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范标准)室内分布系统集成技术规范书.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218739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规范标准)室内分布系统集成技术规范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技术规范标准)室内分布系统集成技术规范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技术规范标准)室内分布系统集成技术规范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技术规范标准)室内分布系统集成技术规范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技术规范标准)室内分布系统集成技术规范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规范标准)室内分布系统集成技术规范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室内分布系统集成技术规范书.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布系统集成技术规范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2008 年 06月13日本规范所含附件清单目 次1、综述12、对技术建议书和报价书的要求32.1、对技术建议书的内容格式要求32.2、对技术规范书的点对点应答要求32.3、对建议书的技术等其它要求32.4、对报价书的要求43、设计技术指标53.1、频率计划53.2、通信概率53.3、话务参数53.4、干扰保护比53.5、噪声电平63.6发射功率63.7信号强度63.8、通话质量63.9、切换测试63.10、能吸收覆盖区内95%以上的话务量64、分布系统勘测要求64.1、勘测工具及文件64.2.电磁环境勘测64.3.信源勘测74.4.模拟测试7

2、5、分布系统设计方案要求75.1设计原则75.2设备选用原则75.3、设计文件内容86、分布系统工程安装要求86.1、安装定额86.2、安装定额96.2、安装材料96.3、实际工程方案96.4安装要求:107、工程设备调测要求107.1、调测工具107.2、无线设备调测107.2.1、联机调测127.2.2、室内覆盖系统调测147.3系统整体测试147.4、初验及最终验收168、竣工文件168.1竣工文件分类168.2直放站和室内覆盖系统的规模168.3设计图纸168.4测试记录168.5其它必要的资料179、维护服务179.1、总体要求179.2 设备维护服务所需软硬件的配备要求179.3、

3、设备维护服务要求179.4、技术指标要求179.5、故障处理、坏件更换189.6、设备调整、设备扩容、设备升级、设备搬迁199.7设备巡检199.8设备运行档案管理209.9监控系统的要求209.10紧急事件的处理2010、工程分工界面2111、技术文件、技术服务、培训及其它2311.1、技术文件要求2311.2、技术服务2311.3、人员培训2412、知识产权2413、工程进度2414、其它251、综述1.1、本技术规范书是河南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买方)向提供河南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分布系统集成的公司(以下简称卖方)提出的技术要求。1.2、本规范书的编制原则依据以下技术标准。(1)

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900/1800MHz数字移动通信(GSM)网无线子系统工程规范书(2)“9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设备总技术规范” 第二分册基站子系统(BSS)设备技术规范。(3)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及无线指标测试方法(4)原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900/1800MHz TDMA 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送审稿)(5)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天线技术条件(6)移动通信天线通用技术规范(7)移动通信移频中继机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8)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国无管199419号文关于公众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使用频段的通知(

5、9)国标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范(10)国家通信行业标准,YD503997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定(1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A: 低温;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B: 高温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Cb: 设备用恒定湿热(12)IEC60950-1999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13)ETSI EN 300 609-4 V8.0.2(2000.10)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2 and Phase2+);Base Station System(

6、BSS)Equipment Specification;Part4:Repeater(GSM 11.26 Version 8.0.2 Release 1999)(14)国家已颁发的相关技术要求和文件1.3、资质认证卖方取得的各类资格认证文件(加盖单位公章)并详细说明资质可进行何种设计、施工业务;全套资格证明文件:含卖方的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或法定代表人委托书、设计、施工人员资格证书。1.4、本文件仅对分布系统集成提出基本要求,卖方可结合自己集成的特点,提出详细技术建议,并提供详细的技术资料(包括计算方法)和报价,应阐述理由并作详细说明。1.5、卖方应派遣熟悉设备

7、、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和技术人员负责设备的工程设计、安装施工,负责系统的调测,并参加验收和开通。买方有权派出自己的技术人员参与、督导此项工作。1.6、卖方的服务承诺应按不低于本技术规范书中服务要求提出的标准做出响应。1.7、卖方应说明提供给买方的技术支持、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范围和程度。1.8、分布系统设计及施工质量相当重要,对于此次招标新入围的厂家,在所承担的第一个工程(实验性质)施工完成后的三个月内,如果其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达不到买方的技术要求,招标人有权决定中止签订的正式合同。1.9、规范书有关内容的澄清(1)卖方对于规范书的疑问可以通过书面材料与买方联系。在规定的建议书提交最后期限

