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高一历史(必修)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附答案) .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12655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市高一历史(必修)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附答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扬州市高一历史(必修)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附答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扬州市高一历史(必修)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附答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扬州市高一历史(必修)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附答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扬州市高一历史(必修)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附答案)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扬州市高一历史(必修)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附答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市高一历史(必修)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附答案) .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扬州市高一历史(必修)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附答案)第I卷(选择题与判断题 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填在第II卷前的方框内。)1(江苏扬州期末)下面两幅图片所示的耕作方式最早出现在牛耕画像石铁犁犁冠A春秋战国时 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铁犁牛耕,社会生产力有了飞跃发展。 【答案】A2(江苏扬州期末)“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一有关七仙女和董永美丽传说的戏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这就是A、男耕女织的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B、冶炼技术世界领先C

2、、戏曲艺术独领风骚 D、刀耕火种是主要耕作方式【解析】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男耕女织,个体劳动,故选A 【答案】A3(江苏扬州期末)灌钢法是一种技术更为先进的冶炼技术,用此法制作的兵器坚韧锋利。这种冶炼技术最早出现在A、东汉 B、南北朝 C、唐朝 D、北宋【解析】灌钢法是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一种先进的冶炼技术。 【答案】B4(江苏扬州期末)明清时期,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除了徽商,还有A、浙商 B、鲁商 C、晋商 D、川商【解析】明清时期,我国著名的商帮是徽商和晋商。 【答案】C5、下图为唐代长安城,下列有关唐代长安城商业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3、、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彻底打破 B、出现了夜市C、草市盛行D、政府取消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解析】唐朝我国城市商业依然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县以下禁止设市,政府对商业的管理依然严格,但夜市已经出现,故选B 【答案】B6(江苏扬州期末)清雍正帝曾强调:“农为天下之根本,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这句话体现了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A专卖政策 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海禁政策【解析】这是对重农抑商政策的描述。 【答案】C7(江苏扬州期末)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不包括A、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陆续兴起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C、洋务派引进西方

4、技术,创办近代企业D、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的推动【解析】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的推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不是其产生的背景。 【答案】D8(江苏扬州期末)19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民族工业首先出现在A、沿海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东北地区 D、内地【解析】我国民族工业最早出现在沿海地区。 【答案】A9(江苏扬州期末)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此段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是A、外国资本主义 B、本国封建势力 C、官僚资本主义 D、繁重的苛捐杂税【解析】解读材料可知,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阻力来自外国资本主义。 【答案】

5、A10(江苏扬州期末)下列最早创办近代民族企业的代表人物是A、张謇 B、陈启源 C、荣宗敬、荣德生 D、周学熙【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最早,我国民族企业诞生于19世纪60、70年代,属于这个时代的人物是陈启源。 【答案】B 11(江苏扬州期末)民国初期(19121919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A、化工业、皮革业 B、卷烟业、石油加工业 C、钢铁业、汽车业 D、纺织业、面粉业【解析】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纺织业、面粉业。 【答案】D12(江苏扬州期末)下图是近代中国民族火柴厂的两枚火花。中国火柴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中国民族火柴业从无到有,工艺从

6、落后到先进,顽强成长。你从该图认识到支撑中国火柴业发展的精神力量源泉是A、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B、奋斗不止的逐利精神C、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 D、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解析】从材料中的“光亚”等信息可以看出其爱国主义的精神是中国火柴业发展的精神力量源泉。 【答案】A13(江苏扬州期末)近代民族工业是中国社会未曾有过的新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与近代化进程。下列不能论证该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我国民族工业还没有出现,故选A 【答案】A14(江苏扬州期末)下列有关1953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叙述有误的一

7、项是A、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参加生产合作社B、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解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的标志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故C 错误。 【答案】C15(江苏扬州期末)能够称为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试验田的是A、天津港口新区 B、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C、深圳经济特区 D、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解析】我国对外开放的试验田是经济特区的设立,包括深圳特区。 【答案】C16(江苏扬州期末)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开发开放A、杭

