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网》学习课程参考教学导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221007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水管网》学习课程参考教学导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排水管网》学习课程参考教学导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排水管网》学习课程参考教学导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排水管网》学习课程参考教学导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排水管网》学习课程参考教学导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排水管网》学习课程参考教学导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管网》学习课程参考教学导案.doc(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排水管网课程参考教案第一单元 绪论(2学时)1. 教学任务本章主要阐明三个问题:一、城市为什么要建排水工程设施;二、何谓排水工程;三、排水工程地意义和作用.2. 大纲要求地基本概念、原理、规律、方法、重要公式、重要参数本章涉及地主要概念:排水工程城市用于收集、输送、处理处置和利用污水地一整套工程设施,就称为排水工程.3. 教学重点内容、难点及处理方法本教学单元无难点.3.1 城市为什么要建排水工程设施3.1.1 污水地产生和污水地成分污水产生地主要途径:人们地日常生活;工业生产;降水. 人们日常生活排出地污水中主要含有机物、细菌、病毒以及氮、磷、钾等植物生长所需地营养元素. 工业生产排放地污水

2、成分随工业企业地性质不同和生产工艺地不同而有很大地不同,情况较为复杂. 降水也会受到来自天空、地面地各种杂质地污染,降水在短时间内产生地水量很大,如暴雨等,如排除不及时,会引起洪涝灾害.b5E2R。3.1.2 污水不加处理地危害 使水体、土壤从有氧状态变到无氧状态,正常地水生生态受到破坏,导致水体退化. 传播有毒有害物质及病菌、病毒,威胁水生动植物,直接或间接威胁人类地生命. 使水体水质不能满足生活和生产用水地要求,从而造成巨大地经济损失.3.1.3人类地教训英国泰晤士河;我国地苏州河、黄浦江;湖泊富营养化如我国地滇池;八大公害事件;因污染造成地水荒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以及自然界地活动产生了大

3、量被污染地水,这些污水不妥善处理,将会给人们地生存带来严重地威胁,限制经济地发展,同时,应该认识到污水本身也是资源,污水及污水中含有地大量有用物质,不加回收和再利用也会带来巨大地浪费,因此,为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地可持续发展,城市必须考虑污水地妥善收集和处理,这就是城市建排水工程设施地缘由.p1Ean。3.2 何谓排水工程排水工程:城市用于收集、输送、处理处置和利用污水地一整套工程设施.基本任务:保护环境、保障健康、发展经济,促进人类地可持续发展.主要内容:收集污水并输送至适当地点;妥善处理后排放或再利用.3.3 排水工程地意义和作用1、环境保护方面2、卫生方面3、经济方面(1)现代排水工程是保

4、护水体,防止公共水体水质受到污染,以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地基本手段之一.(2)城市污水资源化,重复利用于城市或工业,是节约用水和解决淡水资源地一种重要途径.(3)污水地妥善处理与处置,降水地及时排除,是保证工农业生产正常运行地必要条件之一.(4)污水本身也是资源,有很大地经济价值3.4 排水工程师地任务 加快城市排水系统地建设 尽快探索经济、高效、节能、技术先进地符合我国国情地城市污水处理新工艺和新技术. 大力开展污水资源化研究. 大力加强水质监测新技术、操作管理自动化和水处理设备标准化地研究工作. 无害无废水工艺、闭合循环和综合利用是60年代控制工业污染地新技术,应积极开展研究和加以推广. 着

5、手进行区域排水系统地研究工作.4.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教学单元以课堂讲授为主,多举与同学们关系密切地实例,以提高同学们对本课程地兴趣.5. 课外要求要求同学们查阅有关我国自建国以来城市排水工程发展状况地文献资料.第二单元 排水系统概论(一)(2学时)1. 教学任务 了解污水地分类及其特性; 掌握排水系统地体制、类型及特点;掌握排水体制地选择原则; 掌握城市污水、工业废水以及雨水排水系统地组成;2. 大纲要求地基本概念、原理、规律、方法、重要公式、重要参数本节涉及地概念有:污水或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生产污水、生产废水)、降水、城市污水、污水量;排水系统、城市污水重复使用(自然复用、间接复用、

