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音乐艺术中的音画平行与音画对位[精品资料].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1787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电影音乐艺术中的音画平行与音画对位[精品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电影音乐艺术中的音画平行与音画对位[精品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电影音乐艺术中的音画平行与音画对位[精品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电影音乐艺术中的音画平行与音画对位[精品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电影音乐艺术中的音画平行与音画对位[精品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电影音乐艺术中的音画平行与音画对位[精品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电影音乐艺术中的音画平行与音画对位[精品资料].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电影音乐艺术中的音画平行与音画对位-精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要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荣获奥斯卡奖及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该片的配乐由约翰威廉斯完成,这是他第五次捧走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在该影片的音乐中,约翰威廉斯巧妙地处理了音乐与画面之间的配置关系,在影片中大量采用音画平行与音画对位的表现方式,运用音画相谐或音画相衬的手法表现影片主题,营造出丰富而深远的电影意境。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情绪,达到相当好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电影音乐; 音画同步; 音画平行;

2、 音画对位; 辛德勒的名单 一、电影艺术中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音乐在电影艺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电影艺术中音乐与画面之间关系的不同,音乐运用方式可以分为音画同步、音画平行与音画对立三种情况。音画同步,是指音乐是根据画面的需要而播放,音乐与画面的情绪保持一致,两者在节奏上也基本保持同步。比如,轻松愉悦的画面配以欢乐的音乐或舒缓的节奏,而哀伤的电影画面应该配上伤感的音乐。当电影镜头比较缓慢的时候应该以舒缓的音乐来相配合。音画同步在电影中是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电影音乐处理技巧。比如,在电影南征北战中国共两党战争的时候,当影片画面出现共产党军队时便放共产党的主题音乐,国民党出现便采用国民党主题音乐。 音

3、画平行是指电影音乐的存在并不负责解释或烘托电影画面中的人物情绪状态或场景情绪色彩,电影音乐独立存在并具有自身独特的表现方式。电影中音乐与画面的关系是各自存在、互不影响。音画平行的表现方式优点之一便是它可以使音乐不随着画面的变化而变化,能够独立完整地展现音乐形象或表达音乐情绪。音画平行的音乐也并非与电影影片内容毫不相关,而是通过创造独立的音乐形象,给观众以听觉的触动,在一定程度上促动人们对影片的理解与感受。第三种情况便是音画对位,它是一种不同于音画同步与音画平行的较为特殊的音画关系。在这种音画关系中,音乐既不是保持与画面情绪一致,也非去阐释或烘托电影画面内容,而是通过音乐与画面之间的对立矛盾甚至

4、是冲突,来挖掘人物的内心活动,突出表现影片主旨。音画对位的运用手法能够使音乐从机械反映影片画面的局限中走出来,更加深刻、丰富地表现音乐的寓意与独特魅力。这种表现方式多出现在外国电影中。比如,在前苏联的影片夏伯阳中,军官边弹奏着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月光,边下令杀死一名士兵,优美的音乐与残忍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音画对位的方式突出地表现出军官的残暴与伪善。在音画对位中,电影画面与音乐之间处于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音画同步、音画平行与音画对位这三种表现方式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都有充分的体现。约翰威廉斯深入地理解影片主旨,并没有因为碍于电影画面局限而对音乐配乐有所限制。他大胆地使用音画平行和音画对位两种

5、手法,综合运用各种电影音乐的表现技法,塑造了独特的音乐形象,营造出丰富而深远的电影意境。 二、辛德勒的名单中音画平行技巧的运用 (一)音画相和谐 辛德勒的名单中运用了音画同步与音画平行的表现方式。音画同步的方式中,音画相和谐的配乐对剧情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影片画面与音乐和谐相融,电影的情景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影片中经典的一幕是当获救者名单出现的时候,原本忧郁而阴沉的音乐主题变得欢快起来,用小提琴与手风琴奏出愉快欢乐的音乐。小提琴声与手风琴声交替,奏出一种轻松愉快的音乐旋律,这种音乐调子把人们从沉重压抑的氛围中解救出来,并引领观众进入一种轻松愉悦又欢快明亮的心境之中。这种欢乐气氛渐渐高涨,后

