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扬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1528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扬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省扬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省扬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省扬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省扬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省扬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扬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苏省扬州市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3分)A 斟酌(zhu) 蕴藉(j) 悚(sn)然 琳琅(ln)满目B 酝酿(nin) 吝(ln)啬 愧怍(zu) 言简意赅(i)C 溯(shu)源 付梓(z) 断炊(chu) 陶冶(y)情操D 隔阂(h) 赊(sh)账 譬(p)如 残羹冷炙(z)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衰老 时髦 以繁胜简 怡笑大方B蹙眉 骷髅 金璧辉煌 慷慨得志 C啰嗦 推销 负荆请罪 气势汹汹D拖沓 国粹 芳草萋萋 盛气临人3下列各句中,

2、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3分)A季老娴熟于诗词写作的技巧,艺术意境与艺术手法相得益彰,充分显示出其厚实的文学基础和扎实的文字功底。B整条徽杭古道处于崇山峻岭之中,两边岩石耸立,南北夹持,中间溪水潺潺,走在石板路上,回荡着空谷足音正是古道的精华所在。C在“述往事,思来者”中,司马迁冷静地刻画人世间的真相,寄寓悲天悯人的情怀,表达自己所追求的社会理想。D中和式文明,在世界文明碰撞与冲突的剑拔弩张里,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独有的和谐而又坚定的特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为了避免碰撞,我们要注意观察货车的行驶轨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快速从左侧超越,切忌不要与货车并排行驶

3、。B不同文化的冲撞和互动的规模,就其广度和深度而言,都没有20世纪60年代以后,尤其是“二战”以后更广大、更深远。 C乡贤的名声也许不出当地,但他们与人为善,教化一方,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深远而巨大的历史影响,直至今日还在深深地影响着村民们。D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句话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处原则,称之为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A越国以鄙远(把当作边邑)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担心,忧虑)B旦日飨士卒(犒劳) 项羽嫉贤妒能,有功者害之(杀害)C望洋向若而叹曰(望向海洋) 慷慨伤怀,泣数行

4、下(眼泪)D虽董之以严刑(督责) 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深深的壕沟)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历史巨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见识超群,体系完整,包含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B后序中叙述了作者在国家危亡时期九死一生的经历,五人墓碑记记录了明末黑暗社会中人们的不同选择。两文叙议结合,情感真挚,感染力强。C吕叔湘在语言的演变中告诉我们,语言具有稳定性,但是同世界上万事万物一样,也是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因此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间便出现了差异。D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小说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

5、背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宝玉、黛玉、宝钗等叛逆者的悲剧命运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马严字威卿,少孤,好击剑,习骑射。后从平原杨太伯讲学,专心坟典,能通春秋左氏,因览百家群言,遂交结英贤,京师大人咸器异之。仕郡督邮,叔援常与计议,委以家事。援女立为明德皇后,严乃闭门自守,犹复虑致讥嫌,遂更徙北地,断绝宾客。永平十五年,皇后敕使移居洛阳。显宗召见,严进对闲雅,意甚异之。后常与宗室近亲临邑侯刘复等论议政事,甚见宠幸。 肃宗即位,征拜侍御史中丞。其冬,有日食之灾,严上封事曰:“臣闻日者众阳之长,食者阴侵之征。王者代天官人也。故考绩黜陟,以明褒

6、贬。无功不黜,则阴盛陵阳。宜敕正百司,各责以事,州郡所举,必得其人。若不如言,裁以法令。传曰:上德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故火烈则人望而畏之,水懦则人狎而玩之。为政者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如此,灾变消矣。”书奏,帝纳其言。建初元年,迁五官中郎将。严数荐举贤能,申解冤结,多见纳用。二年,拜陈留太守。严当之职,乃言于帝曰:“昔显亲侯窦固误先帝出兵西域,置伊吾卢屯,烦费无益。又窦勋受诛,其家不宜亲近京师。”是时勋女为皇后,窦氏方宠,时有侧听严言者,以告窦宪兄弟,由是失权贵心。严下车,明赏罚,发奸邪,郡界清静。后既为窦氏所忌,遂不复在位。及帝崩,窦太后临朝,严乃退居自守,训教子孙。永元十年,卒于家,时年八

