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九级教案《流水》.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17489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音乐九级教案《流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音乐九级教案《流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音乐九级教案《流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音乐九级教案《流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音乐九级教案《流水》.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音乐九年级教案流水 教学对象:9年级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录音机设计思路:通过欣赏古琴曲,要引导学生注意古琴的音色和古曲的韵味,抓住音乐要素中突出的特点,引导感受、体验音乐的感情。让学生比较“泛音段”和其他段,观察、思考课本上的旋律图谱,也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体验古琴的音色和古曲的韵味、情感。熟悉乐曲的主题(泛音段的旋律)。这首乐曲中这段音乐旋律性比较强,可以用视唱法或听唱法进行学习。如果视唱能力较低,也可以让学生多听几遍,熟悉之后再听时,要求学生小声随着哼唱。听音乐时可用手指轻轻地击拍(不要出声),也还可以“闭目静听”,按节拍重音微微点头。集中注意、体味乐曲的韵味。教学重点、难点:

2、对古琴曲流水做曲式分析。教学目标:(1)欣赏古琴曲流水,学生能说出用的什么乐器及所表达的情绪。(2)让学生了解部分古代乐器。教学过程:导课:播放流水音乐。欣赏后提问:它用了什么乐器?教师小结,讲解流水知音的故事。新课内容:1、分析流水的曲式,共分四个段落。乐曲为多段体结构。分为九段,划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段。第一段是乐曲的引子,节拍比较自由,旋律性不甚明显。第二、三两段,主要是用泛音演奏的曲调,富有跳动性,仿佛清泉溪水从高山峡谷中淙淙奔流而出。以第二段为例:这段音乐歌唱性较强,富于欢快、跳跃的音乐个性。较多地运用了同音装饰手法,创造了流水在高山峡谷中自由自在流淌的意境。第二部

3、分,包括第四、五两段,是用按音演奏的曲调,是乐曲的展开部分。以第五段音乐为例: 通过主题音调的变化加以发展,音乐情绪欢快、跳跃,十六分音符的回波音型更富于流动性,犹如一股股山泉细流汇集成江河,连续下行的模进音型也使音乐具有跌宕起伏、一泻千里的气势。第三部分,由第六、七两段组成,就是张孔山增加的著名滚、拂段落,实际上也是乐曲的华彩部分。第六段旋律性较强,多由一对对称的乐句作反复、变化。如: 旋律的进行利用大跳滑音构成切分音型节奏,使音调富于生气,第二句的模进更加重了这种气氛,好像流水悠然自得地旋转嬉游。随后便是大段落的滚、拂,由两个声部同时进行,低音部以空弦散音的上下行拨奏,高音部则是音调的渐次

4、下行。例如: 这段音乐中滚、拂手法由疏而密地运用,使音调具有华丽的色彩,层次清晰,描绘了水石相撞,漩涡在急剧转动等景象,有力地刻画了流水奔流不息、一往直前的特征,把全曲引向了高潮。这部分的第七自然段是精彩的泛音滚、拂段落,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古琴用泛音慢起渐快地演奏: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它仿佛描绘流水在太阳下熠熠闪光,充满了欢乐和自信。末尾在调式主音上稳定到终止,音乐逻辑的发展自然、和谐。第四部分,包括第八、九两段,是乐曲的再现部分,变化重现了第二部分的按音曲调。末段用滚、拂演奏与上段呼应,形象地表现了流水似乎已经穿越急流险滩,以从容不迫的姿态向前奔流,浩浩荡荡地注入大海。简短的尾声以泛音奏出歌唱般的主题音调,作为全曲的结束:富有透明色彩的泛音好像描绘流水由动态转为静态,人们的心境也渐渐平静下来。2、再播放音乐,学生讨论回答。3、讲解,欣赏,了解部分古代乐器。如,编磬、埙、编钟、排萧、鼓等。4、教学拓展:欣赏苏武牧羊秦王破阵乐讨论回答:音乐向你展现了一副怎样的场景?讨论一下古代音乐的风格?(凝种、庄严、神圣、清虚等)5、小结:是什么让古代音乐不同于我们现代的音乐?音乐又是如何表现主题的?这是我们下节课要讨论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