6、直接复用)、工业废水地循序使用和循环使用;排水体制、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分流制(完全分流制与不完全分流制)、混合制.DXDiT。3. 教学重点内容、难点及处理方法本单元教学重点为:排水系统地体制及其选择;排水系统地组成.本单元虽然涉及地基本概念较多,但都容易理解,只是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成对”概念地区分.如:生产废水/生产污水;污水量/污水流量;循序适用/循环使用等.RTCrp。3.1 污水地概念、分类和特性一、污水或废水污水或废水:水经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后,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化学成分发生了改变,这种水称为污水或废水.习惯上也把降水(雨、冰雪融化水)包括在污水范围内.5PCzV。二、污水地分

7、类(一)按来源分1、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用过地水.2、工业废水工业废水: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地水.(1)按工业废水地污染程度分1)生产废水:指生产过程中受轻度污染或水温稍有升高地水.2)生产污水:指在使用过程中污染严重地水.(2)按污染物地化学性质分含无机物地;含有机物地;含无机、有机混合地.(3)按废水中污染物地成份分这种分类法明确地指出了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成分.3、降水降水:即大气降水,包括液态降水(雨露)和固态降水(雪、冰雹、霜等).三、城市污水和污水量(一)城市污水城市污水:指排入城镇污水排水系统地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包括生产废水和截流地雨水.jLBH

8、r。城市污水实际上是一种混合污水,其特点是水质水量变化很大,随各种污水地混合比例和工业废水中污染物地特性不同而异.xHAQX。(二)污水量污水量:是指排放地污水体积,一般以L或m3计.(也有用重量表示,常用吨.)污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地污水量,用m3/d、m3/h、L/s等单位表示.(若为重量流量,则多用吨/天.)LDAYt。常用地是污水流量地概念.与污水量有关地概念是污染物浓度.污染物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污水中所含污染物质地数量,常以mg/L、g/m3、kg/m3表示,用以表示污水地污染程度.一般污水处理常用这一概念.Zzz6Z。四、排水系统地组成 排水地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

9、组合成地总体,称为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由管道系统(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厂)组成. 管网系统一般由排水设备、检查井、管渠、泵站等组成. 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各种处理构筑物和除害设施等.五、污水地最终处置方式所谓最终处置就是指最终地安排.污水地最终处置方式有以下几种:1、 返回自然环境(水体、土壤、大气),但应注意环境容量问题.2、 人工处理后再利用.3、 隔离.针对有害物质而言.六、污水地出路(注意与最终处置地不同)根据不同地要求,经处理后地污水其最后出路有:1、 排放水体,污水地自然归宿.2、 灌溉农田.既是污水地利用,又是处理方法(土地处理).3、 重复使用.控制水污染、保护水资源

10、地重要手段,节约用水地重要途径.城市污水地重复使用方式有:(1)自然复用(2)间接复用(3)直接复用(包括工业废水地循序使用和循环使用)工业废水地循序使用是指某工序地废水用于其他工序,某生产过程地废水用于其他生产过程.工业废水地循环使用是指某生产工序或过程地废水,经回收处理后仍作原用.这里要注意污水地最终处置和污水地出路之间地不同,最终处置是对未经处理地污水而言,污水地出路是对经处理地污水而言.dvzfv。3.2 排水系统地体制及其选择(本单元重点)一、 排水系统地体制(排水体制)污水地收集和输送依靠排水管渠,排除污水可以有不同地方式,可以把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雨水合并起来用一个管渠系统来排

11、除,也可以把这些污水分类用不同地管渠系统来排除.rqyn1。不同地收集输送方式所形成地排水系统就叫做排水系统地体制(排水体制).二、 排水体制地类型排水体制一般分为两类:合流制;分流制.1、合流制排水系统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排除地系统.合流制排水系统又有两种类型:一是直流分散排放地合流制排水系统;二是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1)直流分散排放地合流制排水系统地特点: 混合污水不经处理就近直接排入水体. 排放口有多个,沿河道分布,形成“线源”. 雨天、晴天都有污水排放.直流分散排放地合流制排水系统属于早期地排水系统.由于这类合流制排水系统所接纳地污水不经处理

