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案第一专题《祖国土》.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2520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案第一专题《祖国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案第一专题《祖国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案第一专题《祖国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案第一专题《祖国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案第一专题《祖国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案第一专题《祖国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案第一专题《祖国土》.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案第一专题祖国土【专题内涵解说】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自有国家以来,每个人都天然地与祖国连在了一起。祖国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风物、气候特点。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从而与别国区别开来。因此,对个体来讲,祖国不仅是其出生的国度,而且给他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文化的背景,同时赋予他继承、延续并创造这种文化的使命。捍卫国家尊严,促进国家繁荣,也因此成为每一个国民的责任。所以,爱国主义是从古到今最朴素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但是,人与国家的关系是复杂的,从历史上看,

2、正如法学家潘大道所说,国家“都是为少数人所独占君主、军阀、资本家及专业之官僚、政客等”(为什么要爱国),他们在阶级社会中常常是作为国家的代表,这必然造成个体对国家的复杂态度,为什么历史上经常出现忠君与爱国的矛盾,道理就在这里。所以,陈独秀在谈到爱国主义时说道:“要问我们应当不应当爱国,先要问国家是什么。”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当异族入侵时奋不顾身地捍卫自己的国家,同时也表现为愤怒与忧患,批判与建设,谴责与赞美,这些都可以是出自对祖国的热爱。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责任,都发扬国家主人翁的精神,我们的国家才能一步步走向民主,走向繁荣,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本专题从两个方面对祖国这一人文主题

3、进行梳理:第一板块重在阐释祖国对个体的文化滋养,表达了人们对其祖国的热烈赞颂;第二板块则要复杂得多,重在探讨个体面对国家贫穷、腐败或自身遭受厄运时的种种情怀与对祖国繁荣进步的热切期望。第一板块 江山多娇祖国山川颂【学习目标】一、 进一步了解祖国山川的美丽,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二、 了解“颂”的文体特点,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自主预习】一、基础字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烧灼( ) 湖泊( ) 莽苍( ) 广阔无垠( ) 萦回( ) 苍苔( ) 龙湫( ) 生机盎然( ) 汲水( ) 涟漪( ) 澄澈( ) 飞流急湍( ) 混浊( ) 荒冢( ) 露珠( ) 捉摸不定( ) 鹰隼(

4、) 丘壑( ) 摇曳( ) 铿锵有力(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企盼:云蒸霞蔚:叹为观止:耐人寻味:二、框架问题1文章写了祖国的哪些山川美景? 2除了写祖国的山川风物,作者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 预习反馈(自主质疑和方法总结)【课堂学习过程】一、 预习检测二、 文本研习1朗读全文,把握文章脉络,理解“祖国”的含义,体会铺叙的特点。(1)把握文章的脉络。 一二两节与全文有何关系 读三到二十四节,划分部分,并说说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最后一部分,概括作者的情感 (2)铺叙的特点: 【课内文本阅读】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装束。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夏天,它披

5、着青葱轻俏的夏衣;秋天,它穿着金黄色的庄严礼服;冬天,它换上了朴素的雪白长袍。 大自然的季节的变换,促使着新生事物的成长。 繁盛的花木掩着古墓荒坟,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砖废瓦。人世有变迁,而春天则永远在循环不已。 夏天的清晨,农村姑娘赤着脚,踩着草上的晶莹的露珠,走到银色的小溪里满满地汲了一桶水。云雀在天空歌唱,霞光照着姑娘的鲜红的双颊。 这是多么纯朴的劳动者的美啊! 秋天,到处是红红的果子,翠锦斑斓的树叶。 在冰峰雪岭下不也能开出雪莲来吗?你看它是否比荡漾在涟漪的水面上的睡莲更娇艳? 暗夜将尽,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企盼着晨曦。果然,红光满面的太阳出来了,它愉快地抱吻着每一枝树梢,发出

