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精品教案 .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24440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精品教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标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精品教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标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精品教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标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精品教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精品教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精品教案 .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2)精品教案学习目标 了解工业联系及工业生产的集聚和分散,从而理解工业地域的形成. 世界工业地域 能力目标 增强对工业地域形成的理解. 从所给案例中得到发展本国工业地域的启示.学习方法 注重理解,切忌死记硬背. 注意结合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一)工业地域的形成1.工业联系有哪几种? 生产上的联系-即工业产品的联系。 地理空间上的联系-利用基础设施、劳动力。 信息上的联系2.工业集聚有哪些优势?随之带来的问题有哪些? 优势: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问题:用地紧张,水电供应不足,交通拥

2、堵,原料、燃料供应困难,环境问题加剧等。3.工业分散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优势? 原因:工业过分集中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现代交通运输的进步,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的建立,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等。 优势: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如跨国公司的布局,或趋近劳动力廉价的地区,或趋近市场较大的地区。4.一般来说,在工业化的前期和中期表现为工业集聚还是工业分散?工业化的后期表现为? 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相比较而存在,相独立而发展。一般来说,在工业化前期和中期,表现为空间的集聚,到工业化后期,多表现为工业分散,即向工业基础落后的地区扩散。5、工业地域是怎么形成的?形成方式有哪两种? 由于

3、工业联系和工业集聚效应等作用,使工业生产在空间上形成规模不等、形态各异的工业地域。它有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精讲点拨1.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内的高科技企业之间大多没有生产上的联系,为什么会出现 集聚现象?(集聚能接近市场或用户,及时反馈信息,以获得规模效益。) 2、摩托罗拉公司元件生产厂在美国“硅谷”,为什么其分厂遍及是世界各地? 这是工业分散现象,主要因为电子元件运输量小,可以空运;分散到世界各地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条件,接近市场、接近原料地、利用廉价劳动力,减少市场的交易费用。3、世界上有很多“钢城”、“汽车城”,但很少听说“糕点城”、“糖果城”,这是什么原因? 以钢铁工业

4、或汽车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发育程度较高,容易扩展成工业城市;而以糕点、糖果等食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发育程度低,不易形成工业城市。当堂达标 做学案67页典题精析1、2、3、 做学案68页即时巩固1、2、3、(二)重要工业地域1、请同学们说出一些世界著名重工业区的名称 中国的辽中南工业基地、德国的鲁尔区、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2、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存在的问题?调整的措施?3、在地图册上找出鲁尔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精讲点拨1、 辽中南工业区和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有何异同点? 相同点: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 不同点:鲁尔区铁矿、石油、海洋资源短缺;水资源充足;内河航运发达;市场体制 健全。 辽中南工业区铁矿、石油、海洋资源丰富;水资源不足;海洋运输便利;市场体制薄弱。2、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丰富的煤炭资源、铁资源;水资源丰富;五大湖廉价而有便利的交通;农业发达;经济发达。3、世界一些著名高科技工业区。分析其区位条件。 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中国的中关村、印度的班加罗尔工业区。 区位条件:环境优美;靠近高等院校;交通便利;当堂达标 做学案69页即时巩固1、 做学案69页自我测评1、2、3、4、质疑反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怎么学得?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释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