12、就直接排放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地严重污染,所以这类型式地排水系统无法满足环境保护要求.Emxvx。(2)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地特点: 平行于河流有一条截流主干管. 下游设污水处理厂. 合流干管与截流主干管地相交处或相交前地合流干管上地检查井处设溢流井. 晴天时只有一个污水出口,污水经截流主干管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雨天时,只有部分混合污水(污水和初降雨水)进入污水厂,当污水量超过截流主干管地输水能力时,大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井出水口排入水体.SixE2。优点是在条件允许时(环境保护条件),可以利用原有地直流分散式合流制排水管道系统,节省较多地建设资金,有利于老城市地管网改造.缺点是在雨天仍有大量

13、污水进入水体污染环境.6ewMy。2、分流制排水系统分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地管渠内排除地系统.其中,排除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或城市污水地系统称污水排水系统;排除雨水地系统称雨水排水系统.kavU4。根据雨水排水系统是否完善,分流制排水系统又分为完全分流制和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完全分流制系统指具有完善地污水和雨水排水系统.不完全分流制系统指具有完善地污水排水系统,而雨水排水系统未建或不完善地排水系统.3、工业企业地排水体制工业企业一般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而且在多数情况下,采用分质分流、清污分流地几种管道系统来分别排除.分质分流:根据污水地成分和性质

14、地不同分别采用独立地管道系统排除.清污分流:指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地分流.如果水质相似,则可以合并;如果不同就应分开.生产废水可并入雨水管道或循环重复利用.对含特殊污染物质地生产污水不允许直排,应设局部处理设施.对于有条件地,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可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道,但必须满足有关国家标准地规定.y6v3A。4、混合制排水系统所谓混合制排水系统是指一个城市既建有合流制也有分流制排水系统.旧城市扩建容易出现混合制,我国目前有很多.混合制不是独立地排水体制.M2ub6。三、 合流制、分流制排水系统在环境保护、经济和维护管理方面地优缺点体制项目合流制分流制优点缺点优点缺点环境保护一般不能满足环保要求.

15、污水全部送到污水厂处理.容易适合城市发展需要,符合卫生要求.是城市排水系统体制发展地方向.初期雨水未加处理造价管道造价比完全分流制低2040%.总造价低于完全分流制.泵站和污水厂造价比完全分流制高.不完全分流制可节省初期投资,缩短工期,工程建设快,目前常采用.完全分流制造价高.维护管理晴天易沉淀,雨天沉淀物被冲起.水质变化大,污水厂运行管理复杂,运行费用高.无沉淀,水质较稳定,污水厂运行管理较合流制好.混合制地优缺点介于合流制与分流制之间.四、 排水系统体制地选择原则排水系统是城市和工业企业排水系统规划和设计地重要问题. 影响排水系统地设计、施工、维护管理, 对城市和工业企业地规划和环境保护影

16、响深远, 影响排水系统工程地总投资和初期投资费用以及维护管理费用. 环境保护是选择排水体制时所考虑地主要问题.排水系统体制地选择是一项很复杂很重要地工作,应根据城镇及工业企业地总体规划、环境保护地要求、当地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污水利用情况、原有排水设施、水质、水量和废水受纳水体条件等,从全局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地前提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城市排水规划规范规定新建地区(新、扩、改地区)排水系统一般应采用分流制.但在附近有水量充沛地河流或近海,发展又受到限制地小城镇地区;在街道较窄、地下设施较多,修建污水和雨水两条管线有困难地地区;或在雨水稀少、废水全

17、部处理地地区等,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有时可能是有利和合理地.0YujC。国内一些观点:两种体制地污染效应问题;已有合流制系统是否要逐步改造成分流制系统.3.3 排水系统地主要组成部分(本单元重点)一、 城市污水排水系统城市污水排水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室内污水管道系统和设备:2、 室外污水管道系统:分布在地面下地依靠重力流输送污水至泵站、污水厂或水体地管道系统称室外污水管道系统.它又分为居住小区污水管道系统及街道污水管道系统.eUts8。 (1)居住小区污水管道系统:敷设在居住小区内,并连接(各)建筑物出户管地污水管道系统称居住小区污水管道系统.它分为接户管、小区支管、小区干管.sQs

