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22085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人传》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名人传》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名人传》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名人传》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名人传》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人传》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人传》教学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名人传教学设计武清区东马圈镇初级中学杨明山 且学且行名人传教材分析: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增长知识,培养高尚的道德素质,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本课是以名人传为基础,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名人延伸到个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原本抽象的概念,用一个个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去诠释解读,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思想上受到极大地鼓舞,情感上得到深层的共鸣。且学且行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高尚的人格。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年龄的限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形成,更没有对社会责任的认同感。对于一些伟人的认识只是流于表面,没有深入的体悟。名人传的内容来自作者的真情实感,特别适合学生阅读,反复阅读,深入品评

2、语言,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三巨人博爱、坚强、进取、向上的人生追求,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克服一切困难的非凡勇气。读是为了品,品是为了学,学是为了行。让学生认识责任、敢于担当、不惧困难,才是教育的根本,社会的核心价值。教学设想:教学流程采用板块式教学模式,以板块为依托,逐一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明晰的课堂流程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以达到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使学生逐步深入地感受伟人的精神魅力,体会作者的真切情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深入感悟三位名人的性格魅力。2、 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社会主人翁意识

3、。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分享交流。品味语言,畅谈心得。思想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合作的意识,并在三位名人的影响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顽强拼搏,勇于担当的社会主人翁意识。教学重点:多元化解读文本,感受名人博爱、坚强、进取、向上的精神魅力。教学难点:消除时间的鸿沟,让学生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感上得到共鸣。教学方法:教法:引导法学法:用对抗竞赛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性,小组合作与组际交流形式,共享收获,畅谈心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板块”导学表。教学过程:课前板块一谈到音乐巨人贝多芬,大家的脑海中就会立刻涌现出他身残志坚的伟岸形象。是呀,这一位一位的巨人影响的却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循

4、着榜样的足迹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他们是做的楷模,行的高标。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名人传,相信大家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板块一:读名人传归纳文学常识名人传作者等板块二:图片中的故事收集图片解读不同角度的三巨人板块三:手抄报,大舞台做一期关于名人传的手抄报板块四:名人名言伴我行收集三巨人的名人名言板块五:话剧新编设计关于名人传的小话剧各小组可在板块二至五中任选一个完成课中板块第一板块:人生多精彩说说名人传巧妙设计导语,消除时间和空间上的鸿沟,激发学生对于三位大师的景仰。师:同学们,我们应该庆幸:拥有耳朵太好了,我们能听到英雄,但贝多芬不能;拥有自由太好了,我们可以不做奴隶,但米开朗基罗不能;拥有今天太好

5、了,我们不必选择战争与和平,但托翁不行。同学们要知道,西方哲学家曾说,成功的人都有着等同或者超越成功的不幸。而我们确实应该庆幸!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三位大师的不同的精彩人生。(大屏幕上出现标题:名人传导读,教师板书“且学且行”名人传)学生总结: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贝多芬传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贫寒的家庭,他相貌丑陋,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他十七岁丧母, 1792年12月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他的听觉越来越衰退。心爱的人离他而去,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没有击垮贝多芬

6、。不久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创作出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米开朗基罗传1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出生于意大利。十三岁时,先学习绘画,不久转入另一所雕塑学校。后来,他又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1505年3月,米开朗琪罗被他人鼓动教皇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此后几年,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不仅如此他的爱情也不太理想。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琪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他的最后一件哀悼基督。托尔斯泰传小说家。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7、。托尔斯泰出身名门贵族。青年的他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这一时期,他创作出了少年(1857)、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等优秀作品。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战场,常常处于危险之境。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

8、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老师小结:看来我们大家知道不少关于名人传的知识,那我们就按照大屏幕上的导学图,看看同学们更加精彩的表现。(大屏幕出现导学图)教学思考:本环节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名人传写的内容是什么?感情基调是什么?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教学手段: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在组内简单整理(课前),争取言简意赅,便于理解。教师巧妙引导,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第二板块:一画一世界影像名人传选择摄影活动的同学,将自己搜集的反映名人传作者以及三位名人的画面展示出来,根据这一活动板块的任务(即:图片的名称是什么?灵

