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宇华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上期第一次月考高三年级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清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水浒传中写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这说明从唐
2、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层踢球已经成为时尚,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踢球的情景。宋代社会上还有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两种方式,但书上讲的大多是白打踢法。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已由射门比准向灵巧和控球技术方面发展。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精神,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水浒传中写到宋徽宗也是“齐云社”
3、的成员。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比赛的组织和宣传推广。宋代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市民携带炊饼出游踏青。宋代民间,习惯把无馅的食品称为饼,用火烤的叫烧饼,蒸的叫蒸饼,面条叫汤饼,油炸的叫油饼;宋仁宗赵祯做皇帝之后,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赵祯,而蒸饼的“蒸”字和赵祯的“祯”字发音相似,那时说话写字都讲究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所以,蒸饼就改称为“炊饼”。在当时的汴梁城里,炊饼是一种大众食品,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宋朝把有馅的食品叫做馒头。水浒传中武大郎每天早起,挑起做好的一担炊饼出门叫卖。武松离家出行前,曾经交待哥哥武大说:你少在外面,早点回家;原先做炊饼十扇笼,以后只要做五扇笼。扇笼就是蒸笼,可
4、以断定,大郎炊饼是蒸出来,而非烤制的烧饼。宋代炊饼是今天的馒头,绝非烧饼,而馒头却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宋朝太学与国子监食堂例行加餐,春秋两季加炊饼,冬天供应太学馒头。宋人笔记言,炊饼深受汴梁城民众喜爱,成为主食。年年清明节,市民携带枣粥、鸭蛋和炊饼,出游踏青。黄庭坚在宽慰病中朋友的书简中说:“病者想渐苏醒能食矣。家园炊饼漫佳,不知堪否?”诗人杨万里题作食蒸饼作:“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读水浒传我们可探寻出宋朝清明节的习俗,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更多的是纵情取乐,宋朝的节日已经走下了宗教的圣堂,成为老百姓外出娱乐的载体。通过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宋
5、朝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市井生活恬静和谐。宋朝清明节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和人民的幸福生活。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蹴鞠是宋朝清明节习俗的主要亮点,在当时,这种活动仅在上层社会流行,也是足球艺人赖以保障生活的方式。B圆社是宋代蹴鞠艺人的专业团体,有助于蹴鞠艺人团结互助和维护切身利益,圆社组织蹴鞠比赛,并进行宣传推广。C馒头在宋朝指的是有馅的食品,就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宋朝太学食堂在冬季例行加餐供应馒头。D炊饼是宋朝市民在清明节出游踏青时常携带的食品,当时汴梁城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炊饼成为当时民众的主食。