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九级上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23214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历史九级上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华师大版历史九级上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华师大版历史九级上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华师大版历史九级上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华师大版历史九级上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历史九级上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大版历史九级上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之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表现,它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障碍,100多年后,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同时它还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新课标指出:通过世界近代史的学习,要了解世界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初步学会对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和综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最典型的代表,所以学好本课会为以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对比和联系奠定基础。学情分析:我班学生的基础属于中等,对于世界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有了一

2、定了解,这就为分析英国革命的原因奠定了基础。由于学生准确把握历史事件的能力还比较弱,设置关键词,引导学生概况经过。引入针对性的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影响。课程标准:通过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初步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革命发生的原因,阐述革命的经过,理解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和作用,初步理解君主立宪制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提升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示革命过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中英两国政体的对比,掌握学习世界历史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光荣革命”的成功说明了和平解决重大社会矛盾的有利性;通过权利法案认识从专

3、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和意义。教学难点: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教学流程第一步:图片导入、激发兴趣课前播放英国风景图片。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很多关于英国的图片,当今的英国有一位名人!出示图片。她有一座美丽并且豪华的宫殿,她有一辆价值连城的黄金马车,她还有很长一段的头衔。她是谁?她是不是今天英国实际上最高的统治者吗?在历史上英国国王是怎样开始逐渐失去统治地位的呢?让我们一同进入17世纪英国的历史,来探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来龙去脉。第二步:整合教材、突破重点把教材三个子目的内容整合为“繁荣与黑暗”、“曲折与

4、反复”、“妥协与胜利”,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探究原因、过程、影响。(一)繁荣与黑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17世纪的英国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态势呢?出示“新航路开辟示意图”,问:“新航路的开辟给英国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学生回答:“地理优势以及资本积累”。那么英国当时的资本主义有没有发展起来呢?出示材料二三,问“材料二、三反映英国社会出现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资本主义有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表现在手工工场已相当普遍,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农牧场,因此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师:因为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17世纪的英国出现了经济的繁荣景象,那么经济的繁荣有没有得到当时政治

5、上的推动呢?出示“斯图亚特王朝图片及文字”。学生回答后归纳,当时的英国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黑暗,繁荣与黑暗并存。 过渡:资产阶级和国王早期的斗争主要通过议会,英国议会传统上有征税的权力,但是在斯图亚特王朝时期来自苏格兰的詹姆士一世破坏了这一传统,厉行专制统治,擅自强征新税,随意解散议会。1640年,查理一世为筹措军费,被迫重开议会,由此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新旧势力之间又是如何较量的?过渡到革命过程。(二)、曲折与反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1、迅速阅读教材,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路线图,概括革命的过程。给出关键词:苏格兰起义、议会召开、内战、克伦威尔、共和国、复辟、宫廷政变

6、。学生展示完之后出示年代尺,指出国王与议会的斗争漫长、曲折、反复。预设了两个探究题,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斗争的开始和结束,和平方式解决矛盾。但对革命的内涵缺乏理解。老师讲解:革命的最终目的是夺取政权,议会提出限制王权已经涉及到了政治斗争的核心即权力,因此揭开了革命的序幕。1688年的威廉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事实上建立了资产阶级比较稳固的统治。不流血的政变就达到了目的,英国人用和平方式解决了矛盾。今天我们经常会遇到种种复杂的矛盾,如何解决最为有利?要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在很多时候和平方式应该是我们的第一选择。1688年,当威廉在接受王冠的同时也接受了资产阶级所

7、提出的种种条件,双方的妥协最终促成了英国的胜利。(三)妥协与胜利英国革命的结果和影响1、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是什么?它颁布后王权都受到了哪些因素的限制?1688年由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同学们注意权利而非权力,通过法律形式表明国王拥有的权力和应该享有的利益。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能够答出:限制王权。那么怎么限制,让学生通过阅读权利法案内容感知到:王权受到议会和法律的限制,议会代表着多数人的利益,象征民主,法律代表公共意志,寓意法治,当时的英国在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人治走向法治。而法律由议会颁布,有人形象的比喻为: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国王是议会的国王,革命前国王可以随意解散议会,

8、革命后王权受到议会制约。由此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得以确立起来。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引入了相应的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阅读,然后感知、分析、理解、归纳。总结完以后,要进一步拓展,分析影响应该从“国内、世界”、“当时、后世”“积极、消极”等角度分析,培养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技能。第三步:中外对比、思维拓展 17世纪的英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当时的中国呢?引用康熙皇帝的一段话让学生对比中英两国最高权力的分配。让学生来读来感知:“躬自断制”可见康熙皇帝牢牢把握权力,不容许任何人分割。而英国:“不经议会同意,不能”,英国国王的权力在逐渐转向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100多年后英国进行了工业

9、革命。而中国继续厉行君主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中华帝国落后于世界潮流。1840年英国用大炮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开始了屈辱的近代历史。通过中外前后对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17世纪英国完成的从人治到法治、专制到民主的转变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必然趋势。第四步:知识归纳、夯实基础第五步:反馈练习、查漏补缺第六步:感悟历史、知识升华 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反复斗争,英国人最终在和平与暴力之间选择了和平,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平衡。睿智的英国人,用和平解决了矛盾,用妥协换取了胜利,用法律构建了民主,用传统维持了稳定,用现代精神铸就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学习历史、以史为鉴,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经验呢?以上是

10、我的教学设计,还有诸多不成熟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党瑞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点评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具有较高的教学难度,有很多较为抽象的内容。党瑞超老师对各部分内容把握正确,处理得当;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完成了教学任务。是一节高水平的好课。对抽象理论问题的处理。本课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议会、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等政治概念对中学生来说都很难理解。党瑞超老师能够化繁为简,运用浅显易懂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曲折反复,议会和国王的斗争复杂多变,学生很难把握。党瑞超老师先给出了几个关键词,引导学生分小组阅读课本,相互合作书面概括出革命过程,再来口头展示。这种学生合作探究

11、的活动方式非常朴素,没有喧闹,但非常实用,效果特别好。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阅读、理解、概况、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训练。动静结合,学生是真正的思维的参与。之后党瑞超老师又出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的年代尺,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有了深入的体会,这样就对此部分内容进行了提升,又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方法的训练。对相关学习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如:把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进行了合理的对比联系,使学生认识到两种政治制度的优劣高下,获得了宏观观察历史的视野。注重史料教学。提供了数量合理的各种史料:图片、地图、文字史料、年代尺等,并且进行了准确的分析,充分利用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形成阅读分析史料得出结论的意识。这是一节具有独特风格的与众不同好课。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