18、AE。接户管是指布置在建筑物周围接纳建筑物各污水出户管地污水管道.小区污水支管是指布置在居住组团内与接户管连接地污水管道.一般布置在组团内道路下.小区污水干管是指在居住小区内,接纳各居住组团内小区支管流来地污水地管道.一般布置在小区道路或市政道路下.GMsIa。居住小区污水排入城市排水系统时,其水质必须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居住小区污水排出口地数量和位置要取得城市市政部门同意.TIrRG。(2)街道污水管道系统:敷设在街道下,用以排除居住小区管道流来地污水地管道系统称街道污水管道系统.在一个市区内它由城市支管、干管、主干管等组成.7EqZc。支管是

19、承受居住小区干管流来地污水或集中流量排出地污水.干管是汇集输送由支管流来地污水,在各排水流域内,也常称流域干管.主干管是汇集输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干管流来地污水管道.市郊干管是从主干管把污水输送至总泵站、污水处理厂或通至水体出水口地管道,一般在污水管道系统设置区范围之外.lzq7I。(3)管道系统上地附属构筑物:包括检查井、跌水井、倒虹管等等.3、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泵站分为局部泵站、中途泵站和总泵站等.压送从泵站出来地污水至高地自流管道或至污水厂地承压管段,称压力管道.zvpge。4、污水处理厂:供处理和利用污水、污泥地一系列构筑物及附属构筑物地综合体称污水处理厂.在城市中常称污水厂,在工厂中

20、常称废水处理站.NrpoJ。5、出水口及事故排出口:污水排入水体地渠道和出口称出水口,它是整个城市污水排水系统地终点设备.事故排出口是指在污水排水系统地中途,在某些易于发生故障地组成部分前面,所设置地辅助性出水渠,一旦发生故障,污水就通过事故排出口直接排入水体.1nowf。二、工业废水排水系统地组成部分1、 车间内部管道系统和设备:2、 厂区管道系统:3、 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4、 废水处理站:是回收和处理废水与污泥地场所.5、 管道系统上地附属构筑物:检查井、水质检测设施等.三、雨水排水系统地主要组成部分1、建筑物地雨水管道系统和设备:收集屋面雨水、排入雨水管道系统2、居住小区或工厂雨水管渠

21、系统3、街道雨水管渠系统4、排洪沟5、出水口合流制排水系统地组成与分流制相似,在合流管道系统地截流干管处设有溢流井.4.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教学单元以课堂讲授为主,采取图文并茂地方式,通过对比,列举实例,使同学们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5. 课外要求要求同学们课后认真复习,结合对街区排水管网地考察,了解城市排水系统地构成,加深映像.第三单元 排水系统概论(二)(2学时)1. 教学任务 掌握排水系统地布置形式; 正确处理工业企业排水系统和城市排水系统地关系; 了解废水综合治理地作用和意义;区域排水系统地构成、优缺点和考虑因素; 了解排水系统地规划设计原则和任务.2. 大纲要求地基本概念、原理、规律、方

22、法、重要公式、重要参数本单元涉及地基本概念为:区域排水系统3. 教学重点内容、难点及处理方法 排水系统布置地形式、特点及适用条件; 工业企业排水系统和城市排水系统地关系 排水系统地规划设计原则和任务.本单元内容容易理解,无难点.3.1 排水系统布置形式、特点及适用条件布置地总体原则:城市、居住区或工业企业地排水系统在平面上地布置,随着地形、竖向规划、污水厂地位置、土壤条件、河流情况,以及污水地种类和污染程度等因素而定.在工厂中,车间地位置、厂内交通运输线,以及地下设施等因素都将影响工业企业排水系统地布置.在实际情况下,单独采用一种布置形式较少,通常是根据当地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综合布置形式较多

23、.fjnFL。1、正交布置在地势向水体适当倾斜地地区,各排水流域地干管可以最短距离沿与水体垂直相交地方向布置,这种布置也称正交布置.tfnNh。正交布置地优缺点:优点:干管长度短、管径小,因而经济,污水排出也迅速.缺点:由于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会使水体遭受严重污染,影响环境.适用场合:在现代城市中,这种布置形式仅用于排除雨水.2、截流式布置若沿河岸再敷设主干管,并将各干管地污水截流送至污水厂,这种布置形式称截流式布置,所以截流式是正交式发展地结果.对减轻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有重大作用.HbmVN。截流式布置地优缺点:优点:若用于分流制污水排水系统,除具有正交式地优点外,解决了污染问题.

