须有什么关系?2.品课题。课文的题目告诉了我们梅兰芳蓄须这件事。你们知道“蓄须”是什么意思吗?我们先来看看“蓄”,“蓄”的意思是积蓄,“蓄须”即积蓄胡须。读到这儿,我们不禁要问:梅兰芳是唱什么的?与

22、他的胡须有什么关系? (梅兰芳在戏台上唱花旦,扮演的是女性角色,所以他一旦蓄须,就不能演戏了。)设计意图:读课题,品课题,能使学生快速明白梅兰芳不给日本人唱戏和蓄须之间的关系。三、再读课文,扫清障碍1.本课有“蓄、迫”等11个生字,学生借助已有的识字经验,认读生字,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然后分小组汇报。读音指导:“租”是平舌音, “订”是后鼻音,不能读成“dn”。2.掌握多音字。课件出示:宁 nn(安宁) nn(宁可)要 yo(要求) yo(需要)3.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思考:课文围绕梅兰芳的爱国之情,写了哪几件事?其中哪件事写得比较详细?课件出示:避

23、港拒演蓄须明志卖房度日自伤身体4.请学生分别读一读,找出这四件事情分别在文章的哪几个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批注,小组讨论,汇报:课件出示:第一件事(第2自然段):避港拒演第二件事(第3自然段):蓄须明志第三件事(第4自然段):卖房度日第四件事(第57自然段):自伤身体5.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在读文过程中,随机正音,指导读出语气,在读中理解“斩钉截铁、纠缠”的意思。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纠缠:烦扰;搅扰。设计意图:概括课文内容,列出小标题,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研读课文奠定基础。四、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理解“避港拒演”1.学生默读

24、课文第12自然段。2.教师谈话引入:1919年4月,梅兰芳先生应日本东京帝国剧场之邀赴日本演出,演出了天女散花玉簪记等戏。日本人民对梅兰芳先生的精湛艺术深感佩服。但1937年日本占领上海后,梅兰芳拒绝了给日本人演出。他是怎样拒演的?把相关句子画出来,并在一旁写一写自己读后的想法。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自己的理解。课件出示:避港拒演 (1)梅兰芳在上海、香港躲避日本人的纠缠。 (2)梅兰芳深夜在家关紧门窗,细声吟唱。从中可以看出梅兰芳是一个热爱京剧、有民族气节的京剧大师。3.指导朗读:朗读第12自然段时,要把“闻名世界”“总是”重读,体现梅兰芳先生的艺术成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设计意图:从介绍梅兰芳

25、先生的巨大成就,到介绍梅兰芳先生躲避纠缠,偷偷唱戏,为学生后期理解梅兰芳先生多次想方设法拒演的坚定,以及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打下基础。五、学习第3自然段,深入理解“蓄须明志”1.学生自主阅读第3自然段,思考问题。课件出示:思考:1.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2.梅兰芳蓄须说明什么?3.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中的“志”指的是什么?2.学生自读课文,交流汇报问题。(1)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2)梅兰芳蓄须说明他不想为日本人演出。(3)“蓄须明志”的“志”指的是:梅兰芳身处逆境,始终拒绝为敌演出,表现了其高尚的民族气节。设计意图:教学这个自然段,主要是让学生自读课文,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

26、理解为什么“蓄须”能表明自己不会为日军演出的决心,明确“志”指的是中华民族的气节。六、教学第47自然段,理解“卖房度日”“自伤身体”1.学生读第47自然段,课件出示问题:思考:1.敌人的威逼使梅兰芳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2.找出表现了梅兰芳先生高尚的民族气节的句子,读一读。 2.学生研读课文,同桌互相讨论,读读相关语句。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总结。(1)敌人的威逼使梅兰芳没有了经济来源,打算卖房度日。(2)面对日军的反复邀请,他坚定地拒绝演出,不顾危险毅然装病。3.梅兰芳先生是怎么装病的?预设:梅兰芳装病是打伤寒预防针,连日发高烧,额头滚烫滚烫,差点儿丢了性命。此时此刻,你认为梅兰芳是个什么样