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6、)(3分)A清明节作为宋朝的一个重要节日被宋人发挥到极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B宋代蹴鞠的“白打”踢法是调动身体多个部位完成的一套花样动作,使“球终日不坠”,该踢法不比射门的准确性,而比控球的灵巧性。C宋代的饼有烧饼、蒸饼、汤饼、油饼等多种,因避宋仁宗的名讳,蒸饼改称炊饼,宋人笔记和黄庭坚的书简都说明炊饼深受民众喜爱。D根据水浒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和清明上河图,我们既可看出宋朝清明节习俗主要是纵情取乐,也可看出宋朝市井生活的幸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宋朝的清明节,人们进行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
7、、斗鸡、放风筝等活动,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不再有宗教般神圣感。B陆游的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说明宋朝清明节有踢球和荡秋千的习俗,而杜甫的清明诗说明清明节踢球和荡秋千的习俗在唐朝就已盛行。C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发展,蹴鞠运动不仅在当时的上层社会流行,还有专业的踢球艺人,而且追求灵巧的控球技术,有专门负责蹴鞠活动的团体。D炊饼就是蒸饼,这不仅从水浒中武松和武大郎关于卖炊饼的对话中可以断定,也可以从杨万里食蒸饼作一诗的诗题和内容的对照中得到印证。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于志宁,字仲谧,京兆高陵人。曾祖谨,有功于周,为太师、燕国
8、公。父宣道,仕隋至内史舍人。大业末,志宁调冠氏县长,山东盗起,弃官归。高祖入关,率群从迎谒长春宫,诏授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贞观三年,为中书侍郎。太宗尝宴近臣,问:“志宁安在?”有司奏:“敕召三品,志宁品第四。帝悟,特诏预宴,因加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是时议立七庙,君臣请以凉武昭王为始祖,志宁以凉非王业所因,独建议违之。帝从之。尝谓志宁曰: “昔成王以周、召为师傅,日闻正道,习以成性。今太子幼,卿当辅以正道,无使邪僻启其心。勉之,官赏可不次得也。”太子承乾数有过恶,志宁欲救止之,上谏苑以讽。帝见大悦,赐黄金十斤、绢三百匹。俄兼詹事以母丧免有诏起复本官固请终丧帝遣中书侍郎岑文本敦譬曰忠孝不两立今
9、太子须人教约卿强起为我卒辅道之志宁乃就职时太子以农时造曲室,累月不止,又好音乐过度。志宁谏,太子不纳。太子败,帝知状,谓曰:“闻公数谏,承乾不听公,故至此。”是时宫臣皆罪废,独志宁蒙劳勉。永徽四年,陨石十八于冯翊,高宗问曰:“此何祥也?朕欲悔往脩来以自戒,若何?”志宁对:“春秋:陨石于宋五。内史曰: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物固有自然,非一系人事。虽然,陛下无灾而戒,不害为福也。”俄迁太傅。尝与右仆射张行成、中书令高季辅俱赐田,志宁奏:“臣家自周魏来,世居关中,赀业不坠。今行成、季辅始营产土,愿以臣有余赐不足者。”帝嘉之,分其田以与二人。显庆四年,以老乞骸骨,诏解仆射,更拜太子太师,仍同中书门下
10、三品。王皇后之废,长孙无忌、褚遂良固争不见从,志宁不敢言。武后以其不右己,衔之,后因杀无忌,坐免官,出为荥州刺史,改华州,听致仕。卒,年七十八,谥曰定。(节选自新唐书于志宁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俄兼詹事/以母丧免/有诏起复/本官固请终丧/帝遣中书侍郎岑文本敦譬曰/忠孝不两立/今太子须人教约/卿强起/为我卒辅道之/志宁乃就职/B. 俄兼詹事/以母丧免/有诏起复本官/固请终丧/帝遣中书侍郎岑文本敦譬曰/忠孝不两立/今太子须人教约/卿强起/为我卒辅道之/志宁乃就职/C. 俄兼詹事/以母丧免/有诏起复/本官固请终丧/帝遣中书侍郎岑文本敦譬曰/忠孝不两立/今
