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5 17.1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教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27467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5 17.1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5 17.1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5 17.1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5 17.1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5 17.1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5 17.1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5 17.1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新课标要求1内容标准 (1)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比较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 (2)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知道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以及意义。 (3)了解康普顿效应。 (4)根据实验说明光的波粒二象性。知道光是一种概率波。 (5)知道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知道电子云。初步了解不确定性关系。 (6)通过典型事例了解人类直接经验的局限性。体会人类对世界的探究是不断深入的。 例1 通过电子衍射实验,初步了解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体会人类对于物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2活动建议 阅读有关微观世界的科普读物,写出读书体会。新课

2、程学习171 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热辐射及热辐射的特性,了解黑体与黑体辐射 2了解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了解黑体热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3了解能量子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比较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教学重点能量子的概念教学难点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

3、(一)引入新课教师:介绍能量量子化发现的背景:(多媒体投影,见课件。)19世纪末页,牛顿定律在各个领域里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机械运动方面不用说,在分子物理方面,成功地解释了温度、压强、气体的内能。在电磁学方面,建立了一个能推断一切电磁现象的 Maxwell方程。另外还找到了力、电、光、声-等都遵循的规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当时许多物理学家都沉醉于这些成绩和胜利之中。他们认为物理学已经发展到头了。1900年,在英国皇家学会的新年庆祝会上,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作了展望新世纪的发言:“科学的大厦已经基本完成,后辈的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也就是说:物理学已经没有什么新东西了,后一

4、辈只要把做过的实验再做一做,在实验数据的小数点后面在加几位罢了!但开尔文毕竟是一位重视现实和有眼力的科学家,就在上面提到的文章中他还讲到:“但是,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这两朵乌云是指什么呢?一朵与黑体辐射有关,另一朵与迈克尔逊实验有关。然而, 事隔不到一年(1900年底),就从第一朵乌云中降生了量子论,紧接着(1905年)从第二朵乌云中降生了相对论。经典物理学的大厦被彻底动摇,物理学发展到了一个更为辽阔的领域。正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点出课题:我们这节课就来体验物理学新纪元的到来能量量子化的发现(二)进行新课1黑体与黑体辐射教师:在了解什么是黑

5、体与黑体辐射之前,请同学们先阅读教材,了解一下什么是热辐射。学生:阅读教材关于热辐射的描述。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加深学生对热辐射的理解。并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热辐射的特点,为黑体概念的提出准备知识。(1)热辐射现象固体或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在发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这种由于物体中的分子、原子受到激发而发射电磁波的现象称为热辐射。所辐射电磁波的特征与温度有关。例如:铁块 温度 从看不出发光到暗红到橙色到黄白色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认识,是热能转化为电磁能的过程。(2)黑体教师:除了热辐射之外,物体表面还会吸收和反射外界射来的电磁波。不同的物体吸收和反射电磁波的能力是不一样的。黑体模型概念:能

6、全部吸收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简称黑体。教师:课件展示黑体模型。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带小孔的的空腔,可近似看作黑体。如图所示。研究黑体辐射的规律是了解一般物体热辐射性质的基础。2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接合课件展示,讲解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黑体热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教师:提出问题,设置疑问。怎样解释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呢?在新的理论诞生之前,人们很自然地要依据热力学和电磁学规律来解释。德国物理学家维恩和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分

7、别提出了辐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理论公式。结果导致理论与实验规律不符,甚至得出了非常荒谬的结论,当时被称为“紫外灾难”。课件展示:瑞利-金斯线。见课件。0 1 2 3 4 5 6(m)1700K1500K1300K1100K实验结果3能量子:超越牛顿的发现教师:利用已有的理论解释黑体辐射的规律,导致了荒谬的结果。必然会促使人们去发现新的理论。这就是能量子概念。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化假说:辐射黑体分子、原子的振动可看作谐振子,这些谐振子可以发射和吸收辐射能。但是这些谐振子只能处于某些分立的状态,在这些状态中,谐振子的能量并不象经典物理学所允许的可具有任意值。相应的能量是某一最小

8、能量(称为能量子)的整数倍,即:, 1,2,3,. n,n为正整数,称为量子数。来源:Z&xx&k.Com对于频率为的谐振子最小能量为这个最小能量值,就叫做能量子课件展示: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和黑体辐射公式(1)黑体辐射公式1900.10.19 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会议上提出一个黑体辐射公式普朗克后来又为这种与经典物理格格不入的观念深感不安,只是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证明任何复归于经典物理的企图都以失败而告终之后,他才坚定地相信h的引入确实反映了新理论的本质。1918年普朗克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墓碑上只刻着他的姓名和黑体辐射的研究卓有成效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紫外灾难的疑点找到了,为人类解决了一

9、大难题。使热爱科学的人们又一次倍感欣慰,但真理与谬误之争就此平息了吗?没有。物理难题:1888年,霍瓦(Hallwachs)发现一个带负电的金属板被紫外光照射会放电。近10年以后,1897年,汤姆孙发现了电子 ,此时,人们认识到那就是从金属表面射出的电子,后来,这些电子被称作光电子(photoelectron),相应的效应叫做光电效应。人们本着对光的完美理论(光的波动性、电磁理论)进行解释会出现什么结果?明天,我们就继续学习“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三)课堂小结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四)作业:“问题与练习”1、2、3题教学体会来源:学科网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