8、以前,买方将以书面材料给予答复。有关买方答复材料的复印件也将递交所有得到技术规范书的卖方。(2)在技术谈判的各个阶段,买方将以书面形式要求卖方对有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技术澄清,卖方应以书面资料给予正式应答;所有各阶段的技术澄清文件都将作为合同附件。1.10、买方在任何时候保留和拥有对本技术规范书的解释权。买方有权在签订合同前,根据需要修改和补充本技术规范书,修改补充后的最终技术规范书将作为合同的附件。2、对技术建议书和报价书的要求无线直放站、光纤直放站、移频直放站、干线放大器(含无源器件)、天线、馈线由集团集采,其余所需安装材料,由集成服务商提供。本技术规范书是对分布系统集成(勘测、设计、安装、

9、调测、维护)的技术要求。2.1、对技术建议书的内容格式要求卖方应根据本技术规范书各章节要求作技术建议书,技术建议书应遵照以下内容格式进行编制:(1)工程技术规范书及点对点应答(必须在引用规范书的基础上逐项应答)(2)工程进度安排(3)双方责任及分工界面(要求图示并加以说明)(4)现场要求(5)测试及验收安排(6)技术培训(7)卖方技术服务(8)勘测、设计、调测及竣工技术文档等。2.2、对技术规范书的点对点应答要求对本文件所提出的要求逐条作出明确答复、说明和解释。先对实现或满足程度明确做出“满足”、“不满足”、“部分满足”应答,然后作出具体详细的说明,以便买方比较选择2.3、对建议书的技术等其它

10、要求2.3.1、卖方负责分布系统的勘测、设计、安装、调测、维护,与其它设备厂商的工程协调由买方负责;2.3.2、卖方在建议书中应详细说明工程勘测、设计方案、安装、调测和开通等工程进度安排以及质量保证措施,并要求注明技术人员构成和施工人员名单及证明;2.3.3、卖方本期工程所安装的设备需经过三个月试运行期,所有性能指标达到技术规范书的要求时, 可进行初验收。再运行九个月,进行终验。2.3.4、设备的服务保修期是指对卖方设备安装施工终验合格之日起一年的维护服务期。2.3.5、应说明给买方提供的技术文件、技术支持、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等的范围和程度;2.3.6、卖方应向买方详细说明集成的经验,截止到目

11、前卖方在中国移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工程数量和实施地点,以及单独列出从2006年1月至今在中国移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工程数量和具体实施地点。2.4、对报价书的要求(1)网络实际工程小规模模型的具体方案,信源设备为直放站安阳林州万家福购物中心GSM室内分布系统,信源设备为微蜂窝安阳市金狮麟酒店醒狮店GSM室内分布系统,见附件一。(2)网络实际工程中规模模型的具体方案,信源设备为微蜂窝省直机关住宅楼GSM分布系统,信源设备为微蜂窝(包含特型天线)春晖小区GSM分布系统见附件二。(3)网络实际工程大规模模型的具体方案,信源设备为微蜂窝,康桥上品城GSM分布系统见附件三。(4)卖方应提供能够满足工程实施和保

12、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安装材料,卖方的建议书中应包括各分布系统设备的安装材料及详细清单。安装材料费用已包含在集成费中,不在另行结算。安装材料见附表一。(5)卖方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对系统终验合格之日起一年的维护服务期报价。(6)卖方应提供服务的责任分工及详细的服务内容、服务范围、服务程度,应按服务清单分项报价,并提供计费依据;所列报价包括卖方人员来现场所需的全部费用;人员培训价格应包括买方人员的往返交通费,食宿费用,交通费用和保险费用等;(7)施工及验收测试所需仪表、机具应有卖方提供;(8)卖方除提供工程方案的报价外,应同时提供可供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的技术经济资料;(9)所有报价均应以人民币计列。上述