11、太子须人教约卿/强起为我/卒辅道之/志宁乃就职/D. 俄兼詹事/以母丧免/有诏起复本官/固请终丧/帝遣中书侍郎岑文本敦譬曰/忠孝不两立/今太子须人教约/卿强起为我/卒辅道之/志宁乃就职/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高祖:唐朝皇帝李渊的庙号,庙号是对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的评判性称号。B. 七庙:古代宗法制度,天子设七庙供奉祖先。后泛指帝王供奉祖先的宗庙,也代指封建王朝。C. 起复:古代官员在父母去世后,一般应停职回家守丧,在丧期未满时又被朝廷重新起用,叫做“起复”,类似的说法还有“夺情”。D.春秋: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12、,相传是由孔子根据鲁史修订而成。春秋是中国古代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6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君臣商议设立七庙时,大家都想立凉武昭王为世祖,于志宁却以凉武昭王并未开创大唐帝业的根基为由进行反对,后来唐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B. 唐太宗很重视太子的培养,拿西周时周公、召公的例子来勉励于志宁,请他用正道来辅佐教导太子,并让他告诫太子不可随意给属下官职赏赐。C. 于志宁在皇上同时给他和另外两位朝臣赏赐田地时,主动请求将赏赐给自己的那部分田产分赐给另外两人,高宗对他大加赞赏并同意了他的请求。D. 武则天皇后认为于志宁在高宗废王皇后的问题上不替自己帮忙,对
13、他怀恨在心,后来借机给他定罪,将他撤去原职,贬到地方任职。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太宗尝宴近臣,问:“志宁安在?”有司奏:“敕召三品,志宁品第四。”(2) 物固有自然,非一系人事。虽然,陛下无灾而戒,不害为福也。(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鸣沙【注】过雁(明)无名氏秋成河外锁斜晖,风卷晴沙拂地飞。过雁数声清堕玉,征人何处问寒衣?春 雁(明)王恭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注】鸣沙,古县名,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鸣沙镇。8在鸣沙过雁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雁的?请简要分析(5分)9两首诗通
14、过“雁”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屈原离骚中,诗人流泪叹息,以“ , ”两旬表达对广大劳动人民深深的同情。(2)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作者远离世俗喧嚣和摆脱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两句是“ , ”。(3)苏轼赤壁赋中的“ , ”两句,以长江作比,慨叹生命短促、外物永恒。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东 家秦 悦东家不像个东家。一脸疲倦,从粥厂踱回,一碗稀粥,一个黑不溜秋的馒头,吃完,倒杯酒,滋滋,那个香甜,那个美妙,仿佛困顿瞬间灰飞烟灭。东家,富甲一方,闻名遐迩,
15、善饮,常饮康百万酒。以前,与一帮文人雅士聚,东家说“吴酒一杯春竹叶”“李白斗酒诗百篇”“劝君更尽一杯酒”“桃李春风一杯酒”,还说怀素醉酒书自叙帖,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醉而行云流水挥洒经典。饥馑,可怕的饥馑来了。东家没了闲情逸致,诗情画意,有的,是雄心,打败饥馑这只魔鬼的万丈豪情。但,每晚饭后东家的一杯酒,雷打不动。听着东家的陶醉声,下人们大咽口水,心中,一股温暖在奔腾:灾荒,不怕,马上会过去。好日子,不远了!酒中乾坤大。东家躺下,片刻,沉沉进入了梦乡。次日,醒来,东家袖手,低头,沉思,慢慢地踱向粥厂,若不是那身半新不旧的长衫,咋看咋像个饥民。大灾之年,一碗稀粥,对饥肠辘辘的灾民,就是美味佳肴;
16、一碗粥,能救活生命垂危的饥民,胜过琼浆玉露。东家思绪如烟,摇曳,飘逸。多少天来,没饿死一人。东家心中满是欣慰灿烂。东家的粥厂,最大,最红火。消息长了翅膀,早飞向四面八方。路上,络绎不绝的灾民蹒跚而来。因饿,他们比蚂蚁走得还慢,还缓,摇摇晃晃,像风中瑟瑟发抖的枯叶。每天,东家的粥厂,热气腾腾,芳香四溢,与饥馑、与死亡顽强而热烈地叫板。可是,这段时间,管家却形容枯槁,时不时,陷入沉思,轻轻地长吁短叹。随着时间的挪动,管家的忧郁,更重了,更浓了,有时,喃喃自语,没人听清,也顾不上听。其实,他心中有一股火,左冲右突,差点憋不住,想喷发出来,但最终,还是压了下去。当如血的夕阳又一次不堪重负轰然坠落地平线