7、十二。(节选自后汉书马援传,有删改)【注】传:指左传。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叔援常与计议,委以家事 委:交给,托付B.王者代天官人也 官:授官C.宜敕正百司,各责以事 责:责备D.明赏罚,发奸邪 发:揭发8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时有侧听严言者,以告窦宪兄弟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B无功不黜,则阴盛陵阳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C严乃闭门自守 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D水懦则人狎而玩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 9马严在第段中引用左传的话来论证“宽”、“猛”,表明了他什么样的施政观点?请简要概括。(3分 )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8、分)(1)严数荐举贤能,申解冤结,多见纳用。(3分) (2)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3分) (3)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4分) 三、诗歌鉴赏(7分)11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登新平楼李白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注:本诗为李白年轻时离开长安登新平楼回望京城所作。(1) 本诗颔联写景颇具特色,试加以分析。(4分) (2)结合全诗分析尾联中“令人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高山仰止, 。 (诗经小雅车辖) ,衣

9、食足而知荣辱。 (史记管晏列传) 廉颇闻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大礼不辞小让。 (史记项羽本纪)桃李不言, 。 (史记李将军列传)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激昂大义, ,亦曷故哉? (张溥五人墓碑记)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寻找溪水的源头汤一介春夏之交,我们常常带孩子们去卧佛寺郊游。小路的两边长着很多野草,孩子们不休息,总是乱跑,摘些野花野草编成花环扣在头上。一天,我们走进卧佛寺大门,直奔安睡的卧佛,一鞠躬就匆匆离去。寺内有两个水池,水从卧佛后面的小溪流入。两个孩子都有同样

10、的好奇心,想弄清楚溪水是从哪里流出来的。他们曾问过寺里的僧人,僧人告诉他们是从樱桃沟流过来的。于是,樱桃沟就成了他们执意要去的地方。一出卧佛寺后门,就看到一条小河,小河的一条支流就是卧佛寺池塘的源头。我们沿小河上行,看到一个小园。这个小园别有风格,是用竹子围起来的一方小天地,名叫“周家花园”。园内有几间青砖瓦房,院子里有几张方桌方凳,可以在那里喝茶。我们走进园子,要了一壶茶。我们慢慢地饮茶,观赏着周围的竹子和小草花。茶和我们平时喝的很不一样,有着竹叶的清香和苦甜。问樱桃沟还有多远,园中人说大概还有两三里,但后面没有什么像样的路,只能沿着溪水岸边的石子路走。喝完茶,我们就从溪水的左岸往上走,一路

11、都要踏着大大小小的石块前行。两个孩子脱了鞋袜走在慢慢流着的溪水里,又笑又叫,十分快乐,也让我和妻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快乐,而过去发生过的苦恼也都随之烟消云散。我想只有亲近大自然,像陶渊明所说的那样,“纵浪大化中”,才能得到这样的精神享受吧。大约走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樱桃沟。其实这里只是一个乱石岗,到处是打碎的砖头瓦块,杂草丛生。奇怪的是溪水尽头却有一个亭子比较完好。走近亭子,看到亭柱上一副对联:上联“行到水穷处”,下联“坐看云起时”。我和妻坐在亭子里欣赏着周围的山色,享受着这难得的半日悠闲。记得多少年后,我去武夷山时,不禁想起樱桃沟的情景。武夷山万山丛中有一个去处叫“云窝”,坐在“云窝”

12、的茶座喝茶,看到“云气”从那里冉冉升起,靠近山峰就化为小雨。这使我想起樱桃沟的“水穷处”和“云起时”。世事变化无穷,前事的景象消失了,又会有新的景象产生!是祸是福,无从测知!我们数十年的经历何尝不正是如此?两个孩子在乱石岗中跑来跑去,找好看的小石子。女儿忽然大喊:“爸爸妈妈,这里有块大石头,上面还刻有字呢!”我们一看,原来是一块残破的石碑,上面刻着“无为周居士”。这下子引起我们的兴趣,也跟着孩子们在乱石岗中寻找,希望发现点什么“奇迹”。这时女儿又大叫:“我又找到一块有字的碑,你们快来看看!”我们去一看,残碑上面刻着的是:“莫愁陈夫人”。这无疑是一对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夫妇留下的遗迹。在这乱石

13、岗中,溪水似乎戛然而止,但溪水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发现原来溪水是周围山上的细流汇成的。这就是说溪水已断而又未断。世事茫茫亦如这溪水,又如拉长了的电影胶片,一片过了,另一片又出现。它是连续的,又是断裂的!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还是虚拟的世界?溪水到底有无尽头,就像这茫茫宇宙,有无尽头?13文章第段从孩子们写起,有怎样的作用?(4分) 14作者笔下的樱桃沟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15为什么作者在第段叙写武夷山的云窝?请简要分析。(6分) 16作者借对卧佛寺溪水源头的追溯,表达了对生活的多重感悟,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18分)阅读下面的文

