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222629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上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上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上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上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上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七上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城 南 中 学 孙 绍 峰联 系 电 话: 初中 语文 教案设计课题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学习目标(融合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1、 积累文言词语,正确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2、 感悟学习作者的情怀。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感悟作者的情怀和节操。教学难点:领悟、学习两文的托物言志等写作手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法与学法设计一、课题导入了解常识二、整体感知熟读成诵三、合作探究学

2、习写法四、强化巩固自主预习一、课题导入了解常识二、整体感知熟读成诵三、合作探究学习写法四、研讨共性拓展延伸第一课时陋室铭1、大家知道古代散文精品集古文观止吧这本书选了222篇从先秦到明末的古代散文作品。有一篇小短文,仅仅81个字就占有了古文观止的一席之地,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刘禹锡写的陋室铭2、简介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刘宾客集,这篇铭文是他在安徽和州刺史任上写的。 3、简介文体: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1、 一读,读准字音,理通文意。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

3、,疏通文意。2、二读,带上感情,读出感受。教师重点指导:(1)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有延长音。(2)前四句读后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二句,以突出文意。(3)“苔痕”二句写环境,要读得有点美感,以下六句写室中生活图景,虚写的文句(“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应读得轻一点,才有韵味。(4)“南阳”二句读后,要作一顿,然后用肯定的语调读最后两句。3、三读,读出韵味,突出语感。先教师范读,再指名读,然后让学生自己读。4、四读,自由放声,出口成诵。提出问题,再读课文,小组研讨。1、 找出统领全文的主旨句。2、 作者是如何引出陋室是从哪几方面表现其简陋的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3、结尾为什么要写

4、“诸葛庐,子云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含义4、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1、当堂默写陋室铭。2、预习爱莲说。疏通文意,画出疑难,感情朗读。也可试着背诵。第二课时爱莲说 1、莲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我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而自从北宋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问世后,莲花更成了高洁的象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2、简介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宋代着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着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 3、简介文体:说,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

5、对各种问题的见解。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1、一读,读准字音,理通文意。指名分段朗读,解决预习中字音词意等方面的困难。2、二读,带上感情,读出感受。教师重点指导:前一段用陈述语调读;后一段发议论,有判断,有感叹,要注意前后语调使用的区别。 前一段首句是总说,当用提顿语气读;“可爱者甚蕃”要读得分明。以下依次说菊、牡丹、莲,其间应有明显的停顿,“牡丹”后的停顿要长一些。 “予独爱莲”是统领语,“之”要轻读。后面的内容要读出层次感。前两层亦可用描写语调读,有审美感情,读后作稍长停顿,再出末句,以突出莲的品格。 “菊之爱”一句有惋惜意,“莲之爱”一句有慨叹意,“牡丹之爱”一句有讽刺意。 3、

6、三读,读出韵味,突出语感。先教师范读,再指名读,然后让学生自己读。3、 四读,自由放声,出口成诵。4、 当堂默写。提出问题,再读课文,小组研讨。1、找出全文的主旨句和贯穿全文使之文笔简洁却情感丰富的一个字。2、多媒体欣赏莲的形象,然后从文中找出作者对莲形象描绘的句子,想一想作者从哪些方面写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质。3、作者爱“莲”,仅仅写“莲”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写菊和牡

7、丹一是对莲的衬托。在反复的衬托中既突出莲的品格,又表达自己在污浊尘世间保持高洁品行的情怀;写牡丹是反衬,写菊是正衬。二是这三种花引出三种评价和比较,名为写花,实为写人。托物言志,表达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等高洁品质。1、 分析两文的相似之处。(1)在结构上,都是从别的事物着笔,引出主旨,转入正题;都是从多方面对所描写的事物做了细致而传神的描绘;结尾都是含蓄隽永。(2)在思想内容上,陋室铭表现了作者高洁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意趣,爱莲说表现了自己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态度,都表现了作者傲岸清高的思想。(3)在写作特点上,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陋室铭借陋室传达自己讲究道德修养的思想。爱莲说借莲

8、花比喻君子洁身自好的情操。2、 能力训练。(1)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请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种你最喜欢的花。(200字左右)(2)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任选事物,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其象征意义。如:蜡烛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锚-即使一生不露面,也会感到它的存在。镜子送它一张笑脸,还你一份自信。稻穗空虚者的头,总是昂的最高。篮球总是堕入圈套,因为有人拍你。3、课下搜集写花的诗句。让学生带着思考、求知的渴望来学习陋室铭。记住基本文学常识。了解文体特点。教师及时点拨、补充学生不理解的字词的意思以读促解。通过感情朗读,加深理解文意。以读促悟。通过韵味朗读,感受

9、作者情怀。在前三读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引导学生把握主旨。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点拨,完成板书:山水 比兴 引陋室对偶 拟人 描环境对偶 衬托 夸朋友虚实 正反 话生活 点拨板书:类比 隐含 立志向引经 据典 表态度引导学生感悟主旨,认识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小组检查,改错三遍。自己朗读,划出疑难,小组解决,不能解决的,下节课研讨。教师点莲之“高洁”,暗示主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记住基本文学常识。了解文体特点。让学生课前把疑难问题板书到黑板上,课上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及时点拨,补充。以读促解。通过感情朗读,加深理解文意。以读促悟。通过韵味朗读,感受作者情怀。在前三读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小组检查,改错三遍。让学生找找,讨论明确。学生观赏幻灯片画面:有莲池,有莲的特写:有月下之莲,日中之莲;有盛开之莲,含苞待放之莲。师点三次衬托。师点象征和对比。引导学生多方面探讨两文的共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归纳能力。为下面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做好铺垫。学习借鉴,学以致用。培养学生高度浓缩语言的能力。搜集内容下一节课课上展示。板 书 设 计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山水 比兴 引陋室 对偶 拟人 描环境 北宋 周敦颐对偶 衬托 夸朋友 虚实 正反 话生活 爱高洁之莲-慕君子之德类比 隐含 立志向 引经 据典 表态度 托物 言志惟 吾 德 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