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学术论文李清照《醉花阴》审美赏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学术论文李清照《醉花阴》审美赏析.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李清照醉花阴审美赏析高一(6)班 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写的一首怀人之作。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而深闺寂寞的李清照无时无刻不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的九月重阳节,李清照也少不了“人逢佳节倍思亲”的思念之情。于是李清照写下了这首词,寄给远方的丈夫赵明诚。全词如下: 词的开始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永昼”指漫长的白天。 “瑞脑”,香料名,又叫龙脑香。“金兽”,铜制的兽形熏香炉。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白昼
2、,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李清照在这里描写了“薄雾浓云”的景象,触景生情,愁从中来,而是“永昼”。在词句中,这个“永”字用得很妙,不但表现了李清照极端苦闷的心情,更为重要是词人运用相对时间来表现人物的内心的苦闷。就一般人来说,总觉得一天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时间往往很短,而词人李清照却觉得时间太长。心理学或者文艺心理学中都说到,人或者文学中的“主人公”对时值(时间的长短)的感知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的。同一时值,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处于不同的心境,对时值的感知却大相径庭。同一时值,一个人在欢乐时感觉很短,愁苦无聊时就感觉很长。可见李清照借此“永昼”来表现的思
3、念的情感之深,内心的愁苦之重。词人为了更好地表现这见不着、摸不到的愁绪,却借助袅袅青烟,缕缕不绝的“瑞脑”之一特殊的审美意象予以表现,传达出了心中的愁思连绵不断。特别是一个“永”字和一个“销”字从时间上把这种不断的愁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这两句看似景语,却蕴含着深情。可以说,那“薄雾浓云”中的凄清气氛,正暗示了李清照闲愁与苦闷的心境。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玉枕”即瓷枕。“纱厨”即指碧纱厨。在古代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避蚊。一个“又”字,不但表明李清照与丈夫分离的时间不短了,又是一年了,而且充满了寂寞与怨恨之感。“玉枕纱厨”本是与丈夫共有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独难眠
4、,见物思人,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一个“凉”字在这里不仅仅指气候的“凉”,肌肤所感之“凉”,更表现了李清照内心的孤单凄凉。这几句是说,一个个佳节都过去了,今年的“重阳节”有来了,在重阳节的夜晚,独自难眠,心里总是感到孤单凄凉,从而表现出李清照在重阳佳节夜晚独寝而生相思之情。是啊,古诗云:“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又重阳”。一个副词“又”字用得很妙,不但说明重阳佳节的到来,而且更表现了在佳节来临时,词人思念丈夫之情油然而生。以上是词的上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了李清照在佳节的夜晚,在秋日夜凉所产生的孤寂之感,处处显示了李清照凄凉寂寞的心情。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东篱”在古
5、代诗歌中是菊圃的代称。语出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把酒”即端起酒杯。“暗香”,菊花发出的幽香。“盈袖”是满衣袖,此处当“满身”讲。这两句是说,在傍晚时分,边赏菊,边饮酒,满身都是菊花的香气。说实在的,从李清照的诗作和生活来看,她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虽上片写得那样凄清与寂寞,但下片转入了些重阳节的活动。首先,李清照写了重阳节的傍晚在东篱旁饮酒赏菊花的情景。其实,在团圆的节日,自己独自一人,即使饮酒,也便是“借酒消愁”,那只能是“愁更愁”啊。这里,词人李清照以乐景表哀情,却是倍增其哀。此时,词人面对对面无人共饮所产生凄楚与悲凉,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飘香的菊花。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一
6、句中“暗香浮动”的特殊意义。本来花儿飘香,应是沁人心脾的,应该是心情舒畅的。可是,词人在这样的环境,哪能有悠闲的心情。为此,诗人却用这样的悠香来反衬内心的忧愁。这样,更加突出了诗人对丈夫思念的深沉情感。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莫道”即不说。“销魂”即伤人,或者伤神。此指忧愁伤人。“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的倒装,此处暗含凄冷之意。“西风”即寒冷的秋风。这几句是说,别说忧愁不伤人,当寒冷的秋风吹动帘子时,屋里的人比黄花(菊花)还瘦。这里李清照直抒胸臆,写出了自己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特别是最后落笔在一个“瘦”字上。在这里,李清照却运用了较喻的修辞手法,其相似点在一个“瘦”字上
