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变异与育种》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22624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变异与育种》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变异与育种》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变异与育种》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变异与育种》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变异与育种》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变异与育种》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变异与育种》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变异与育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析】考试说明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实例()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何原因()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1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2 能力目标: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3 情感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影响,激发学生用今日所学为家乡服务的思想。【教学内容分析】生物的变异及育种这两部分知识是必修2的学习主线之一,其中育种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重点知识,与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的基因工程专题有密切的联系。把课本中相关的内容整合在一起

2、进行学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相关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打破章节之间的界限,把相关知识点从内涵、外延及功能上有机地串联起来,实现学科内知识的相互综合,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从而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在使学生了解遗传学原理运用的同时,还关注到这部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高一时已经学过变异与育种的基础知识,并且课前布置了预习的任务,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回忆、比较来获得对知识的认识。高中学生具有求知欲旺盛、自学能力较强、自信等特点,因此可以尝试通过思考、讨论来解决生产实

3、践中的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知识得以强化。【设计思路】本节课是一节会考复习课,这就要求这节课的设计必须立足于基础知识,通过适宜难度的练习题,把基础夯实,为高考的一轮复习做好准备。本节课的设计,结合我们学校小班化的特点,分为预习反馈问题引领自主思考小组探究归纳总结评价提升六个环节。在预习中,主要让学生解决变异的基础知识,并通过概念图的形式展示出来,目的是希望学生在绘制概念图的时候,将各知识点之间建立起联系,对变异和育种的知识有个整体的把握,对于复习阶段学生对整个生物学科知识的把握也是有好处的。本节课课堂主要解决的是育种的知识,但是对于变异,学生的预习情况是我担心的一个问题,所以在预习

4、学案的反馈练习中精选了学生易混易错的题目,用练习的形式解决变异部分的问题。在预习学案的最后,让学生设计一道关于育种的题目,而学生设计的问题,同时也是这节课我们要引领学生解决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将课前他们自己生成的问题解决掉。然后通过表格的形式对四种育种方式进行比较、归纳。最后在再运用知识解决难度稍高的题目,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整堂课充分依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引导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总结法【教学过程实录】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展示几幅奇瓜异果的照片,让学生判断属于

5、哪种植物。激起学生兴趣,导入育种课题。争先恐后的抢答预习反馈(5min)展示学生课前完成的几幅不算很完整的概念图,肯定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在此基础上与我的概念图对比,最后展示学生的比就完整、详细的概念图,以此来教育学生在学习中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展示预习联习中错误较多的题目和对应的知识点,讨论解决存在的问题,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补充。观看概念图、记忆,建立变异和育种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学以致用(10min)展示课前学生自己编制的育种的综合体,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共同解决掉。教师补充、点拨。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展示归纳总结(10min)引导学

6、生根据各种育种方式的特点进行归纳,填表总结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展示能力提升(10min)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根据不同育种方式的特点按照题目要求设计、书写出培育方案。引导学生注意书写的规范。 写出适宜方案,对自己和同伴的方案进行评价。课堂小结(5min)对本节所学内容简单总结,(异想天开世园会)为下节课基因重组埋下悬念学生在脑海中对所学进行回顾,展开想象的翅膀。作业1、 对照会考要求,本节课你都学会了知识?还存在哪些问题?2、 请完善变异和育种的概念图3、 必做:完成达标训练第四套1221;选作达标训练第四套28【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初衷的预设的很多好的想法在设计思路中已讲明,在此就不复

7、述了。这节课的不足之处还是有的。1、整节课充分考虑学生的主题性地位,以如何调动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根本的着脚点,并以此为出发点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比如在预习中的绘制概念图环节。该环节可以很好的将各知识点之间建立起联系,但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将问题更具体化、化大问题为小问题,这样会更利于学生课前的学习。也有利于变异这部分知识的进一步夯实。2、课堂上的任务、指令可以再进一步细化。比如说学以致用环节,我当时是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去小组讨论,结果就是,很多学生直接跳过自主思考进入小组讨论,这样无疑不利于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而是有将大先生授课,转变为小先生讲课之嫌。倘若能将自主思

8、考、小组讨论这两个指令分开去执行,中间间隔一定的时间,每个学生的参与度会大大提高。3、对教学对象情况的估计不足。因为本课是复习课,所以是建立在学生前面知识的牢固掌握的基础之上,为确保这一点,课前已经布置了预习的任务,但是从效果来看,不同层次的学生,预习效果大不相同,这就导致学生在分组讨论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只是扮演被动接受者的角色,没有真正的展开讨论。同时因为是复习课,在育种年限这个问题上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是理解的,会的,而忽略了学生对其本质只是一知半解,造成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理解的并不充分。附学案:专题五 变异与育种【会考要求】1、 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2、 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何原因

9、()3、 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4、 说出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5、 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课前自主学习绘制一幅变异与育种的概念图在绘制概念图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小反馈:1、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 )A基因重组B染色体数目变异C染色体结构变异D基因突变2、基因突变发生在下列哪一过程中()ADNADNABDNARNA CRNA蛋白质D蛋白质性状3、从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A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B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的唐氏综合症C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对应部分的结构 D用花药培养出了单倍体植株4、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培养出马铃薯单倍体植

10、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是( )A二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D六倍体5、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有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B. 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导致基因重组C.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和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D. 无性繁殖可导致基因重组6、在二倍体生物中,可能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A子房壁细胞 B珠被细胞 C花粉细胞 D柱头细胞7、用一定剂量的秋水仙素处理某种霉菌,诱发了基因突变,秋水仙素最有可能在下列哪项过程中起作用?( )A有丝分裂间期 B有丝分裂前期C受精作用过程 D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选作:编制一道育

11、种的题课堂探究学习【学以致用】1、图中AD表示的育种方法称为_,其依据的原理是_。2、B过程常用的方法为_,ABC表示的育种方法称为_,与AD相比较,其优越性在于_。3、图中E过程对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进行相关处理的最佳作用时期是_,请列举一种能引起E过程变化的物理因素_。4、F过程最常用的一种化学试剂是_,它的作用原理是_。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用_处理_的方式来获得获得无籽果实。5、上述育种过程中,哪两个过程所使用的方法相同?_(填写字母),处理的对象有何差异?_。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原理常用方法优点缺点举例【归纳生成】【能力提升】1、番茄是一种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的果蔬,深受人

12、们的喜爱。现有3个番茄品种,A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B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C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3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分别控制叶形、花色和果形3对性状。1)、如何运用杂交育种方法利用以上3个品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如果从播种到获得种子需要一年,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成熟植株最少需要多少年?2)、如果要缩短获得aabbdd植株的时间,可采用什么方法?简述其过程? 2、番茄与甜椒自然杂交后形成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番茄椒既像辣椒又像番茄,故称番茄椒,它同时具有番茄和甜椒的特点,果实外型与番茄相似,其内部结构又与甜椒相似。果皮比较厚实、有蜡质,耐储

13、运,货架期长,具有加热后对营养和颜色毫无影响的特性。但是番茄椒不能产生后代。怎样培育出可育的番茄椒?说出育种方法及过程? 测一测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队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 ,F2矮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2)、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 类。(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组,原因是 。(4)通过矮杆抗病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获得的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课后巩固反思4、 对照会考要求,本节课你都学会了知识?还存在哪些问题?5、 请完善变异和育种的概念图6、 必做:完成达标训练第四套1221;选作达标训练第四套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