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选修)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附答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13322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选修)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选修)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选修)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选修)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选修)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选修)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选修)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附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选修)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附答案)本试卷分第一卷(客观题)和第二卷(非客观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只答在试题卷上。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江苏如皋海安质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非命),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哪一特

2、征? A精耕细作 B铁犁牛耕 C自给自足 D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脱离【解析】利用材料中“耕稼树艺”“纺绩积纴”的信息进行判断,可知小农经济的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答案】C2(江苏如皋海安质检)汶川地震中都江堰水利工程(见右面示意图)基本上没有受到多大损伤。这项工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功效是A粮食运输 B灌溉抗旱 C围江造田 D扩大耕地【解析】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包括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部分;在它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由此可判断其主要功效是灌溉了广袤农田,抵御了旱灾。【答案】B3(江苏如皋海安质检)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

3、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这说明孔子A孔子也不明确答案 B偏爱某些学生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解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启发诱导,因而会形成不同的答案。这属于孔子在教学方法方面的主张:因材施教。【答案】D4(江苏如皋海安质检)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是A神化封建统治 B宣扬“仁政”思想 C宣扬“民本”思想 D反对苛政刑杀【解析】西汉时期,董仲舒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时期大一统的需求,它的基础是“天人感应”,通过对“人君受命于天”的强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答案】A5(江苏如皋海安质检)

4、从宋史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A佛学 B道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解析】从“守节、克让、从信、安仁、端礼、忠恕”可判断与儒家思想有关,故可排除A、B两项;再由人物名字的出处宋史判断即可。【答案】C6(江苏如皋海安质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这句话应出自于A黄宗羲 B李贽 C王夫之 D陆九渊 【解析】李贽否认孔孟学说为万世至论,认为不能将孔孟说学当做教条随便套

5、用。【答案】B7(江苏如皋海安质检)下列著名思想家的观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 B C D【解析】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孟子的主张,为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主张,为孔子的主张。【答案】A8(江苏如皋海安质检)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面表格是英国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原因有年份(年)1475152115551558155915951597价格指数100167270370407515685城市人口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 殖民者掠夺的金银被运回欧洲 圈地运动

6、的发展改变了许多农民的生活方式 封建主的衰落和劳动人民的贫困A B C D【解析】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与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货币的投放量等一系列因素有关。圈地运动使农民离开了自己的土地,不得不到资本家开办的工厂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去市场购买商品以解决自己的日常需求,这样,在增加城市人口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总需求量;此外,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殖民者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大量的金银被运回欧洲(英国),增加了市场中的货币量,也会引起价格的变动。【答案】C9(江苏如皋海安质检)“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

7、”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中西交流的加强 D工业革命的需求 【解析】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在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原材料(自然资源)的需求,迫切希望有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答案】D10(江苏如皋海安质检)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解析】A项为火车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B项汽车、C项飞机、D项电灯都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B、C两项属于交通工具方面的发明;而电灯的发明,即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迅速跨入电气时代,因而,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意义在第二次工业革

8、命的发明创造中最为突出。【答案】D11(江苏如皋海安质检)近来国内成品油供应趋紧,价格呈上涨趋势。石油化学工业最初的发展主要源于A发电机和发动机的问世 B内燃机的发明 C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D垄断组织的产生【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使得对燃料的需求更为迫切,推动了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答案】B12(江苏如皋海安质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尝试”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工业化运动 D农业集体化运动【解析】19181921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违背

9、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答案】A13(江苏如皋海安质检)据统计,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在苏联农村中,牛减少了20%,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一五”计划的实施C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强行实施 D为配合社会主义工业化【解析】斯大林时期废除新经济政策后,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减少畜牧业,增加耕地面积,加强农业的发展。【答案】C14(江苏如皋海安质检)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10、危机 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 D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解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各国为解决危机带来的损失,纷纷减少进口,因而正在发展工业的苏联会从西方进口大量的设备。【答案】A15(江苏如皋海安质检)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卖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才没有牛奶卖”。这则笑话A赞扬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 B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发展生产力 C表明苏联人特别喜欢吃肉和牛奶 D讽刺苏联的僵化体制带来的物质短缺问题【解析】前苏联自20世纪30年代起,实行的是高度集

