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论文:高中语文创造力训练活动的设计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教学论文:高中语文创造力训练活动的设计探讨.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语文创造力训练活动的设计探讨【摘要】:学校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注重对其创造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摆在教育面前的一件大事。本文着眼于21世纪颁布的语文新课标对高中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目标的表述,着重探讨在编排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时怎样渗透创造力训练的问题,以使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到实处。 【关键词】:语文教科书 作业系统 创造力 实施探讨 新版语文教科书的编撰者在课后习题设计这一环节上,立足于突出每一篇教材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思考和提炼等一系列训练,强化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创造力。然而,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将
2、新课标提倡的教学理念真正渗透到训练活动中去,还要在具体落实这一活动的过程设计上下功夫,做到科学、有条理,在每个环节上力求创新。我们的实施过程大致按照以下六个步骤进行:1确定训练项目。依据教科书的习题设计要点结合新课标要求,把准教材的目标与重点,根据具体教材的教学目的需要,选择一两项适合开展创造性训练的项目为突破点;2搜集和精选信息资料。即引导和组织学生大量搜集相关信息,精心挑选进行创造性训练时所需要的资料;3制定应用策略和设计实施过程。寻找训练项目和学生认知能力的切合点编拟具体可行的实施策略及过程;4实施修订,评估效果。即根据制定好的策略及预案实施训练,并在训练过程中关注学生情况反馈及预期效果
3、,及时小结和修订删补训练策略。 其中制定应用策略和设计实施过程是高中语文创造力训练的关键环节,以下内容着重论述这一点。一、创造力训练的练习设计这里的所讲的创造力训练的练习包括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积累与应用和写作实践(一)发散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主要由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等构成,本文重点研究发散思维的训练策略。在吉尔福特提出的发散思维三种特征的理论指导下,我们探究教科书中创造力训练的练习设计的策略。语文教育首要的任务是想办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投入到语文活动中去。练习中的拓展延伸题刚好可以给提供契机。一般说来,拓展延伸题大都有这样几种情况:1、根据发散思维的流畅性,设计 “字词练
4、习选读中出现许多的成语,我们不妨先列出四个成语,让四组学生比赛将成语接龙写在黑板上,然后进行分类整理。在教学君子之风的时候,我先让学生在本课中找出成语,领会深意,再通过成语看看君子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格。这样不仅化难为易,而且整个课堂教学变得紧凑而流畅,学生发散性思维、聚合思维都得到了锻炼。语文知识散落在教材所选的课文中,设计巩固积累语文基本知识的作业,更重要的是应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梳理成为一个体系。本人从高一开始就让学生准备积累本,按照多音字、形似字、易错字等类别整理语文知识,使他们在高一就养成系统学习语文知识的习惯,并能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语文知识库,知识储备更合理,容量更大。教师在教学文言文
5、的时候,把每个虚词的运用都落实到相关的课文之中,例如在教学陈请表的时候指导同学进行“虚词以字新累”,“虚词于字复练”,在教到项脊轩志的时候又进行“虚词之字新累”,“虚词以字复练”。每天都有一两个这样的发散性的系统训练,等到学生学完高中语文教材的所有的文言文,高考必考的虚词就已经成竹在胸,学生在复习的时间就不是停留在记忆,而是如何熟练的运用了。虚词教学如此,实词教学更贵在迁移,例如讲解陈请表中的“拜、除、迁”的意思的时候完全可以顺便把“擢、黜、谪、出、乞骸骨、迁”等字也一起讲解,那样学生对官职升迁的知识积累就比较系统,对传记文的阅读都大有裨益的。再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再积累,文言知识就得到了很好
6、的巩固了。2围绕相关主题,搜集信息和资料如必修五导言的教材作业要求:“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达尔文学说的主要观点和影响,以及对它的不同评价。”这道题目旨在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并对课文的内容做延伸阅读,激发对达尔文学说的兴趣。但如果教师,只是要求学生课后去完成,不对学生作必要的指导,就可能收不到应有的训练效果。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关键词,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上的搜索引擎来高效快捷地查阅相关资料,筛选重要信息。对于学生查阅到的相关信息,教师还应从内容把握的角度,让学生明白关于进化论的发展及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科学史和思想史上的积极意义,还应注意对达尔文主义尤其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进行适当