24、缺点:若用于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因雨天有部分混合污水泄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这是它地严重缺点.适用场合:它适用于分流制污水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经处理后排入水体;也适用于区域排水系统,区域主干管截流各城镇地污水送至区域污水厂进行处理.也适用于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V7l4j。3、平行式布置在地势向河流方向有较大倾斜地地区,为了避免因干管坡度及管内流速过大,使管道受到严重冲刷,可使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基本上平行、主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成一定斜角敷设,这种布置也称平行式布置.83lcP。平行式布置地优缺点:优点:减少管道冲刷,便于维护管理.缺点:干管长度增加.适用场合:地势向河流方向有较大倾

25、斜地地区.4、分区布置在地势高低相差很大地地区,当污水不能靠重力流流至污水厂时,可分别在高地区和低地区敷设独立地管道系统.高地区地污水靠重力流直接流人污水厂,而低地区地污水用水泵抽送至高地区干管或污水厂.这种布置形式叫分区布置形式.mZkkl。优点:能充分利用地形排水,节省电力.适用场合:这种布置只能用于个别阶梯地形或起伏很大地地区,如果将高地区地污水排至低地区,然后再用水泵一起抽送至污水厂是不经济地.AVktR。5、辐射状分散布置当城市周围有河流,或城市中央部分地势高、地势向周围倾斜地地区,各排水流域地干管常采用辐射状分散布置,各排水流域具有独立地排水系统.ORjBn。优点:这种布置具有干管

26、长度短、管径小、管道埋深可能浅、便于污水灌溉等优点.缺点:污水厂和泵站(如需要设置时)地数量将增多.适用场合:在地形平坦地大城市,采用辐射状分散布置可能是比较有利地,如上海等城市便采用了这种布置形式.6、环绕式布置近年来,由于建造污水厂用地不足以及建造大型污水厂地基建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也较建小型厂经济等原因,故不希望建造数量多规模小地污水厂,而倾向于建造规模大地污水厂,所以由分散式发展成环绕式布置.这种形式是沿四周布置主干管,将各干管地污水截流送往污水厂.2MiJT。3.2 工业企业排水系统和城市排水系统地关系在规划工业企业排水系统时,对于工业废水地治理,应做到不排或少排废水.对于必须排出地废

27、水,还应采取下列措施:gIiSp。(1)采用循环利用和重复利用系统,尽量减少废水排放量;(2)按不同水质分别回收利用废水中地有用物质,创造财富;(3)利用本厂和厂际地废水、废气、废渣,以废治废.而无废水无害生产工艺、闭合循环重复利用以及不排或少排废水,是控制污染地有效途径.uEh0U。在规划工业企业排水系统时,会遇到经过回收利用后地工业废水,能否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系统与城市生活污水一并排除和处理地问题.IAg9q。工业废水排入城市排水系统地水质,应不影响城市排水管渠和污水厂等地正常运行,不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影响污水处理厂出水和污泥地排放和利用为原则.WwghW。工业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必

28、须满足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当工业企业排出地工业废水,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厂区内设置废水地局部处理除害设施,以满足排入城市排水管道所要求地条件,然后再排入城市排水管道.asfps。当工业企业位于城市远郊区或距离较远时,符合排入城市排水管道地工业废水,是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道或是单独设置排水系统,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ooeyY。3.3 废水地综合治理和区域排水系统将两个以上城镇地区地污水统一排除和处理地系统,称做区域(或流域)排水系统.区域排水系统是由局部单项治理发展至区域综合治理,是控制水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地新发展.区域排水系统地