27、的人?填空:课件出示:梅兰芳先生是一个坚贞不屈、铁骨铮铮的人。4.教师谈话:梅兰芳的行为,赢得了许多中国人的尊敬,人们仅仅是被他的京剧艺术所折服吗?(不,更是为他的民族气节所折服。)课件出示:句式练习:他宁愿(蓄须),宁愿(卖房度日、自伤身体),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应具备的民族气节。5.学生练习朗读,教师指名朗读。朗读时要把“宁愿”读重一些,语速快一点。设计意图:这一阶段的教学,我让学生把前几件事情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对梅兰芳先生的爱国热情和铁骨铮铮的民族气节就会有更清晰的了解。七、学习第89自然段1.学生齐读第89自然段。思考:人们仅仅是喜爱梅兰芳先生的表演艺术吗?预设:人们喜爱梅

28、兰芳先生精湛的艺术表演,同时更敬佩梅兰芳先生高尚的民族气节。2.对比。日寇侵华时期,梅兰芳先生想方设法不为日本人表演。抗战胜利后,梅兰芳却主动要求登台表演。前后态度对比鲜明,更加突出了梅兰芳先生高尚的民族气节。3.教师总结:人们不仅喜爱梅兰芳的表演艺术,更敬佩他的民族气节。凭着满腔的爱国情怀,凭着高尚的民族大义,梅兰芳先生承受着无尽的痛苦,终于击碎了侵略者的痴心妄想,使国人不能不为之慨叹!设计意图:此处升华情感,让学生明白人们对梅兰芳先生的崇敬,不仅是因为他高超的表演艺术,更是因为他高尚的民族气节。八、升华感情,总结本课1.茫茫青史写春秋,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国家的尊严,一代大师挺直了脊梁,他高

29、尚的情操照耀着万代千秋。老师即兴作了一首小诗,就让我们以这首小诗来结束全课。课件出示:一代大师梅兰芳,蓄须明志表衷肠。拒演举债八年整,民族气节四海扬。2.此时此刻,我们心中感慨万千,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有着如此铮铮铁骨,如此爱国热情,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梅兰芳先生说,请大家都来说一说吧。设计意图:结尾的一首小诗,升华主题,让学生给梅兰芳先生写话,既对课文加深了理解,也是内化语言的好机会。一、视频导入,了解“蓄须”与“明志”的关系。由于我班学生语文基本功比较薄弱,所以我抓住本课的特点,在指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人物的事件上下了很大功夫。如何让学生感受梅兰芳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与爱国之情是本课的重

30、点。梅兰芳所处的时代离同学们较远,所以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播放了梅兰芳先生表演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对“旦角”“蓄须”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旦角必须要把胡须剃干净。预习课文方面我也给了学生们相应的指导,尤其是让学生们课下通过网络查找关于梅兰芳的相关知识,在学生们展示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梅兰芳的知识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加以补充和总结,以便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二、横向对比,感悟人物品质。用“沦陷时期的梅兰芳拒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梅兰芳的公演”做对比,突出梅兰芳先生的京剧表演受到大家的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是受到人们的敬仰。在教学中,我启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的体会,也对学生的表述情况进行恰

31、当的点评、归纳和提升。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及前后对比,感受到了梅兰芳先生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三、不足之处。我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交流,自主感悟,而是让学生跟着我的思路走。这样由老师一步步带着,虽然不会出错,但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他们的思维是被老师圈住的,无法发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改进,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23梅兰芳蓄须 人教部编版梅兰芳蓄须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3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结合课

32、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具体事例体会梅兰芳的爱国情怀。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活动【导入】回顾全文,引出新知1.(出示照片)这是谁?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他。想目睹一下他的舞台形象吗?2.看完后,有什么感受?这就是梅兰芳痴迷一辈子,探索一辈子的舞台,这舞台就是梅兰芳的生命。然而在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却企图利用他演出的力量来美化他们的丑恶行径,以至来粉饰太平,面对一次次的邀请,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回忆一下,文中一共写了哪几件拒绝日本人演出的事?(指名回答,板书内容)3.是啊,拒绝一次可以,连续拒绝五次又是何等人能做到的呢?文中的丰子恺先生是怎么赞美他

