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的魅力》主题单元设计方案修改稿.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221279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雕塑的魅力》主题单元设计方案修改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雕塑的魅力》主题单元设计方案修改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雕塑的魅力》主题单元设计方案修改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雕塑的魅力》主题单元设计方案修改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雕塑的魅力》主题单元设计方案修改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雕塑的魅力》主题单元设计方案修改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雕塑的魅力》主题单元设计方案修改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表 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主题单元标题雕塑的魅力作者姓名所属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学科领域 在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其他 请列出): 语文美术 生物 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适用年级高中二年级所需时间5 课时 本单元源自山美版和人教版普通高中教材美术鉴赏与山美版雕塑,主题为“雕 塑的魅力”。选择该主题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量:1)整合教案内容,提高教案实效。两个模块均涉及雕塑,虽侧重点不同,但涉及问题有重 复、关联之处。为提高教案实效,有必要对内容进行整合。本单元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发 现雕塑之美

2、;第二部分:鉴赏古今中外雕塑;第三部分:自己动手创意制作综合材料雕塑。 第一、二部分主要是鉴赏,第三部分主要是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 新能力以及审美鉴赏能力。2)通过解读古今中外雕塑作品,感受雕塑的魅力;通过多元化的活动使学生掌握雕塑的基 本方法与技巧;通过鉴赏与实践,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艺术创造和表现能力,激发学 生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3)开发课程资源,优化教案设计。该单元的特点是感受古代雕塑与现代雕塑的魅力, 结合身边的材料,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案手段,采用观察、思考、设问、视听、读 图、创意制作等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开发生活中的课程

3、资 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养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雕塑的概念、形式、类型和审美特点;掌握鉴赏雕塑作品的角度和方法; 能小组合作创作一件雕塑作品。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设问、视听、读图、创意制作等过程,体会“自主”“合 作”“探究”等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对雕塑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兴趣,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激发创造美的情感。对应课标1)积极参与 鉴赏和制作 雕塑活动。 2)恰当使用雕塑术语,以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两件以上的雕塑作品。1. 让学生对美术作品体验、感受、联想、分析、判断,获得审美享受。

4、2. 理解美术作品与生活的关系。3. 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4. 美术实践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和开发潜能等 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5.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直接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6.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 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3)灵活的运用材料,选择适合自己的雕塑语言和相关技法,创作一件以上的雕塑作品,表 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4)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雕塑作品作出评 价。5)在雕塑制作过程中表现出耐心、专注和合作性

5、。 6)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处理一个雕塑作品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问题。主题单元问题设 计1.雕塑的特点有哪些?2.如何鉴赏雕塑作品?3.怎样利用手中材料创作一件有创意的雕塑作品?专题划分专题一:发现雕塑之美 1 课时) 专题二:鉴赏古今中外雕塑作品 2 课时) 专题三: 我的综合材料 创意雕塑 本专题是学生了解、认识、走进雕塑的基础和前提,是对雕塑的整体认识与把握。主要 学习雕塑的定义、种类、特点等以及鉴赏雕塑作品的角度和方法。在对中外优秀作品进行鉴 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学习,用文字描述、表演、造型等多种 方式表达对雕塑作品的感受与理解。多种教案方法混合使用。 。本专题

6、学习目标 信息化资源互联网文本及视频资源、多媒体课件常规资源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资料光碟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及教具教案支撑环境多媒体设备其他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 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活动一:观看实物,直观感受活动目的 了解雕塑的含义、材料及形式1. 带着问题观察,教师出示几种雕塑实物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 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1) 它们属于什么作品?2) 用了什么材料?3) 根据它们的形态不同,可以归为哪几种形式?学生自由发言,进入本课内容,并检测学生知识储备。2. 教师点拨: 活动二:根据课件图片,分析比较归纳活动目的 了解雕塑作品的类型自主完

7、成归纳雕塑作品的类型 :1.从雕塑艺术的社会功能上看 宗教雕塑、纪念雕塑、环境雕塑、装饰雕塑 和架上雕塑)2.从雕塑所用材料的角度看 石雕、木雕、竹雕、牙雕、玉雕、铸铜、铸 钢、金属焊接、织物雕塑、树脂雕塑、水泥雕塑、石膏雕塑、泥塑、面 塑、纸塑)3. 从不同题材上看 人物雕塑、动物雕塑、景物雕塑)4. 从作者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上看 具象雕塑、抽象雕塑)5. 从制作工艺上, ( 雕塑可分为雕和塑 活动三:合作探究活动目的 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活动组织 按照“导学设疑”的问题,依据学生兴趣,在教师指导下组成4 组。1. 导学设疑:雕塑有自己独特地造型手法,并以其独特的立体形象体现着自身的审美 价