8、州湾 B、上海浦东 C、太湖流域 D、闽东南地区【解析】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答案】B17(江苏扬州期末)下列体现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的有B、淮扬菜清炖蟹粉狮子头A、身穿旗袍的满族妇女D、民国时期济南的黄包车C、民国时期的新式婚礼【解析】民国时期的新式婚礼是受西方近代文明影响的结果。 【答案】C18(江苏扬州期末)清末的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你认为从该诗中能反映出近代服饰的西化 洋货充斥中国市场 国人崇洋现象普遍 传统服饰已完全被抛弃A、 B、 C、 D、【解析】该诗歌反映了西方文化对

9、中国的影响,可以看到近代服饰的西化,洋货充斥中国市场,国人崇洋现象严重,但不能说中国传统服饰已经被完全抛弃,可排除。 【答案】A19(江苏扬州期末)1877年福建巡抚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最早的电报线架设于A、江苏 B、上海 C、台湾 D、福建【解析】我国最早的电报架设于台湾。 【答案】C20(江苏扬州期末)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A、中央电视台 B、北京电视台 C、上海电视台 D、广东电视台【解析】北京电视台是我国第一家电视台。 【答案】B21(江苏扬州期末)互联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具体表现在网络远程教育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 网络语音或视频电话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

10、式 网上银行、网上购物改变了人们的商品交易方式 网络游戏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A、 B、 C、 D、【解析】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交易方式和娱乐生活,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 【答案】D22(江苏扬州期末)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人们可以及时了解大会盛况的传媒有报纸 广播 电视 互联网A、 B、 C、 D、【解析】我国电视台出现在1958年,网络上世纪90年代的事情,故排除。 【答案】A23(江苏扬州期末)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是在打败A、葡萄牙之后 B、西班牙之后 C、荷兰之后 D、法国之后【解析】英国先后打

11、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确立了日不落帝国。 【答案】D24(江苏扬州期末)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A、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B、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C、大街上电线林立,一到夜晚整个城市霓虹灯闪烁D、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解析】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19世纪中期尚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答案】C25(江苏扬州期末)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于A、新航路开辟以后 B、美国独立战争以后C、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2、完成后【解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是在20世纪初期,这个时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故其他选项都不对。 【答案】D26(江苏扬州期末)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有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是根源 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 胡佛政府推行自由放任的政策A、 B、 C、 D、【解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根源,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是直接原因;胡佛政府的政策是危机扩大的原因,不是爆发的原因,故排除。 【答案】A27(江苏扬州期末)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当时的美国总统是A、杜鲁门 B、里根 C、克林顿 D、布

13、什【解析】克林顿政府时期,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 【答案】C28(江苏扬州期末)一部描写1919年苏俄人民抗击协约国和国内白匪的电影,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A、一位农民牵着几头羊到集市上去卖,与一位买主讨价还价B、几乎所有的工厂都注明“苏维埃国有”字样C、老百姓的生活用品由政府定期发放,他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D、成年人每周都自觉参加一天义务劳动【解析】1919年苏维埃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允许自由买卖,A的情况是在新经济政策时期。 【答案】A29(江苏扬州期末)赫鲁晓夫改革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不顾自然条件限制,盲目扩大玉米种植面积B、没有调

14、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揭露斯大林错误引起了国内的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D、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的束缚【解析】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斯大林体制,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冲破这一体系而最终失败。 【答案】D30(江苏扬州期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最严重的后果是A、造成苏共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B、使党内外各种反对势力崛起C、政局不稳,经济下滑D、导致苏联走向解体【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坚持正确的方向,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这是最严重的后果。 【答案】D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写“A”,错误的在括号内写“B”。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10分。)31

15、、明太祖废除丞相表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31B 错误。清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到达最高峰。32、中共一大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32B 错误。是中共二大,而不是一大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33、20世纪70年我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其关键性的环节是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33A 正确。中美关系的改善是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这是由美国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决定的。34、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力灌溉工具水排,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34B 错误。注意水排是鼓风冶铁工具而不是水利灌溉工具。35、麦哲伦船

16、队完成环球航行,从事实上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35A正确。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从事实上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0分)一、选择题答题方框(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判断题答题方框(每小题2分,共10分)题号3132333435答案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清明上河图局部36(江苏扬州期末)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