7、,也就是说,人瘦花瘦,而人比那秋日的菊花还要瘦。秋日,在萧瑟的秋风中,菊花枯萎,花瓣较长的菊花也显得瘦弱了,而这恰恰与思妇李清照因为思念丈夫而憔悴的面容相似。李清照把花与人巧妙地联系起来,突出了因寂寞而相思,因相思而惆怅,因惆怅而消瘦,如此境况,那秋风中的菊花哪能比得上。这里,情景交融,情随景生,以花喻人,不但艺术地描绘出了含蓄蕴藉的审美境界,而且也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愁绪。 从写作艺术来看,这篇词作也表现出了自己的艺术特色。首先,首尾照应。开篇“薄雾浓云愁永昼”,词句中直接用“愁”字,不但为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而且在结尾用一个“瘦”字,把因佳节而倍加思念丈夫所生发的浓浓的愁绪,用一个“瘦”字把“
8、愁”形象化。因愁而瘦,因瘦显愁,这样在动态中,不但形象生动,增强了词的情韵感,而且给读者以审美想象的空间。其次,情境交融。在词中,无论是“瑞脑销金兽”,或者“玉枕纱橱”;也无论是“东篱把酒”,或者是“帘卷西风”等,这些物与景的描写,既表现出了李清照独到的身份,也渲染了李清照生活的环境美好。然而,这里词却人运用了“以乐景表哀情,倍增其哀”的手法,不但更好地烘托词人内心的苦闷,而且也对词人的思念之情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再次,比喻贴切。朱熹说过,比喻就是“以此物喻彼物也”。可以说,在中国文学中,作者在表达感情、写人状物、述事描景、传形传神、绘声绘色等都离不开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如,在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
9、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像春天的春天江水那样滚滚东去、不可遏止。又如,李煜在清平乐中写道:“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第一句的意思是说,“离愁”像是春天的青草到处蔓延等。在这首词中,李清照用“人比黄花瘦”来描写人,表现出以花喻人的独到特色。这样,不但表现其“怜花具有自怜”的情怀,而且在比喻中更加突出了自己的多愁善感,从而借此把因思念而憔悴的外在形象表现得生动形象,把思念之情传达得淋漓尽致。 谈王维山居秋暝审美艺术高一(6)班 余文静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描写山水的五言律诗。全诗如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
10、自可留。从全诗来看,描绘出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秋夜图景。首联点明全诗的基调,中间两联用充满诗意的秋夜图画,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景的欣喜之情,尾联转入抒情,暗示着诗人向往空寂山林的高洁情怀和乐于归隐的生活情趣。因而,诗人为了更好抒发自己的情感,提高诗歌审美效果,体现出了以下的审美艺术。 一、以动衬静。客观事物有静有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构成了客观世界的丰富多彩。诗歌作为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注重社会生活的动静对立与统一,并用于诗歌描写之中,从而构成丰了富多彩的动静交错的诗意美。王维在山居秋暝中,注重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方法,这中方法主要体现在视觉与听觉的结合上。在第一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人描写
11、了雨后的空山(“空山”并不是说山中什么也没有,空空荡荡,而是指山中树木茂盛而看不到人的活动,感觉到整个山的寂静空灵,正如王维在鹿柴中所写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一样。王维诗歌中的 “空山”这一审美意象,不但很富有禅意,而且审美意义也是极为丰富的,往往给人以无尽的审美想象空间),晚上寂静无声,寒意袭人。诗人通过触觉感受到秋意,用秋天的寒意突出了山中空寂无人,这是静态描写。第二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一个“照”字,从视觉上来写,表现出“晚来”山中朦朦胧胧之寂静状态,而一个“流”字,从听觉上写,又打破了这样的寂静,不但突出了听觉感受,而且照应“新雨”(雨后山中的流水有声)。诗人通过视觉和
12、听觉,视听结合,以动衬静,突出了山村月夜的宁静之美,表现出富有诗情画意的自然之美。在第三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其中,“竹喧”就是竹林中的喧闹声,通过声音引出人的活动,这是侧重于听觉,“莲动”侧重于视觉,但也表现出了声音,因为船碰撞莲叶,莲叶也会发出声响。诗人运用巧妙的笔触,直接或者间接的描写声响,以此反衬出夜晚的宁静与清幽,从而给人以审美的想象空间,感受到诗中的审美意蕴。二、诗画结合。我们都知道,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时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谿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就本诗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色调分明。“诗中有画,画中
