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育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198566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育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育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育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育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育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育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育教学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学设计 作者: 日期: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是(人教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第20课的内容,本课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代象形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过程,让学生感受自然与人类生活的联系及象形文字的形式美,从而加深学生对汉字悠久历史的认识,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的最后一课。学生已经在前面各个不同美术学习领域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美术表现技能,也已经养成了基本的学习习惯,线条的运用能力有所提高。由自然世界中的形象而演变成的象形文字,这一内容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开放、灵活的弹性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特点,设

2、计出和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和实施策略。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想象丰富,对于美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初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引导他们用身边最便捷的材料表现所感、所想,从而提高他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愿望。 环境分析:本节课教学中的象形文字很抽象,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不便于理解和表现。因此,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做一做、画一画来感受和表现象形文字,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选择教室内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课件直观的呈现可以让学生明了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了解和掌握象形文

3、字的表现方法,有利于学生进行艺术表现。 教学思路: 由于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因此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情况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创设他们可感受体验的文化情境,提供学生“思考、理解、象形”的空间,让他们轻松、愉快地不断加深对“汉字中的象形文字”的印象。在体味传统文化、寻找历史的记忆中感受文字的趣味性和艺术美。在每个环节的设计中一定要防止空洞的说教和知识灌输,多用形象直观、寓教于乐的现代化手段与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独特美感,初步了解象形文字的产生、演变过程及悠久历史。 2.能力目标:初步了解象形文字,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尝试将自己

4、熟识的形象概况为象形文字,并能将象形字组合在一起表达出完整的意思。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感,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感受古代象形文字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重点:感受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大胆夸张表现。 教学难点: 难点:根据要表达物象的形体特征展开联想,运用象形造字方法进行大胆创作,表现出新颖有趣的美术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图、材料等。 学生:彩色墨水、小棉棒、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图片对比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导入语:同学们,都说我们班的同学很聪明,今天我就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在聪

5、明的同时,是否还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找找下面两幅图表现形式上有哪些不同) (二)利用课件初步感知象形文字 (三)出示课题汉字中的象形文字,点明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一开始就把孩子们的注意了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从而导入本课。较之直白的讲解更生动有趣,使学生在“找不同”中便初步了解象形文字的形式美,在简单演变图例中,引发学生思考文字与具体形象之间的关系,激发对象形文字的学习兴趣,初步感受汉字与美术的关系,为后面进一步认识象形文字做好铺垫。】 二、利用媒体,突出重点 (一)课件引导,了解象形文字的发展过程 师:今天远古人“毛毛”就将带领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去了解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记

6、录和交流生活中事情的。 师:象形文字由单独符号的存在发展到符号的叠加,再到符号具有结构和疏密的变化。 (二)欣赏比较,感受象形文字的演变轨迹 师:看动画告诉我,你们看到了怎样的变化?(生动有趣的动画效果:由实物原型甲骨文金文小篆现代文字,在具体的实例中,教师机动地随时和学生交流,非常的形象直观,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简单。) 【设计意图:此环节若用单纯的语言来表述,会显得很枯燥、乏味。采用多媒体的手段,让学生通过图片的穿越和flash的播放,感受祖先创造文字的情景,了解由图形到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使学生更清晰明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把原本难懂的知识简单化。】 三、通过媒体,感受新知 (一

7、)游戏一:慧眼识字 师:通过刚才flash动画的播放,我想同学们已经对象形文字的演变已有所了解。老师这儿还有很多象形文字图片,你能想到它是什么物象吗?学生抢答,但要说出想象的原因,并用肢体语言进行呈现。 【设计意图:将实物与相应的象形文字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寻找象形文字是怎样抓住实物最主要的特征,鼓励学生模仿文字,总结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省略细节的。】 (二)游戏二:看图写字 师:老师这儿有几幅画,谁能够猜出它们是我们现在的什么字,能把它写下来吗?(以组为单位,写到你们桌子上的卡纸上) 【设计意图:比较是美术欣赏的重要手段之一,此环节视频及图片的运用,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很好的与学生互