13、文件的形式及内容应尽量详细和易于理解,满足设计、安装、维护技术人员的需要。3、设计技术指标3.1、频率计划3.1.1、定义900MHz直放站是指用于900MHz GSM 移动通信网的全双工、线性射频放大设备,包括各类GSM宽带直放站、选频直放站、移频(包括带内移频、带外移频)直放站、光纤直放站。前向(下行)链路是指由基站到移动台传输的链路。反向(上行)链路是指由移动台到基站传输的链路。3.1.2、工作频段工作频段是指直放站在线性输出状态下的实际工作频率范围,根据需要设备可使用工作频段的全部和部分。移动公司覆盖频段GSM 900M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含EGSM频段)为:上行 8

14、85.000MHz909.000MHz 下行 930.000MHz954.000MHz3.1.3、频道间隔相邻频道间隔为200kHz。每个频道采用TDMA方式,分为8个时隙,即8个信道。双工收发频率间隔为45MHz。3.2、通信概率无线覆盖区可接通率要求在该区98%的位置、99%的时间移动台可接入网络。3.3、话务参数移动用户忙时平均话务量:根据业务预测,本期工程用户忙时话务量取定为0.018Erl/户。话音信道(TCH)呼损为2%;控制信道(SDCCH)呼损为0.1%。3.4、干扰保护比同频道干扰保护比(工程值):C/I(载波/干扰)12dB(不开跳频),C/I(载波/干扰)9dB(开跳频)

15、,。邻频道干扰保护比(工程值):C/I(载波/干扰)-6dB。载波偏离400kHz时的干扰保护比(工程值):C/I(载波/干扰)-38dB。3.5、噪声电平从基站接收端位置测试上行噪声电平,要求噪声电平小于-120dBm。3.6发射功率要求分布式天线的发射功率小于15dBm/载波。3.7信号强度室内覆盖系统边缘场强应不小于-80dBm。电梯内或地下停车场等地区覆盖场强要求信号场强应不小于-85dBm。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不能过度覆盖到室外,距室内覆盖系统10米外接收到来自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强度应低于-90dBm。3.8、通话质量要求在通话过程中话音清晰无噪声,无断续,无串音,无单通等现象。RxQ

16、ual的测试,等级3的测试点数量应占95以上。拨打测试时话音质量在3级以上。施主小区在设备安装后比设备安装前的掉话率(非考核掉话率)增加的百分数(以直放站开通前后5天的话务统计的平均值为标准)不超过0.2个百分点,而且安装后的施主基站的掉话率不超过2%。3.9、切换测试室内覆盖区与周围各个小区之间应有良好的无间断切换;切换成功率应大于95%。3.10、能吸收覆盖区内95%以上的话务量4、分布系统勘测要求4.1、勘测工具及文件GSM测试手机;手提电脑(带GSM测试软件); GPS(带指南针);建筑物平面图;数码相机;模拟发射机;卷尺或红外测距仪;八木天线、模拟测试吸顶天线;勘测记录表。4.2.电

17、磁环境勘测根据当前站点的覆盖现状和客户要求确定覆盖要求及覆盖需解决的问题,利用路测软件进行测试。4.3.信源勘测4.3.1信源选择根据站点实际情况,并结合建设方案要求,确定GSM网络选用的信号源。选择直放站施主天线位置,用指南针确定施主天线方向,用GPS确定施主天线位置的经纬度。在直放站施主信号选取时保证使用高质量的施主信号。4.3.2 基站容量当直放站所处位置有多个扇区信号同时满足主导小区信号的质量要求,比较其现有话务量状况,优先选取话务冗余量较大的基站作为施主基站。4.4.模拟测试在无线环境测试的基础上,分析当前覆盖效果,进行初步方案设计。对于大型建筑物、结构较复杂或分公司提出测试要求的分

18、布系统根据初步方案的天线布放位置进行模拟测试。各代表楼层的天线必须进行模拟测试,最终确定天线的布放位置。综合以上测试情况,给出模拟测试分析报告并画出模拟测试场强图。5、分布系统设计方案要求5.1设计原则利用信号源原有的输出功率进行覆盖设计,根据建筑特点的覆盖方式,在满足各项设计技术指标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模拟测试结果,提出符合设计规范、切实可行、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同时考虑解决GSM(包括EGSM)、3G(包括TD-SCDMA和WCDMA)、WLAN三网合一的技术解决方案。5.2设备选用原则5.2.1信源主机的选择直放站选取信源时应对覆盖区域进行准确的话务预测和计算以寻找合理的信源。当直放站不能