13、有诗”就是说诗歌中富有诗情画意审美效果。在王维的诗歌中,这种审美效果的实现,不仅在于线条的描绘上,而且也在于色调的明晰上,体现出中国水墨画的审美特点。就本诗来说,我们来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联,诗人特别注重色调,一个“明”字,不但体现出明月朗朗,悬挂于天的景象,而且借用那明朗的月光照在山中松林上,形成了色调分明的画面。对句描绘了那皎洁的秋月之光映照下的流水,一个“清”字,不但是“新雨”后水的特点,更是诗人视觉所见。可以说,诗人所展示的画面,色调如此清楚,画面的轮廓自然也是完整的、清晰的。其次,方位清楚。意象组合具有明显的方位性,表现出诗歌的空间性,表现出图画美
14、,从而拓展了诗歌的审美境界。诗歌中,意象的排列不但表现出跳跃性,而且也表现出顺序性。因此,诗人在描写中,视线由上而下,由远而近,自然形成审美空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可以看成是背景描写,是远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对偶句。思路由上到下,由远而近。上句“明月”当空,显得高远,月光洒在松树林上,由上而下,显得空旷;下句由山而水,突出了清澈而潺潺的流水。这样,整个诗歌中的方位转换清楚,层次是分明,线条是明晰,画面组接是顺畅的。这样,诗人所描绘的图画,展示的审美境界不但体现出自然之美,而且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之感。总之,王维在山居秋暝中,把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及其诗画交错的艺术手法相结合,不
15、但对意境的开拓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且更有助于情感表达,体现出诗歌的艺术美。 王维相思审美赏析高一(5)班 范 萍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相思”成为诗歌的主题之一,它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也出现在朋友之间。比如,唐代诗人杜甫与李白,他们相遇相识后,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而李白晚年因李璘案件被流放夜郎,杜甫时时就为朋友担忧,思念不已,积思成梦,写成了梦李白二首。诗歌道出了对一个身为逆犯的朋友的深切思念,表现出宝贵的真诚情谊。又如,宋朝时候的陆凯,他与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有着深厚的交情,陆凯真折一枝梅花给在长安的范晔,并附了一首诗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其意思是说,手折刚开的
16、梅花,递给送信的使者,要他带给陇头(代指长安)的朋友,并说,江南没有什么可以捎的物产,姑且就赠“一枝春”吧!其中的“一枝春”给予了对朋友的深情与思念。所以,王维相思所抒写相思也是眷念朋友的情绪,更何况此诗还题为江上赠李龟年。诗歌借咏物而寄相思之情,全诗如下: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诗。诗歌首先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红豆”又名相思子。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红豆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树高丈余,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半截红色,半截黑色。有据广东新语记载,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她在树下伤心极了,哭得死去活来,流下的伤心泪,化为树子,于是人们又称
17、呼它为“相思子”,也是朋友间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南国”指南方,即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春来”即春天,“来”是语助词。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这句不但暗示着朋友在南方,而且也表明自己对朋友的情感。次句“春来发几枝”,这是一句问句,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这一句紧承上句“生”字,轻声一问,好似表明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红豆也该发芽了,实则借以这美好的春光,表明了对朋友产生了思念之情。诗人王维的诗歌,很有图画感,正如苏东坡所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因为,王维在诗歌中,特别注重表现诗歌的画面之美,注重表现景物的空间感。“红豆”的鲜艳与“南国”大地葱绿结合,眼前春回大
