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皖南民居与山西民居的差异性浅析.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33259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ord 皖南民居与山西民居的差异性浅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word 皖南民居与山西民居的差异性浅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word 皖南民居与山西民居的差异性浅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word 皖南民居与山西民居的差异性浅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word 皖南民居与山西民居的差异性浅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ord 皖南民居与山西民居的差异性浅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 皖南民居与山西民居的差异性浅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皖南民居与山西民居的差异性浅析?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皖南民居与山西民居的差异性浅析段亚鹏,严昭(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民居是建筑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类型,它不仅提供了物质活动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不同地区的民居存在各自的地方风格和地域特色.文章试从建筑学的角度从不同方面对山西民居和皖南民居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中的差异,从而使人们对山西民居和皖南民居有进一步的了解.【关键词】皖南民居;山西民居;比较;差异【中图分类号】Tu一87中国传统建筑包括诸多建筑类型,民居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民居形式各异,不同的地区有各自独特的风格.皖南民居与山西民居都有着悠久的

2、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技艺和艺术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民居中杰出的代表.皖南民居和山西民居由于气候,地域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差异,在诸多方面存在不同.本文将对皖南民居与山西民居的平面布局,建筑构造和建筑细部与装饰等方面的差异做初步探析.l平面空间布局比较皖南民居的平面布局为天井式,受等级制度的约束,前后最大为二进,但大户人家则左右并列组合,以避免超越前后两进的限制.天井式住宅的每一进院落都分为上厅和下厅,厅的两侧为厢,有”大厅堂小厢房”之称.前厅作为礼仪交往场所,是男主人接待男宾的;后堂为女眷儿女活动和接待女客的场所.上厅两侧的厢房为长者居住的地方,下厅两侧的厢房则为晚辈居住的地方.二楼一般

3、设有小姐的绣楼,楼梯设在上厅的背后.厅前围合的空间为天井院落,民居内部利用天井采光,通风,排水.厅堂内部轴对称,但进出的大门和二门没有在一条轴线上,按照当地的习俗是要防止财源外露.山西民居的平面布局是北方典型的合院式,有j三合院,四合院等.院落的总体布局可由一进或几进院落纵向排列或横向扩展形成多样的平面形式,有纵向或横向多条轴线.由各单体建筑或廊或墙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中轴对称,秩序井然.一般的民居多采用四合院的布局形式.院子的正前方为正房,供长辈居住的地方,通常是i问或五间,一般采用硬山屋顶.正房左右各有耳房一间,用来堆放杂物.正房的左右两侧为厢房,是晚辈居住的地方.一般的院落分为内院和前院

4、,以带垂花门的中墙隔开.内院是主人生活起居的地方,非请莫入.前院占地较少,与正房相对的是倒座,是外来客人等候和佣人居住的场所.大门一般开在院子的东南角,多采墙垣式.山西传统民居中规模比较大的宅院如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等都是由若干进院落横向或纵向组合而成,外观上气势磅礴体现了山西民居的恢宏大气,内部空间则层次丰富,由不同的建筑尺度和院落空间的大小形【文献标识码】A成对比,或开敝或封闭,使人获得不同的心理感受.2建筑构造方式比较2.1构筑类型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类型一般分为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抬梁式在北方应用居多,穿斗式在南方应用居多.皖南民居和山陌民居在结构上都采用砖木结构,但大木构架

5、的构筑类型不同.皖南民居的梁架结构采用穿斗式,井干式,抬梁式多种方式组合,山面的梁架采用穿斗式或穿斗式和井干式结合(图1),保证了山墙的稳固性.除山面的梁架外其余采用抬梁式(图2),以扩大室内空间.一些民居的上厅为了争取更充足的采光,屋架前面部分采用卷棚后面采用硬山.山西民居的木构架主要采用抬粱式(图3),梁的跨度较大,柱子数量相对较少,室内空间开敞.2.2粱架做法用梁上,皖南民居喜欢用冬瓜梁(月梁),造型优美,虽然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但用料大,不图1皖南民居山面构架图2皖南民居梁架收稿日期20100623作者简介段亚鹏,硕士;严昭,硕士研究生.四川建筑第31卷1期2011.0257?囊建筑论