9、感源于什么?你想向同学们传达表达什么内容?)向同学们逐一讲解,完成后,其它小组提出质疑并拿出自己的建议。各小组根据同学们的表现,给予统一量化打分,教师记录。教师举例:托尔斯泰画像图片名称荆棘与湖泊灵感源头托尔斯泰丑陋的脸像糟糕的荆棘,而他的眼睛却柔软的像一片湖,明澈的像一片湖表达内容强烈的线条对比,彰显着托尔斯泰刚毅的性格中不乏柔情,和对和平的热爱,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那双犀利、深邃的眼睛,能探寻出一切丑陋的东西。教学思考:本环节旨在采用直观的艺术形式,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震撼,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三大伟人的形象感知。通过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语境中学生自主表达,又达到了情感共鸣的目的

10、。组际间的交流与竞争交错展开。为下面的流程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学手段:组际间的对抗是学习中的亮点,在第一板块完成后,学生已经进入学习状态,这时就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时的展现出学生好的作品,刺激组间的竞争,以及个人的求异思维。例如:图片的名字,大家可以各抒己见,看哪一组更好。表达的内容看哪个人表述得更具内涵更流畅。学生在你争我赶中,增加了材料的“厚度”,提升了材料的价值。第三板块:我手绘我心个性手抄报师:大家的图片真是又丰富、又精彩,让我更加钦佩三位巨人的精神魅力了,贝多芬紧皱的眉头是对庸俗者的鄙视,托尔斯泰的胡子是不肯屈服的标志,但是我更想看看大家的手笔,我想那一定是一种超越时空的交流,一次

11、心与心之间的有力碰撞。那么就让我们一同欣赏同学们的个性手抄报吧。这一环节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与信息整合的能力。学生将课前绘制一幅幅精美的手抄报展示给大家,上面不但图文并茂,而且还有他们独具匠心的个性发挥。手抄报分类:1、 纯文本手抄报。2、 纯图片手抄报。3、 图文并茂手抄报。4、 立体手抄报。5、 音乐手抄报。等等教师拿出往届学生较好的范例与学生交流,例:只用签字笔描绘和书写,表达了他们对三位伟人的深深缅怀。字不多,力求展现主题,三位伟人的动作也是他们精心设计的,集合在一幅画中,相互照应。旁边的字可是集大成的,亢奋的贝多芬表达是“激昂”用草书,专注的米开朗基罗表达的是“执着”用隶书,平静的托

12、尔斯泰表达的是“坚定”用楷书。教学思考: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创作的多元化,来体现学生对作品的解读,对文本的准确把握,不限形式的手抄报,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学生得以个性张扬。教学手段:“一知不如一行”动手实践,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小小的手抄报,是学生们个人、集体的智慧结晶。是个性的,不可复制的。一笔一划,都来自于他们细心地斟酌;一点一抹,都来自于他们对作品深刻解读。用文字的,表述得更深刻。用图片的,直观中有着耐人寻味。学生的学习不再拘泥于读读念念,而是自己从内心中迸发出来的感悟与思考。第四板块:诗篇颂我情诵读对抗赛1、 小组将整理好的名人传语录,在小组间交流一下,准备比赛。2、 小

13、组准备好量化评价表,准备评价。3、 朗诵后可根据各小组理解提出问题或不足。教师准备好,背景音乐,适时点评。(大屏幕上随着学生朗诵,显示他们的收集的语录)1、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贝多芬2、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位,也永不欺枉真理。 -贝多芬3、赌博欲,可能战胜的。肉欲,极难战胜的。虚荣欲,一切中最可怕的。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终于从大理石的牢狱中解放出来了。-米开朗琪罗4、科学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5、心灵纯洁的人, 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6、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7、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同样的幸福,而且一