14、章,完成1719题。文革后期,八十开外的朱光潜终于找到了一个自己的小天地,他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美学这块园地里。从1976年到1986年,朱光潜写了谈美书简等三本书,还用两年时间翻译了维柯四十万言的新科学。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愈加感到时间的宝贵,他每天要工作四至五小时,争分夺秒,真正做到了如他自己所说的:“春蚕到死丝方尽,但愿我吐的丝凑上旁人吐的丝,能替人间增加哪怕一丝丝的温暖,使春意更浓也更好。”朱光潜的晚年生活非常有规律,他早晨工作,下午有时工作,有时读报,晚上睡前稍许看一会电视。他时间抓得非常紧,自己把晚年的工作比作米勒那幅名画中的乡下拾穗妇人,这决不是自谦!只有真正体会到学海无涯的人才会

15、有这种虚怀若谷的胸襟。朱光潜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诫美学界要力避一些玩概念、套公式的恶劣文风,搞文艺要勇于冲破人性论、人道主义、人情味等禁区,要讲共同美和形象思维。朱光潜感到美学界、学术界视野狭窄,思维僵化。为了使中国美学真正和世界美学潮流接轨,他认为有必要把维柯的新科学翻译出来,介绍给国内的学者。这有助于开拓视野,消除机械形而上学方法带来的危害。1984年6月朱光潜身体急剧恶化,食欲也大减,全身无力,行动也有些不便。朱光潜不惜用他最后的余力和“维柯”一搏,这是因为,新科学是近代对美学或诗论作出贡献最大的一部著作。季羡林对朱光潜晚年的最后一跃甚为感叹,他说:“朱光潜以他渊博的学识和深湛的外语水平,

16、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争分夺秒,锲而不舍,终于完成了号称难治的翻译工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得到了学术界普遍的赞扬。”朱光潜治学的眼光是世界性的,因而他晚年的系列活动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83年3月,朱光潜应邀到香港中文大学主持该校第五届“钱穆先生学术文化讲座”,讲的题目就是维柯的新科学及其对中西美学的影响。随着“门户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国际范围内的学术交流也日渐频繁,朱光潜是当时为海外注目的少数人文学科的著名学者之一。1985年春,朱光潜病情突然加剧,头脑时而清醒,时而混乱。他会冷不防冒出一句:“维柯的新科学里这个词,早该这样译的。”有时他又会感到一种全身的紧张,他不耐烦地

17、要妻女给找“检查材料”。这种反映恰好是他潜意识的一种表露:他心里挂记的是那部还没有出版的维柯的新科学;他心理还隐藏着历次政治运动给他心灵造成的种种精神创伤!1986年3月6日凌晨,朱光潜与世长辞,终年八十九岁。朱光潜走了,带着他对人生的“欣”与“慨”走了,他把美留给了人间(选自欣慨交心朱光潜小传,有删改)17.试概括第段划线句中所体现出的朱光潜先生的高贵品格。(6分) 18.朱光潜晚年的“最后一跃”是指什么?朱光潜为什么要坚持“最后一跃”?(6分) 19.朱光潜的“欣”与“慨”各指什么?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6分) 七、作文(70 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走在崎岖不平的路上

18、,年轻的眼眸里装着梦更装着思想。不论是孤独地走着还是结伴同行,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又力量。 汪国真阅读以上材料,结合你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不必面面俱到,但不得超出材料的含意范围。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B。(A项“藉”应为ji;C项“溯”应为s;D项“炙”应为zh)2.C。(A项“怡”应为“贻”;B项“璧”应为“碧”;D项“临”应为“凌”)3. B。(“空谷足音”比喻极为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4.C。(A项“切忌不要与货车并排行驶”不合逻辑;B项“尤其”前后部分应该颠倒,形成递进关系;D 项主语不统一)5.A。(B项“害”应为“嫉恨”;C

19、项“望洋”应为“仰视的样子”;D项“深堑”应为“挖深壕沟”)6.D。(宝钗不能被称为叛逆者)7.C责:要求8.B(B项两“则”均为连词,译为“就、那么”。A项前“以”后省略代词“之”(马严说的话),因此为介词,译为“把”;后“以”为目的连词,译为“来”。C项前“乃”译为“于是、就”;后“乃”译为“竟然”。D项前“而”为顺接连词;后“而”为转折连词,译为“却”。)9.施政最好以宽服人,其次以严(猛)治民;(1分)施政要宽、严(猛)相济;(1分)当今朝廷应该以严(猛)治政,方可消除灾异。(1分)10(1)马严多次推荐贤才,申诉冤案,多被采用。(数:多次,1分;见:表被动,1分;语句通顺,1分。)(