18、地,想到南国春景如画,在空间延伸和色彩的对照中,表现出“万绿从中一点红”鲜明的画面感。这样,不当使诗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而且突出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红豆”,从而暗示着对身处南国朋友的思念之情。“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采撷”即采摘。第三句“愿君多采撷”希望对方“多采撷”红豆。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常见手法。比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而“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远方的我。一个“多”字,表明诗人对朋友的情谊的深厚和对朋友的期望。这里,诗人却采用了视角挪移手法,不正面描写自己是如此想念朋友,而从朋友那边着
19、手,以此暗示远方的友人要珍重朋友间的友谊,同时,也表明自己对朋友的情怀深厚。真可谓语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接着“此物最相思”,其中,“最相思”即最能达到相思之情。诗人以此点题,把“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不但使“红豆”切切合“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一语双关。同时,诗句中一个“最”字,真可谓妙趣横生,不但强化了“红豆”与“相思”之关系,而且也就表明了“愿君多采撷”的深层意蕴对朋友的情感就如这红豆一样。这样,既形象含蓄,有引人深思,同时感受到诗人对朋友无尽之情。总之,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在描述红豆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对朋友的相思之情。特别是在这意象
20、与情意的妙合无垠中,给人以余韵绵绵、美不胜收之感。以宋代诗歌为例谈诗歌哲理美高一(5)班 曹海燕到了宋代,富有哲理性的诗歌表现出了独特的社会价值和审美意义。为什么在宋代时,诗歌具有唐代诗歌中少有的理性特点?这是由于宋代社会与唐代社会的不同,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当时的“重武轻文”政策和内忧外患等方面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理想及其人生追求等都表现出独特性和时代特色,再加上宋代诗人力主诗歌散文化,倡导“以理入诗”,极力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理性思考。这样,使形象感知世界的诗歌文学,在反映人民生活及其社会现实时也发生了变化。所以,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说过:“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
21、筋骨思理见胜。”这就道出了唐代与宋代诗歌的不同点宋代诗歌侧重理性思想,表现出哲理美。那么,抽象的哲理在诗歌中是如何得到表现的?下面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粗浅的认识。诗歌总是通过形象来表现情感思想的,“形象是诗歌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也就是说,哲理诗中蕴含的理趣绝不是直接表述出来的,在创作中,同样通过形象在予以表现的,都是蕴含在一定的意象之中的。就如诗歌创作中常说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一样。这里,只是我们对其中的“志”、“情”不能狭隘地理解成诸如志向、情感。“志”、“情”实际也指一定的思想,一定的理趣。可以说,一定的理趣蕴含在一定的文学意象之中的,一定的文学意象也必然表现一定的理趣。所以
22、,王一川在主编的文学概论中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文学象征意象是以表达观念、哲理为目的的,以象征为基本艺术手段的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哲理性是象征意象的本质特征。”“文学象征意象”包括寓言式象征意象和符号式象征意象。前者描述一定的故事来表现,如愚公移山;后者就是凭借色彩、线条、音响、动作、言词等拟出各种各样特定的“态”意象来表现。德国哲学家卡希尔说过:“艺术是一种形式创造,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创造,即符号化了的人类情感形式的创造。”又说:“人类的本质在于文化符号的创造,人类的艺术在本质上也属于一种文化符号的创造。”这里的“象征”,就是暗示,传达。用什么暗示?象征体(“象”)暗示了“意
23、”(象征义,精神内容、哲理思想)。我们以朱熹观书有感为例,来分析文学理趣(哲理)是怎样通过文学意象来表现的。全诗如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中开始就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首先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象”。不大的“方塘”像一面镜子清澈明亮,水池中倒映着天光月影,徘徊在水池中。诗人抓住了水池中水的“清澈明亮”的特点,而且只有“半亩”,小啊!可见这“半亩”“清澈明亮”的池水,引发了思考,或者说,蕴含着一定的哲理思想:“问渠哪得清如许?”经过思考,得出答案:“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啊,因为源头活水不断,水池才能清澈见底,映照出天光云影。整个“方塘