14、旦得到它,就够受用一辈子。 为了要获得幸福,我们应当相信幸福的可能。8、爱和善就是真实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实存在和惟一可能的幸福。 不错,达到生活中真实幸福的最好手段,是像蜘蛛那样,漫无限制地从自身向四面八方撒放有粘力的爱的蛛网,从中随便捕捉落到网上的一切。9、科学与艺术和面包与水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托尔斯泰师总结:冷冽的寒风,打不败蜷缩的你;残忍的病魔,击不垮坚强的你;宗教的束缚,囚不住自由的你。你,是永恒,是丰碑。待到春天,平等自由就会来的,一定的,一定的。再由各小组提出意见,老师组织打分,记入量化成绩。教学思考:本环节旨在让学生沉浸在怀念伟人的气氛中,再加上贝多芬时而激昂,时而低吟

15、的音乐,学生的内心中始终充满着敬仰、钦佩,从而增强了不惧困难,敢于时代担当的意志品质。教学手段:采用朗诵的教学手段,就是让学生延续上一板块的兴奋,使情感上再次达到强烈的共鸣。教师适时的点评,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再次了解到名人不幸的命运,却一样的抗争。第五板块:感想大家谈小小评论家课前负责“评论”活动的小组进行展示,各组填写量化评价表。这里的评论就是根据学生对文本的把握,总结成点评性的文字,用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形式大致可以分成:传统评书,脱口秀,“百家讲坛”等。选择不同的评论形式,也就选择了不同评论角度。它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评论可以评论一句话

16、,一个形象,也可以是整篇内容,范围不限。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角度。教师则参与其中,随时帮助协调。教师例举往届一档“脱口秀”:我前些天走访图书室,翻阅大量文献,终于揭开了大家猜测已久的问题:罗曼罗兰心目中的英雄究竟是谁?经过多方考察,确定为杰出音乐家贝多芬。理由是,他曾以贝多芬为原型写出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他曾说过“世界要窒息了,必须打开窗子,让新鲜空气吹进来。”结果贝多芬的音乐唱响了整个世界。他的音乐和他的灵魂从此属于了世界上一切有着痛苦遭遇却自强不息的人们教学思考:活泼的语言,把对文章干巴巴的评论,变成更容易让人接受的形式。新颖中藏着学生的智慧,这闪

17、动的智慧,源于对文本的准确解读,源于对三巨人的无限景仰,增加了学生对于好好学习投身社会服务社会的价值观的认同感。教学手段:评论是学生对三巨人形象的感知,和个人认同过程。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们沉浸在景仰缅怀伟人的氛围中,让学生跨过时间鸿沟与伟人零距离交流。他们的表述或是沉重或是诙谐,其实都是自己感知接受的过程。“见贤思齐”让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在学生的心里。第六板块:精彩情景剧我的小剧场课前负责“情景剧”活动的小组进行展示,各组填写量化评价表。情景剧是整节活动课最高潮部分,学生用语言、动作等等,表现故事中的情节。剧本是各小组课前编排整理,最后由老师审核通过的。学生在表演过程既可

18、尊重原版剧情也可以加入自己的个性理解。学生的认真态度在举手投足间尽显淋漓。教师全程录像,做成资料。我们的任务:1、根据各小组的剧本,登台演绎。2、各小组评价打分,指出优缺点。例如:教皇与米开朗基罗教皇:你该去了,去教堂画你的画了。(略带埋怨)米: 尊敬的陛下,我还有我的工作。(疲劳)教皇:我的工作就是你的工作。(愤怒)米: 那什么时候给我自由?(坚定)教皇:自由?自由不是属于你了吗?(轻蔑)米: 但愿,但愿属于我。(怅怅然,失望)教皇:做我一辈子的奴隶吧(小声嘟囔着)教学思考:本环节是全课的高潮部分,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各环节单一的平面认识,上升到三巨人的立体感知,让三巨人真正走入自己的内心世界,让三巨人的性格魅力深深地感染他们,激励他们。教学手段:有了前几版块的铺垫,这一组的同学必然有更多的思考。其实演绎就是行动的开始,学生要在舞台上展示他心目中伟大的形象,在心里深深地投下他们伟岸的影子。全文总结:为什么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名人传前加上且学且行四个字,我们认识了三大巨人对我们今后有怎么的帮助,简述。课后板块:学后感:你认为课上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写在随笔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