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九级语文单元检测题(一六) .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09573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九级语文单元检测题(一六)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初中九级语文单元检测题(一六)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初中九级语文单元检测题(一六)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初中九级语文单元检测题(一六)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初中九级语文单元检测题(一六)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九级语文单元检测题(一六)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九级语文单元检测题(一六) .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九年级上语文检测(第六、第一单元)一 、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60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5分)莽莽( ) 妖ro( ) 田圃( ) 喑( )哑 润如油go( )禁( )锢 颤( )抖 分( )外 qing ( ) bo( ) 弹奏( ) 丝缕( ) su( )衣弥漫( )略输( )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3分)A喧嚷 成吉思汗 温声细语 安慰 B. 浸水 洗礼 红装素裹 劫难C. 朦胧 原弛蜡象 覆盖 射大雕 D疲倦 天娇 憧憬 荡漾 3.下列加点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3分)A.大河上下(黄河) 风骚(离骚) 俱往矣(都)B蜡象(蜡烛) 风流人物(建功立

2、业的) 喑哑(不能出声)C.稍逊(谦逊) 忍冬(忍受冬寒) 惜秦皇汉武(爱惜) D.须晴日(必须) 莽莽(无边无际) 惟余(只)4.请将话题与诗句用斜线连接起来 。( 4分 )亲情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哲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气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送别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5、看到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再说A 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A 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选自水浒传)A处的人物是指 ,其主要的性格特点是否 用简练的语言写出水浒传中有关

3、A的另一个故事: (乙)“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我没有受到践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我没有被埋在低劣的心灵中,没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处。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我已经认识了你,A 先生;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 (选自简爱)简爱的作者是 ,A处的人物是指 。从小说情节看,简爱为什么会产生“非走不可”的念头? 6.根据所给的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写出上联

4、。(2分)他们来自四面八方,相貌语言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讲究忠义诚信,对待朋友都能肝胆相照。上联: 下联:心情肝胆,忠义诚信并无差。 7.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 5分)A.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这道目光就象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 )B.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 ,是田野的微笑 。 ( )C.教室难道是踢球的地方吗? ( )D.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 )E.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 )8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1)李成对自己能否学好英语充满了信心。(2)教室里的吵闹声突然渐渐消失了。(3)为了避免下次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张明

5、正在总结经验。(4)通过这次义务劳动,使我深受教育。(5)同学们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提高。(6)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增强他们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7)在考试之前,大家要事先做好各种必要的准备工作。(8)开学以来,全班同学都能按照学校的要求准时到校,基本上没有迟到现象。(9)这个小胖子浑身全是肉,大概是营养过剩的缘故。(10)他一个人独自沿着林荫小道散步,悠闲自得。9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中国人民认识到再也不能错过历史机遇之日起,就开始了新的长征。B学习语文不能仅凭小聪明,一定要下苦功不可。C不远处有片树林,这是我练习打太极拳的地方。D在退休的老人中,有许多继

6、续为国家建设贡献余热的专家学者。10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尽管前几年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是他一点也不灰心。B王芳那篇作文昨天已经写好了,今天交给了老师。C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人们对环境科学引起了重视。D我有一个印象,喜欢搞理论的人多,肯在观察、实验上下工夫的人少。11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 )A.在同学们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修改:把“同学们”移到“受到”之前。B.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提高和扩大飞行员的视野和视敏度。修改:改为“提高飞行员的视敏度和扩大飞行员的视野”。C.

7、雷锋同志有善于挤和善于钻的“钉子”精神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修改:把“作为”移到“雷锋同志”前。D.故宫博物院新近展出了一批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修改:把“两千多年前”与“新出土的”换位,并在“两千多年前”后加“的”。 文言文阅读 (一)(9分)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者,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

8、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1)先主器之 (2)将军宜枉驾顾之 (3)欲信大义于天下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好为梁之父 武陵人捕鱼为业 B、因屏人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C、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受地于先王 D、而智术浅短 学而不思则罔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20、刘备说自己“智术浅短”,你怎么看?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2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利尽南海_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_ 以光先帝遗德_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

9、下_ 先帝不以臣卑鄙_猥自枉屈_ 以彰其咎_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每自此于管仲、乐毅 ( )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 )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谓为信然 ( ) 此人可就见 ( ) 3、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 B 时人莫之许也 高可二黍许 C 惟博陵崔川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D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4、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孰敢

10、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遂用猖獗,至于今日。译文: (2)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译文:_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译文:_ (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译文:_ 6.隆中对一文中,刘备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_,_,_。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_,_,_。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_。7.隆中对一文中,刘备的政治抱负是:_。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政治目标是:_,_。出师表一文是诸葛亮出师前写给后主刘禅的表文。文章表达了诸葛

