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标准.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235026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29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标准.doc(1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2015年8月(内部资料,仅供参考)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目录一、针刺疗法技术操作规范(9种)1毫针技术 2头针技术 3耳针技术 4三棱针技术 5火针技术 6穴位注射疗法 7醒脑开窍技术 8皮肤针(梅花针)9电针技术 二、灸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4种)1. 直接灸技术 2. 隔物灸技术 3. 悬灸技术 4. 温针灸技术 三、刮痧疗法技术操作规范(1种)1刮痧技术 四、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范(4种)1. 留罐技术 2闪罐技术 3走罐技术 4.刺络拔罐技术 五、中医微创类技术操作规范(1种)1针刀技术 六、推拿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6种)1皮部经筋推拿技术 2脏腑推拿技术 3关节运动推

2、拿技术 4关节调整推拿技术 5经穴推拿技术 6小儿推拿技术 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5种)1穴位敷贴技术 2中药熨敷技术 3冷敷技术 4. 湿敷技术5熏蒸技术 八、骨伤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6种)1理筋技术 2复位技术 3正骨技术 4夹板固定技术 5石膏固定技术 6牵引技术一、针刺疗法操作规范针刺是中医最常用的技术操作,即用金属制成不同形状的针,运用不同手法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通过经络腧穴,调整人体脏腑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3、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操作方法】 1. 进针法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

4、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2. 进针角度和深度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

5、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2.2.2 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2.2.3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2.2.4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3. 行针基本手法 3.1 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3.2 捻转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当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

6、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得气”,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4. 补泻手法4.1 补法:进针慢而浅,提插轻,捻转幅度小,留针后不捻转,出针后多揉按针孔。多用于虚证。4.2 泻法:进针快而深,提插重,捻转幅度大,留针时间长,并反复捻转,出针后不按针孔。多用于实证。4.3 平补平泻法:进针深浅适中,刺激强度适宜,提插和捻转的幅度中等,进针和出针用力均匀。适用于一般患者。【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 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3. 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4. 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

7、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5. 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6. 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一般留针1020分钟。7. 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滯针等情况。如出现意外,紧急处理。8. 起针: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最后检查针数,以防遗漏。9.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10.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注意事项】 1. 患者过于饥饿,疲劳

8、、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2. 妇女怀孕3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若怀孕3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如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应针刺。3. 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4. 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5. 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6. 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如刺胸、背、腋、胁、缺盆等部位的腧穴,若直刺过深,都有

9、伤及肺脏的可能,使空气进入胸腔,导致创伤性气胸,轻者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呼吸不畅;甚则呼吸困难,唇甲发绀、出汗、血压下降等症。因此,医者在进行针刺过程中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令患者选择适当的体位,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角度,以防止事故的发生。7. 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8. 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2、头皮针【概述】 头皮针法又称头针法,是通过刺激头部发际区域的特定部位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10、头皮针法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但真正在临床上推广则在70年代以后。通过大量病人的治疗,证明头皮针法不仅方法简便安全,而且对脑部引起的多种疾病有独特的效果。和体针取穴不同,头皮计穴位有着六大不同的体系,且各有特点。主要的为头皮针穴名标准化方案、焦顺发头皮针穴名体系和方云鹏头皮针穴名体系三家。其中头皮针穴名标准化方案为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标准,但对初学者来说,掌握上有一定难度。而实际;临床上,以山西焦顺发所提出的头皮针穴位影响较大,且取穴方法简便,特别适合于初学者,故本节仅介绍焦顺发头皮针穴名体系,头皮针穴名标准化方案则作为课外部分附于本节之后,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现将主要头皮针穴介绍如下:

11、在取穴之前,首先要明确前后正中线和眉枕线的部位。前后正中线:眉间和枕外粗隆顶点下缘连线。 眉枕线:眉中点上缘和枕外粗隆顶点的头侧面连线。运动区上点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向后移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区(若鬓角不明显者,可从颧弓中点向上引一垂直线,将此线与眉枕线交点前0.5厘米处作为点),上下两点的连线即为运动区。主治:运动区上互乃,治疗对侧下肢瘫痪;运动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运动区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感觉区自运动区后移工.5厘米的平行线,即为感觉区。主治:感觉区上1/5,治疗对侧腰腿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感觉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