11、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曾经过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从题中食品店只卖肉而不卖牛奶可看出其体制的僵化,进而说明前苏联物资的缺乏。【答案】D16(江苏如皋海安质检)“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 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 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 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A B C D 【解析】从题中信息可知该口号出现于三大改造完成之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但生产力水平依然落后,故表述与事实不符。【答案】A17(江苏如皋海安质检)1982年1月5日,FO

12、LLOW ME 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恢复高考制度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对外开放的实行 D 广电事业的发展【解析】我国恢复高考制度是在1977年,可排除。学习外国“语言”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引进来的措施,即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答案】C18(江苏如皋海安质检)二战后至80年代后期,欧洲经济在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割据”状态,没有形成全欧洲的紧密联系,其主要原因是A受欧共体集团排外性的影响 B受“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对峙的影响C受欧美各国之间经济竞争加剧的影响 D受欧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影响年份当年创刊总数中国人自办报刊总数所占百分比

13、189573429%1898473983%【解析】由题中的“二战后至80年代后期”以及“区域割据”的信息可作判断,此时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峙影响了东欧以及西欧之间的经济往来。【答案】B19(江苏如皋海安质检)右面是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由此可知 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日益成为中国报业的绝对主体 因为宣传维新变法、挽救民族危机的需要 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文化事业的发展 A B C D【解析】依据题中所给时间,可知此时应与甲午战争后维新思潮的兴起有关,再结合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表格中所给数据可知D项为正确答案。【答案】D20(江苏如皋海安质检)在新中

14、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发展的时代主题的认识经历了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变化,这两种观念不仅影响着中国的大政方针,还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服装最能反映出广大人们的衣着强烈地受到“战争与革命”观念影响的是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A列宁装 B中山装 C草绿色军装式样的服装 D夹克衫【解析】注意“战争与革命”的含义即可。【答案】C第二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题号2122232425总分得分结分核分21(江苏如皋海安质检)阅读下列材料:1987年8月在广东省阳江海域发现的一艘古代沉船,被我国考古人员命名为“南海一号”。 “南海一

15、号”位于海面下20米深处,被2米厚的淤泥所覆盖,船头朝向西南240度,船体保存依旧完好,整艘沉船没有翻、侧,而是端坐海底,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敲起来铛铛作响。据初步推算,“南海一号”是尖头船,长度为26米以上,宽度10余米,船身(不算桅杆)高8米,排水量估计可达600吨,载重可能近800吨。按照这条船的载货量计算,文物总数将达到六万件到八万件。 目前,从“南海一号”打捞出水的文物,大多数是瓷器,有瓶、碗、盘、碟分别产自浙江龙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等,品种超过30种。起获的文物还有:船上用麻石制的长方形条板的“锚”;一些古船身上的碎木块,其材质大部分是马尾松木;一条近2米长的鎏金腰带;一只硕

16、大的金戒指;一只鎏金龙纹手镯:两具眼镜蛇遗骨:在“南海一号“沉船点发现的铜钱已达上万枚,其中年代最古老的是汉代的五铢钱,最近的是南宋初年的建炎元宝;还发现了铜镜、朱砂、胭脂盒等。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南海一号”考古面临的第个问题是“它是否是中国制造的船只”。在上述那些已出水文物中,可以直接用来考证这一问题的是什么?(2分)(2)“南海一号”考古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它是中国什么时期的船只”。从上述那些已出水文物中,我们可以判断它不可能早于什么时期?请说出你判断的理由。(3分)专家发现“南海一号”装载的最多的物品中没有彩瓷,请问这是为什么?(1分)(3)“南海一号”装载的最多的物品是

17、瓷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为了那一次远航,“南海一号”在沉没之前可能到过位于现在中国哪几个省的当时的海港?(2分)根据材料判断“南海一号”沉没之前是在已出发途中,还是在归来途中,说说你的理由。(2分)(4)除了从“南海一号”装载的最多的物品可以判断该类型手工业发达外,上述材料中还可以说明当时哪项手工业也特别发达?(1分)请说出你判断的理由。(不得抄写原文,1分)21分析:(1)本问是对学习历史的方法的考查。其出水文中的金属类饰物、眼镜蛇遗骨以及铜钱,只能反映当时工艺水平的精湛,并说明当时已经蛇的出现,与船只的建造皆无关系,只有船“锚”及马尾松木与船只的建造有关。(2)从材料中的重要提示“最近的是