19、满足容量需求时采用微蜂窝或宏蜂窝作信源,根据具体工程情况选取合适的信源。5.2.2 天线的选择根据全向吸顶天线、定向吸顶天线、室内壁挂天线、八木天线、抛物面天线,板状天线等的特点及适用场合选取合适的天线。5.2.3 馈线的选择1/2”馈线:主馈线,尽量采用(损耗:8dB/百米);7/8”馈线:主干馈线或长距离信号传输(损耗:4.5dB/百米);8D-SFAE-Comba馈线:适用于作跳线(损耗:14dB/百米);5.3、设计文件内容设计文件包括:地理位置、覆盖方案简介、设计思想、工程规模、设计方案分析、监控系统分析、信号源系统分析、设备安装说明、工程费用预算表、附图等。6、分布系统工程安装要求

20、6.1、安装定额(1)微蜂窝设备由分布系统集成厂家安装,参照安装基站设备壁挂式定额DS7-037记列安装技工工日;由各分公司网优或NOKIA调测、开通,不再记列调测技工工日;安装信道板参照定额DS7-038记列载频安装技工工日;(2)布放射频同轴电缆7/8”以下(布放10米)参照定额DS7-020取定2.0个技工工日,布放射频同轴电缆7/8”以下(每增加10米)参照定额DS7-021取定1.0个技工工日;(3)安装电桥、衰减器根据放大器或中继器安装工日DS7-027估列1.50个技工工日;(4)放绑至监控设备的信号电缆根据放绑SYV类射频同轴电缆工日DS3-004估列1.60个技工工日,编扎、

21、焊接信号电缆根据编扎、焊接SYV类射频同轴电缆工日DS3-012估列0.15个技工工日;(5)电力电缆35mm2以下(单芯)(10米条)参照定额DS1-101取定0.25个技工工日;对于3芯及31芯电力电缆的布防,按单芯相应技工工日数乘以2;(6)安装抱杆根据立水泥杆TX3-001估列安装工日0.3个技工工日;(7)安装路灯天线机座、安装美化天线灯杆根据立9m以下水泥杆(综合土)TX3-001估列0.61个技工工日, 0.61个普工工日;(8)安装铁皮箱(包括基座)根据安装落地交接箱(交接箱基座)估列2.25个技工工日, 2.25个普工工日;(9)综合取定每工日人工费标准:二级施工企业技工为2

22、4.00元,普工一级企业普工为11.00元。6.2、安装定额6.2、安装材料室内无线直放站、室内光纤直放站、干线放大器(含无源器件)、天线、馈线由集团集采,其余所需安装材料,由集成服务商商提供。6.3、实际工程方案根据小规模模型、中规模模型、大规模模型作出确定安装材料,系统集成报价。(1)集成费有源设备的安装调测费非有源设备系统集成费(不包含特型天线费用)特型天线安装费,其中有源设备的安装调测费为:直放站安装调测费为2000元/台,近端机、远端机分别做为单台直放站考虑;干线放大器安装调测费为1500元/台;微蜂窝安装费为1500元/台。(2)规模区分标准:馈线长度小于1500米为小规模馈线长度

23、大于等于1500米小于5000米为中规模馈线长度大于等于5000米为大规模(3)非有源设备系统集成费(不包含特型天线费用)小规模:非有源设备系统集成费(无源设备费天、馈线设备费)x200,中规模:非有源设备系统集成费(无源设备费天、馈线设备费)x160,大规模:非有源设备系统集成费(无源设备费天、馈线设备费)x120,设备类型见附表二。非有源设备系统集成费包括场内协调费、设备运输费、设备装卸费、设备保管费、设备包装(再次包装)费、设备安装调测费、设备维护费等。(4)包含特型天线的室内分布系统的集成费:在具体的结算中非有源设备的费用不包含特型天线的价格,特型天线的安装费用按照144元/根结算。特

24、型天线类型见附表三。参照定额安装定向天线安装(支撑杆上)6个工日/根,一级企业技工费24元/工日计列。(5)工程余料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记列,该站点余料要求运用于其它站点,集成费结算要求一站点一结算。(6)安装材料费用已包含在集成费中,不再另行结算。6.4安装要求:主机、天线、馈线及其它设备安装参照买方提供分布系统建设规范附件四。7、工程设备调测要求7.1、调测工具测试手机、手提电脑、天馈线测试仪、卷尺、频谱仪(八木天线及连线)等。7.2、无线设备调测调测前的检查:根据设备(直放站或干放)说明书的要求检查供给电源是否在允许值范围内且连接无误,检查天线架、馈线及主机是否接地。7.2.1直放站设备调测