17、,东家慢慢地踱回去,吃饭,然后,品酒。管家进来,慌慌张张,吞吞吐吐,唠唠叨叨。东家听明白了,听明白了的东家,很淡泊,很平静,如一池水,水波不兴。东家神色凝重,一字一板,掷地有声。那是,海一样的胸襟,山一样的气度!管家哑了,默默退出,可是,眼前晃动的,是东家消瘦的脸颊,单薄的身材。瘦而高的东家,如一节长长的竹竿,硬硬地重重地抽打在管家的心上。失血苍白的日子,让人麻木。没有人清楚,日子的车轮沉重而缓慢地转了多少圈。始终,管家的心,五味杂陈,潮潮的,热热的。有时,他忧心忡忡,愁肠百结;有时,他无怨无悔,悲壮慷慨。小麦,珍珠似的小麦,运来了一车又一车。玉米,金粒一样的玉米,运来了一车又一车。还有,高粱
18、,大豆,红薯 都说,东家有个聚宝盆,从盆里取粮,永远也取不完 粥厂,可爱的粥厂,在多灾多难中,擎起了一面鲜艳的生命之旗。成千上万的灾民,幸运地活了下来。 在望眼欲穿中,大雨终于来了。欢快的雨水,急不可耐地扑向龟裂的大地。无数声音呐喊:老天爷!老天爷!此时的东家,青枝绿叶,绽放出久违的喜悦和激动。 “牲口卖了,地卖了,首饰卖了,房契卖了,铺子卖了”管家再也忍不住了,压抑长久的秘密,呼啸而出,砸得饥民个个像木桩,呆呆的。饥民跪倒一大片,向东家叩首,泪水雨水交织在一起。他们用最真诚的方式表达心声 一个个秘密,争先恐后从他嘴里蹦出,再也拦不住,挡不住。 天旱时,东家停了酒的酿造;已酿成的,运往外省,换
19、成了大量的粮食。那时,有官商找上门,让东家造酒,负责销售,说饥荒时没人造,造,可获暴利。东家怒发冲冠,严词拒绝,叹息,谁能做如此暴殄天物泯灭良心的事?! 说着,说着,管家成了泪人儿,哽咽不已。 泣不成声的管家再也讲不出那个藏在心里差点发酵的秘密:东家饮的,不是自制的康百万酒,而是水! 东家是谁?河南巩义的康百万!(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5年第10期)(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文章开头东家从粥厂回来后,一碗稀粥,一个馒头,吃完,“滋滋”喝酒的细节描写,表现出他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B文中写东家的粥厂“与饥馑、与死亡顽强而热烈地叫板”,运用了
20、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当时粥厂红红火火的经营状态。C文中将东家比作长长的竹竿,“硬硬地重重地抽打在管家的心上”,以生动的比喻表现出东家身材的单薄和处境的艰难。D文中写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红薯等一车车运来,表现了东家实力雄厚,灾难到来时能够从容应对,突出东家形象的高大。E. 文章恰当运用神态、肖像、动作、心理等描写方式,巧妙地安排故事情节,形象地刻画了东家这一人物形象,主题鲜明。(2)作者用了较多的笔墨来写管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3)请简要分析东家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6分)(4)文章结尾揭示:“东家饮的,不是自制的酒,而是水!”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请就此谈谈你的认
21、识。(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 (略)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 (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划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现在我虽然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薪金优厚,老板也赏识,但心中 的仍是笔墨丹青。两位失去联系34年的老战友终于见面,他们表示,时光过去了 34年,而往日的美好情景依然。在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训练基地,队员家属们领着孩子,捧着鲜花向他们的亲人走来。A. 念念不忘 朝思暮想 历历在目B. 朝思暮想 历历在目 念念不忘C. 念念不忘 历历在目 朝思暮想 D. 朝思暮想 念念不忘 历历在目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提案建议在贫困地