24、”是象征体,象征着什么?联系诗题,“观书有感”,而不是“观方塘有感”,但把二者联系起来,“方塘”不是暗示着“心”或者“头脑”;“清澈明净”的池水正好暗示着“心灵的美好”与“思想的纯净”。后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虽然回答了问题,但“源头活水”不也是一个象征体吗?不正是暗示着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才能不断改变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认识等等,这正好与“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又如,宋代大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歌前两句是诗人对庐山的形象描绘,诗人置身于庐山之中,从“横”、“侧”、“远”、“近”、“高
25、”、“低”进行观察,产生“各不同”的认识结果。在此基础上,诗人最后两句转入议论,对上面的描写和认识发表了自己的感受,之所以不能“识”庐山真面目,就因为身处其中,眼前所见遮住了自己眼睛。诗人借助自己“置身事物”之中的意象中,主客观结合,其中蕴含着一种生活理趣因为客观事物具有复杂多面性,身在其中,不能高瞻,不能远瞩,就会囿于局部的所见,而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就整个诗歌来说,前两句是实写,是诗人所见,后两句是虚写,是诗人所感。在虚实结合中,既描绘了眼前之景,表现出诗的神韵,又恰切地寄寓物外之理,给人以哲理之启迪。总而言之,诗歌的哲理性是需要文学意象来表现,“文学象征意象在文学意蕴表达中是哲理思想的载体
26、。”这就给读者在诗歌读解或欣赏中以启示注重象征意象特征,联系生活感受,是有助于认识到诗歌所蕴含的哲理,感受到诗歌中的理趣,也有助于提高读者自身的审美认识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漫谈文学作品中的夸张美高一(5)班 茹显月夸张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它不同于一般的夸海口、说大话,而是从主观出发,采用艺术的手法,对客观事物的夸大或者缩小,即故作言过其实的极端形容,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联想,从而收到突出形象、渲染感情等效果。在文学创作中,如果运用好夸张手法,不但有助于抒情达意,提高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而且有助于引起读者的丰富想象和联想,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为此,下面从直接夸张和间接夸张两方
27、面来说说文学作品中的夸张之美一、直接夸张之美直接夸张是夸张手法常见的一种形式,是通过语言表示的意义直接表现出来,不需要别的修辞手法的帮助。如,在诗歌中,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的前四句: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这里的“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就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那巍峨的楼影,已经耸入了飘忽的“浮云”之中。在意义上虽“言过其实”,但却为后面的抒情奠定了基础。再如,李白的诗歌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诗歌中,首联可以说是一个不着边际的夸张,因为是人在望庐山瀑布中也不过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啊!而一个人的头发竟是三千丈
28、。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离奇”的语句,表现了自己的愁太多太深了,但读者读来并不感到“离奇”,反而增强了审美认识能力。为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这“三千丈”的白发,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它确实突出地表现了诗人李白异乎寻常的情感。有李白秋浦歌我又想到这样一个文学批评轶事:沈存中(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评价杜甫古柏行中“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时说:“四十围乃经七尺,无乃太细长?”黄朝英则说:“古制以围三经一,四十围即百二十尺。武侯庙柏当以古制为定,则经四十尺,其长二千尺。”认为杜甫的说法是对的。我们仔细分析二人的说法,他们都忽视了一个问题,注重了生活真实而忽视艺术真实。事实上,杜甫在写作时,采用
29、了夸张手法。在诗句中,“四十围”是极言柏之大,“二千尺”极言柏之高,夸张的目的是想借此来表现诸葛亮人格的伟大。所以,在读解之类文学作品时,一定要用文学艺术的眼光(意识)来读解、感受、认识“夸张”。无论怎样说,作者大胆而合理(艺术之理)的夸张是有助于提高文学艺术的审美效果。又如,在小说中,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其中有这样一段:胡屠夫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邻居内一个人劝道:“胡老爷方才这个嘴巴打得很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例中“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就是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它是采用夸张的手法把通过打范进的嘴巴,而范进脸