18、南宋初年的建炎元宝”可判断该船只的大致时期;结合中国瓷器的发展史,可知彩瓷最早出现于明朝,亦可因此判断该船只应于宋元时期。(3)本问的解答须借助于地理知识。再由沉没的位置判断其沉没是在出发途中。(4)依据材料中信息可作判断:从对船体的敲击可知造船业的发达,从大量金属制品的出水,可知冶炼业的发达。21参考答案:(1)用麻石制造的船“锚”,制造船身的马尾松木。(2分)(2)宋代(或南宋、宋元时期),(1分)沉船点发现的铜钱中,年代最近的,是南宋初年的建炎元宝。(2分)彩瓷是明清时期发明的(或当时还没有发明彩瓷)(2分)(3)到过的港口所在省:浙江、福建、广东。(3分)。(4)本小题可以有两个答案:

19、造船业,(1分)船体完好,木质如新,敲击声响。(答对任一点均可得1分,共1分)。冶炼业(或冶金业),(1分)金制品、铜制品、化妆品等。(答对任一点均可得1分,共1分)22(江苏如皋海安质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荷兰人第一个冒险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可装置火炮的商船。它的设计很独特,它的船肚子很大,所以船身很大很圆。而甲板很小。这样的做法是因为,在斯堪的纳维亚,船所缴纳的税取决于甲板的宽度,甲板越窄,付的钱越少,所以,荷兰人造的船甲板很小,船肚子很大,利润也就越多。材料二1596年到1598年,一个有名的人叫巴伦支,他是荷兰的一个船长,他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他经过了三文雅,现在

20、一个俄罗斯的岛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在恶劣的险境中,8个人死去了。但荷兰商人却做了一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货物,而这些货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 材料三 1602年,在共和国大议长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 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东印度公司成功地将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政府将一些只有国家才能拥有的权利,折合为25000荷兰盾,入股东印度公司,这就大大增加了东印度公司的权限和信誉。 材料四 为了保障银行的信用,阿姆斯特丹市通过立法规定: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限制银行的交易自由。由此,一个看上去不可思议的现象出

21、现了:当荷兰和西班牙的军队正在海洋上厮杀时,西班牙贵族手中的白银仍可以自由地从阿姆斯特丹银行的金库中流进流出。荷兰的银行,可以合法地贷款给自己国家的敌人。以上材料皆引自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解说词请回答:(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6至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性商业帝国的主要原因。(概括提炼,不要简单列举史实)(8分)(2)17世纪后半期,荷兰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哪个国家?(1分)荷兰败于该国并丧失大国地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22分析:本题是对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即可。在回答荷兰的主要竞争对手时,应注意时期限制;分析原因时可从荷兰的外部原因及

22、荷兰的内部原因着手分析。22参考答案:(1)重视技术创新,重视商业信誉,政府支持并保护贸易自由,制定并遵守商业活动法规,国家获得独立,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殖民扩张等。(上述答案每点2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得8分。)(2)主要竞争对手是英国。(1分)外部原因:三次英荷战争,沉重打击了荷兰,荷兰逐渐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地位。(2分)内部原因:缺乏坚实的工业基础。仅靠发展商贸是无法战胜工业发达的竞争对手的。(1分)23(江苏如皋海安质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观察下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图中A、B、C、D反映了近代以来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基本发展脉络。材料二 他(见右下图)善于利用状元身份为自己

23、的企业谋求专利,经营得法,使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除纱厂外, 图1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 他还建立了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学校、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文化教育机构,有些在国内还是首创的,如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材料三 1935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935年的237亿元,增加到1936年的258亿元,年增长886。其中工商业产值增加213%,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回答:(1)图中A、D两点各标志着什么?(2分)决定D点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影响C点的最为有利的客观原因是什么?(1

24、分)(2)材料二中的右下图是哪一历史人物?(1分)根据材料二,分析他创办的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原因。(2分)他有很多首创之举,请举一例加以说明。(1分)(3)1935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4)简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重大影响。(2分)23分析:本题是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的考查,19世纪70年代前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一战期间出现了“短暂的春天”,20世纪2030年代,国民政府采取的措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三大改造之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消失。回答时注意对材料信息的把握,并应结合书本知识进行分析提