25、7.2.1.1测试项目及其指标要求要求对直放站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并在直放站初验竣工文件中填写“直放站性能测试记录表”。(1)基本工作频带GSM直放站的工作频带应符合以下范围要求上行 885.000MHz909.000MHz,下行 930.000MHz954.000MHz(2)带内平坦度在直放站输入信号和增益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直放站输出端测试在直放站有效工作带宽内的不同频率上最大和最小输出信号的差值(峰值)。要求直放站的带内平坦度(峰值)小于3dB。(3)接收信号功率测试现场直放站下行接收信号功率。测得的接收信号电平不能超过直放站允许的最大输入功率,并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4)输出信号功率测

26、试现场直放站下行的输出信号功率。测得的输出信号功率不能超过直放站的最大输出功率(ALC起控功率),并符合设计方案要求。(5)增益测试现场直放站的上下行增益(输出信号功率-输入信号功率),并与直放站标注的增益值比较是否一致,误差范围在10%内。直放站的实际上下行增益可根据方案要求进行调试。(6)收发信隔离度测试室外无线直放站收发信两端的隔离度。直放站收发信号隔离度的要求:隔离度I直放站实际工作增益G+10dB。(7)驻波比1)有源设备输出信号馈入点驻波比应小于1.3。(故障定位方式)2)楼层驻波比应小于1.5。(故障定位方式)(8)噪场电平分别在直放站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测试上下行噪场电平(对于光纤

27、直放站,分别在中继端机的输入端和覆盖端机的输出端测试上下行噪声电平)。要求从基站接收端位置测试上行噪声电平小于-120dBm。(9)互调干扰分别在直放站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测试上下行互调干扰产物(对于光纤直放站,分别在中继端机的输入端和覆盖端机的输出端测试上下行互调干扰产物)。要求在900MHz频段带内所有互调均小于-36dBm。(10)带外杂散波测试工作频带外杂散辐射信号的强度。带外杂散波在900MHz频段要求小于-36dBm。(11)带外抑制度测试直放站对工作带宽外所获得的信号增益的抑制程度。对于宽带直放站,带外抑制度要求如下:设f1、f0、f2分别为滤波器带宽的下限、中心频率和上限,直放站增

28、益为85dB,则:频率增益衰减f1-5MHz-60dBf1-1MHz-50dBf1-600KHz-45dBf-400 KHz-35dBf12dBf00dBf22dBf2400KHz-35dBf2600KHz-45dBf21KHz-50dB对于载波选频直放站,要求为:设f0为滤波器中心频率直放站增益为85dB,则:频率增益衰减f0-1MHz-50dBf0-600MHz-45dBf0-400KHz-35dBf0-100 KHz-3dBf00dBf0100 KHz-3dBf0400 KHz-35dBf0600KHz-45dBf01KHz-50dBf05KHz-60dB(12)输出光功率分别在光纤直放

29、站中继端机的输出端测试下行输出光功率,在覆盖端机的输入端测试上行输出光功率。要求输出光功率符合厂家提供的输出光功率值范围。(13)接收光功率分别在光纤直放覆盖端机的输入端测试下行接收光功率,在中继端机的输出端测试上行接收光功率。要求接收光功率符合厂家提供的接收光功率值范围。7.2.1、联机调测如果直放站具有联机调测功能,还可以通过OMT软件对直放站进行工作状态检测、告警检测。(1)工作状态检测1) 带宽设置对于宽带直放站,可以通过OMT软件检测到直放站设置的实际工作带宽;对于载波选频直放站,可以通过OMT软件检测到每个选频信道的信道号,要求与设计相符,另外与现场测试结果比较,误差应在0.1MH

