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论文《如何在初中音乐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17491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如何在初中音乐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如何在初中音乐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如何在初中音乐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音乐教学论文《如何在初中音乐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音乐教学论文《如何在初中音乐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音乐教学论文如何在初中音乐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信息产业的空前发展,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不断地侵蚀着我们广大的青少年,尤其是他们的审美观令人担忧。这些学生从发式、衣着打扮,到饮食、生活等,都以某一歌星、明星为模式。个别学生表现为情感冷漠,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追求所谓的时尚。这实际上是一种缺乏自我、缺乏思想、否定自我的意识表现。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音乐课的教学也同样遇到了阻力:一些学生对书本的歌曲不感兴趣,他们只喜欢流行歌曲、迪斯科和摇滚乐,他们的审美观是建立在一个不健全的、狭小的、且不利

2、于其身心发展的局限范围,长期下去,他们的民族意识就会淡化,甚至会忘了自己是什么人。音乐课具有着与其他学科(艺术类除外)所不具备的审美功能。中学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音乐教育是最能培养人、陶冶情感的一门学科,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道德素质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影响和不可取代的作用。我国的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学校开展的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情感的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那么如何在初中音乐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在民族音乐中感受祖国的温馨,了解祖国的历史,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培养他们的民族情感呢?下面,就音乐课教学中民族情感的渗

3、透的内容和方法浅述如下:一.有效利用教材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一个民族传统继承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各种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这些都可以在民族音乐中找到它们的缩影。初中音乐教材中,进行民族音乐教育是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提升民族情感,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而有效的途径。音乐教材中也较为广泛地涉及到了民族音乐的内容,那么如何利用好这些教材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呢?1.从音乐知识入手。音乐知识是音乐课教学的基础性知识,要想让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作品,教师必须要有耐心,坚持不懈地传授好通俗易懂的音乐知识,并且力争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们学

4、习音乐知识的兴趣。如初一下册的音乐知识中民歌与民歌的分类,教师可从民歌的产生、发展、体裁以及具有的基本特征来分析讲解。使学生们了解到我国民歌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种类繁多、韵味各异,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探究的兴趣。2.欣赏和学唱民歌是加强学生民族情感的重要手段。我国每一个民族的民歌在音调、节奏上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新疆民歌活泼、欢快,常常带有舞蹈性的节奏;内蒙古民歌高亢、悠扬,节奏宽广;彝族民歌朴实、细腻,清新动人,节奏丰富多彩。初中音乐教科书里的民歌有许多,有少数民族民歌也有外国民歌。如一首绣红旗表现了主人公江姐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憧憬未来的坚定信念;一曲阳光三叠完整地再现了唐代诗人

5、王维的赠别诗,把诗人送友人西出阳关时的愁情伤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一首一杯酒表达了少数民族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新生活的赞美;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用富有浓郁民族气息的音乐,生动而感人地讲述了我国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礼教,热情地歌颂了纯真的爱情;二泉映月的如泣如诉的旋律,激起学生们对黑暗社会的忿懣并唤起他们的同情心。教师通过分析作品意义,了解作品背景,学唱、欣赏等手段,对学生进行民族情感的熏陶,在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强调音乐作品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完整统一,引导学生重视音乐作品的教育价值,使学生从艺术的角度深入、透彻地学习、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加强了民族意识,更加热爱自

6、己的国家。二.戏曲、歌剧、器乐的学习,对学生民族情感的渗透作用。1.戏曲我国的戏曲音乐品种繁多,几乎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地方剧种,他们在行腔、道白、武打、服饰等方面各具特点。例如初三教材中的音乐欣赏老爹爹清晨起前去自首,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渔民不堪恶霸压迫而反抗的自发斗争;迎来春色换人间表现了主人公扬子荣剿灭顽匪的坚定决心。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们可能对此无动于衷,这不仅是戏曲与时代节奏有脱节的因素,更主要的是宣传的偏离和没有重视从小培养戏曲音乐的误区。中学音乐教师应利用好音乐课这一特定的优势条件,给学生们讲解一些戏曲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加上我们教师的推荐和教育,相信长久以往,学生们会喜欢上戏曲音乐

7、的。2.歌剧歌剧是由欧洲传入我国的一种新型剧种,是音乐、艺术、文学、舞蹈、美术等相结合的结合艺术。解放后,我国老一辈音乐家、剧作家共同创作了不少举世闻名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族歌剧。如教材中的音乐欣赏洪湖水浪打浪(洪湖赤卫队)、绣红旗(江姐)等,都是风格独特、脍炙人口的佳作,可通过让学生欣赏和学唱来教育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3.器乐早在周朝时(约三千年前左右)就产生了民族乐器,品种达100余种,在世界上影响很大。初中音乐教材中有我国民族乐器与民族乐队的分类、中国古代乐器、中国少数民族乐器的知识讲解,再配以相关的音乐欣赏,这为我们学生学习器乐知识提供了很好的理论素材和更为感性的认识。用我国

8、古老的乐器演奏的流水被送往太空,科学家希望这支琴曲在浩渺无限的太空中,为地球上的人类找到天外的“知音”;我国的民族乐器的典范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曾由美国冰上芭蕾舞团改编为蝴蝶舞;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的旋律,激起了学生的同情心。像古琴曲高山流水、二胡曲二泉映月、唢呐曲百鸟朝凤等著名乐曲让学生听赏,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对我国民族乐器产生情感。在我们教学生学习、欣赏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吸收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神韵,达到强化民族意识的目的。三.营造民族音乐教育的良好氛围,让民族情感之花在学生心中生根。培养民族情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多方面的力

9、量,也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民族音乐教育的良好氛围,这种氛围包含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从学校来讲,不仅在音乐课上,而且在课外活动中,都要进行对学生民族情感的教育,例如:举办民族音乐知识和作品的讲座,组织民乐学习小组,学习民族音乐演唱演奏比赛等;在家庭方面,父母要鼓励孩子学唱民歌、学习演奏民族乐器,给他们多听民族音乐;在社会方面,广播、电视、电影都要积极宣传民族音乐,引导人们学习、热爱民族音乐。总之,在初中音乐课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民族情感的教育,是摆在我们每个音乐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常以健康音乐、高雅音乐为伴,能使人精神振奋,提高审美情趣,可以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学习民族音乐,让学生学会用歌声去歌颂我们的祖国、人民,去赞颂英雄人物,去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对学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可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在社会主义怀抱的幸福、自豪,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在音乐课教学中,长期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教育,对学生民族情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渗透作用,让民族情感之花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它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内容,是削弱流行歌曲在学生中严重泛滥的有力武器,是加强学生的民族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音乐教育的目的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