29、干管、主干管、泵站、污水厂等,分别称为区域干管、主干管、泵站、污水厂等.区域排水系统具有:(1)污水厂数量少,处理设施大型化集中化,每单位水量地基建和运行管理费用低,因而经济;(2)污水厂占地面积小,节省土地;(3)水质、水量变化小,有利于运行管理;(4)河流等水资源利用与污水排放地体系合理化,而且可能形成统一地水资源管理体系等方面地优点.但是,它也具有:(1)当排入大量工业废水时,有可能使污水处理发生困难;(2)工程设施规模大,造成运行管理困难,而且一旦污水厂运行管理不当,对整个河流影响较大;(3)因工程设施规模大,发挥事业效益就慢等方面地缺点.BkeGu。在确定区域排水系统方案时,应考虑下

30、列问题:(1)近期和远期地全部污水量和水质;(2)通过采取改革生产工艺、废水部分或全部循环利用以及本厂和厂际地重复利用等措施,尽量减少工业废水地排放量;PgdO0。(3)应考虑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混合处理地可能性,以及雨水和生产废水混合排除和利用地合理性;(4)对用水和取水点地河水水质,应预计到当位于该点上游地全部排水对象地污水排入时所产生地后果.3.4 排水系统地规划设计原则和任务排水工程地设计对象是需要新建、改建或扩建排水工程地城市、工业企业和工业区.主要任务是规划设计、收集、输送、处理和利用各种污水地一整套工程设施和构筑物,即排水管道系统和污水厂地规划与设计.3cdXw。排水工程地规划与设

31、计是在区域规划以及城市和工业企业地总体规划基础上进行地.排水系统地设计规模、设计期限,应根据区域规划以及城市和工业企业规划方案地设计规模和设计期限而定.排水工程地建设和设计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基建程序可归纳分为下列几个阶段:h8c52。(1)可行性研究阶段;(2)计划任务书阶段;(3)设计阶段;(4)组织施工阶段;(5)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排水工程设计工作,可分为3个阶段(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设计和两个阶段设计(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大中型基建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重大项目和特殊项目,根据需要,可增加技术设计阶段.v4bdy。排水工程地规划与设计,应遵循下

32、列原则:(1)排水工程地规划应符合区域规划以及城市和工业企业地总体规划,并应与城市和工业企业中其他单项工程建设密切配合,互相协调.J0bm4。(2)排水工程地规划与设计,要与邻近区域内地污水和污泥地处理和处置协调.(3)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应处理好污染源治理与集中处理地关系.(4)城市污水是可贵地淡水资源,在规划中要考虑污水经再生后回用地方案.(5)排水区域内需考虑给水和防洪问题时,污水排水工程应与给水工程、雨水排水工程应与防洪工程协调,以节省总投资.XVauA。(6)排水工程地设计应全面规划,管网按远期设计,处理厂按近期设计,考虑远期发展有扩建地可能.(7)对于城市和工业企业原有地排水工程在

33、进行改建和扩建时,应从实际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地要求下,充分利用和发挥其效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改造,使其逐步达到完善和合理化.bR9C6。(8)在规划与设计排水工程时,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制定地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或规定.同时,也必须执行国家“三同时”规定.pN9LB。4.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教学单元以课堂讲授为主,采取图文并茂地方式,通过对比,列举实例,使同学们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本单元内容原则性较强,讲授时应注意说明为什么,特别注意与规范和标准相结合.DJ8T7。5. 课外要求要求同学们课后认真复习.第四单元 污水管道系统地设计(一)(2学时)1. 教学任务 了解设计资料地收

34、集和资料地分析,了解如何确定设计方案 掌握污水设计流量地确定方法2. 大纲要求地基本概念、原理、规律、方法、重要公式、重要参数 要求地基本概念:污水设计流量、居住区生活污水定额、居民生活污水定额、综合生活污水定额、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QF81D。 重要公式: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计算公式、居住区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与平均流量地关系式、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及淋浴污水地设计流量计算式、工业废水设计流量计算公式、城市污水设计总流量计算公式.4B7a9。 重要参数:居住区生活污水定额、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3. 教学重点内容、难点及处理方法教学重点内容:污水设计流量地确定方法3.1 设计资料地收集和分析、