11、亮“_”“_”的思想感情。在文中,他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最重要的是“_,_”。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妇孺皆知,请分别写出其中的两个故事、两条歇后语、两个成语。故事_成语_ 歇后语_ _ .出师表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句话,历来被人们所传颂。请列举出我国历史上类似于诸葛亮这样的人物及对应的事例。_ _ 二 卢君出牧衢州,有一士投贽。公阅其文,十篇,皆公所制也。密语曰:“非秀才之文。”对曰:“某苦心忧课,非假手也。”公曰:“此某所为文。兼能暗诵否?”客词穷,吐实曰:“得此文,无名姓,不知是员外撰述。”惶惶欲去。公曰:“此虽某所制,亦不示人,秀才但有之。”比去,问其所之。曰:“汴

12、州梁尚书也,是某亲丈人,须住旬日。”公曰:“大梁尚书乃亲表,与君若是内亲,即与君合是至亲。此说,想又妄耳。”其人战灼,若无所容。公曰:“不必如此。前时恶文及大梁亲表,一时奉献!”【注释】投贽(zh):投递求见的名贴,这里指秀才把文章递进去,求得提拔的意思。某:自称,相当于“我”。课:功课,学业。兼:这里可译作“也”。战灼:哆嗦,打战。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非假手也 (2)客词穷 (3)秀才但有之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比去,问其所之。_23、选文中秀才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_三 李世民畏魏征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

13、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敌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竞死怀中。(选自资治通鉴)【注释】回:回转,扭转。上:指唐太宗李世民。霁威:息怒。谒告:请假。鹞:猛禽。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固:故意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善回人主意 (2)故中辍耳 (3)外皆严装已毕 (4)上尝得佳鹞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2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

14、(3分), (四)(8分)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减)【注释】王右军:王羲之。减:不足。大将军:王敦。钱凤:人名,字世仪。孰:熟。从:纵。19.根据辞海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屏人论事 ( )A当门的小墙 B忍住 C退避 D除去 乃阳吐污头面被褥 ( )A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B与“阴”相对 C外

15、露的 D通“佯”20.下列句中加点词“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大将军甚爱之 A怅恨久之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C小大之狱 D宋何罪之有 21.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2.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分) (二)(9分)17、(1)器重、重视 (2)拜访、看望 (3)通“伸”,伸张18、D19、因此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20、答案示例:刘备并不是一个“智术浅短”的人(这是他自谦的说法),从“欲信大义于天下”中看出(刘备志向远大);从“三顾茅庐”中看出(他求贤若渴);从“志犹未已”中看出(他有恒心有毅力)。

16、.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晋陈寿.利:物资存恤:爱抚、爱惜光:发扬光大遗:给予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彰:表明,显扬.(1)就因此失败,(弄)到(成为)今天(这个局面)。(2)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是人的筹划(得当)。(3)亲近贤良的忠臣,疏远奸佞的小人,这就是西汉兴隆的原因。(4)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今天下三分。 .欲信大义于天下。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报先帝 忠陛下 亲贤臣,远小人。7.由是先主

17、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故事 (诸葛亮)空城计或挥泪斩马谡 (曹操)杀杨修或杀吕伯奢 成语三顾茅庐 乐不思蜀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歇后语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答案只要与三国演义有关均可) .唐朝大将郭子仪受命平息安史之乱或林则徐受命虎门销烟等。 (二)(7分)21、(1)借、假借 (2)尽、完 (3)只、只管22、等到(秀才)要离开(的时候),(卢君)问他要到哪里去。23、秀才是一个弄虚作假(虚荣浅薄,不学无术,不知悔改,爱吹牛)的人。(三)(10分)21(4分)(1)善于、擅长 (

18、2)停止 (3)完成、结束 (4)曾经22(3分)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神色一点不改变,皇上也就息怒了。23(3分)魏征看到皇上玩鹞,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志(不要忘记国家大事)。四19A(3分) 20BD(4分,各2分)21叔父被他的话感动,就同意(收养)了。 (这坟墓)每年都要祭扫,给董家子孙带来无穷的麻烦。 (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22第一篇写张元和其叔父收养弃犬,当叔父被蛇咬时,犬奔家告知,使叔父获救;第二篇写董某得知老牛曾救过其溺水之父,因而善待老牛。两文无论是写人还是写动物,都表现其注重情义、知恩图报的思想。 (4分,分析2分,结论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四)(8分)19. C D(2分,每小题1分)20.B(2分)21.大将军与钱凤商议叛逆的事情,忘记了王右军在帐中睡觉,担心他们商量的计谋被右军听到了,为此感到大惊。(2分,意思符合即可)22. 机智(聪明)、沉着(冷静、镇定)(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