6、坛与建筑设计?图3山西民居梁架利于资源节约.山西民居的梁在明清后一般用直梁,有很少数的彻上露明造,为了美观而采用月梁.皖南民居的梁架多雕刻,重装饰,如在瓜柱端部雕刻成灯笼状,梁驼做成倒元宝状上刻有浮雕.梁驼放置在梁上以承托梁袱.在山西民居的木构架中,瓜柱端部会安置脚背以加强稳定性,檩下面有檩枋以起到横向的拉结作用.在皖南民居中看不到角背也很少有檩枋.另外,皖南民居的梁架一般用香樟木或银杏木,柱子用银杏木,梁采月j香樟木.山西民居的木构架一般采用红松或者落叶松等北方较常用的木材.2.3翼角构造皖南民居和山西民居在翼角构造上做法不同,皖南民居翼角起翘较高,看起来洒脱飘逸,而山西民居翼角起翘较低,曲

7、线平缓.这是因为皖南民居嫩戗斜捅在老戗背上,并形成50.6O.夹角的缘故.为了使构造上牢同,在嫩戗与老戗问联以菱角木,箴木,扁担木,千斤销等,并使用角梁上缘呈一缓和曲线以设黄戗脊j.山西民居翼角起翘比较低,主要靠老角梁和仔角梁来起翘的.老角梁和檐椽下皮都放在檐檩上,但老角梁断面大,其上皮比檐椽上皮高出约两椽径.为使翼角椽子逐步抬高,最后达到同老角梁上皮宜平,使用了三角形的枕头木.在平面上,翼角椽子也渐次变更方向,直到末一根椽头与老角梁头紧贴为止,注意这些椽子还要逐渐加长,直到老角梁,最后一根的平出距离约三椽径.2.4屋顶构造北方冬季寒冷需要达到保温的效果,南方夏季炎热需要散热通风.由于受气候影

8、响,皖南民居和山西民居在屋顶构造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皖南民居的屋顶厚度较薄,木基层上的苫背层很薄,上铺蝴蝶瓦,正反相扣,形成瓦垄,也叫做合瓦屋面.铺瓦的疏密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房主人的财力大小.山西民居的屋顶构造一般是在木基层上依次有护板灰,泥背,抹灰背(可有可无),扎肩,晾背,铺瓦.苫背层包括护板灰,泥背,抹灰背(可有可无),扎肩,晾背,这一层厚度比较厚达1520cm,一方面起到保温隔热的效果,一方面用来调节屋面曲线.屋面上铺青色灰布瓦,筒瓦屋面,檐部有瓦当和滴水.3建筑细部比较3.1门楼在皖南民居中的人口处建有门楼(规模稍小一些的称为门罩)(图4),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顺墙而下溅到门上.一般

9、农家的门罩较为简单,在离门框上部少许的位置,用水磨砖砌fH向外挑的檐脚,顶上覆瓦,并刻一些简单的装饰.富家门楼十分讲究,多有砖雕或石雕装潢.如宏村承志堂的58门楼_二问四柱五楼,仿牌坊而建,雕刻及其精美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其规制大小也受等级制度影响.山西民居中的大门人口,有屋宇式,墙垣式这两种类型.大多数民居的大门属于墙垣式.墙垣式又分为i种类型嵌入式(图5),拱券式(图6)和柱廊式(图7).柱廊式也包括垂花门前柱子不落地的垂柱形式.嵌入式的大门与皖南民居的门罩有些类似之处.民居中大门是一家的门面,比较重视门口的营建.一般大门采用木质大门,门外设石质或木质门槛,大门两侧放门枕石.3.2悬山建筑