30、上竟然能洗下半盆猪油,突出了胡屠夫手上的油多。二、间接夸张之美间接夸张是夸张手法常见的一种形式,它是通过其它修辞手法间接地表现出来的。这种形式在修辞学中,往往称为兼用。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开始一段: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选段中的“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就是采用了夸张兼比喻的修辞手法,尽力从大处(夸大)去表现,揭示了“清国留学生”庸俗腐朽的思想本质,也反映了鲁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
31、之情。又如,张贤亮的绿化树中一段写道:我一点点地啃着、嚼着、嚼着、嚼着尽量表现得很斯文。我已经有四年没有吃过白面做的面食了而我统共才活了25年。它宛如外面飘落的雪花,一进我的嘴就融化了。其中,“它宛如外面飘落的雪花,一进我的嘴就融化了”就是通过比喻来夸张的。也就是说,白面馍如同外面飘落的雪花,一进嘴就融化了。虽然这很不符合实际,但在那艰难的岁月里,这种饥饿而表现出来的嘴馋是感受得到的,很富有真实性。再如,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的前四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我们先看看几个关键词。在诗歌中,“五岭”是指分布在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一带的大庾岭、骑四岭、都庞岭
32、、萌渚岭和越城岭。它们山岳高耸,峻峭挺拔。“乌蒙”是指位于金沙江南岸云南禄劝县境内,海拔二千三百米,山势雄伟,有十二峰,盘旋七十余里。可以说,无论是“五岭”或是“乌蒙”,都是够大够高的。毛主席把“五岭”比作“细浪”,把“乌蒙”比作“泥丸”,而且都是故意把事物往小处(缩小)说,在修辞学上叫着缩小型夸张。通过夸张兼比喻,形象地表现出了红军的乐观心境和英雄气概。总之,夸张手法是文学作品创作不可缺少的手法之一。所以,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要有一定的夸张意识,认识到夸张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和作用。这正如鲁迅在漫谈漫画中说过的:“漫画虽然有夸张,却还是要诚实。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
33、,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可就变成了笑话。”也就是说,夸张虽存在“言过其实”,但毕竟也是以真实为基础,不是漫无边际的浮夸。读者一旦具备了这样的意识,就不会犯沈存中(沈括)等的错误。同时,从文学艺术特点来说,有了这样的夸张意识,就能够进入文学作品,读解文学作品、欣赏文学作品、感受文学作品中深层意蕴。谈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修辞美高一(6)班 王 楠艺术理论中说,艺术是通过形象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无形象谈不上艺术。作为语言艺术的诗歌,无论是古代诗歌,抑或是现代诗歌,都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的描绘来表情达意的,体现出形象美、意蕴美。所以,美是具有形象性、可
34、感知性的。那么,美的形象性是怎样表现的?根据文学艺术理论中关于文学创作的思想,美的形象是通过文学艺术语言描绘出来的,而在艺术形象中蕴含着文学艺术感情和思想。因而,读者在感受文学艺术形象时,首先就必须通过文学艺术的言语的读解。这样看来,塑造文学形象(诗歌的艺术意象、境界等)就需要美的语言,而要提高文学语言的审美效果,一定的修辞手法自然起着很大的作用。“修辞的作用就是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这在诗文中,修辞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词语的选择、运用,及其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下面就简要谈谈古代诗词中修辞的运用及其所产生的审美效果。一、词语的选用诗歌是语言艺术,是文学中的精华。文学(诗歌)的第一要义就是语言。我们都
35、知道,在文学中,一定的思想、情感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一定的形象(意象、意境)也是通过语言来描写的。就诗歌来说,诗到语言止,诗又从语言始。所以,古代诗人特别注重诗歌的语言运用,特别是用词及其诗歌语言的特殊化效应。这主要体现在炼字和炼句上,使自己所用词句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和张力,从而提高诗歌的语言表达效果。如,宋祁的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诗歌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诗人运用了移情的手法,句中一个“闹”字,不但赋予花儿以动态之感,蕴含着生命的律动,而且形象而生动地把春天的繁花
