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08880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物学教学论章节说明及自学练习题: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学习目的:概述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利用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导教学;阐明中学生物学课程的目的;说明教科书的作用。学习重点: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学习及考核要求:本章学习要求学员充分认识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在了解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能利用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导教学,明确中学生物学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认识生物学教科书的内容和作用。(二)填空题1、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看,中学生物学课程可分为 课程和 课程。2、新的高中生物学课程包括 和 两部分内容,其中前一部分是在初中生物课基础上,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的扩

2、展和延伸,旨在进一步提高全体高中生共同的生物科学素养;后一部分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志向,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以便为学生学习方向和择业提供帮助。3、生物课程标准的出台,是我国大陆地区生物学课程改革进展中的重大事件,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 ,2003年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 。4、生物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每一个具体标准都是描述学生学习的 ,是用 描述学生学习后学习行为上的变化。5、我国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采用了统一的框架结构,这种尝试性的课程标准框架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依次为前言、 、 和实施建议。6、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共选取了 个主题,并选择了 作为主线,贯穿在这些主题之中。7、课程目标是生物教

3、师备课、上课、分析课的 和 。(出发点、依据)8、2000年后我国颁布的生物课程文件,将课程目标分为两个层次来表述,一是课程 ,二是课程的 。9、教科书既是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 ,又是学生学习的 。10、教科书的编写不仅要体现本学科 的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还要符合国家的意识形态和 。(三)单项选择题1、下面关于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它是中学的一门选修课程 B 它是中学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 C 它是科学教育中一门重要学科 D 它是一门非技术课程性质的科学课程2、中学生物学课程价值主要体现在 A 面向全体中学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B 面向大多数学生,

4、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C 面向全体初中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D 面向部分高中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终身学习打基础。3、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 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的具体方法。 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具体学习内容。 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统一的探究和调查活动。 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下面关于生物课程标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它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B 它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生物学课程的统一的最高要求。C 它是对初中、高中阶段,生物学学习内容统一

5、的具体详细的规定。D 它是用一系列抽象的名词术语来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5、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 A 初中共选了10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B 共选了10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C 共计6个模块,相当于6个主题。D 高中必修部分共计6个模块,相当于6个主题。6、关于生物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中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A 前言:主要介绍课程标准的制作背景、和制作过程。B 课程目标:包括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它指出了教师在实施课程中的努力方向。C 内容标准:详细描述了不同阶段学习的具体内容和知识点。D 实施建议:提出了活动和探究的具体内容、方法及课时分配。7、关于生物

6、学课程目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生物学课程总目标包括了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内容。B 课程的总目标是一种宏观的、较为抽象的表述方式,具体目标是对总目标的解释和具体的要求。C 课程总目标代表了课程设计者对本课程的认识、理念、期望、和要求,指明努力的方向和教师应注意到的不同方面。D 具体目标专指生物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应达到的标准。8、关于教科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教科书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师要忠于教材,不能对其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 B 教科书的编写要体现本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C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工具。D 教科书是在学科范畴之中系统编写的教

7、学用书。(四)多项选择题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学生物学课程从性质上来讲属于学科课程。B中学生物学课程属于科学课程。C中学生物学课程具有技术课程的性质。D中学生物学课程属于选修课程。E中学生物学课程属于综合课。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学生物学课程面向全体中学生,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B中学生物学课程面向初中学生,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初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C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段为必修课,高中阶段为选修课。D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段为必修课,高中阶段有选修和必修两部分。E中学生物学课程应体现自然科学的本质和特征。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学生物学

8、课程可以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B中学生物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C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段为必修课,高中阶段为选修课。D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我国大陆地区初中阶段为必修课,高中阶段有选修和必修两部分。E中学生物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文科课程。4、课程标准是 A课程计划 B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C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课程文件。D教学大纲 E教学的具体内容的规定。5、生物课程标准是 A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及教材编写等方面的建议。B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C每个中学生物教材编写人员、生物

9、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D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E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最高要求。6、生物课程标准 A是根据生物学教学大纲制定的详细的课程计划。B是根据课程计划,具体确定学生在不同阶段生物课程中的学习成果。C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具体的学习内容。D包括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内容。E隐含地指出了教师的任务是落实课程标准,而不仅仅是教好一本教科书。7、关于生物课程标准主要内容的说明正确的是 A前言:简要阐明了编写者的写作意图,为生物学课程设计定了基调。B课程目标:包括课程的总目标和课程的具体目标。它指出了教师在实施课程中的努