22、区推行十五年免费教育,以“十三五”期间普及三年高中教育为契机,把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统一纳入免费教育。B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认为,机器是人能力的延伸,只能按照程序重复运作,但人能够不断进行改造和创新,这是机器永远无法做到的。C中国政府在优惠贷款和其他援助支持下,中国企业在中亚地区承揽了多个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批经济合作项目已成功启动并在积极落实之中。D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利用自身经济和资源优势,大量挖走欠发达地区的名师,这种做法扰乱了不发达地区的人才培养力度,扩大了区域之间教育差距。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在全球化的今天,守护文化多样性
23、,是关涉人类文化发展未来的大问题。在不同文化主体之间,要倡导有创建的交流、理解与对话。这种文化理解是一个双向承认的过程: 。前者是自觉、内省,后者则是宽容礼让、平等开放。A首先是了解“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然后是接触“他者”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B首先是接触“他者”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然后是了解“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C首先是接触“他者”文化以了解“自身”文化,然后是认识“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D首先是了解“自身”文化以认识“他者”文化,然后是接触“他者”文化以理解“自身”文化。16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24、不超过15个字。(5分)鲁冰花是豆科类草本植物,应用较为广泛。由于花朵色彩丰富、植株错落有序,鲁冰花是园林植物造景中较为难得的配置材料,用作花境背景及林缘河边丛植、片植, 。很多植物也喜欢与鲁冰花为邻, ,比如在茶叶植株附近种上鲁冰花就可以帮助茶叶健康生长,并让茶叶芳香甜美;鲁冰花根部的小瘤子能够把空气中的氮源源不断地送到土壤中,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壤的肥力。鲁冰花这种“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精神, 。所以它可以用来作为母亲节儿女最好的礼物。17.下面句子是对黄河壶口瀑布的描写,适当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把它改写成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的排比句。(可以根据题目要求改变个别词语。)正当平缓似锦缎的黄河得意
25、之时,她突然以数里之阔的水面,跌入百尺之宽的峡谷。发出了震川虎啸般的声响,悬垂的水流如张挂的天幕,黄色的浊流如腾飞的巨龙,激起的水珠如钢花四溅,使每一位风尘仆仆走近她的游客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6分) 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 分)前些日子,一张纽约街头的父子背影照在网上被疯狂转发,图中华人父亲的头发和衬衫均被雨水淋湿,但他依然将唯一的伞遮在背着书包行走的儿子头上。随后也有人在网上晒出了另一张英国父亲在雨中牵着女儿,只为自己打伞的背影照,并表示“小女孩也挺开心的”。两张照片中两位父亲截然不同的做法引发了无数网友和亲子专家们的热烈讨论。对
26、于上述两位父亲的做法,你怎么看?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参考答案1.A(“这种活动仅在上层社会流行”表述错误,原文是“上层踢球已经成为时尚”,并不一定意味着踢球仅限于在上层流行。)2.D(内容杂糅。依据原文,应该是从水浒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可看出宋朝清明节习俗主要是纵情取乐,从清明上河图可看出宋朝市井生活的幸福。)3A(忽视条件,曲解原文。原文说“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可见祭祖活动不能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不再有宗教般的神圣感”。)4.B5.A(“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的