6、金色的微笑。 黄昏蹒跚在苍茫的原野里。最后看见它好像醉汉似的颓然倒下,消失在黑夜里了。明早起来一看,它早已无影无踪,只看见万丈红霞捧出了初升的太阳。1选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试举例说明。 2为什么“草比花更能引起人们的许多联想和遐思”? 3“繁盛的花木掩着古墓荒坟,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砖废瓦”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课外拓展延伸】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面对着巨流滚滚的扬子江,我想起了它的发展历程。最先它不过是雪山冰岩下面滴沥的小泉,逐渐才变成苍苔滑石间的细流,然后是深谷里跳跃着喜悦的白色浪花的溪涧。以后它又逐渐发展,一时它是萦回在牛羊牧草之间澄澈的清溪,一时它又是沸腾咆哮、素气云浮的瀑布,一时它是波平

7、如镜、静静地映着蓝天白云的湖泊,一时它又是飞流急湍、奔腾在崇山狭谷之间的险滩。不知经历了多少曲折和起伏,最后它才容纳了许多清的和浊的支流,形成了茫若无涯、浩浩荡荡的大江。 还有黄果树的瀑布。远离瀑布还好几里,就先听到丘壑雷鸣,看到雾气从林中升起。走近一看,只见一股洪流直冲而下,在日光映射下,像是悬空的彩练,珠花迸发,有如巨龙吐沫;水冲到潭里,激起了沸腾的浪花、晶莹的水泡。大大小小的水珠,随风飘荡,上下浮游,如烟如雾,如雨如尘,浸人衣袖。上有危崖如欲倾坠,下有深潭不可逼视。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生平到过不少的名山大川,但在我脑海里印象最深的还是家乡门前

8、的小溪。春天,秀水涨满,桥的两孔像是一对微笑的眼睛。细雨如烟,桥上不时有人打着雨伞走过。对岸的红棉树开花了,燕子在雨中飞来飞去,一阵一阵的风,吹来断续的笛声小溪唱着愉快的歌流走了,它将冲击着一切崖岸流向大海。静静的群山,仍留在原来的地方,目送那盈盈的水波远去。流水一去是决不回来了,但有时也会化作一两片羽云瞭望故乡。 1.作者叙述扬子江的“发展的历程”意图是什么? 2. 描写瀑布的一段文字,用的是什么顺序? 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 3. 作者“生平到过不少的名山大川”,但为什么“脑海里印象最深的还是家乡门前的小溪”? 4. 结尾两段,群山和流水各有什么象征意义?流水化作羽云瞭望故乡,有什么含义?

9、 长江三峡【学习目标】一、学习本文抓住三峡特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二、学习体会本文在景物的描绘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三、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资料链接】解题:()长江三峡是写景抒情的游记名篇长江三日的第二部分,题目是编者加的。长江三日收在刘白羽散文选中。()长江三日是一篇日记体游记,记叙的是年月中旬,作者从重庆乘“江津号”轮船沿江驶往武汉的一段航程。作品第一节,写月日雾夜在长江上航行穿过崇山峻岭的情景;第二节,写月日穿过三峡时在激流险滩中前进的情景;第三节写月日出峡后航行在风和日丽、柔和宁静的大江上的情景;最后以武汉长江大桥的壮观图景作结尾。整篇文章构成这样一

10、个意境:穿过茫茫雾夜在激流险滩中战斗、航行迎来明朗开阔、光华灿烂的图景。()三峡:长江的一段,西起四川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公里,由西往东,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江段迂回曲折,江中滩峡相间,两岸危崖耸立,如层层围屏,高出江面米以上,江面最窄处仅百米左右,在巫峡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巫山神女,于云雾之中,楚动人。2作者:刘白羽,现代作家,年生,北京人,年开始创作。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散文集早晨的太阳万炮震金门红玛瑙集长江三日红太阳颂伟大的创业者巍巍太行山等,亦有小说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等。刘白羽的作品,跳动着时代