10、的山面悬山是古建筑中一种等级相对比较低的屋顶形式.在皖南民居和山西民居中悬山屋面的山面处理形式的差异,体现了不同地区建筑地域特色.皖南民居中悬山建筑的山面出际较长,搏风板用料较小.山西民居中悬山建筑的山面出际一般为四椽四档,并安装上搏风板和悬鱼,搏风板起到保护檩头的作用,悬鱼悬吊在两博风板衔接的中心位置.搏风板端部和悬鱼雕刻成各种造型起到较好的装饰效果.3.3墙体白色马头墙是皖南图4皖南民居门楼图5山西民居门楼图6山西民居门楼民居明显的特征,具有防火和防御功能.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层次丰富,使整座建筑显得生动活泼不呆板.山西民居的墙体厚实,以起到较好的保温作用.墙面本色青砖墙,较讲究的采用丝缝

11、砌法,一般采用淌白砌筑.硬山建筑的山墙完全在屋面下,不像皖南的马头墙凸出屋顶.山西民居深宅大院,围墙高耸威严,一般不开窗,达到防火防盗的目的.3.4柱根部传统建筑中柱子大多以圆木柱为主.为了防止柱根部四川建筑第31卷1期2011.02?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图7山西民居门楼图8皖南民居柱根部透气孔受潮,柱底端放柱础石,柱端开卯插于柱础石内,对柱子起到保护作用.由于南方气候潮湿,在皖南民居中为了防止柱根受潮糟朽,在柱根部开蝙蝠形的透气孑L(图8).在山西民居中只有少量比较讲究的建筑在包在墙里的柱子上开凿透气孔,透气孔一般设在距柱根部约20厘米处,呈长方形或方形.明柱一般不设透气孔.4建筑装饰构件比

12、较建筑装饰构件是传统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建筑的传神之作和点睛之笔.皖南民居和山西民居在建筑装饰构件上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制作精细,工艺精湛.由于受地方风格的影响,装饰构件存在一些差异,现从吻兽,门枕石与石镜这两方面做初步的对比分析.4.1吻兽在传统建筑的屋顶上常会放置一些吻兽,一方面点缀在屋脊线上具有装饰作用,一方面还有一些文化层面的寓意比如防火,辟邪等.皖南民居中正脊两端起翘放鳌鱼,在正脊上放有小兽.戗脊的一端与垂脊衔接,另一端也放置鳌鱼.放置在脊两端的鳌鱼寓意为希望主人能独占鳌头,步步高升.山西民居中正脊两端放口含正脊的吻兽,垂脊端部放置垂兽.戗脊端部放仙人走兽.这些吻兽都精雕细琢

13、,栩栩如生,使整栋建筑达到一种传神的效果.4.2石镜与门枕石石镜与门枕石都放置在大门两侧,对主入口起到点缀和引导的作用.在皖南民居中院落入口的两侧放石镜(图9),是用黑色大理石制成的,雕刻细腻圆润.在山西民居中,院落的入口处要放门枕石(图10),一般用青石制成,造型优美,图案丰富.5结束语皖南民居和山西民居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当地民族文化交融中形成,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各自的建筑特点和地方风格.皖南民居白墙,灰瓦,马头墙是其主要的特征.建筑布局随地形错落有致,整体上呈现轻展灵巧的风格.山西民居灰色清水墙,古朴恢弘大气,规模庞大以其粗放的风格来彰显主人的显赫的地位和雄厚的经济实力.高耸的外墙形成相对封闭的院落,显示出对外界的防备.整体上显示出布局规整,敦厚雄浑的风格特点.皖南民居和山西民居总体布局丰富,平图9皖南民居石镜图lO山西民居门枕石面类型多样,细部装饰华丽精美,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注释:本文提到的民居为中国传统建筑民居参考文献1侯曙芳,李道先.徽派古民居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J.重庆建筑大学,2006,28(6):24262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百度百科.皖南民居0L.网址:http:/baike.haidu.corn/view/83O055.htm四川建筑第31卷1期2011.02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