8、值。请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一组:请举例说明探究话题:特定的形体在人的心理上能产生怎样的空间感受?探究话题:雕塑作品中表现节奏感与韵律美最常用的手段是什么? 作品中有怎样的体 现,请举例说明。探究话题:举例说明 不同的艺术构思艺术家是怎样选择相应材质的。第四组:探究话题:体味静态与动感在雕塑中呈现的美感,请举例说明?2. 组际交流,初成共识 各小组推选代表依次交流探究情况,其他小组可补充认识等。3. 教师点拨:1)播放视频资料雕塑家工作的影片,感受雕塑创作的环境与过程,体会雕塑艺 术的特点。1. 2)教师点评。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探究话题:体味静态与动感在雕塑中呈现的美

9、感,请举例说明?2. 组际交流,初成共识各小组推选代表依次交流探究情况,其他小组可补充认识等。3. 教师点拨:1)播放视频资料雕塑家工作的影片,感受雕塑创作的环境与过程, 体会雕塑艺术的特点。2 )教师点评。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了解并掌握了雕塑的基本概念、基本形式,学 会了如何分析雕塑的基本类型,并且初步掌握鉴赏雕塑的角度和方法,为 我们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课后思考:一件雕塑作品能够带给我们什么?教案评价1、评价要素: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知识的掌握、是否有创新思维、对问 题是否有独到见解。2、方法:1)形成性与过程性评价: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发言,有个人独立见解;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10、 在小组中发挥积极作用,个人自评与组内评价为合格 或者优秀 ;课堂表现 较以往有较大进步 的为优秀。本专题就是基于上一专题内容的应用与提高,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运用 网络信息技术等方法,达到鉴赏古今中外雕塑艺术的高水准。使学生在此专题结束后, 形成一定的雕塑鉴赏能力,提高审美、并体验合作、探索的乐趣。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雕塑语言鉴赏古今中外雕塑作品,区别它们的共性与差异,并选 择一件以上雕塑作品写作一份鉴赏短文。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图书馆、美术馆等资源,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 方法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艺术发展,勇于

11、探索,乐于合作,体验学习的乐趣。本专题问题设计3.1. 中西方神像雕塑有什么不同的特点?2. 现代雕塑与传统雕塑有哪些不同点? 写实与表现在雕塑作品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4. 材料与创意在雕塑作品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所需教案材料和资源 ( 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计算机、互联网常规资源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资料光碟教师提供相关资料教案支撑环境多媒体设备其他雕塑作品复制品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第一课时: 中西神像雕刻的对比鉴赏活动一: 观看课件, 教师引领,学生自主 完成1. 观察比较古希腊 宗教 雕塑 太阳神 犍陀罗式头像的异同点并总结犍陀罗佛像特点)

12、2. 比较犍陀罗式与笈多式佛像的异同点,同中国的南北朝、唐代佛像的对 比各有什么特点?3. 设问: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总结中西方神像雕刻的渊源与发展,从风格特点 与表现手法上演变的大致线索,体会不同的审美理想)活动二: 体验感受1.鉴赏摩西像 文艺复兴) 、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 唐)2. 静心模仿大佛的神态,感受内心的宁静活动三: 合作探究比较敦煌石窟、青州市博物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 窟的佛像分别有什么特点?要求:小组合作讨论,选择一件神像分析,得出结论,选派一名同学上台表述观点从雕塑类型辨识、风格样式解读、佛教文化感悟三个方面解读。小结:

13、 本节课以对比中西神像雕刻的特点来感受古代中国和古代西 方的审美理想和文化差异,体会神像雕塑带给我们的庄严、肃穆与敬畏。课后思考: 我们鉴赏了中国古代对于神的雕刻,然而在古代对于人 的雕塑有哪些呢?跟西方的又有什么不同呢?教案评价:1、评价要素:对中西神像雕塑作品做出正确的评价、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以及能力、学生的课堂表现2、评价方法:1)自评:能分辨出中西不同时期的神像雕刻风格特点。2)互评:小组成员完成,从参与度、参与效果两个维度出发,以A/B/C三个等级呈现。3)教师评价:以鉴赏中国四大石窟佛像特点的表述对小组进行终结性评 价;同时及时记录学生课堂表现,用作形成性评价,分 A/B/C 三等