11、的脉搏,充满着强烈的战斗气息,感情炽热,气势雄伟,语言丰富畅达,色彩绚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自主预习】一、注音瑰( )丽 启碇( ) 夔( )州 对峙( ) 秭( )归 万仞( ) 崆( )岭 万壑( ) 汨( )罗 美髯( ) 眺( )望 草坂( ) 绛( )紫 停泊( ) 滟滪( ) 缥缈( ) 婀娜( ) 层峦叠嶂( ) 二、框架问题课文中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划出课文中描写山水云雾的句子,体会课文是怎样突出描绘三峡激流的气势的。 【课堂学习过程】一、 预习检测二、 文本研习【课内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瞿塘峡口为三峡最险处,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

12、塘险过百牢关。”古时歌谣说:“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这滟滪堆指的是一堆黑色巨礁。它对准峡口。万水奔腾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会撞得个粉碎。现在,巨礁虽早已炸掉,但瞿塘峡中仍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漩涡,船从漩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过了八公里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像闪电样射在左边峭壁上。右面峰顶上一片白云像银片样发亮了,但阳光还没有降临。这时,远远的前方,无数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

13、出现一团红雾,你看,绎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极了。就像那深谷之中向上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这时,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两面巨岩,倒影如墨;中间曲曲折折,却像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前面那团红雾更红更亮了。船越驶越近,渐渐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渐渐看清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八点二十分,我们来到这一片晴朗的金黄色朝晖之中。1. 选段开头引用了杜甫夔州歌和古时的歌谣,目的是什么? 2. 指出下面语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像闪

14、电样射在左边峭壁上。 3. 简析这一段文字采用的写作手法。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船随山势左一弯,右一转,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两岸山势奇绝,连绵不断,巫山十二峰,各峰有各峰的姿态,人们给它们以很高的美的评价和命名,给我们的江山增加了诗意,而诗意又是变化无穷的。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特别好看的是悬岩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像是满山杜鹃了,峡急江陡,江面布满大大小小漩涡,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

15、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但这正好使远方来的人,有充裕时间欣赏这莽莽苍苍、浩浩荡荡长江上大自然的壮美。苍鹰在高峡上盘旋,江涛追随着山峦激荡,山影云影,日光水光,交织成一片。西陵峡比较宽阔,但是江流至此变得特别凶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船一下随着怒涛冲去,一下又绕着险滩迂回前进。最著名的三个险滩是:泄滩、青滩和崆岭滩。初下泄滩,你看着那万马奔腾的江水会突然感到江水简直是在旋转不前,一千个、一万个漩涡,使得“江津”号剧烈震动起来。这一节江流虽险,却流传着无数优美的传说。十一点十五分到秭归。据袁崧宜都山川记载:秭归是屈原故乡,是楚子熊绎建国之地。后来屈原被流放到汨罗江,死在那里。民间流传着:屈大夫

16、死日,有人在汨罗江畔,看见他峨冠博带,美髯白皙,骑一匹白马飘然而去。又传说:屈原死后,被一大鱼驮回姊归,终于从流放之地回归楚国。这一切初听起来过于神奇怪诞,却正反映了人民对屈原的无限怀念之情。姊归正面有一大片铁青色礁石,森然耸立江面,经过很长一段急流绕过泄滩。在最急峻的地方,“江津”号用尽全副精力,战抖着,震颤着前进。急流刚刚滚过,看见前面有一奇峰突起,江身沿着这山峰右面驶去,山峰左面却又出现一道河流,原来这就是王昭君诞生地香溪。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我们遥望了一下香溪,船便沿着山峰进入一道无比险峻的长峡兵书宝剑峡。1选出对第一段两个“诗意”的表达作用理