30、z以内;2) 增益设置可以通过OMT软件检测到直放站设置的实际工作增益,要求与设计相符,并与现场测试结果比较,误差范围在10%内;3) 输出信号功率可以通过OMT软件检测到直放站实时的输出信号功率,要求与设计相符;4) 供电状态可以通过OMT软件检测到当前交流或直流电的供电情况,要求交流工作电压在198V242V范围内;5) 隔离度可以通过OMT软件检测到直放站收发天线的隔离度值。(2)告警检1) 电源告警把直放站主机电源模块关掉,通过OMT软件检测直放站是否产生电源告警;2) 门禁告警打开直放站的门,通过OMT软件检测直放站是否产生门禁告警;3) 隔离度告警调节直放站增益使系统隔离度无法达到

31、隔离要求,通过OMT软件检测直放站是否隔离度告警;4) 外部告警如果直放配有外部告警接口,并已接有外部告警,可以通过OMT软件检测外部告警的设置情况。(3)监控测试如果直放站具有远程监控功能,并已开通,则可以在远端监控中心对直放站的参数设置、工作状态告警情况进行检测。7.2.2、室内覆盖系统调测7.2.2.1干线放大器要求对放大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并填写“放大器测试表”。7.2.2.2室内天线分布系统调测 驻波比要求必须对每付天线和信号源基站引出处进行驻波比测量,并尽量对每段馈线进行测量(测试点一般选取无源器件的输出端处)。填写驻波比测试表。 噪声电平从基站接收端位置测试上行噪声电平,要求噪

32、声电平均小于-120dBm。 发射功率用频谱仪测量天线输入的下行功率强度。填写“天线场强测试表”。从人体安全范围要求考虑,要求天线的发射功率不大于15dBm/载波。7.3系统整体测试7.3.1直放站系统整体测试 信号强度要求在设计覆盖范围内95%的位置上所测得的手机接收信号强度不得低于-93dBm。在覆盖区内挑选20个以下的测试点用测试手机(如用TEMS等)测量接收到的BCCH、BSIC及信号强度,并填写“直放站覆盖效果测试表”。 通话质量要求在通话过程中话音清晰无噪声,无断续,无串音,无单通等现象。RxQual的测试,等级3的测试点数量应占95以上。拨打测试时话音质量在3级以上。 安装前后对

33、网络的影响评估施主小区在设备安装后比设备安装前的掉话率(非考核掉话率)增加的百分数(以直放站开通前后5天的话务统计的平均值为标准)不超过0.2个百分点,而且安装后的施主基站的掉话率不超过2%。把施主小区在直放站开通前后各5天STS报表统计的平均值填写入“安装前后对网络的影响评估表”,附上话务统计报表。 效果分析通过“直放站覆盖效果测试表”和“安装前后对网络的影响评估表”对覆盖效果进行分析,并与预期效果作分析比较,填写“效果分析报告”。注1:测试点的个数一般在20左右,并将测试结果以表格形式列出,表格应包括测试序号及相对应的场强(-dBm)信道号、误码率等级(RxQual)等内容。注2:误码率等

34、级共8级0=0% 1=0.2% 2=0.4% 3=0.8% 4=1.6% 5=3.2% 6=6.4% 7=12.8%7.3.2室内覆盖系统整体测试 信号强度室内覆盖系统边缘场强应不小于-80dBm。电梯内或地下停车场等地区覆盖场强要求信号场强应不小于-85dBm。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不能过度覆盖到室外,距室内覆盖系统10米外接收到来自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强度应低于-90dBm。在设计文件中标示的测试点上用测试手机(如TEMS等)测量接收到的BCCH、BSIC及信号强度,并填写“室内覆盖测试表”。 通话质量要求在通话过程中话音清晰无噪声,无断续,无串音,无单通等现象。RxQual的测试,等级3的测试

35、点数量应占95以上。拨打测试时话音质量在3级以上。切换测试,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室内、室外之间的通话切换测试,并填写“切换测试表”。 掉话率要求在通话测试过程中掉话率不得高于1%(包括室内外的切换)。 效果分析施主小区在设备安装后比设备安装前的掉话率(非考核掉话率)增加的百分数(以直放站开通前后5天的话务统计的平均值为标准)不超过0.2个百分点,而且安装后的施主基站的掉话率不超过2%。填写“效果分析报告”,附上话务统计报表。其中开通后要做连续三天的话务统计,选每天话务量最高的时段统计。注1:测试点的个数一般在20个左右,并将测试结果以表格形式列出,表格应包括测试序号及具相对的场强(- dBm)、信