6、来音乐转为更为欢快的舞曲,伴随着军官高昂的歌声。当后来影片画面中出现辛德勒招聘打字员的情景时,影片音乐变为小提琴加钢琴伴奏,音乐充满着活力地跳跃着,将影片的氛围带入到明朗清新与明快的境地。这些电影音乐都配合着剧情而发展,对烘托影片氛围具有很大的作用。影片中音乐与画面相谐相融,并与剧情发展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音画相平行 在音画平行的表现方式中,电影画面的内容与电影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呈现出平行的发展关系。影片主题音乐第一次出现,平稳地持续了十分钟。伴随着犹太人被党卫军逼迫着离开自己的家,同时辛德勒也来到新的居住地。小提琴为主的音乐旋律悄然而起,随着影片中场景镜头的切换,音乐的节奏基本保持在相

7、对固定的位置,在这一范围内变换着演奏同一个动机,使影片的主题得以突出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小提琴为主的音乐中不时加入单簧管的乐声,以代替影片画面中的环境声音,衬托着画面的动态形象与律动。在整个过程中,音乐与画面保持着一种相对平行的发展关系。音画平行的表现手法使得音乐保持相对独立,与影片画面保持一定距离,以便更加清晰与深入地揭示画面的内涵。音乐与画面共同展示了犹太人所遭受的残酷对待以及他们所身临的悲惨处境,纳粹分子的残暴冷酷与血腥罪恶。在这一出迫害史中,既有为了同胞利益而忍辱周旋的犹太会计,又有想借战争而发财的德国人辛德勒,民族的命运与不幸、个人的道德与选择,都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中展开。而与之伴随

8、的音乐,则以固执的呆板的节奏演绎着这种历史的无情、无言的沉重。 (三)音画互相补充 音乐始终紧紧伴随着影片中故事的进展,主题音乐也因剧情的需要而不时地出现在影片中。影片中音乐运用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所有的音乐都是故事发展的需要而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掺杂其中。影片整体音乐的基调是小提琴独奏,以其独特的诠释力而为音乐伴奏增添了柔和的色彩,并与影片的黑白摄影形成了相互呼应的关系。温和色彩的音乐伴随着黑白色调的画面,为观众带来哀痛悲伤的感受,引发人们对历史悲剧的悲悯之情以及对犹太民族苦难的深刻同情,又有因感受到人性的温暖、生命的尊严与坚韧而在内心深处所激起的那份深沉的感动。生活本身就有其荒诞不经的一面,而影

9、片的噪音与优美旋律交织在一起,正是影片音乐背景对此生活现实的带有讽刺意味的真实再现。影片中,辛德勒与史顿两人出现的很多场景都伴随着生活噪音,像这样的音乐对画面的补充处理使得观众的情感被折腾到痛苦不堪的境地,在高潮之际突然安静了,声音消失了。斯皮尔伯格在表现大屠杀这样的人类暴行之时,并没有用音乐的方式来宣泄对这种残酷的强烈痛恨情绪,而是以艺术的抒情的音乐处理方式来客观地展现一个真实的故事,让观众对故事本身或影片主题做出自己内心的评判。因此,影片中的音乐尽可能地做到不夸大故事的残酷性,同时不煽情,给观众足够的冷静思考与独立判断的空间,从而自然而然地调动起观众的情感,这是音乐对影片画面内容的补充、对

10、故事主题情感表现的扩张。 三、辛德勒的名单中音画对位手法的运用 (一)音画对位配置 相对于音画同步来说,音画对位恰好是反其道而行之。它是指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完全不同于影片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或者说构成一种相互矛盾或对抗的关系。这种截然相反或矛盾对立的状态并没有妨碍影片主题的表现,反而使得音画配置具有独特性与深刻感,更能够深刻地表现影片主旨。辛德勒的名单多处运用这种音画对位的配置,在影片呈现德国纳粹对犹太民族进行残酷迫害与大屠杀的场景时,反而采用舒缓而又优雅的音乐背景,这种音画对位配置手法的运用使得音乐所表达的人物内心的情感与影片上残酷的屠杀画面形成了异常强烈的对比关系,从而在观众心中引起巨大的震撼