7、批判。有了这样的训练指导,学生不仅可以逐步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而且还会学会全面、客观地来思考和探讨某一个问题。譬如在指导学生搜集的资料中,我们注意到著名学者宁业高在重读达尔文主义一文中,站在人类发展的现实角度,大胆地对达尔文主义提出质疑: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保持生态平衡,片面强调“人工选择”将会带来严重后果。抓住这一不同观念,我们在搜集信息资料的过程中增加了辨别与讨论的环节,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从不同角度去了解和看待达尔文及其学说,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辩能力和探究能力,而且有效地促使学生把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应用到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去。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既要
8、提供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使他们勇于思维;还要巧于点拨,使他们学会思维,科学地思维,提高其思维的质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的目的,否则,至多只是培养兴趣而已,很难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因而影响创造性能力的培养。3. 围绕相关主题,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这里所提的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两种途径:一是由节选课文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去通读原文;二是引导学生去比较阅读相关文章,感受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或不同作家的相关作品,从而深化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为开展语文教学中的创造力训练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例如报任安书的阅读训练设计:要求学生在学习了原文之后,扩展补充阅读如下关于“生
9、与死”的文章,深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材料一:夸父逐日材料二:兰亭序中的相关内容: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材料三:我与地坛中的相关段落: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材料四:西西弗神话图片投影材料五:信义兄弟孙水林 孙东林(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材料六:过零丁洋(文天祥) 学生在阅读以上材料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司马迁这位史学巨人的崇高人生观更加清晰地展现在面前;通
10、过思考,古今先贤对待生死的坦然深深烙在他们心灵深处。因而他们在探讨发言中留下了以下课堂实录 “冰冷无情的监狱,冰冻不了你炽热的理想之心,惨无人道的腐刑屈服不了你坚毅的精神;苟活着的你,成就巨作史记;对,你就是司马迁,一个时代的流星,告诉了世人,什么叫做苟活后的生命,什么才是一颗有理想的心。” 解彬彬 “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孔子曰:无求生以害仁,有求生以成仁。生以践志;死以明志。当死临到司马迁头上的时候,他选择了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假如司马迁选择了死,也不失为直谏烈臣,但他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可不只这些,他要完成父亲的遗愿完成大型纪传体
11、史书史记。他选择了受刑忍辱,从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直起身子做人,这是令世俗瞠目结舌之举,这是勇敢与崇高的跨越。而屈原在政治理想破灭后,求生不能,却重视死之权利。倘若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完整地活下去,那么就把死当成一种意志与尊严的使命,他们的择生和择死都是崇高的。金星星 这种拓展阅读的训练设计能帮助学生跳出文本的限制,激起学生更具深度和广度的思考,对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都是很好的锻炼。 (二)推测与假设训练这类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比如,让学生听一段无结局的故事,鼓励他们去猜测可能的结局,或读文章的标题,去猜测文中的具体内容。 在学习必
12、修三舒婷的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教师提供给学生闻一多的诗作祈祷,比较分析两首诗歌的内容与主旨:闻一多的诗歌是对祖国历史的追溯,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而舒婷诗中的祖国历史却是黑暗的。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会根据诗歌的表象推测:第一,女诗人把握住了老水车、驳船、矿灯、路基等意象,营造了一种乡土的感觉。第二,可能是为了追求强烈的对比感,要表明现在更好。学生可能会满足于自己的分析,此时需继续引导推测:真是这样吗?教师再提供以下材料:2002年,她和上海的作家陈村的一段对话陈村:你现在还有什么感想,比如说读以前的什么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这不能读,受不了受不了。我年轻时代是这样的,(舒婷
13、写这首诗时才20岁)这是历史,是客观形成的。有时候你会觉得,没有那样的时代,你不会有这样的时候写诗的时候在二十五年前,不但是年轻,文学在中国,文学状况是那样的状况。学生通过对这段材料的了解,在推测和假设中逐步寻求答案,这样“以历史性的同情去理解诗歌,以时代性的审视去评价诗歌”。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二 创造力训练的活动组织2001年教育部实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标准首次把综合性学习列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每个学段都提出了要求。综合性学习提出是语文课改的一个创新点,是对课外语文活动、语文活动课的一种提升与发展,为语文活动教学开拓了一条