36、道号、误码率(RxQual)等内容。注2:误码率等级共8级0=0% 1=0.2% 2=0.4% 3=0.8% 4=1.6% 5=3.2% 6=6.4% 7=12.8%。7.4、初验及最终验收在设备安装、调测达到技术规范书和具体项目实施方案或工程设计规定的指标并开通业务后达到预定效果的三个月内,可按系统进行初验。验收规范(包括项目、指标、方式和测试仪器等)由买方统一制定,卖方根据买方的要求提供建议及做好初验前的相关准备工作。验收测试合格后,双方签署验收协议, 设备入网开通试运行。卖方本期工程所安装的设备需经过三个月试运行期,所有性能指标达到技术规范书的要求时, 可进行初验收。再运行九个月,进行终

37、验。在试运行期间,由于设计方案、施工安装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均应由卖方免费负责及时处理, 在全部达到要求时, 双方签署最终验收文件。8、竣工文件8.1竣工文件分类所有室内覆盖系统工程填写竣工文件,分类保存。8.2直放站和室内覆盖系统的规模要求在竣工资料上反映出该直放站或分布系统的安装工程量,包括安装设备的型号和数量的明细表。8.3设计图纸要求在竣工文件中含有该直放站室内覆盖系统的设备安装平面图,分布系统的安装示意图及室内覆盖系统的原理图。并注明设计变更情况及原因。8.4测试记录要求在竣工文件中,含有对该直放站或室内覆盖系统进行开通测试的所有测试记录,并要求测试结果填写认真、格式正确、记录真实。8.

38、5其它必要的资料要求在竣工资料中含有该直放站或室内覆盖系统每一项设计变更的情况及原因,以及相关的手续和批复证明。9、维护服务本规范书的服务要求均为保修期内的服务要求。9.1、总体要求(1)本服务要求适用于分布系统的故障处理、备件更换、设备调整、设备扩容、设备升级、设备搬迁、运行档案管理、设备巡检、紧急事件处理、备品备件等。(2)设备的保修期是指对卖方安装施工设备终验合格之日起一年的免费维护服务期。在保修期内,卖方负责承担包括故障处理、坏件更换、设备调整、设备扩容、设备升级、设备搬迁、运行档案管理和设备巡检等工作及所发生的费用(不包含设备扩容、升级中新增设备的设备费用)。9.2 设备维护服务所需

39、软硬件的配备要求9.2.1软件配备要求卖方必须每季度以地市为单位向买方书面报告设备维护所配备人员的数量、学历、职称或技术等级并使之能够满足买方的维护资质要求。9.2.2硬件配备要求卖方必须每季度以地市为单位向买方书面报告设备维护所配备车辆、仪器仪表(包括但不限于频谱测试类、路测分析类、GPS类等)、安装工具的名称、数量、型号。卖方必须至少在省会城市一级维护地点成立固定办事机构或分公司,达到本地化服务的要求。办事机构或分公司的地址、电话、传真等须在买方备案,更改时必须及时通知买方。9.3、设备维护服务要求维护服务包括故障处理、坏件更换、设备调整、设备扩容、设备升级、设备搬迁、紧急事件处理、运行档

40、案管理、设备巡检等。9.4、技术指标要求卖方必须保证所服务的分布系统、直放站的范围内各项测试指标都要符合既定的要求,现对覆盖指标要求如下(包括但不限于此要求):(1)覆盖率:在设计文件所要求的覆盖范围内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覆盖率,其中在所安装分布系统、直放站的覆盖范围内必须保证信号强度在-85dBm以上。(2)话音质量通好率:覆盖范围内的话音质量通好率应保证达到买方所规定的98%以上的要求。(3)掉话率:覆盖范 围内的CQT测试掉话率必须等于零。(4)上行噪声电平:必须保证直放站覆盖不对施主基站或周围基站造成任何不良影响。9.5、故障处理、坏件更换(1)卖方要提供724响应的服务电话,卖方技术专