8、动,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把原本枯燥的学习内容,生动形象化,从而增加对象形文字的理解与感悟】 (三)游戏三:看视频,找象形文字 师:同学们,我把象形文字编成了一个故事,你们想看吗?在看的过程中,我要你们把藏在里面的象形字找出来。与学生一起观看象形文字动画影片。(教师把学生找到的文字贴到黑板上) 四、启发想象,激发创作 师:在刚才的动画影片里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象形文字,这些象形文字组成的画面也非常的美!(复述最后幻灯片画面)看,这就是一个渔夫正泛着小舟在雨中慢游呢!你还看到了哪些画面?(请学生回顾并发言。)提出讨论问题:你们能不能也用象形文字联想成一个有趣的画面呢?学生观察老师提供的象形文字

9、卡片和书中的象形文字,在这些大自然的万物中,有哪些山水、动物、植物、人可以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副什么画呢?小组讨论,你准备用那种表现形式、哪几个象形字组成一副什么画呢?学生小组交流后,每小组推荐一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课件的运用肯定学生想法的同时,直观的图片欣赏也为学生提供了参考,帮助学生树立了利用象形文字进行创作的信心。】 五、直观示范,化解难点 师:播放教师利用象形文字组成画面的视频,画面中教师运用彩色墨水来用线条表现象形文字,并运用夸张、大小、疏密、色彩等内容的组合安排画面。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多媒体直观的演示使学生感受用象形文字进行创作的艺术魅

10、力,进一步复习巩固、灵活运用已学画面组合的基本方法为学生创作进行方法上的指导。从而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在这种情绪下教师以孩子们的情感为主体进行创作演示,成功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创作技法传授的任务。】 六、佳作欣赏,激发灵感: 参考作品循环播放,提供创作素材。 师:循环播放象形文字作品,为学生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使学生感受了艺术作品的线、形、色彩之美,从而鼓励学生探索表现方法,大胆进行感受声音的绘画创作。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感受到美术作品的和谐之美,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让学生有切身的理解,丰富创作素材,拓宽学生多维的表现思维。】 七、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经过前面的启发、讲解、示

11、范,学生已经胸有成竹,他们迫不及待地画了起来,陶醉在绘画的海洋中,在这过程中,教师如发现好的构图及创意给予及时的肯定表扬。(播放轻松音乐)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创作氛围,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创作积极性。】 八、作业展评,促进发展 提供评价点:想像力丰富;图形与字义相符;有创意。(1)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2)把画好的作业展示在展板上,请几个学生谈创意和感想。 师:你最欣赏哪一幅画?为什么? 对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给予肯定,毕竟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感知了象形字并通过体验把它表现出来,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了。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是让学生首先给自己以肯定,其次是通过学

12、生评、教师评对自己作品有一个总体认识,明确感受类绘画创作的关键所在。】 九、课后拓展,延伸体验 (一)学习了这节“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我们发现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是多么的聪明,因为他们创造了古代的象形文字才有了我们现在规范的汉字,这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所以我更爱我们的祖国。那么,是不是象形文字就是在古代有,现在的人不再用了呢?(不是的)你们看,现代的人们更加聪明,他们将象形文字设计在包装盒上,或进行室外装饰,都达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 (二)现在老师要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能否通过添加,表现出“有趣的文字呢?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展示多种形式作品,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鼓励学生尝

13、试多种表现形式。】 课后反思: 小学阶段,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兴趣以直接兴趣为主。在教学中广泛使用能让学生视听并用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使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使教学活动情理交融、有张有驰,不仅缩短了概括与表现的距离,而且营造了感受象形文字形式美的美好氛围,从而激发起学生表现的欲望。本课教学过程中大量的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突破了美术课泛泛空谈这一重大弊病,让孩子们可以直观的欣赏大量的作品,在学习中拓宽了视野、积累了知识、增长了见识,轻松的完成了美术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从而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完美融合,让每一节美术课都成为了孩子们感官上的一场盛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