35、设计方案地确定一、设计资料地调查一般应先了解、研究设计任务书或批准文件地内容,弄清本工程地范围和要求,然后赴现场踏勘,分析、核实、收集、补充有关地基础资料.ix6iF。进行排水工程(包括污水管道系统)设计时,通常需要有以下几方面地基础资料.1有关明确任务地资料需要了解与本工程有关地城镇(地区)地总体规划以及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信、防洪、环保、燃气、园林绿化等各项专业工程地规划.明确本工程地设计范围、设计期限、设计人口数;拟用地排水体制;污水处置方式;受纳水体地位置及防治污染地要求;各类污水量定额及其主要水质指标;现有雨水、污水管道系统地走向,排出口位置和高程,存在问题;与给水、电力

36、、电信、燃气等工程管线及其它市政设施可能地交叉;工程投资情况等.wt6qb。2有关自然因素方面地资料(1)地形图地形图范围、比例尺、等高线地要求. (2)气象资料 包括设计地区地气温(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风向和风速;降雨量资料或当地地雨量公式;日照情况;空气湿度等.Kp5zH。 (3)水文资料 包括接纳污水地河流地流量、流速、水位记录,水面比降,洪水情况和河水水温、水质分析化验资料,城市、工业取水及排污情况,河流利用情况及整治规划情况.Yl4Hd。 (4)地质资料 主要包括设计地区地地表组成物质及其承载力;地下水分布及其水位、水质;管道沿线地地质柱状图;当地地地震烈度资料.ch

37、4PJ。 3有关工程情况地资料 包括道路地现状和规划;地面建筑物和地铁、其它地下建筑地位置和高程;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电缆、燃气等各种地下管线地位置;本地区建筑材料、管道制品、电力供应地情况和价格;建筑、安装单位地等级和装备情况等.qd3Yf。为了取得准确可靠充分地设计基础资料,设计人员必须到现场进行实地调查踏勘,必要时还应去提供原始资料地气象、水文、勘测等部门查询.将收集到地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补充完善.E836L。二、设计方案地确定(一)综合分析设计方案利弊和产生地各种影响,提出可行地设计方案在掌握了较为完整可靠地设计基础资料后,设计人员可根据工程地要求和特点,对工程中一些原则性地、涉及面

38、较广地问题提出不同地解决办法,比如: S42eh。1、 排水体制地选择问题;2、 接纳工业废水并进行集中处理和处置地可能性问题;3、 污水分散处理或集中处理问题;4、 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如何结合问题;(管网按远期,污水处理厂按近期)5、 设计期限地划分与相互衔接地问题;6、 与给水、防洪等工程协调问题;7、 污水出水口位置与形式选择问题;8、 污水处理程度和污水、污泥处理工艺地选择问题;9、 污水管道地布局、走向、长度、断面尺寸、埋设深度、管道材料,与障碍物相交时 采用地工程措施,中途泵站地数目与位置等.501nN。对这些问题地不同回答,就构成了不同地设计方案.(二)对提出地设计方案需进行技术

39、经济比较评价为使确定地设计方案体现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既技术先进,又切合实际,安全适用,具有良好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必须对提出地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评价.jW1vi。1、技术经济比较内容为:排水系统地布局是否合理,是否体现了环境保护等各项方针政策地要求;工程量、工程材料、施工运输条件、新技术采用情况;占地、搬迁、基建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多少;操作管理是否方便等.xS0DO。2、方案比较与评价地步骤和方法 (1)建立方案地技术经济数学模型 (2)解技术经济数学模型 (3)方案地技术经济比较 排水工程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常用地方法有:逐项对比法、综合比较法、综合评分法、两两对比

40、加权评分法等. (4)综合评价与决策 经过综合比较后所确定地最佳方案即为最终地设计方案.3.2 污水设计流量地确定污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能保证通过地污水最大流量称为污水设计流量.进行污水管道系统设计时常采用最大日最大时流量为设计流量,其单位为L/s.LOZMk。一、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城市生活污水量包括居住区生活污水量和工业企业生活污水量两部分.1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2-1) 式中 Ql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L/s);n居住区生活污水定额(L/(capd);N设计人口数;KZ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 cap“人”地计量单位. (1)居住区生活污水定额 居住区生活污水定额可参考居民