17、解正确的一项( )A是就人们给巫山十二峰以很高的美的评价和美的命名而言的,是就眼前不断展开一幅幅风景画而言的。B是就三峡的美而言的,是就巫峡的美而言的。C和都是就人们给巫山十二峰以很高的美的评价和美的命名而言的。D和都是就眼前不断展开一幅幅风景画而言的。2选出对第一段画线句子含义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突然发现深灰色石岩从高空落入江心,那落下的轨迹像一个惊叹号。B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那形状像个巨大的惊叹号。C这个句子既描写了直垂而下、浸入江心的石岩状似巨大惊叹号,又表达了如此壮美 的景象令人惊叹的感情。D见石岩直垂浸江的景象,产生石岩“从高直下”的动感,不禁发出惊叹。3“瞿塘

18、峡象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象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其中用“闸门”“画廊”作比喻各说明了什么样的特征?(字数不超过6个字)(1)“闸门”说明瞿塘峡 。(2)“画廊”说明巫峡 。4文章写西陵峡时,介绍了“秭归”和“香溪”两个县城,文中引用有关屈原的传说和杜甫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课后练习】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漩涡(w) 隽秀(jn) 婀娜(nu) 峭壁(qio)B秭归(z) 朝辉(zhn) 眺望(tio) 苍鹰(yng)C轮廓(u) 翡翠(fi) 夔州(ku) 绛紫(jing)D瑰丽(gu) 澎湃(pi) 缤纷(fn) 朦胧(m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 )A刚从远

19、处看到的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山如斧削,俊修婀娜。B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一处,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是神妙莫测。C看到万仞高峰之巅,有一细石耸立,如一人对江而望,那就是充满神奇漂缈传说的美女峰了。D山峡却越来越狭,前面两山对寺,看去连一扇大门那么宽也没有,而门外,完全是白雾。3选出杜甫的咏怀古迹的句序排列完全正确的一项( )生长明妃尚有村分明怨恨曲中论独留青冢向黄昏群山万壑赴荆门千载琵琶作胡语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一去紫台连朔漠A BC D4.下列的文学文化常识,阐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这里所说的明妃指王昭君,为避讳

20、,而称明妃。B长江三峡选自我国当代散文作家刘白羽的游记散文长江三日。C“颂”,原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一般指歌功颂德的诗,后泛指一切赞美歌颂祖国的诗文。D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伟大的诗人。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和风赋。【拓展延伸】三峡(节选) 余秋雨终于,人们看累了,回舱休息。 舱内聚集着一群早有先见之明的人,从一开始就没有出过舱门,宁静端坐,自足而又安详。让山川在外面张牙舞爪吧,这儿有四壁,有舱顶,有卧床。据说三峡要造水库,最好,省得满耳喧闹。把广播关掉,别又让李白来烦吵。 历史在这儿终结,山川在这儿避退,诗人在这儿萎谢。不久,船舷上只剩下一些外国游客还在声声惊叫。 船外,王昭君的家乡

21、过去了。也许是这里的激流把这位女子的心扉冲开了,顾盼生风,绝世艳丽,却放着宫女不做,甘心远嫁给草原匈奴,终逝他乡。她的惊人行动,使中国历史也疏通了一条三峡般的险峻通道。 船外,屈原故里过去了。也许是这里的奇峰交给他一副傲骨,这位比李白还老的疯诗人太不安分,长剑佩腰,满脑奇想,纵横中原,问天索地,最终投身汨罗江,一时把那里的江水,也搅起了三峡的波涛。 看来,从三峡出发的人,无论是男是女,都是怪异的。都会卷起一点旋涡,发起一些冲撞。他们都有点叛逆性,而且都叛逆得瑰丽而惊人。他们都不以家乡为终点,就像三峡的水拼着全力流注四方。 三峡,注定是一个不安宁的渊薮。凭它的力度,谁知道还会把承载它的土地奔泻成