27、评判性称号”是谥号,而非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6.B(“并让他告诫太子不可随意给属下官职赏赐”表述有误,原文“勉之,官赏可不次得也”的意思是唐太宗希望于志宁好好教导太子,同时向他许诺官职赏赐是可以不按常规次序而破格获得的。)7.(1)太宗曾经设宴款待亲近的朝臣,问:“于志宁在哪儿?”主管官吏禀奏:“陛下下令召见三品及三品以上官员参加,而于志宁是第四品。”(“尝、安、敕”各1分,句意2分)(2)事物本来有自身的规律,并非全部和人事有关。虽然是这样,陛下在没有灾害的情况下也警戒自己,这对造福是没有妨害的。(“固、虽、戒、害“各1分,句意1分)8. 运用了烘托和比喻的写
28、法,通过秋日斜晖、晴沙拂地等冷清萧瑟的景象烘托出过雁南飞的艰辛,“清坠玉”运用比喻描写了过雁的鸣叫如玉石坠落在地上一样清脆。(答出手法给2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9. 虽然两首诗都写到“雁”,但是所表达出的感情是不同的。无名氏的诗通过雁的鸣叫联想到征人艰苦的生活,流露出诗人对征人的悲悯情怀。王诗则借春雁在春天来时由南方飞回家乡,来表达了自己不愿留在温暖舒适的他乡、想要返回家乡的急切心情。(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0.(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2)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9、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1.(1)EC(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A项,“悠闲自在”理解不是十分准确,这一细节描写,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东家的悠闲自在,而更多表现出的是他希望以自己的行为让大家相信灾荒很快就会过去,坚定对生活的信心。B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当时粥厂红红火火的经营状态”分析不当,当时粥厂为了救济灾民,压力很大。D项 “表现了东家实力雄厚,灾难到来时能够从容应对”分析不当,由原文“牲口卖了,地卖了,首饰卖了,房契卖了,铺子卖了”可知,东家是拿出了全部的家当来应对饥荒,他应对得并不从容,这样写也不是为了表现他实力雄厚。)(2)从内容上看,管家是事情的见证人,他知道
30、东家所做的一切,交代了重要的情节,同时这样安排使情节更曲折,极具艺术感染力。小说写了管家对东家的关心、忠诚,对东家的善举的忧心和感动,并借管家之口在文末揭示出东家的秘密,对管家着墨较多,其实是为了更衬托出东家形象的高大。从情节上看,作者不直接写东家的所作所为,而是由管家之口来交代重要情节,这样安排也使小说情节更曲折,更有艺术感染力。写管家一出场,管家被秘密折磨着,这就为小说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2分,共6分)(3)有闲情雅趣:善饮酒,喜欢与文人雅士聚谈。乐善好施,宅心仁厚:充满济世救民的情怀,灾难来临,他倾尽自己的家产让灾民得以存活,坚决不让灾荒饿死一个人。坚守大义,取财有道:
31、官商找上门来让他造酒以获得暴利,他严词拒绝,不发不义之财。坚忍、有担当、默默奉献:他独自承受灾荒带来的巨大压力,想尽办法救济灾民,自己却日渐消瘦,倾家荡产。(要求答出3点,每点2分,共6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4)内容上,在结尾交代东家饮的不是酒而是水,消除了读者在灾难年月东家还每天饮酒的疑惑。结构上,照应了前文东家饮酒的内容,同时也使情节突转,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人物形象上,东家每天饮酒,让处于灾难中的人们内心变得安宁,而结尾揭示出他饮的不是酒而是水,这就展示出东家崇高的精神境界,使东家这一人物形象得到更充分的展现。主旨上,结尾这样安排,深化主旨,进一步深刻地表现了人物的
