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7 3 1”限时训练(40).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30954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7 3 1”限时训练(4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化学“7 3 1”限时训练(4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化学“7 3 1”限时训练(4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7 3 1”限时训练(4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7 3 1”限时训练(40).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年高考化学“7+3+1”限时训练(40)班级: 姓名: 学号: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矿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类物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酯类物质B医学中用斐林试剂检验尿液中是否含葡萄糖时利用了葡萄糖的还原性CCH3CH2CH2CH3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一定不在同一直线上D分子组成为C8Hl0的芳香族化合物有3种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 2H2O(1)H= -5716 kJ/molB肥皂(主要成分为RCOONa)的水溶液显碱性:RCOO一+H2O RCOOH+OHC实验室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4ClMnCl2+2H2O+C

2、l2D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O18OH+C2H5OH CH3CO18OC2H5+H2O9有一个未完成的离子方程式: +XO3+6H+=3X2+3H2O。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可能是周期表中第二周期元素B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CX2是还原产物,H2O是氧化产物D若生成3 mol X2,转移6 mol电子10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向5 mL 01 mol/L AgNO3溶液中滴加3谪0.1 mol/L N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的KI溶液,有黄色沉淀产生验证Ksp(AgCl) Ksp(AgI)B向适量样品溶液中

3、滴加KSCN溶液检验FeSO4溶液是否被氧化C向适量样品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检验Na2SO3溶液是否被氧化D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验证非金属性:碳硅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mol NO2与足量的水完全反应,被氧化的NO2分子数为2NAB1 mol异丁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14NAC100 mL 184 mol/L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铜充分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目为092 NAD甲烷碱性燃料电池中,负极消耗224 L甲烷同时消耗10 NA的OH12甲、乙、丙、丁、戊为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主族元素。乙、戊同主族,甲与乙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

4、戊的原子序数。丙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丁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金属元素的第一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丁丙乙甲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甲乙C甲与丙形成的化合物仅有一种D丙、丁、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均能反应13常温下,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均相等的四种溶液:盐酸;醋酸;氨水;CH3COONa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与分别稀释相同倍数后溶液的pH:B与中已电离的水分子的数目相等C若与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在常温下Ka(CH3COOH)=Kb(NH3H2O)D与混合所得溶液显酸性,则:c(CH3COO)+c(OH)”、“=”或“”)。若向平衡混合物中仅充入1mol N

5、O2,平衡向_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达新平衡时,NO2的体积分数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染料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的NO,可以在强碱性条件下加入铝粉除去(反应过程中无气态产物生成。加热反应后的溶液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逸出)。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28(14分)为测定Na2CO3和NaHCO3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甲同学利用图I所示装置测量产生CO2的体积,乙同学利用图II所示装置通过干燥管的增重测量产生CO2的质量,已知所用稀硫酸均足量。(l)盛放稀硫酸的仪器名称为 。(2)试剂X为_ ;试剂

6、Y为_ 。(3)甲同学在进行实验时,为减小误差,应注意的事项有(填选项字母) 。 A读数前应使整套装置冷却至室温 B调整Z的高度使量气装置左右液面相平 C读数时视线与Z内凹液面最低点相切 D读数前应通入一定量的N2使生成的CO2全部进入量气装置(4)按乙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使测得的Na2CO3的质量分数偏高的因素有(写一种) ,使测得的Na2CO3的质量分数偏低的因素有(写一种)_ 。(5)为完成相同的测定任务,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选项字母)。 A取mg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ng固体 B取mg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将溶液加热、蒸干、

7、灼烧得ng固体 C取mg混合物充分加热,固体质量减少ng D将图II装置中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进行实验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水质优劣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请回答下列问题:(1)天然水中溶解的气体主要有 、 (填化学式)。(2)检验蒸馏水的纯度时,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测定水的 。(3)水的净化与软化的区别是:水的净化是用混凝剂(如明矾等)使 _,而水的软化是_。(4)通过施加一定压力使水分子透过半透膜而将大分子或离子截留,从而使水得以净化的方法称为 ;电渗析法净化水时,使离子通过半透膜的推动力是 。(5)某天然水中、。要软化10 m3

8、这种天然水,需先加入Ca(OH)2 g,再加入Na2CO3 g。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X、Y、Z、W、R为前四周期原予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X、Y、Z、W为同一周期相邻元素,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共有8种;R元素与比它核电荷数大的另外。两种元素位于第四周期同一族。(l)X的一种核素用于鉴定文物年代,该核素的符号为_。(2)X、Y、Z、W四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用元素符号表示)。(3)用氢键表示式写出W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中不同种分子间存在的氢键_。(4)Y的一种氢化物分子中共有18个电子,该分子中存在的共价键类型有_(填选项字母)。A非极性键 B极性键

9、Css键 Dsp键 Epp键 Fs3p3键 Gs p33p3键Hs p33p3键(5)R的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R元素位于周期表的_区。(6)R单质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原子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下图所示:图A中原子堆积方式为 ,A、B中R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_。A、B晶胞的棱长分别为a cm和b cm,则A、B两种晶体的密度之比为_。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AF六种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A是合成天然橡胶的单体,用系统命名法命名,A的名称为 ,天然橡胶的结构简式为 。(2)A生成 时,A发生的反应类型为 。(3) EF的化学方程式为

10、 。(4)A与Br2按物质的量比1:1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有_种(考虑顺反异构)。(5)现有另一种有机物G,已知G与E无论按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H2O以及消耗的O2均为定值。请写出两种符合下列要求的G的结构简式_ _ _、 。;G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1:3。【来源:河北省唐山市2013届高三4月第二次模拟】2013年高考化学“7+3+1”限时训练(40)参考答案7-13 DBBAADC(A卷) 7-13 CBBAADD (B卷)26本题共14分,除注明以外,每空2分(1)2C+SiO2Si+2CO(2)2Al+Fe2O3

11、2Fe+Al2O3;Al2O3(1分);NaAlO2(1分)(3)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4)3Cl2+2NH3N2+6HCl(5)装置图如右图(2分);电能(1分);化学能(1分)27本题共15分,第一空1分,其余每空2分。(1)稀;稀硝酸还能溶解铝,不易控制(2)0.05 mol/(Lmin) 2Q kJ/mol 逆向;增大(3)2Al+NO2+OH+2H2O2AlO2+NH3H2O28本题共14分,每空2分(1)分液漏斗 (2)饱和NaHCO3溶液;碱石灰(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3)ABC(4)生成的CO2未被碱石灰完全吸收;干燥管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其他合理答案亦可)(5)D

12、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本题共15分,除注明以外,每空2分(1)O2(1分)、CO2(或N2) (1分) (2)电导率或电阻率(1分)(3)水中胶体及悬浮物沉淀下来;除去水中的Ca2+和Mg2+(4)反渗透法;电场力或电势差 (5)740;1484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本题共15分,除注明以外,每空2分(1)或(1分) (2)F、N、O、C (3)FHO、OHF (4)ABFG(5)3d64s2;d (1分) (6)体心立方(1分);23;b32a3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本题共15分,除方程式3分外,其余每空2分(1)2甲基1,3丁二烯;(2)1,4加成反应(答加成反应给1分)(3) 或 (4)4 (5)CH3COOH;HCOOCH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