10、力方向。C内容标准:共选取了科学探究、人与生物圈、生物的多样性等10个主题。D内容标准都是用清晰的行为动词描述的行为目标。E实施建议:主要建议课时的分配。8、属于我国79年级生物学课程总目标的是 A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义。B初步掌握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C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D 掌握基因工程等生物学技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E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参与社会各种活动的能力。9、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中关于能力方面具体目标包括 A思维习惯 B实验操作技能

11、 C科学探究技能D获取信息的能力 E思维能力10、关于生物教科书的描述正确的是 A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工具 B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书籍C教学内容的载体,它包括了生物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学科知识、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知识的深度、呈现方式以及编写思路等。D教师不可选择、不可变动的教学内容 E教科书的编写在很大程度上,受编写人左右第二章: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学习目的: 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科学的本质和特征;充分认识自然科学的四个维度;能描述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能描述一个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学习重点:科学素养与生物科学素养。学习及考核要求:本章学习要求学员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能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12、自然科学的不同维度,能描述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明确生物学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二)填空题1、自然科学包括 和 两部分,前者是相对稳定的研究结果及由此构成的知识体系,后者是科学家们在探索自然奥秘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及科学家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2、自然科学主要有以下四个纬度构成: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科学是一套 、科学要与 相互作用。3、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这就是假设、 和 。(三)单项选择1、关于自然科学有关内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科学依赖于定量化的工作、精确的测量 、观察与实验。B 自然科学在自我更正

13、的过程中积累。C 自然科学是指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D 科学工作定量化的特点将科学与数学结合在一起。2、自然科学主要的四个维度是 A 定量化、观察、实验、科学过程。B 精确测量、认真观察、精确实验、数据统计分析。C 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科学是一系列思维方式、科学是一套探究方法、科学要与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D 确认和表述问题 、提出假设、为检验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3、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们是 A 强烈的好奇心、正确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B 假设、观察、实验 C 解释、测量、数据分析D 实事求是的态度、大量的参考资料、定量化的分析4、中学自然科学课程中科学素养理念的提出是在

14、 A 20世纪60年代以前 B 20世纪70年代初期C 20世纪80年代以后 D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5、对科学素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自然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情况。B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科学素养的认识在不断变化,不同时代人们对它的解释有所不同,而同一时代,不同的机构、组织和专家对它的解释则是相同的。C 科学素养包括了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是对科学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及科学技能的掌握情况;二是在已有基础上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能力。D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具有科学素养是现代

15、社会对每个公民必不可少的要求。B 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中学毕业生一定要以科学或工程技术为职业。C 对不同的学生来说,科学素养应该有相同的要求。D 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7、我国将生物科学素养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并将它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 A 1980年 B 1990年C 2000年 D 2001年8、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能够在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 A 强烈的好奇心、团队合作、创造力、科学的思维方法B 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科学、技术与社会;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C 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探究的方法、诚实

16、的学习品质D 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诚实、合作、顽强的学习精神9、 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科学是一个产生知识的过程,知识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B 科学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C 科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它能够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D 科学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以恒定的模式发生和发展,只要通过认真系统的研究都可以被认知。10、学生科学探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科学探究通常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B 科学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

17、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探究的态度、方法和思维。C 科学探究就是要学生掌握科学家们探究的方法,开辟人类新的知识领域。D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学生应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11、下面的叙述中,属于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的是 A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出哪些是生物学的术语和概念,并能将这些术语与自然界中的现象相对应。但他们仍有错误概念,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也很不准确。B 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生物学词汇,对术语的定义表述也很准确,但大都基于记忆。C 学生应能理解生物学的概念体系,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知识和技能,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概念。D 学生理解生物学素养在诸多自然科学中的地位,

18、知道生物学的发展史和生物学的本质、特点,理解生物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四)多项选择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生物教师在教授这门课时,要把生物课作为一门自然课程来对待。B生物教学中要体现科学的本质和特征。C生物教学中需要讲授、演示等手段向学生传授科学内容,但不需要学生经历科学的过程。D生物教学中,应开展探究性学习,逐渐取消其他学习方式。E生物教学中应重观察实验,以学生亲自观察实验获得知识为主。2、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科学靠的是科学家的努力,而不是依赖于定量化的工作、依赖于精确的测量B观察与实验是自然科学的基石C科学理论只有当它们被实验反复证实之后,科学家们才会接受D自然科学