36、似锦的美表现出来。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著一闹字,境界全出矣。” 二、辞格的运用 辞格也就是修辞手法。在诗歌中,一定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但使诗歌的语言形象化、生动化,而且使诗歌富有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从而给读者以丰富的审美想象余地。就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说,是古代诗歌中塑造形象,提高诗歌审美境界所常用的修辞手法。如,诗人李清照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其中“应是红肥绿瘦”一句,诗人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不仅意象生动而鲜明,而且以物喻人,赋予了深厚的情感意蕴。可以
37、说,正是这一“肥”一“瘦”的对比,使诗歌的审美意蕴得到更突出的表现。 下面我们再举贺知章的咏柳为例,谈谈修辞之美。全诗如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在诗歌中,第一、二句通过“碧玉”、“绿丝绦”等词语的描绘,从修辞的角度来说,是比喻中的借喻,形象而生动地把柳枝条的嫩绿和密集描绘出来,展示出千丝万缕、参差披拂的柳树形象。这是一个整体形象,是远视中的柳树形象。在诗歌的第三句中,是特写镜头,抓住柳叶的外在特点“细”,并采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提出问题,引人注意,引发思考,然后通过“似剪刀”的比喻句予以回答。第四句中,本体是“春风”,喻体是“剪刀”,喻词是“似”
38、,这是一个结构完整的比喻句,而这个比喻,不仅把蕴含着春色的美丽,春风的和煦,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春风形象化了,而且给读者留下了审美想象空间。 总之,形象化是文学的特点之一,也是文学语言及其表现形式的特点。从文艺美学的思想来说,文学离开了可以感受到的形象,就失去美的基础,更没有美的存在。因此,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但有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而且提高诗歌审美意义。谈木兰诗的审美艺术高二(3)班 李 苗北朝民歌木兰诗以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的民族战争为背景,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充军的传奇故事,塑造了一位勇敢机智,纯真善良的女性形象,同时也表明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全诗如下: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39、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40、。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由于木兰诗是一首著名的乐府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它与孔雀东南飞一起堪称为“乐府双璧”。可以说,无论从哪方面说,木兰诗它都具有极高的审美艺术价值。其艺术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寓抒情于描写中 木兰诗是一首很著名的叙事诗,但给读者的感受却是具有极强的抒情性,给读者以深刻的感受。这主要是因为诗人把叙事、描写与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情蕴其中,使情感表现得更为含蓄、形象。比如,在出征之前,诗人写道:“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
41、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诗人描写了木兰四方买鞍马,做出征前准备。诗人在描写中运用了互文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极力描写了忙碌紧张的状况。这样不但突出了木兰替父充军及其无可奈何的心情,而且更突出地表现了木兰对父母的真挚之爱。又如,在出征途中,诗人写道:“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这里,诗人通过换位的方法,从另一角度写起,通过爷娘唤女,这样,不但更好地表现木兰离家是对父母及其家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也突出了木兰父母及其家人因木兰从军而产生的痛苦之情。可以说,诗人不直接描写木兰的心情,却比直接描写更深刻,更
42、让人感动。又比如,木兰凯旋,回到家中,急于换上女装。诗人写道:“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是细节性描,真实地表现主人公的内在情感,它不但揭示了女孩爱美的天然本质,表现了还自身本来面目时的喜悦心情,而且明显地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不幸与无奈。所以,这些在描写中抒情,不但含蓄蕴藉,而且引发读者的想象与思考,更有效地提高了诗歌的审美境界。 二、繁与简有机结合 繁简结合是写作诗文的要求,也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在诗文中,繁与简各得其宜,各显其妙,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审美意义。在木兰诗中,诗人对木兰“市鞍马”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极力铺叙,把这种“繁”显得极为细密,甚至细节