22、什么模样? 在船舷上惊叫的外国游客,以及向我探询中国第一名胜的外国朋友,你们终究不会真正了解三峡。 我们了解吗?我们的船在安安稳稳地行驶,客舱内谈笑从容,烟雾缭绕。 明早,它会抵达一个码头的,然后再缓缓启航。没有告别,没有激动,没有吟唱。 留下一个宁静给三峡,李白去远了。 还好,还有一位女诗人留下了金光菊和女贞子的许诺,让你在没有月光的夜晚,静静地做一个梦,殷殷地企盼着。1引入王昭君和屈原两位历史人物,对文章有何作用? 2外国游客和谈笑从容的“我们”似乎都不能真正了解三峡,那么作者认为怎么样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三峡? 肖邦故园(第一学时)【学习目标】一、引导学生走近肖邦,了解肖邦与伟大的灵魂对话,

23、理解文章的主旨与情感。二、理解文章景物描写的作用,把握文章结构的节奏美。三、把欣赏肖邦音乐与理解肖邦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主旨结合起来,理解肖邦故园和肖邦音乐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肖邦对后世的影响。四、进一步理解故园的文化内涵提升爱国主义的情操。【资料链接】肖邦(1810 - 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对波兰的民间音乐十分熟悉和喜爱。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1830年,肖邦到法国首都巴黎,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柏辽兹、李斯特等来往密切。这期间,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方

24、面,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很多名曲就是在这时写成的。肖邦在巴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波兰遭受沙皇俄国蹂躏的年代,所以,肖邦这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思乡情,亡国恨,时常在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当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时,肖邦严辞拒绝,表现出一个爱国艺术家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气节。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临终前,他嘱咐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以安慰他那颗赤子之心。肖邦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还涉猎各种舞曲、幻想曲、叙事曲、谐谑曲、前奏曲、练习曲、奏鸣曲等。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

25、激昂雄壮、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为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波兰自1927年起,每五年在首都华沙举行一次“国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这是国际上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钢琴比赛之一。【自主预习】一、 基础字词1注音:茕茕孑立( )通衢大道( ) 缱绻( ) 2解释下列词语。 荒诞不经: 茕茕孑立: 寥寥无几: 雾缭烟绕: 促膝谈心: 曾几何时: 三、预习反馈【课堂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二、文本研习1经过岁月的洗涤,肖邦故园在波兰人民甚至整个世界人民的心目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肖邦故园 如今有什么样的故事? 2既然肖邦故

26、园因为肖邦和他的音乐而闻名,那么肖邦故园和肖邦的音乐有什么内在联系? 3肖邦、肖邦音乐和肖邦故园对世界的影响? 4“艺术家的创作,无疑跟各自出身环境,跟生活周围的景色有着密切的关系。艺术家跟陶冶他的景物之间的联系比一般人所想象的要紧密的多。童年和青春时代常给人的一生打下深深地烙印。”“在他心目中,这小小的庄子就是整个祖国乡村的象征。”如何理解这些话? 5祖国山川颂和肖邦故园两篇文章都有关于四季景物的描写,读一读,分别从文章中找出来,对比分析这些描写各自从什么角度抓住景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的?作者这样描写的用意何在? 三、课堂反馈【课后作业】1对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27、庇护p 缱绻qun 宿愿s 擎一把火qn B灰烬jn 马厩ji 心弦xun 呕出心来u C雪橇qio 夙愿s 罡风n 命途多舛chun D窒息zh 烙印lo 厄运 不可估量lin 2下列各项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隐敝 噩梦 玲珑剔透 浪迹天涯 B柔媚 草垛 荒诞不禁 历尽沧桑 C赐予 宛如 浮想联翩 有条不紊 D般配 永诀 心荡神弛 林阴小道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富丽堂皇的建筑群,贵族老爷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所已得无影无踪,惟独留下一座简朴的小屋。 它也了自己的艰难岁月,有很长一段时间,谁也记不得什么人曾经在这里出生。 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的组成部分。 A消逝 渡过 不容置疑 B消失 度过 不容置疑 C消失 渡过 不容置喙 D消逝 度过 不容置喙 4作者花如此多的笔墨去描写肖邦故园,文中描写肖邦故园特征的词句有哪些? 5读第21段到文章的结尾,作者是怎么写肖邦故园的四季景色的? 肖邦故园(第二学时)【课内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