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沪科版初中八级物理期中考试平行性测试题.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13173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 沪科版初中八级物理期中考试平行性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标 沪科版初中八级物理期中考试平行性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标 沪科版初中八级物理期中考试平行性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标 沪科版初中八级物理期中考试平行性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 沪科版初中八级物理期中考试平行性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 沪科版初中八级物理期中考试平行性测试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沪科版初中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平行性测试题班级 姓名 等级 一、选择题:1.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响度2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不正确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不能选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3下列四个数据中,用分度值是1dm的刻度尺测量的数据是( )A0.00123kmB0.98dmC7.0m D654dm4铅笔的长度是16.34cm,则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A1dmB1cmC

2、1mm D1um5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向前行驶,甲车速度为40km/h,乙车速度为30km/h,丙车速度为20km/h,乙产生了向后退的感觉,此感觉来自于( )A乙选择甲车作参照物B乙选择乙车作参照物C乙选择丙车作参照物 D乙选择电线杆作参照物6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物体运动的速度大于乙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两物体通过的路程是( )A甲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B甲物体通过的路程短C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一样长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7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A32B31 C34 D438下列四个速度

3、中最小的是( )A1m/sB3.7km/h C65m/min D680cm/min9下列介质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真空 B水 C钢铁 D空气10声音三的特征是指( )A音调 响度 音色 B音调 频率 响度C音调 振幅 音色 D频率 振幅 音色11人耳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人耳无法听到超声波和次声波,原因是( )A超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B超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C超声波的频率和次声波的频率都大于20000HzD超声波的频率和次声波的频率都小于20Hz12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了4m的距离,

4、那么它在前2s内的运动速度是( )A0.5m/s B1m/s C1.5m/s D3.6km/s13. 植树时要想判断这行树直不直,采用的方法是:人站在第一棵树前面,如果后面的树都被第一棵树挡住,说明这行树栽直了,其理由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现象C光的反射现象D光的漫反射现象14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15. 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确 B

5、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C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D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16. 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1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 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40ms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18. 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 )A白塔的影子 B白塔的实像 C与白塔等大的虚像D比白塔略大的虚像19.

6、 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够发射出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把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的红外线接收窗,分别按不同的键,就能控制电视机进行选台、调节音量、改变色彩浓淡等等。但有时把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侧面的墙壁和天花板等,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 ( )A直线传播现象 B反射现象 C折射现象 D色散现象20. 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二填空题: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70um =mm 8m/s=km/h0.5m= dm 36km/h=m/s2请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单位:手臂长74

7、某同学身高160课本宽0.132 手指宽1.53某同学用刻度尺三次测量乒乓球的直径,记录的数据分别是3.98cm,3.98cm和4.00cm,那么这个乒乓球的直径是cm。4甲、乙两辆车以相同的速度向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以甲车作参照物,乙车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地面是向 (填向“南”或“北”)运动的。5物体是由于发声的,声音的传播需要,在15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6、某同学身高1.6m,当他站在距离平面境2米处的位置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离他有_m, 像高为_m。如果他把平面镜移到像的位置,则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m,此时像高为_m。7、“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已于2007年10月24日

8、成功发射。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月球的表面一定会出现中国宇航员的身影。设想一下未来的情形:两个登月宇航员要靠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 ,而 是不能传声的。8、声音在介质中是通过 的形式传播.成语“掩耳盗铃”说的是噪声 在 处减弱.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m/s,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9、光在 中沿直线传播。光在 速度最大,是 m/s。10如图,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和标尺缺口这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即可以射中目标。这说明光_11小明同学在湖边游玩。他站在岸上看到:岸上的树;水中畅游的鱼;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他看到以上的景物中,属

9、于:(1)光的反射形成的,有:_;(2)光的折射形成的,有:_。12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30,则反射角是_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度;如果这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入射角是_度;13如图,医生在为小红同学检查视力,小红观看的是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她离视力表像的距离应是_m。三、实验题路程/m10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203040时间/s2.54.06.08.01.小明同学想知道在跑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变化,在室外量出了40m的直线路程,每隔10m作一记号,在各记号处均站有一同学帮助计时。发令枪响,小明同学开始起跑,各计时员同时开始计时,分别在小明同学经过他们时停止计时,记录结果如

10、第一个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填写第二个表中的空格。路程段第一个10 m内第二个10 m内第三个10 m内第四个10 m内全程平均速度/(m/s)该实验中,小明同学采取的方法是,将跑步的路程分成长度 的四段,分别测量跑每一段路程所花的时间,结果发现小明同学的跑步速度是 (填“变化”或“不变化”) 的,小明同学做的是 运动2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9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图9(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像;(4)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四、作图题:1、请你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2、图6所示的AB、CD,是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你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用作图方法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3、请你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A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