17、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材料二 1958年工业总产值比上年猛增548%,而农业由于数千万农村劳动力被占用,总产值后来核实只比上年增长24%。生产和人民生活发生困难。1958年底,全国七十四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二万六千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户的99%以上参加了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

18、一核算,统一分配,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材料三图二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挂牌仪式图一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图四 中共十四大图三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中共八大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作出了怎样的历史贡献?(2分)(2)据材料二,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消极影响?(2分)(3)依据材料三的图一、图二和图三,概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怎样得到贯彻落实的?(3分)图四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1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

19、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认识。(2分)【解析】本题考查了从中共八大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后来的改革开放,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题目比较简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就可。答案:36、(1)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指出当时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将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分)(2)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破坏了农村的生产力,对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2分)(3)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推行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形成对外开放的新格局。(3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4)正确认识

20、和处理好社会主要矛盾;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时期要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不动摇;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给2分,若言之成理,也可适当给分,但不得超过2分。)37(江苏扬州期末)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期间,美国还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个美国就像经历了一场由总统推动的社会革命。在美国人的记忆中,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大国崛起解说词之十一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

21、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引自苏联兴亡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4分)并指出其主要特点。(1分)(2)材料二中列宁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的?(1分)为此,他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1分)概括指出1921年前后苏俄农业政策的变化?(1分)(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为克服严重的国内危机,采取的措施对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2分)【解析

22、】本题考察了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规律就是根据经济规律和现实变化而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答案:37、(1)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恢复工农业生产;建立社会保障体系。(4分)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分)(2)背景:苏俄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1分)政策:新经济政策。(1分)变化:从余粮收集制到实行固定粮食税。(1分)(3)意义:计划和市场是经济建设的手段,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借鉴。(2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10分)38(江苏扬州期末)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明显的趋势。请回答下列问

23、题:(1)二战后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是什么?(2分)(2)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3)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什么?(1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说明了什么?(2分)(4)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请列举两例说明。(2分)【解析】本题考察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历史。题目比较简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38、(1)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2分)(2)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3分)(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分)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分)(4)不平等的世界经济秩序;环境污染;人口

24、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活动猖獗等。(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给2分。)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一历史(必修)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选择题答题方框(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ABCBCDAABDAACC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CACBDADCDACADD二、判断题答题方框(每小题2分,共10分)题号3132333435答案BBABA第卷(非选择题 共30分)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清

25、明上河图局部36、(1)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指出当时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将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分)(2)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破坏了农村的生产力,对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2分)(3)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推行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形成对外开放的新格局。(3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4)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社会主要矛盾;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时期要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不动摇;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给2分,若言之成理,也可适当给分,但不得超过2分

26、。)37、(1)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恢复工农业生产;建立社会保障体系。(4分)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分)(2)背景:苏俄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1分)政策:新经济政策。(1分)变化:从余粮收集制到实行固定粮食税。(1分)(3)意义:计划和市场是经济建设的手段,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借鉴。(2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10分)38、(1)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2分)(2)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3分)(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分)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分)(4)不平等的世界经

27、济秩序;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活动猖獗等。(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给2分。)附:原卷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高一历史(必修)20087第I卷(选择题与判断题 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填在第II卷前的方框内。)1、下面两幅图片所示的耕作方式最早出现在牛耕画像石铁犁犁冠A、春秋战国时 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2、“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一有关七仙女和董永美丽传说的戏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这就

28、是A、男耕女织的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B、冶炼技术世界领先C、戏曲艺术独领风骚 D、刀耕火种是主要耕作方式3、灌钢法是一种技术更为先进的冶炼技术,用此法制作的兵器坚韧锋利。这种冶炼技术最早出现在A、东汉 B、南北朝 C、唐朝 D、北宋4、明清时期,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除了徽商,还有A、浙商 B、鲁商 C、晋商 D、川商5、下图为唐代长安城,下列有关唐代长安城商业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彻底打破 B、出现了夜市C、草市盛行D、政府取消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6、清雍正帝曾强调:“农为天下之根本,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