32、崇高人格。(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5分,三点给8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12. (略)13.C(念念不忘:时时刻刻惦记着,不能忘怀。历历在目:十分清楚地出现在眼前。朝思暮想:形容想念之情殷切。句中“笔墨丹青”指文章、绘画,用“念念不忘”最恰当。句为两位老战友同想往日情景,用“历历在目”最恰当。句中意思是家属思念亲人,用“朝思暮想”最恰当。)14. B(A项,成分残缺,“纳入”后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句末加上“的范围”。C项,中途易辙,前面主语是“中国政府”,句子没结束,后面主语就变成“中国企业”,应将“在”放到句首。D项,搭配不当,将“力度”改为“秩序”。)15.B (根据前后
33、照应的原则,采用排除法。由“自觉、内省”“宽容礼让、平等开放”应分别对应“自身”文化和“他者”文化,排除A、D项;由先“认识”后“了解”的逻辑顺序,排除C项。)16. 会给人们一种美好的视觉享受 因为鲁冰花能帮助其生长 正如最真挚的母爱一样伟大(5分。第句各2分,第句1分。意思对即可。)17.发出的声响如震川的虎啸,奔涌的浊流如腾飞的巨龙,悬垂的水流如张挂的天幕,激起的水珠如四溅的钢花18. 立意角度提示一、从华人父亲角度:1、为华人父亲点赞,将无私的爱贡献给下一代。2、可以质疑父亲做法,爱孩子别过于溺爱,也应让孩子经历风雨。3、作为父亲,他可以为儿子遮风挡雨,但路还得儿子自己走。立意如“可以
34、为他撑起一片天,但不替他走人生路”。二、从英国父亲角度:1、认同英国父亲的做法,与孩子平等相处,让孩子养成独立的习惯。2、质疑英国父亲,批评英国父亲的做法对孩子的健康不负责任,过于自我。三、从两位父亲行为辨证的角度:1、反映了东西方父爱方式的不同。2、适合于孩子成长的教育方式就是好的教育方式。【参考译文】于志宁,字仲谧,京兆高陵县人。曾祖父名谨,在北周立有功劳,授太师官衔,封燕国公爵号。父亲名宣道,在隋朝官至内史舍人。炀帝大业末年,于志宁被选调为冠氏县长,山东发生暴乱,他弃官回家了。高祖李渊进入关中时,于志宁带领随从到长春宫迎接拜见他,高祖下诏授予他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贞观三年,于志宁担任中
35、书侍郎。太宗李世民曾经设宴款待亲近的朝臣,问:“于志宁在哪儿?”主管官吏禀奏:“敕令召见三品及三品以上官员,于志宁是第四品。”太宗明白过来了,特地诏令他参加宴会,当即授予他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等官职。当时商议建立供奉皇家祖先的七庙,大家都把希望把凉武昭王李暠奉为始祖,于志宁认为凉武昭王并未开创大唐帝业的根基,只他一个人的意见跟大家不同。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太宗曾对于志宁说:“往昔周成王以周公、召公为老师,每天听到的都是正道,反复熟悉就成了他的本性。现在太子年纪小,您应当用正道来辅佐、教导他,不让邪门歪道诱惑他的心灵。努力办好这事,官职赏赐是可以不按常规次序破格获得的。”太子李承乾屡犯罪过,于志
36、宁想挽救、阻止他,呈上谏苑婉言劝说。太宗看到后非常高兴,赏赐给他黄金十斤、绢帛三百匹。不久,兼任太子詹事,因为要替母亲服丧才免去了职务,太宗诏令提前复职,于志宁坚持请求服丧满期,太宗派遣中书侍郎岑文本敦促开导说:“为国尽忠和为母尽孝无法同时做到,现在太子等待人去教导约束,您勉强复职吧,替我完成辅导他的任务。”于志宁这才复职。太子在农忙季节时建造深邃的密室,一连几个月不停工,还过度地爱好歌舞。于志宁劝谏太子,太子不听。李承乾的太子身份被废除后,太宗了解了实际情况后,说道:“听说您多次劝谏,承乾不听您的,所以到了这个地步。”这时东宫属官都获罪免官,唯独于志宁(因勤勉)而受到慰问和鼓励。永徽四年,有
37、十八颗陨石坠落到同州,高宗询问说“:这是什么征兆?我要以悔改以前的过失、修养以后的德行来警戒自己,怎么样?”于志宁回答:“春秋记载,有五颗陨石坠落在宋国。内史说:这是自然现象,不是产生吉凶的根源。事物本来有自身的规律,并非全部和人事有关。虽然是这样,陛下在没有灾害的情况下也警戒自己,这对造福是没有妨害的。”不久升任太傅。曾和右仆射张行成、中书令高季辅一起得到高宗赏赐的土地,于志宁禀奏:“我家从北周、北魏以来世代居住在关中,家产没有失去。张行成、高季辅如今才开始经营田产,希望把赐给我的土地赐给不足的人。”高宗赞赏他的美德,把赐给他的土地分赐给了张行成、高季辅。显庆四年,因为年老请求退休,诏令免去尚书左仆射职务,改授太子太师官职,保留同中书门下三品头衔。王皇后被高宗废除时,长孙无忌、褚遂良坚决劝阻却不被高宗采纳,于志宁不敢说话。武则天皇后认为他不替自己帮忙,心怀不满,后来趁着杀掉长孙无忌时,于志宁也获罪免职,离京任荣州刺史,改任华州刺史,朝廷批准他退休。去世时,七十八岁,追认为幽州都督,谥号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