14、呈现。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2)互评:小组成员完成,从参与度、参与效果两个维度出发,以A/B/C三个等级呈现。3)教师评价:以鉴赏中国四大石窟佛像特点的表述对小组进行终结性评 价;同时及时记录学生课堂表现,用作形成性评价,分 A/B/C 三等呈现。第二课时:活动一: 播放英雄视频,了解当时秦国历史1. 设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所呈现的雕塑作品会是什么样呢?在形象上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呢? 整体上:一组图片简单欣赏 个体上:分别从动态、服装细节、神态表情上分析欣赏铜车马造型严谨从以上三点,总结出秦兵马俑具有生动逼真的写实性特点。2. 总结鉴赏陵墓雕塑的方法: 教师带领

15、学生)回顾刚才是通过哪几个方面欣赏的秦陵兵马俑,从而总结出欣赏陵墓雕塑的两个方面:1 )感受秦国的强大和对人的力量的重视时代背景2 )动作、服饰、神情艺术特点活动二: 以讨论的形式鉴赏汉代霍去病墓前雕刻群1 、时代背景:问题一:以你对霍去病及西汉历史的了解,对 时代背景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2 、艺术特点:问题二:在欣赏之前,老师在短时间简单地捏 一个小猪的形象,采用了汉代雕塑最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是什么 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欣赏。欣赏之后,给学生 2 分钟的时间分别从材质、形象、艺术表现手法 上讨论,具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 写意)活动三: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现代雕塑与传统雕塑的不同点屏幕展示

16、中外现代雕塑的图片,学生在一阵阵的惊呼声中感受现代 多元化的雕塑形式,并分析现代雕塑与传统雕塑的差异,学生起立交流。 活动四: 各小组选出好作业做课堂交流要求:通过鉴赏中西方现代雕塑的代表作品,从材质、形象、表现 手法和艺术理念上都有哪些不同?写出鉴赏短文。小结: 本节课通过感受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群的杰出代表及艺术特征, 掌握分析和鉴赏传统雕塑的艺术风貌,现代雕塑与之相比则赋予更多的形式和可能性。课后思考: 我们身边的雕塑有哪些?它们都是怎样的形式和材质呢? 我们还能用什么材料做雕塑呢?教案评价屏幕展示中外现代雕塑的图片,学生在一阵阵的惊呼声中感受现代多元化 的雕塑形式,并分析现代雕塑与传统雕塑

17、的差异,学生起立交流。活动四: 各小组选出好作业做课堂交流要求:通过鉴赏中西方现代雕塑的代表作品,从材质、形象、表现 手法和艺术理念上都有哪些不同?写出鉴赏短文。小结: 本节课通过感受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群的杰出代表及艺术特征, 掌握分析和鉴赏传统雕塑的艺术风貌,现代雕塑与之相比则赋予更多的形 式和可能性。课后思考: 我们身边的雕塑有哪些?它们都是怎样的形式和材质呢? 我们还能用什么材料做雕塑呢?1、评价要素:对雕塑作品做出正确的评价、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以及能力、学生的 课堂表现2、评价方法: 1)自评:能运用美术术语写出对雕塑作品的评论短文。2)互评:小组成员完成,从参与度、参与效果两个维度出发

18、,以A/B/C 三个等级呈现。3)教师评价:以鉴赏短文的质量对小组进行终结性评价;同时及时记录学生课堂表 现,用作形成性评价,分 A/B/C 三等呈现。专题三我的综合材料创意雕塑所需课时2 课时 本专题是整个单元知识的拓展与提升。结合我们的生活分析雕塑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在我们现代生 活中的地位,利用课外一节课的时间进行探究。通过翻阅中外现代雕塑的有关资料,通过学生对雕塑厂 的参观,深入的探究现代雕塑的不同形式及制作方法等;探究各种不同材料的特点;探究雕塑作品的审 美规律;探究怎样用综合材料制作一个创意雕塑。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分析雕塑与环境的关系2