19、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得到积累E科学就是指科学家的科研成果3、科学的本质和特征包括 A定量化 B定性化 C观察与实验D科学过程 E重复实验4、关于科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科学是一个知识体,这个知识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内容的更新但不会增大。B科学和技术密不可分,它们有着相同的特点和追求C科学是一套研究方法 D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E科学对社会有重要的影响,科学的成长和发展根扎于社会之中5、学生应掌握的自然科学核心的基础内容包括 A学生理解基本科学现象、规律、以及科学原理是如何运用于技术领域之中的。B学生以在校学习为基础,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C学生能够理解或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科学现象。D学

20、生应掌握一系列的相关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批判性的思维方式。E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6、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该 A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B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C具有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D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E从不与他人合作,事事坚持独立的能力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科学素养是我国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B我国最先使用了科学素养的概念。C生物科学素养概念的确立,使世界范围的生物课程改革走向深入。D中学生物教师的任务是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较低的水平提高到较高的水平。E我国在2000年将

21、生物科学素养的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8、科学态度包括 A好奇心 B思维力 C诚实D合作 E创造力9、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世界不可以全部被认知B科学是一个产生知识的过程,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C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D科学不能为一切提供全部答案E科学能够为一切提供全部答案1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科学探究属于科学家的方法和技能,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将其作为学习科学的方法B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指导那些“精英”在课余时间内进行探究C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在课外活动课中进行D学生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

22、力E科学探究不是仅属于科学家的方法和技能,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1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总目标B生物学素养的高低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处于这种连续变化的不同位置C一个学生有没有生物科学素养,可以看他所学生物学知识的多少和年级的高低D多维的生物学素养是一个学生永远无法达到的境界和水平E为学过生物学知识的人其生物学素养只能为零第三章:生物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学习目的:能简述“学习”一词的含义,概述教育心理学上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两大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上的含义,懂得建构主义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及其对科学教育改革的影响,能简述

23、概念转变的条件及为转变概念而教的教学原则。学习重点:建构主义理论和科学教育改革。学习及考核要求:本章学习要求学员能简述“学习”一词的含义,概述学习理论对教育改革的影响,简述概念转变的条件及为转变概念而教的教学原则。(二)填空题1、在心理学领域,围绕学习过程中知识如何获得、行为如何改变的问题,形成了两大体系的学习理论,即 和 的学习理论。2、作为一个划时代的人物, 首次用实验而不是思辨的方法来研究学习问题,是学习理论的一大超越,也为后继 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范式。3、 理论把学习看作是外显行为改变的过程,是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而 理论则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对事物进行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

24、识的过程。4、华生认为刺激与反应联系的形成遵循 律和 ( )律。5、 律意味着对一些重点、难点加强复习巩固的必要性, 律则提示我们如何合理地安排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6、强化可以分为 和 两种类型,前者可以理解为机体希望增加的刺激,后者则是机体力图避开的刺激。7、斯金纳继承了华生强调的科学、客观和预测等心理学传统,采取以动物实验为依据的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的研究取向,参照桑代克的学习原理,创立了 学说和 理论。8、斯金纳把机体由于刺激而被动引发的反应称为 ,机体自身主动发出的反应称为 。9、斯金纳提出了 教学的概念,并总结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并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积极倡导 教学运动,此

25、运动给教学方法带来了很大影响。10、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对科学发现活动极为重要,直觉思维的本质是 和 性的,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11、讲解式教学是由教师将教材详细规划,使之成为有系统有组织的知识,然后条理分明地向学生讲解。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讲解式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提供 和呈现 。12、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的发生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学生表现出一种 的倾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学内容和自己已有知识之间建立实质性联系的倾向,二是 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实质性联系起来。13、皮亚杰学说是当代 理论的重要来源。皮亚杰认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

26、体,而是在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 4214、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 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 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15、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 、一种假设。检验科学知识的标准是看它在 中是否可行、是否起作用。16、概念转变理论就是试图理解和解释那些 是如何转变为 的理论。概念转变被认为是科学教育中的核心问题,也是近年来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17、概念转变需要满足对 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 四个条件。(三)单项选择1、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对教育影响最大的三大理论是: A 巴甫洛夫的经

