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教案1-(新版)商务星球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222947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教案1-(新版)商务星球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教案1-(新版)商务星球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教案1-(新版)商务星球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教案1-(新版)商务星球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教案1-(新版)商务星球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教案1-(新版)商务星球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天气与气候【课题】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第1课时)【课型】复习课【课标要求】【复习过程】【激趣导入】本次期末考试内容相对期中之前的要简单得多,第四章天气与气候在本次期终考试中占较大比重,气候也是出大题的地方。另外本章内容看似较难,其实规律性较强,识记并不难,只要大家好好记,相信在本次期末考试中都能挽回面子取的好成绩。本节课我们复习第四章的前三节。【学生活动】认真听讲,端正态度,树立信心,给自己正确定位。【设计意图】地球和地图这两章内容较难,期中考试得高分不易,打击了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在此应多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其树立信心。【闭卷自查】第一节:天气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是短时

2、间的大气状况,是易变的;气候是长期的(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稳定的。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1)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_、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_,绿色表示_、蓝色表示_(2)掌握59页天气符号晴_小雨中雨大雨暴雨_雨夹雪小雪中雪大雪_台风_(3)认识风向和风级:风向是指_,3、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1、气温的测量工具_,放在_里,距地面_米2、气温的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_小时左右(14时);最低温出现在_。计算气温日较差=_(2)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_月最高,_月最低海洋上_月最高,_月最

3、低;南半球则相反。会计算气温年较差=_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图高温中心_,低温中心_、等温线密集处温差_、等温线稀疏处温差_。(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低纬度气温_,高纬度气温_(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_,海洋气温_;冬季陆地气温_,海洋气温_。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_。(海拔每升高_米,气温约下降_ )(3)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原因_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1、降水形式包括_、_、_等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_2、一个地方一年内的降水季节变化通常用_图来表示3、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区降水_,两极地区_在南北回归线附近,_降水少,_降水多。中纬

4、度(温带)地区,_降水少,_降水多。在山地,_降水多,_降水少。4、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_,降水多的原因_;最少的地方是_。【学生活动】不看任何有关资料独立完成复习提纲,自查疏漏。【教师活动】教师巡回查看,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设计意图】采取闭卷自查的方式让学生找到自己的薄弱之处,并加深印象。教师只是查看而不直接指出错误,给学生一个自纠的机会。【开书明目】【学生活动】自查中不会做的题目,或记忆含糊不清的题目通过查找课本来解决。 【设计意图】课本是学生学习本学科的根本,让自己找回记忆,同时梳理自己脑海中的知识框架。【求“师”解惑】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内均有优等生、

5、次优生、后进生等。【学生活动】 自找“小老师”将前两个环节中没能解决的问题拿到组内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题目可小组间交流。【教师活动】 此环节中,教师仍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不作指导,但还是要了解学生的疑难所在,心中有数。【设计意图】 因为这是复习课,难点已在新授时处理完了,基本上没有学生完全不会的题目 ,合作探讨后应该能得到答案;并且学生给学生讲题比教师讲的效果要好 ,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给别人讲一遍自己也会印象深刻。【过关展示】【教师活动】 将提纲中涉及到的题目以提问的形式逐一让学生回答,答错的同学每人每次扣所在小组1分,直到答对为止。【学生活动】 积极回答问题展示成果,同时认真听别人的回

6、答校对自己的答案是否有误。【设计意图】 此环节中的“关”就是教师这一关,教师迟迟不说答案,为的就是在这一环节中能让学生认真校对答案。通过这一环节答案才真正尘埃落定,让学生悬着的心最终放下,必定印象深刻,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巩固检测】1、识别下列天气符号。 2、下面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3、.有关右图等温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反映的是北半球七月气温分布 B.该图反映的是北半球一月气温分布 C.该图反映的是南半球的夏季气温分布D.该图反映的是南半球的冬季气温分布4、下列关于气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B同纬度地区陆

7、地气温比海洋高C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D同一纬度沿海气温比内陆地区气温低。5、下列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B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C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D降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设计理念)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经验一 每次考试后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我们很容易做对的题目,往往是那些让我们很纠结不能确定答案或思考了好久仍没有头绪的题目。因此我让学生在完成复习提纲时,以闭卷自查”再”开书明目”的方式来加深印象。经验二 我参与、我学习、我快乐,一道题如果是同学讲给你听懂的,或是与同学探讨出来的又或是你讲

8、给别人听的都会印象深刻。教师的独角戏太枯燥,因此我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开书明目”后设计了“求师”解惑”环节,这一环节中的“师”是学生自己找的小老师,同时你也可以做别人的小老师。要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必须制定出标准答案,并且限定时间,因为在下一环节中老师要检查了,所以课堂气氛相当紧张,学生都动起来了,效果很好。经验三 越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不知道珍惜。老师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学生不一定会珍惜。在“开书明目”和“求师解惑”两个环节中教师只充当旁观者,巡查发现问题不指出,只做到心中有数。在“过关展示”环节,教师将提纲上的问题逐一提问,学生答错的题目要扣所在小组的分数,直到提到答对的同学为止。这一过程是在校对答案,并且是让学生有代价的得到正确答案,来之不易的答案多少会多些珍惜! 我的课堂实践中在这一环节上教室里鸦雀无声,当碰到连续答错时,每个同学都瞪大了眼睛期待正确答案。最后我又设计了“巩固检测”来检测本节课的复习效果。总体感觉,学生都动起来了,注意力也集中了,课堂效率也提高了。当然我的复习模式还有很不足之处需要在各位同仁的批评指正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静候赐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