41、家将直接同买方对话,帮助解决买方提出的问题。(2)故障响应时间要求:接到买方的故障派单或故障申报电话30分钟内提出故障处理意见。 (3)故障处理:严重故障,卖方必须在6小时内到达故障现场,并在8小时内排除,提交故障处理完成后的测试数据;一般故障,卖方必须在8小时内到达故障现场,并在16小时内排除,提交故障处理完成后的测试数据。对于特殊的站点(由买方指定),到达和处理完成时间可由买方自行规定。严重故障(A1):影响到用户正常通话或通话服务正常进行的故障,如主设备电源故障、主设备模块损坏、监测到有位置告警、施主小区或相邻小区受到干扰在3级以上、基站开通造成直放站信源发生变化、CQT测试发现系统覆盖

42、区域内出现严重质差或掉话、网优调整造成施主小区频点或信号强度发生变化等对系统整个覆盖范围造成通话影响的故障。一般故障(A2):是指除严重故障外的其他系统故障,主要包括系统局部出现故障,如系统个别用户天线、驻波比告警或其他设备出现故障等未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的故障。(4)卖方在故障处理结束后必须提交详尽的书面报告,同时按买方的要求填写故障记录表,每月整理上交给买方。(5)卖方应接受和处理买方不定期的故障预演工作。(6)如遇网优调整、应急抢修、用户投诉、通信保障、重大检查等,卖方要无条件服从买方的调配,全力完成买方交给的工作。(7)在处理故障时,如发现坏件,应免费及时更换。卖方在坏件更换后,需提供设

43、备更换清单,并由买方人员签名确认。9.6、设备调整、设备扩容、设备升级、设备搬迁(1)设备调整是指利用现有设备,进行设备单元的调用,不涉及设备的增加。如:调整天线方向、滤波器,载波调整等。设备调整须征得买方同意,卖方在设备调整后,需提供设备更换清单。(2)根据网络发展的需要,进行设备扩容、升级或增加新设备时,必须有买方的书面确认。卖方根据买方要求,提供方案。(3)设备搬迁包括中继端搬迁、覆盖端搬迁、全站搬迁等,设备搬迁必须有买方的书面确认。(4)卖方应对在保修期内的设备提供免费搬迁,搬迁分工界面参照本技术规范书11节。变迁具体要求由买方规定。(5)设备搬迁或调整后,卖方需按买方要求提供必要的工

44、程文件。对设备进行指标测试和使用效果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降低直放站引入对系统的影响程度。(6)卖方必须保证所有站点的覆盖质量,若属设备问题造成站点工作不稳定的,经买方同意后,卖方可对站点进行整改,并向买方提供整改方案。9.7设备巡检巡检内容至少包括季度巡检和年度巡检工作。卖方必须每季度对所负责的所有站点进行一次全面的巡检工作。9.7.1季度巡检需进行的现场巡检工作检查设备是否运行正常,设备供电是否正常,设备是否有告警;检查天馈线的位置和方向是否正确; 设备所在地进行拨测(按照买方的拨测要求进行),确认该站运行良好;对于已开启监测功能的设备,前3项检查工作必须也要检查;检查直放站设备的各项重要

45、指标(上行噪声电平、频率、接收、输出功率)是否与验收时相符;检查天馈线系统接头、接地、防水的情况;检查直放站的监控功能是否良好;填写基础维护季度记录表。9.7.2年度巡检需进行的现场巡检工作测试除参照季度巡维护内容外另包括:检查有源设备的各项重要指标(上行噪声电平、工作频带、接收、输出功率、三阶互调、驻波比等)是否与验收时相符;检查天馈线系统接头、接地、防水的情况;检查监控功能是否良好;填写基础维护年度记录表;检查完毕后立即向买方管理部门提交完成巡检工作的报告、并建立相关的维护工作资料档案库等多项工作。9.8设备运行档案管理(1)由卖方收集、整理卖方提供的施工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并与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资料归档后,按管理程序,统一交给买方所在分公司。(2)卖方应对服务站点的运行情况进行信息化管理,并每月向买方提供书面的设备在网运行报告及分析报告。(3)卖方应对维修、搬迁、巡检调整过的相关参数、数据做好记录,形成文档,以备上报买方。9.9监控系统的要求(1)卖方应按买方的需要对安装了的监控系统(模块)进行站点调整;(2)卖方要保证在买方建立的监控中心(只对监控中心),买方拥有对该系统的唯一监控权。9.10紧急事件的处理“紧急事件处理”指出现紧急情况时卖方派遣专家赴使用单位指定现场进行故障处理。卖方必须按照买方的要求完成紧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