25、炼。23参考答案:(1)A点标志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D点标志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消失。(2分)三大改造(或“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1分)(2)张謇。(1分)善于利用状元身份;注重专利;经营得法;垦牧公司保证了原料;轮船公司保证了运输;等等。(2分,答出任意2点即得2分)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他是第一个状元实业家;冲破世俗观念,弃官还乡从事实业,具有开创精神,等等。(1分,答出任意1点即可得1分)(3)国民政府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官僚资本投资于工业

26、。(1分,答出任意1点即可得2分)(4)促进了中国近代化(或“现代化”)的发展,(1分)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或“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促进了社会进步”“促进了民主政治”“促进了人们观念的变化”“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变化”“促使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1分)24(江苏如皋海安质检)“计划”和“市场”是调节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而在“计划”和“市场”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则是各国促进经济发展时的共同目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和八九十年代的中国都为寻找这一平衡点进行过调整。这两次调整的原因有何共同之处?(4分)分别采取了哪些

27、措施?(6分)你从两次调整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24分析:本题是对中美两国分别于八九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罗斯福新政的考查,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整理即可。24参考答案:原因:解决社会问题(或经济困难),(2分)目的:发展生产力。(2分)措施:美国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实施工业复兴计划;国家兴建大型工程提供就业机会,以工代赈;国家补贴农民,减少农产品生产数量等。(答出3点,即得3分)中国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系承包责任制;城市增强企业活力,实行体制改革;创办经济特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等。(答出3点,即得3分)启示:经济政策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只有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活

28、力;(1分)“计划”和“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不同的国家可以相互借鉴。(1分)25(江苏如皋海安质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洲欧亚大陆之间疾病传播一览表传播方向疾病种类传播时间 后 果美洲传入欧亚疾病梅 毒哥伦布首次远航之后传播范围广、速度快,16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从欧亚大陆传入美洲的疾病 疟 疾地理大发现期间欧洲人把疟疾带到美洲,却在美洲找到了治疗该病的高效药物金鸡纳 天 花地理大发现期间由于美洲土著人没有该病毒的抗体,天花导致了数百万印第安人的死亡,但同时也促使了天花预防方法种痘术的迅速发展成熟。材料二 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美洲之间。整个世界曾卷入这种交换,澳大利亚的情况明

29、显地说明了这一点:澳大利亚现今是诸如羊毛、羊肉、牛肉和小麦之类初级产品的世界主要输出者。而所有这些农牧产品都来源于从外界移入的物种。盛产橡胶、咖啡、茶叶和烟草的印度尼西亚与盛产蔗糖和菠萝的夏威夷的情况也是如此一种北美飞蛾现在正在蚕食中国中部大片地区的树木;一种来自美国东南部的松树线虫正在杀死日本的黑松树。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多,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也更多地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中,但在全球化中的遭遇并不十分乐观。2004年9月,西班牙发生不法分子焚烧华商鞋店事件(右图)。有人打出标语:“把埃尔切(西班

30、牙制鞋业中心)所有亚洲鞋子都赶出去。” 摘自新浪网回答:(1)根据材料说明地理大发现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3分)(2)中国何时加入WTO?(1分)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4分)(3)结合材料二、三,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4分)25分析:(1)本问可以将地理大发现看作是一把“双刃剑”,解答时可任选角度说明,言之有理即可;(2)本问是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考查,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即可;(3)注意从材料出发,就如地理大发现一样,利弊兼有。25参考答案:(1)本小题可以有两种答案:利大于弊。(1分)例如:疟疾虽然产生在欧洲,但治疗疟疾的最佳药物金鸡纳却出产在美洲。地理大发现引发不少的问题,但因交流而产生的物质文明的进步是巨大的,因此地理大发现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利大于弊。(2分)弊大于利。(1分)例如:天花导致了数百万印第安人的死亡。地理大发现虽然也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但打破与阻断了一些地区文明独立发展的进程,给这些地区带来了更多的灾难,因此地理大发现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弊大于利。(2分)(2)2001年。(1分)既是机遇,也是挑战。(2分)既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2分)(3)全球化加强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