43、也得到更好地表现。这样,就更好地表明了木兰“替父充军”坚定的决心。至于战争的整过过程,诗人却写得很简单,十几年的战争生活就是短短的这样几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在简洁的语言中,不但时间跨度大,而且空间跨度也很大。在大跨度的时空中,所表现的意义跨越度大,这也样,更好地给读者留下了审美想象的空间。可以说,从意义上说,诗人不但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壮士的艰辛,将军的英勇,同时也表现了木兰及其将士们的勇敢与机智。这样运笔,不但含而不露,意蕴深厚,而且使诗歌产生审美境界开阔,具有无穷无尽的审美想象效果。对于木兰回家时,一家人的喜悦,诗人却是作了这样的描
44、写:“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样描写在诗歌中相对来说是繁写,诗人抓住家人米兰家人的各自特点,在细节描写上,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一家人迎接木兰回家时的欢乐心情。这不但照应了诗歌开始木兰的“叹息”和“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情怀,而且也表现出下层人民的朴实与真挚。总之,在诗歌中,繁与简结合,不但有助于诗歌的表情达意,而且使诗歌张弛有序,节奏鲜明,从而提高诗歌的音乐美。 三、丰富多彩的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一首诗歌的艺术价值高低,往往也取决于运用语言艺术高低。然而,在文学艺术中,特别是诗歌中,语言的含蓄蕴藉是其主要特点之一,也是其存在的必然因素
45、。所有,文艺美学中特别强调“含蓄蕴藉之美也少不了多彩的语言形式”。在木兰诗中,语言形式可谓多种多样。 首先,有民歌的口头语,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这些语言,明白晓畅,真正表现出古诗的朴素自然,简洁明了,纯真协和的特点。 其次,有严格的诗化语。在古代诗歌中,严格的诗话语不但有运用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而且还有词语的特殊运用等。也就是说,诗化语是富有人为化特征的语言。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里诗人运用了对偶。在对偶中使诗歌的时空得到拓展,提
46、高诗歌的审美境界。又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诗人运用了排比句,这样,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木兰的充军决心。又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这几句,诗人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不但读起来流畅顺口,而且很富有节奏感。 再次,长短句的结合。在古诗中,虽然有诗经是四言诗,“乐府诗”五言等说法,但总体来说,除了唐代及其以后的律诗在语言上有特别要求外,其余诗句的长短往往是顺其自然,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大体一致就行。从木兰诗整个诗歌的句子字数来看,以五言为基础,间以七言句、九言句等。这样,长短错落有致,形成鲜明的节奏感,是诗歌更具有音乐美。同时,这些长
47、短不一的诗句,各自表现出自己的不同特征,以此增强诗歌的表现力,提高了诗歌的审美意义。 谈文学作品描写中的对比美高二(3)班 肖婷婷写作艺术技巧辞典指出:“对比就是有意把相反或相对的两种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加以比较,突出一方面,明确是非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在文学艺术中,采用对比手法,在比较中显露人物或者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者在同一人物身上设计外在的表象与你在的本质的不同,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使作品的形象更加鲜明,增强艺术感染力,提高艺术表达效果。下面就此问题从诗歌和小说两方面加以说明。一、诗歌中的对比美在诗歌中,由于诗歌的集中表意和语言精练的要求,对比手法是诗家们在创作中最为青睐的。对比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它不但有助于拓展作者的思维,提高诗歌的审美空间,而且有助于增强诗歌表情达意的审美效果。(特别是在近体诗,如律诗,往往要求第二联和第三联要运用对偶的手法,而且对偶手法又以反对为优,也是比较常见的,这种要求已经是律诗的审美特点之一。)对比手法在诗文中,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其审美效果也是明显的。下面以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为例,对对比手法及其产生的审美效果作简要分析。全诗如下:少小离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