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版初中音乐七级《保卫黄河》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版初中音乐七级《保卫黄河》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保卫黄河教案二、年级:七年级三、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四、设计思路: 1、聆听保卫黄河时,可引导学生唱一唱歌曲的齐唱部分,聆听中要使学生注意演唱形式是在怎样地变化着的,每种形式的艺术效果又是怎样的。重要的是要激励学生联想想像,思考演唱中的每个环节共性的特征有哪些?个性的特征又有哪些?如:齐唱、轮唱、器乐、合唱各有什么特征? 2、聆听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要在聆听歌曲的基础上进行。 聆听钢琴协奏曲应着重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为了理解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内容,要引导学生感受、辨认乐曲的曲式结构。为此,老师要有适当的、简要的解释。 聆听前,可适当设疑:聆听后,可围绕设置的疑问进
2、行讨论,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五、教学目标:1、聆听合唱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感受和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2、能够对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在聆听音乐作品和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背景时,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感受音乐,感受音乐的气势,学唱歌曲的齐唱部分,聆听中体会演唱形式的变化,注意歌曲艺术效果的处理。难点:对比合唱保卫黄河与钢琴协奏曲黄河之间的异同,并了解齐唱、轮唱、器乐、合唱的各自特征。七、教材分析:1.齐唱、轮唱保卫黄河 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歌曲的齐唱为多乐句的单乐段结构,后面采用卡农的形式写成轮唱,具有进行曲的风
3、格。 歌曲以跃动的、生机勃勃的音调,以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张的音型,生动地表现了游击健儿前赴后继、英勇战斗,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奔赴战场的壮丽情景。 这首歌采用了民间打击乐的节奏和广东狮子舞音乐的旋律为素材,从而使歌曲显得明快、豪放,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在齐唱之后,采用二部、三部、四部轮唱的形式,形成一种此起彼伏的浩大声势。在轮唱中,“龙格龙格”的衬词穿插其间,使音乐显得富有变化,妙趣横生。这种艺术手法,很容易使人联想:革命的武装力量在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它犹如黄河的滚滚洪流,势不可挡,侵略者必将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轮唱之后,有一大段器乐的间奏。它不仅进一步渲染了气氛,刻画了
4、形象,还用逐步转调的方法为歌曲的最后部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转调后的合唱,更凸显了中国人民誓将侵略者消灭干净的坚强决心。 2.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保卫黄河 保卫黄河采用自由变奏曲式写成: 引子用了怒吼吧!黄河的音调为素材: 随后糅进了歌曲东方红的音调: 这段引子象征着毛主席、党中央发出了战斗号召。钢琴由慢到快地奏出华彩乐句,表现全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随后,乐队再奏怒吼吧!黄河的战斗性音调: 继而引出保卫黄河的主题,表现抗日军民斗志昂扬、奔赴战场的情景。 主题之后的七个变奏分别在A大调、D大调、bB大调、F大调、bG大调、bA大调、bB大调上发展变化,展现了一幅幅英勇抗战的壮丽画面。时而由乐队奏
5、出硝烟弥漫、战马奔驰、游击健儿勇敢杀敌、革命队伍千军万马势不可挡的伟大气势;时而又由钢琴和乐队奏出抗日军民与敌人浴血奋战的英雄形象。 在音乐逐步达到高潮的时候,东方红的音调由木管声部和弦乐声部强力度地奏出。它象征着有了毛主席的领导、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伟大的抗日战争逐步走向胜利的坦途。 变奏八(尾声部分)再次奏出保卫黄河的音调,并将音乐推向高潮结束。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播放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黄水谣,展示黄河两岸秀丽旖旎的景色。学生:仔细聆听。把音乐停在“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秧,奸淫烧杀一片凄凉”教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播放的这首歌曲是哪个历史时期创作的吗?学生:抗日战争时期。教
6、师: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段惨痛的历史,八年间日本人在中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呢?学生:展示与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抗日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教师: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看到日本侵略者的残忍与缺乏人性的作为都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奋起打击侵略者,誓死保卫自己的祖国。我们的音乐工作者以及文艺宣传队也奔赴全国各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他们拿起手中的笔为抗日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其中,黄河大合唱就是抗日战争时期最经典的作品,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其中第七个乐章保卫黄河最为人们所熟悉。(二)新课欣赏保卫黄河展示课件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谈谈欣赏后的真实感受,整
7、首合唱曲的情绪如何,指出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学生:自由发挥。演唱形式:齐唱、轮唱。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教师陈述创作背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全国军民奋起抗日打击侵略者。1938年冬天,武汉沦陷后,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由陕西东渡黄河,到达山西吕梁山根据地。途中,光未然亲临险滩激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的险地。目睹了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聆听了水手们高昂激越、深沉有力的船工号子,这一切激起了他的创作欲望,一首长诗黄河吟便应运而生。1939年,光未然与冼星海在延安见面,除夕之夜,光未然亲自朗诵了这首诗,冼星海听后很兴奋,决定把这首诗改成歌词后谱曲。后冼星海用了六天的时间便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谱
8、曲与配器。1939年4月13日在陕北工学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就传遍全国。教师:播放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对比有何不同?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再次播放保卫黄河,乐曲中出现了哪些熟悉的音调主题?一共进行了几次变奏? 学生:主题一共变奏了八次。(展现了一幅幅英勇抗战的壮丽画面。时而由乐队奏出硝烟弥漫、战马奔腾、游击健儿勇敢杀敌、革命队伍千军万马势不可挡的伟大气势;时而由钢琴和乐队奏出抗日军民与敌人浴血奋战的英雄形象。)教师:感受和体验保卫黄河两种不同表演形式的音响效果,谈谈合唱曲与协奏曲的异同。(三)知识点合唱曲的特点:声乐曲、有歌词、通俗易懂,根据歌词提示发挥想象。协奏曲的特点:器乐曲、无歌词、较难理解,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教师:钢琴伴奏,学生集体齐唱保卫黄河学生:亲自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教师展示课件,使学生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内容。(四)小结黄河大合唱这部不朽的音乐作品激活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记忆,抗日战争这段难忘的岁月是一段惨痛的历史,日本人侵略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中国人民和子孙后代是不会忘记的。因为珍视和呵护历史的遗迹就是维护我们的尊严和生命,只有记住黑暗和罪恶性的历史,才有可能原理黑暗和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