27、典条件作用理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B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C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D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2、根据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理论,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得到的启示 A 新的学习与原有的学习没有太大的联系。B 将概念和图表等联结起来有利于概念的学习、教具的使用有利于教学。C 频因律提示我们要注意重点和难点的合理安排。D 近因律则意味着对一些重点、难点加强复习巩固的必要性。3、桑代克在1913年所做的一个经典行为

28、主义的实验中,用的实验动物是 A 狗 ; B 猫; C 白鼠; D 鸽子 4、桑代克提出的一系列的学习律包括 A 准备律、近因律、效果律 B 频因律、准备律、效果律C 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 D 近因律、频因律、练习律5、桑代克的试误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A 按照准备律,预先告知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有一个心理准备,或者创设让学生感到满意轻松的心理环境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B 按照效果律,惩罚学生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惩罚比奖赏的效果更有力。C 频因律提示我们要注意重点和难点的合理安排。D 近因律则意味着对一些重点、难点加强复习巩固的必要性。6、下面与斯金纳无关的叙述是 A 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

29、理论B 量力化教学原则和直观教学 C 程序教学D 小步调教学原则和强化学习7、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最为重视的有 A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B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论C 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论D 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8、关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描述正确的是 A 强调学习过程 B 强调外在动机C 强调信息的储存 D 强调教师指示性的的语言信息9、按照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B 学习的目的不是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

30、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C 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D 学生的学习,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之间的竞争。10、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接受性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对学生而言,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只是把教学内容加以内化,结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B 在发现法学习中,学习的内容不是现成地给予学生,而是在内化之前,必须由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因此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学习。C 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D 发现学习不是机械学习。11、讲解式教学是 A 渐进分化和整和协调的教学方法。 B 是学生机械接受性学习。C 是有意义的发现

31、学习。D 由教师将教材详细规划,使之成为有系统有组织的知识,然后条理分明地向学生讲解。12、讲解式教学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分为两个阶段 A 渐进分化、整合协调 B 提供先行组织者、呈现学习新材料C 提供先行组织者、整合协调 D 呈现学习新材料、整合协调13、先行组织者是指 A 教师; B 学生; C 和学生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引导性材料; D 学习材料14、讲解式教学要遵守的原则是 A 渐进分化、整合协调 B 提供先行组织者、呈现学习新材料C 提供先行组织者、整合协调 D 呈现学习新材料、整合协调15、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共同点:以客观主义认识论为基础,认为世界是现

32、实的、外在于学习者的。B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对知识的本质、组成、来源、发展及应用不具有共同的假定。C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都试图分析、分解并且简化学习,同时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D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理论之间存在着冲突,但也有共同之处。16、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A 科学教育是当代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B 科学教育对培养人的生产能力和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起着关键作用。C 科学教育改革是本次教育改革的焦点。D 科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着眼于培养科学精英。17、建构主义的理论来源主要来自于 A 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B 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 维果斯基的思想、皮亚杰学说

33、。C 布鲁纳经验性学习、皮亚杰学说、巴甫洛夫华生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D 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皮亚杰学说。18、建构主义认为 A 科学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检验科学知识的标准是看它在实践中是否可行,是否起作用。B 科学知识是对客观实在的精确反映,是经过严格的科学方法获得的。C 学习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结果,学习者是被动的吸收者。D 学习者在教学前对所要学习的材料一无所知。19、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的突出特点是 A 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B 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

34、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C 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独立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D 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学习自己为中心,注重独立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20、建构主义的教学强调 A 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重视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B 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教师是知识的提供者、重视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C 从教师的经验出发、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重视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D 从教师者的经验出发、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重视独立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21、概念转变需要满足的四个条件是 A 对新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

35、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B 对新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不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C 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D 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不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四)多项选择1、对教育影响最大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有 A巴甫洛夫华生的强化理论 B巴甫洛夫华生的经典条件作用C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 D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E桑代克的强化理论2、华生认为刺激与反应联系的形成遵循 A效果律; B练习律; C近因律; D准备律; E频因律3、按照华生的观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要学习某种动作,就要经过多