11、效应。音画对位配置手法并非可以随处运用,它需要高度的艺术视野与巧妙创新的构思,否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而此影片中音画对位的艺术手法则运用得巧妙而高超,显示了导演对音画对位的深刻理解与把握以及炉火纯青的娴熟技法。 (二)音画反衬手法的运用 音画反衬手法也是影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音乐表现技法,它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增添了作品的丰富性与深刻性。当纳粹对犹太人进行大屠杀的时候,画面呈现一片混乱的场景,许多犹太人吞金或服毒自杀,有的人遭遇到血腥的毒打,血腥的杀戮场面比比皆是,激烈而动荡的画面表现出了异常残酷的悲怆气氛。但此时的配乐却是优美的钢琴声加上童稚纯洁的童声合唱。德国纳粹手持冲锋枪对着无辜的犹太人扫射

12、之时,有一名军官正在进行钢琴弹奏,而弹奏的是巴赫纯洁优美的音乐。优美动听的巴赫音乐伴随着激烈的枪声、惨叫声、杂乱的脚步声,构成了影片的声音大合唱。而当纳粹兵将犹太孩子们装上卡车将要送进毒气室的时候,在大广场上劳作的母亲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声、叫喊声,正与天真无知的孩子们脸上所流露出来的微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时候的音乐却是以稚嫩而甜美的童声伴着优美而纯洁的女声独唱,以圣洁而空灵的音乐声弥漫了这个残暴而血腥的画面。纯洁优美的音乐反衬着残忍血腥的暴行,这是影片中运用的音画反衬的艺术手法。音画反衬取消了柔美音乐曲调的优美与纯洁性,给人以毛骨悚然之感,从而表现出大屠杀中被极度扭曲的人性丑恶,以其丰富的象

13、征意蕴深化了影片的主题。 (三)单纯以音乐诠释画面 在影片结尾之处,音乐的处理手法也较为特别。战争已经成为过去,成为一个噩梦留存在历史的记忆之中。辛德勒名单中的犹太人赶来辛德勒陵墓前拜祭昔日的救命恩人。彩色的画面配以婉转的旋律,忧郁的琴声诉说着难以言传的复杂情感。逃过当年血腥杀戮而依然幸存的犹太人们,对他们的救命恩人心存深深的感恩之情。他们在辛德勒的忌日,挨个走到他的墓碑前献祭上自己的敬意与追悼。整个祭奠场景安静肃穆,以一种极为庄重的仪式进行着对恩人的追思,呈现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小提琴的优美旋律似乎暗示着那些大家共同经历的残酷时代,在今日灿烂的阳光与安静祥和的气氛中感叹历史的沧桑与生命的美

14、好。画面中没有台词,亦没有言语,只是舒缓而优美的音乐缓缓地流动在人们的情绪、影片的画面之中,虽无言却沉重,音乐的流动牵动着人们的情思,述说着历史的悲伤与生命的坚强以及犹太民族的坚韧的生命力。无言的画面将情感诠释的权利全部交给了音乐来表现,在这一具有丰富表现空间的场景中,保持长时间的画面缄默而单纯地用音乐诠释画面,这种不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深刻地展现影片的丰富意蕴,也体现了导演斯皮尔伯格及音乐制作者约翰威廉斯深厚的艺术功力与精湛的表现技巧。 参考文献 1 郑皓文.从电影辛德勒名单配乐论电影音乐表现力J.民族音乐,2008(04). 2 高如.音乐与电影意境散论J.文艺评论,2012(05). 作者

15、简介 钟活明(1974),男,湖南岳阳人,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器乐研究。 阅读相关文档:读放牛班的春天中心之音与天籁之音的汇聚 论“桃姐”和“罗杰”的音乐形象构建 音乐在王家卫电影中的运用 谈电影配乐艺术中情感的渲染与升华 从叙事的角度重读北方的纳努克 奥斯卡金像奖影片中的音乐研究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回归自然关怀人性 我是特种兵 在战胜梦魇的黎明出发 浅析美国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女性自我意识 电影普罗米修斯中理性与情感的交融 女性意识下对电影紫色的赏析 试论日本影片追捕中的英雄主义 追随自由的心灵 暴力癫狂荒诞 形式与意境 电影画面的二维审美空间 电影遗愿清单中的人物比较分析 加勒比海盗4魔幻现实主义解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收集于因特网,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