33、的?(指名读后齐读)4.明知道唱戏就是自己的饭碗,视艺术为生命,没了艺术,不就等于要了他的命吗?那他为什么偏偏要摔自己的饭碗呢?(爱国)这节课我们那就从后三件事中,细细品悟梅兰芳的爱国情怀。【讲授】自读自悟,学习新知(一)自读自悟“避港拒演”。1.出示“避港拒演”自学要求: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第三件事,画出能够体现梅兰芳爱国精神的句子,并在句子的旁边简单地写上自己的体会。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重点理解以下句子:(1) 只要梅兰芳答应登台演出-他对这些不屑一顾。(2) 他宁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顺势做句式练习,引导学生想象,梅兰

34、芳还会遇到哪些困难?他宁愿( ),宁愿( ),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3) 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这句话着重赞美了梅兰芳的什么?(具有崇高的和民主气节。)3.让我们一起用丰子恺的话来赞美他吧。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二)合作学习“蓄须拒演”。1.(出示要求)自读自悟,画出令你感受深的句子,并在小组内交流你的体会。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抓住以下几个重点句来理解感悟:(1)一向爱好整洁的梅兰芳,开始改变自己的形象-也开始出现在嘴边了。通过照片和句子的对比,来体会“一旦蓄须,便是宣告不再登台了”的意思。对比句

35、子:1.蓄须之前的梅兰芳,一向爱好整洁,衣着( ),头发( ),胡子( )2.蓄须之后的梅兰芳,开始改变自己的形象,衣着( ),头发( ),胡子( )。(2)多少次,他冲上太平山顶,想狂歌,想飞舞,积聚在内心的对唱的渴望与对舞的向往,就像是被挡在堤坝后的滚滚洪流,澎湃激荡,却又无法冲破阻隔,奔腾万里。此句引导学生读出梅兰芳内心的压抑、痛苦、无奈。分角色体会情感。教师引读:每当想到为了抵抗日本人,连嗓子都不敢吊时,(生齐读)他冲上太平山顶想狂歌,想飞舞,积聚在内心的对唱的渴望与对舞的向往,就像是被挡在堤坝后的滚滚洪流,澎湃激荡,却又无法冲破阻隔,奔腾万里。每当想到为了抵抗日本人,不能为可爱的观众

36、登台演出时,(生齐读)他冲上太平山顶想狂歌,想飞舞,积聚在内心的对唱的渴望与对舞的向往,就像是被挡在堤坝后的滚滚洪流,澎湃激荡,却又无法冲破阻隔,奔腾万里。每当想到为了抵抗日本人,不敢登进戏院,却在戏院门口徘徊时,(生齐读)他冲上太平山顶想狂歌,想飞舞,积聚在内心的对唱的渴望与对舞的向往,就像是被挡在堤坝后的滚滚洪流,澎湃激荡,却又无法冲破阻隔,奔腾万里。3.此时,你觉得他是什么样的人?4.引出丰子恺的话来赞美他“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活动】学习“伤身拒演” 1.齐读第13自然段,这段中哪些词,哪些句子一下子打动了你的心?引导学生找到重点词语“斩钉截铁”“良苦用心”进

37、行理解。(1)“斩钉截铁”说明了什么?梅兰芳的“良苦用心”指的是什么?(2)此时你用认为梅兰芳是什么样的人?(3)让我们再用丰子恺的话来赞美一下他吧!“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四)学习最后一自然段。1.学生齐读。2.你从“始终坚持”中体会到了什么?【练习】超越文本,拓展延伸。1、八年的抗日战争,梅兰芳始终拒绝为敌人演出,他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表现了一代大师不屈不挠的刚强骨气,他高尚的情操照耀着千秋万代,让我们再一次用丰子恺的话来赞美一下这位视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京剧大师吧。2、老师即兴做了一首诗来结束这节课。出示:一代大师梅兰芳,蓄须明志述衷肠,拒演举债八年整,梅兰芬芳四海扬。3、请同学们结合学习链接,上网搜索资料办一份梅兰芳为主题的手抄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