36、次联系,形成连续动作的习惯B在反应频繁发生时,最近的反应总是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强化C学习者的年龄、练习时间的分配、过度学习等对学习没有太大的影响D过度学习会使学到的知识更加牢固E教学中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避免过度学习和集中学习4、桑代克总结的学习规律有 A效果律; B练习律; C近因律; D准备律; E频因律5、按照桑代克的观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学习方式与动物完全相同,其基本的学习方式是试误学习B刺激与反应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与练习次数有关C学习者对某种刺激的反应与其准备状态有关D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强弱与反应后获得的奖惩有关E不知道结果的练习,更有助于学习6、斯金纳创立了 A经典条件

37、作用理论 B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C强化理论 D试误理论 E发现学习理论7、斯金纳认为 A机体一定需要接受明显刺激才能形成反应B机体不一定需要接受明显刺激才能形成反应C机体产生的反应可分为:应激性反应和操作性反应D操作性反应可以用来解释基于操作行为的学习,如写字E增加正强化或减少负强化都能促进机体行为反应的频率增加8、与斯金纳有关的内容是 A强化教学原则 B概念图教学策略C程序教学运动 D及时反馈原则 E直观教学原则9、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坚持用理论推理的方法对学习行为进行研究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坚持用实验的方法对学习行为进行研究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习的内因,重视人的外在行为反应

38、D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人和动物的学习等同起来,忽视了人的学习的社会性和主观能动性E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人的所有思维都看作是由“刺激反应”间的联结形成1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D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E发现学习和意义学习都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11、发现学习强调 A学习过程 B直觉思维C内在动机 D信息提取 E信息储存12、按照布鲁纳的观点,下面的描述错误的是 A要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主动发现获得知识,教师必须先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解释的非常清楚B教师从事知识教学,要配合

39、学生的经验将教材进行适当组织C教材的难度与逻辑上的先后顺序,要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认知表征方式D教材难度安排不需考虑学生学习动机的维持E教师从事知识教学,不需配合学生的经验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现学习就是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C发现学习不一定是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不一定是机械学习。E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可能是机械的,也都可能是有意义的14、下面内容与奥苏伯尔相关的有 A渐进分化 B整合协调 C讲解式教学D先行组织者 E实验式教学1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建构主义理论是一个庞杂的社会科学理论B建构主义理论是建筑学上的专用术语C建构主义理论是一个全新的思想D建构主义理论就是皮亚

40、杰学说E建构主义理论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16、属于建构主义观点的描述有 A科学知识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B科学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C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过程。D学习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E学习者的建构过程,主要是同化和顺应。17、建构主义强调 A学习者的经验 B以学习者为中心 C学习情境D互动的学习方式 E教师的作用18、概念转变理论 A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的经验研究之上B建立在认知科学关于儿童错误概念的经验研究之上C试图理解和解释先前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科学概念的D试图解释和理解先前概念是如何转变为

41、现有概念的E试图解释和理解错误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现有概念的19、概念转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A对错误概念的不满 B对现有概念的不满C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有效性 D现有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有效性E错误概念的不合理性、不可理解性第四章:教学基本技能学习目的:本章学习要求学生通过对基本教学技能的理性理解,明确掌握各种教学技能的目的,不仅能解释基本教学技能的应用原则和要求,还要加强在教学中实际运用基本教学技能。学习重点: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板书技能。学习及考核要求:本章学习要求学员能概述几种基本教学技能的目的,解释几种基本教学技能的应用原则和要点,并能够课堂上运用基本教学

42、技能。(二)填空题1、在课堂口语中,对词汇的要求是:规范、 、 。2、变化技能是把学生的 注意过渡到 注意的有效方式。3、教学语言中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 、 、节奏和速度的变化。4、教学语言中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语调、音量、 和 的变化。5、写在黑板正中的板书称 ,写在黑板两侧的板书称 。6、板书的类型有:提纲式、 、图示式、 、计算式等。7、板书的类型有: 、 、图示式、综合式、计算式等。8、结束技能的类型有: 、 、集中小结、领悟主题、巩固练习等。9、结束技能的类型有:系统归纳、比较异同、领悟主题、 、 等。10、课堂讨论的方式主要有:全班讨论、 讨论、专题讨论和 讨论。11、教学技能主要包括 、 、提问、讲解、变化、强化、演示、板书、结束、课堂组织十个方面的技能。12、教学技能主要包括 、 、导入、教学语言、变化、强化、演示、板书、结束、课堂组织十个方面的技能。13、教学技能主要包括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