19、、学生了解现代雕塑的地位和特点。3、了解雕塑的材料与创意的关系。4、能制作一件雕塑作品。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分析讨论,上网和翻阅相关资料,达成共识。参观雕塑厂、雕塑工作室或大学雕塑课堂, 跟制作工人交流学习现代雕塑的不同形式及制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对雕塑的鉴赏能力和兴趣,培养热爱美术、热爱生活和创造美的心灵 。倾听并理解他人观点, 形成团队精神。本专题问题设计1. 生活中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制作雕塑呢?2. 如何运用你所选择的材料,制作怎样创意的雕塑作品?所需教案材料和资源 ( 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计算机、互联网常规资源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资料光碟教师提供相

20、关资料教案支撑环境多媒体、图书馆、雕塑厂其他雕塑制作的相关材料和工具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第一课时 课外)一、生活展现情境:学校足球场快要建成了,可是场外的雕塑还没建成。原因是一直没有满意的方案。你有什么独特的方案吗?主题:运动)心理驱动:能否尝试创作一件综合材料的雕塑作品。二、提出问题情境:1、雕塑作品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2、现在身边很多雕塑作品看不懂什么意思,我们该怎样欣赏呢?3、现代雕塑艺术家是用什么方法来制作雕塑作品的?4、与传统雕塑相比,当今的雕塑缺少的是什么,又有什么优点?5、我们生活中有什么材料可以作为雕塑的材料呢?6、不同的材料各自有哪些特点?7

21、、你觉得公园雕塑、学校雕塑、城市雕塑各自有什么特点?是否可以互换?二:确定研究方向并组织分工1、学生根据分层搭配分成 6 人一组。2、选出各组小组长、记录人员等。3、小组讨论研究的方向雕塑作品中材料与创意的关系方面。4、小组成员分工,绘制相关表格,准备相关资料与工具。三:课前社会调研活动1、 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带着问题,分头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学校、公园、 城市街道搜集雕塑形象素材,了解相关材料和制作手法。2、 小组成员把自己所了解的资料进行梳理汇总,并确定下一课时的任务与成员分 工,准备需要的工具和材料。第二课时: 课内)活动 1:个体探究 / 探寻研究方向。基于“雕塑作品材料与创意的关

22、系”专题,选择研究方向。每个小组选一种材 料,展开研究学习。活动 2:组织分工 / 拟定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围绕上述的研究主题,按照不同层次组合划分成 8 个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每小 组 6 人,进行成员分工 如资料收集、材料准备、过程整理等)。并研究、设计、优 化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围绕上述的研究主题,按照不同层次组合划分成 8 个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每小 组 6 人,进行成员分工 如资料收集、材料准备、过程整理等)。并研究、设计、优 化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活动 3:组织实施 / 信息整理。 根据方案与计划,小组开展已有经验、知识的学习。活动 4:研究论证 / 实验操作。 形成基本方案,拟定

23、相关的表现手段和表现技法,组织相关的工具材 料,进行创作。活动 5:总结经验 / 反思调整。 对采用的材料和创作的形式做一步调整、优化方案并选取最佳的表现形 式。活动 6:固化认知 / 制作成型。 利用成熟的方案、独特地表达手段和技法,创作出属于自己小组的个性 作品活动 8:撰写报告 / 提交成果。除了实物展示外,可利用 ppt、主题网站等方式上传与大家交流。教案评价过程评价:1. 积极参加活动,积极参加活动,能围绕专题开展某一研究课题,积极承担并较 好地完成一项任务。2. 积极参与讨论及实验,对研究能够提出1 条以上的合理化建议。3. 懂得合作,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自评及组内集体评价合格以上。评价工程评价内容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优 秀合 格较 差优 秀合 格较 差学习态度对雕塑活动主题始终有探究兴 趣,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积 极参与。组织合作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合理, 组员团结合作、配合默契,共 享信息,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信息搜集能力搜集信息迅速快捷,能很快找 出自已需要的内容,归纳分析 条理清楚,并提出合理化建 议。活动成效了解现代雕塑作2. 积极参与创作 题立意。雕塑作品能很好的表达主题, 造型独特,富于创意。终结性评价:品中材料和创意的关系,以及审美的特,能够独立或在同伴的协助创作一件综点。合材料雕塑作品,并符合本单元思维导图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