29、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这句话体现了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A专卖政策 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海禁政策7、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不包括A、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陆续兴起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C、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创办近代企业D、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的推动8、19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民族工业首先出现在A、沿海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东北地区 D、内地9、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此段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是A、外国资本主义 B、本国封建势力 C、官僚资本主义 D、繁重的苛捐杂税10、下列最早

30、创办近代民族企业的代表人物是A、张謇 B、陈启源 C、荣宗敬、荣德生 D、周学熙11、民国初期(19121919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A、化工业、皮革业 B、卷烟业、石油加工业 C、钢铁业、汽车业 D、纺织业、面粉业12、下图是近代中国民族火柴厂的两枚火花。中国火柴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中国民族火柴业从无到有,工艺从落后到先进,顽强成长。你从该图认识到支撑中国火柴业发展的精神力量源泉是A、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B、奋斗不止的逐利精神C、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 D、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13、近代民族工业是中国社会未曾有过的新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与近代化进程。下列不

31、能论证该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4、下列有关1953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参加生产合作社B、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15、能够称为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试验田的是A、天津港口新区 B、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C、深圳经济特区 D、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16、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开发开放A、杭州湾 B、上海浦东 C、太湖流域 D、闽东南地区1

32、7、下列体现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的有B、淮扬菜清炖蟹粉狮子头A、身穿旗袍的满族妇女D、民国时期济南的黄包车C、民国时期的新式婚礼18、清末的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你认为从该诗中能反映出近代服饰的西化 洋货充斥中国市场 国人崇洋现象普遍 传统服饰已完全被抛弃A、 B、 C、 D、19、1877年福建巡抚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最早的电报线架设于A、江苏 B、上海 C、台湾 D、福建20、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A、中央电视台 B、北京电视台 C、上海电视台 D、广东电视台21、互联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具体

33、表现在网络远程教育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 网络语音或视频电话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 网上银行、网上购物改变了人们的商品交易方式 网络游戏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A、 B、 C、 D、2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人们可以及时了解大会盛况的传媒有报纸 广播 电视 互联网A、 B、 C、 D、23、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是在打败A、葡萄牙之后 B、西班牙之后 C、荷兰之后 D、法国之后24、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A、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B、岸边工厂

34、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C、大街上电线林立,一到夜晚整个城市霓虹灯闪烁D、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2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于A、新航路开辟以后 B、美国独立战争以后C、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 D、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26、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有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是根源 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 胡佛政府推行自由放任的政策A、 B、 C、 D、27、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当时的美国总统是A、杜鲁门 B、里根 C、克林顿 D、布什28、一部描写1919年苏俄人民抗击协约国和

35、国内白匪的电影,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A、一位农民牵着几头羊到集市上去卖,与一位买主讨价还价B、几乎所有的工厂都注明“苏维埃国有”字样C、老百姓的生活用品由政府定期发放,他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D、成年人每周都自觉参加一天义务劳动29、赫鲁晓夫改革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不顾自然条件限制,盲目扩大玉米种植面积B、没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揭露斯大林错误引起了国内的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D、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的束缚30、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最严重的后果是A、造成苏共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B、使党内外各种反对势力崛起C、政局不稳,经济下滑D、导致苏联

36、走向解体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写“A”,错误的在括号内写“B”。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10分。)31、明太祖废除丞相表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32、中共一大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33、20世纪70年我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其关键性的环节是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34、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力灌溉工具水排,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35、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从事实上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0分)一、选择题答题方框(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

37、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判断题答题方框(每小题2分,共10分)题号3132333435答案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清明上河图局部3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

38、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材料二 1958年工业总产值比上年猛增548%,而农业由于数千万农村劳动力被占用,总产值后来核实只比上年增长24%。生产和人民生活发生困难。1958年底,全国七十四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二万六千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户的99%以上参加了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材料三图二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挂牌仪式图一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图四 中共十四大图三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

39、出中共八大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作出了怎样的历史贡献?(2分)(2)据材料二,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消极影响?(2分)(3)依据材料三的图一、图二和图三,概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怎样得到贯彻落实的?(3分)图四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1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认识。(2分)3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期间,美国还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个美国就像经历了一场由总统推动的社会革命。在美国人的记忆中,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大国崛起解说词之十一材料二 1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