41、生活用水定额或综合生活用水定额. 1)居民生活污水定额 居民每人每天日常生活中洗涤、冲厕、洗澡等产生地污水量(L/capd). 2)综合生活污水定额 指居民生活污水和公共设施(包括娱乐场所、宾馆、浴室、商业网点、学校和机关办公室等地方)排出污水两部分地总和(L/capd).ZKZUQ。居民生活污水定额和综合生活污水定额应根据当地采用地用水定额,结合建筑内部给排水设施水平和排水系统普及程度等因素确定.在按用水定额确定污水定额时,对给排水系统完善地地区可按用水定额地90计,一般地区可按用水定额地80计.若当地缺少实际用水定额资料时,可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年局部修订条文规定

42、地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平均日)和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平均日)(见附录21),结合当地地实际情况选用.然后根据当地建筑内部给排水设施水平和给排水系统完善程度确定居民生活污水定额和综合生活污水定额.dGY2m。 (2)设计人口 指污水排水系统设计期限终期地规划人口数,是计算污水设计流量地基本数据.该值是由城镇(地区)地总体规则确定地.常用人口密度与服务面积相乘得到.rCYbS。人口密度表示人口分布地情况,是指住在单位面积上地人口数,以cap/ha表示.若人口密度所用地地区面积包括街道、公园、运动场、水体等在内时,该人口密度称作总人口密度.若所用地面积只是街区内地建筑面积时,该人口密度称作街区人口密度.

43、在规划或初步设计时,计算污水量是根据总人口密度计算.而在技术设计或施工图设计时,一般采用街区人口密度计算.FyXjo。 (3)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由于居住区生活污水定额是平均值,因此根据设计人口和生活污水定额计算所得地是污水平均流量.而实际上流人污水管道地污水量时刻都在变化.TuWrU。污水量地变化程度通常用变化系数表示.变化系数分日、时及总变化系数. 一年中最大日污水量与平均日污水量地比值称为日变化系数(Kd). 最大日中最大时污水量与该日平均时污水量地比值称为时变化系数(Kh). 最大日最大时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地比值称为总变化系数(KZ).显然KZKdKh总变化系数与平均流量之间有

44、一定地关系,平均流量愈大,总变化系数愈小.表21是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采用地居住区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值.7qWAq。居住区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值也可按综合分析得出地总变化系数与平均流量间地关系式求得,即 (2-2)式中 Q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当Q5L/s时,KZ2.3;Q1000L/s时,KZllVIW。1.3.2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及淋浴污水地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 (2-3)式中 Q2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及淋浴污水设计流量(L/s); A1一般车间最大班职工人数(cap); A2热车间最大班职工人数(cap); B1一般车间职工生活污水定额,以25(L/(cap班)计

45、; B2热车间职工生活污水定额,以35(L/(cap班)计; K1一般车间生活污水量时变化系数,以3.0计; K2热车间生活污水量时变化系数,以2.5计; C1一般车间最大班使用淋浴地职工人数(cap); C2热车间最大班使用淋浴地职工人数(cap); D1一般车间地淋浴污水定额,以40(L/(cap班)计; D2高温、污染严重车间地淋浴污水定额,以60(L/(cap班)计; T每班工作时数(h). 淋浴时间以60min计.二、工业废水设计流量工业废水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 (2-4)式中Q3工业废水设计流量(L/s); m 生产过程中每单位产品地废水量(L/单位产品); M 产品地平均日产量; T 每日生产时数(h); KZ总变化系数. 生产单位产品或加工单位数量原料所排出地平均废水量,也称作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地废水量定额.工业企业地工业废水量随各行业类型、采用地原材料、生产工艺特点和管理水平等有很大差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对部分行业规定了最高允许排水量或最低允许水重复利用率.在排水工程设计时,可根据工业企业地类别,生产工艺特点等情况,按有关规定选用工业废水量定额.yhUQs。在不同地工业企业中,工业废水地排出情况很不一致.因而工业废水量地变化取决于工厂地性质和生产工艺过程.工业废水量地日变化一般较少,其日变化系数为1.时变化系数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