20、2)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辱人贱行: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1分;视:与相比,1分;语句通顺,1分。)(3)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国君免职,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是由于没有遇到好时机。(见于:表被动,1分;不肖:没有才干,1分;遭时:遇到好时机,1分;语句通顺,1分。)译文:马严字威卿,幼年丧父,他喜欢击剑,学习骑马射箭。后随平原杨太伯求学,专心攻读经籍,能通晓春秋左氏,又读了各家之书,于是和贤才交往,京城名家都器重他,认为他与众不同。担任郡中督邮时,叔叔马援常常和他商议事情,把家里的事也交给他处理。叔父马援的女儿被立为明德皇后

21、,马严就闭门谢客以自保,后来还是担心会招来讥议嫌恶,就又搬迁到北地,断绝与宾客交往。永平十五年,皇后命令他迁居洛阳。显宗召见他,马严进见应答很优雅,皇帝心中很觉惊异。后来经常和宗室近亲临邑侯刘复等人讨论政事,很受宠幸。肃宗登位,征召他任命他为侍御史中丞。这年冬,有日食的灾祸,马严上密奏说:“臣听说太阳是众阳之首,日食是阴气侵袭阳气的征兆。做君王的是代替上天来任命百官的。因此通过考核功绩罢黜提拔官员,来严明褒贬制度。如果没有功绩的人不被罢黜,就会阴气太盛侵凌阳气。君王应整顿百官,要求他们各守职事,州郡推荐的人,一定要是有才能的人。如果不像推荐者所说的那样,就用法律制裁推荐人。左传说:最好的政策是

22、以宽服人,其次没有比严厉更好的。因此火猛了人望见了就怕,水弱了人就愿意接近而掉以轻心。治理政事的人以宽缓帮助严厉,以严厉帮助宽缓。像这样,灾变就消失了。”奏书呈上去,皇上采纳了他的话。建初元年,升任五官中郎将,马严多次推荐贤才,申诉冤案,多被采用。二年,任命他陈留太守。马严担任陈留太守一职后,就对皇上说:“先前显亲侯窦固误导已故皇上出兵西域,设置在伊吾卢屯兵,耗费资财却没有好处。另外窦勋被杀,他们家不该亲近朝廷。”这时窦勋的女儿是皇后,窦氏正受宠,当时有在旁边听到马严和皇上说话的人,就把他的话告诉了窦宪兄弟,从此马严失去了权贵的欢心。马严到任后,明确赏罚制度,揭发奸邪小人,郡内一片安宁。后来被

23、窦氏忌恨,就不再做官。等皇上崩逝,窦太后临朝执政,马严就回家闲居自保,教育子孙。永元十年,死于家中,当年八十二岁。11.(1)注意空间变化,远近结合,将天边的落日和近处的寒波有机结合起来;动静结合,写出了寒波流动,落日苍茫的暮秋景象。(每点2分)(2)面对凄冷的暮秋景象的伤感;去国怀归,报国无门的失意愤懑之情;天地苍茫、人生渺小的无奈之情。(每点1分)12景行行止 仓廪实而知礼节 肉袒负荆 大行不顾细谨 下自成蹊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素不闻诗书之训 蹈死不顾 13.写孩子们乱跑和摘花草,突出了他们的活泼好奇的性格(2分),为下文写探寻溪水的源头作铺垫(2分)。14.人迹罕至;杂乱荒芜;远离尘嚣;

24、悠然闲适。(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15.运用插叙手法(1分),借写云窝的云气变化(1分),引出对樱桃沟对联中“水穷云起”的怀想(2分),触发了作者对世事变化无常的感慨(2分)。16.(1)保持好奇心才会不断有新的发现;(2)亲近自然可以忘却烦恼;(3)要坦然面对人生变化;(4)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慨叹。(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6分)17.珍惜时间;治学勤勉,至死不渝;虚怀若谷。(每点2分)18.翻译出维柯的新科学,把它介绍给国内的学者(2分)。原因:新科学是近代对美学或诗论做出贡献最大的一部著作;有助于开拓国内学者的视野,消除机械形而上学方法带来的危害;朱光潜年事已高,他迫切希望有生之年译成此书。(每点2分,答对两点得4分)19.“欣”:在八十开外,获得了自由的空间,能专心于学术研究;能够将新科学等书翻译出来,对国内学术界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使中国的美学研究有世界性的影响;研究成果卓著,给后人留下了八百万言的精神遗产。(4分,每点1分)“慨”:病情加剧时新科学还未出版; 历次政治运动带来的精神创伤。(2分,每点1分)20.参考立意:可以写克服困难的过程,可以写独自面对,可以写结伴同行,但要突出青春的朝气,梦想的召唤和思想的引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