14、更为宽广的途径。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活动往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独立自主的活动,即自我设计训练;2小组活动,即分工与合作的训练;3全班讨论交流。1、自我设计训练独立自主的活动 , 这里着重探讨自我设计方面的活动。它是指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完成自己的设计。此项训练通常需要教师协助学生确定所设计的课题,并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这类训练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及其知识经验,给他们提供某些必要的材料与工具,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参与到语文的活动中。如何来制定自我设计方案呢?a、选定目标,追求最高
15、的价值观。b、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c、全面规划,突出重点。d、脚踏实地的实践行动。2开展分工合作训练小组活动。这种训练方式通过语文学习的分工,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个人创造力的平台,给予了公平均等的机会,可以调动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培养协作精神。例如,小组练习:请班里某个小组把一个电视节目用录像机录下来,到课堂上放录像及时要求学生只听声音,记录所听到的对话内容和说话语气,并将结果在课堂上进行报道分析。这样的小组合作式作业既训练想象力、听的能力还训练表达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一道既有趣又综合的作业训练题。又如,小组采访活动,小组表演活动(课本剧),都是需要小组各成员群策群力、献计献策
16、,金诚合作的活动。还可以让每一组的同学准备给全班同学讲解一篇自读课文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讲解的步骤与内容,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分类探究诗歌鉴赏,从诗歌内容的角度进行分类,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说按照“咏诗怀古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讽喻诗”、“题画诗”等类型,从“基本主题”、“常用手法”“意象特征”“诗歌情感”“典例赏析”等角度着手分析诗歌,然后分阶段向全班同学汇报各小组探究成果。这样的探究题设计,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学生能够进入诗歌意境去分析诗歌,主题把握准了,那些技巧分析才能有所依托。经过这样的训练,对诗歌赏析化被动学习为主动
17、探究,既加强了团队协作精神,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把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3全班讨论交流。全班讨论交流是在学生自我设计和小组合作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综合运用言语的实践活动中,最后的环节常常让每个学生展示活动的成果,进行交流评比。通过集体讨论,可以拓宽思路,产生互动,激发灵感,进而提高创造性;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比如,当学完戏剧雷雨时,可以让学生结合剧情做这样的尝试:如果你是导演,你会挑选什么样的演员来扮演鲁侍萍和周朴园?请写一段话,分别描述他们的肖像和气质。然后让大家讨论交流,以书面的形式写出推评语,评选出优秀作品,并在班级里挑选演员排练表演,再
18、由全班同学当评委进行评点。这种训练方式,比之教师一般的讲解赏析更能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主动细致地去分析角色,挖掘角色,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剧作的思想意义和人物形象。语文需要生活、体验、思考与对话。只有这样,语文才可能充满活力又如可以根据地方特色,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作业。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电脑教室的作用,广泛利用工厂、农村、科研场所等各种资源,通过有趣科学的作业,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探究实践能力。三 结束语21世纪我国科学技术要跻身世界先进之列,必须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教育应该成为学生创造力实现的启蒙教育,语文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是未来文化的积极创造者和构建者,而不只是既定文化的接受者。当今,新课改理论也认为,有必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作为语文教育的首要工作。参考文献:1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何文胜从能力训练角度论中国语文课程教科书教法M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3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科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4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