12、异常;感觉区下25,治疗对侧面部麻木、疼痛,偏头痛。舞蹈震颤控制区自运动区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线即为本区。主治:舞蹈病、震颤麻痹。晕听区从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厘米的水平线,共长4厘米,即为本区。主治:眩晕、耳鸣、听力减退。足运感区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旁开左右各1厘米,分别向后引平行于中线的3厘米长的直线。共两条。主治:对侧下肢疼痛、麻木、瘫痪。 视区 从旁开前后正中线1厘米的平行线与杭外粗隆水平线的交点开始,向上引4厘米的垂直线,即是该区。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 平衡区 沿枕外粗隆水平线,旁开前后正中线3.5厘米,向下引垂直线4厘米,即为本区。 主治:小脑损害引起的

13、平衡障碍。 上面7个头皮针刺激区在临床上最为常用,另外尚有血管舒缩区、言语二区、言语三区、运用区、胃区、胸腔区和生殖区等7个区,因不太常用,故略而不论。【器具药物】 头皮针一般选用 2830号1.52寸长的不锈钢毫针,初学者进针有困难可选用1寸针。小儿则用0.5l寸针。 【操作方法】 正确取定头皮针刺激部位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初学者应用卷尺精确测定,并用龙胆紫药水作好标记。然后嘱病人取正坐位,分开局部头发(男性病人如有可能应理成光头),进行彻底消毒。 进针法 在进针时要避开发囊、瘢痕及局部感染处,以免引起疼痛。初学者可用指切进针法,即以左手拇指的指甲掐切头穴,右手持针,针尖紧靠指甲缘,迅速刺

14、入皮下。进针方向与头皮成1530度角。熟练后,可用快速进针法以减轻疼痛,方法为: 用右手拇、食(示)指尖捏住针体下端(距针尖2厘米处),针尖对准进针点,手指尖距头皮510厘米序腕背屈后,再突然手腕掌屈,借助这一力量使针尖冲进皮下或肌层。 进针后,右手拇、食(示)指尖捏住针柄下半部,中指紧贴针体末端,沿皮将针体快速推至帽状腱膜下层。当针到达帽状腱膜下层后,指下会感到阻力减小,然后将针沿头皮针穴线推进0.51.5寸,再进行运针。注意:头皮针进针要掌握好角度,角度过小,针易进人肌层;角度过大,则容易刺人骨膜,都会引起疼痛。为了减轻进针时的疼痛,可嘱病人憋气,深吸气一口,暂停呼吸。 运针法 头皮针运针

15、只捻转不提插。为使针的深度固定不变及捻转方便起见,一般以拇指掌侧面和食(示)指挠侧面夹持针柄,以食(示)指的掌指关节快速连续屈伸,使针身左右旋转,每分钟要求捻转200次左右。这一速度对初学者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双手同步捻转,因此要下苦功锻炼一段时间。每次持续捻转卫2分钟,头皮针留针1530分钟,在此期间 还需间隔510分钟运针1次。 如手捻确实有困难,也可以电针代替,频率宜在200300次分以上,刺激强度以病人的反应来决定,一般以病人可耐受力度,波型可选择连续波。 另有两种手法,读者也可酌情选用。一为抽提法,针体进人帽状腱膜下层后,针体平卧,用右手拇、食(示)指紧捏针柄,左手按压进针点处

16、以固定头皮,用暴发力将针迅速向外抽提3次,然后再缓慢地向内退回原处。这种紧提慢插的方法,相当于泻法。 一为进插法,持针手法与上相同,用暴发力将针迅速向内进插3次,再退回原处,这种紧插慢提的方法,相当于补法。注意:上述提插范围不宜超过0.l寸,动作要求迅速。 出针法 头皮计的出针比较简单,只需缓慢退针到皮下,然后迅速拔出。因为头皮血管比较丰富,取针后应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以防出血。 头皮针法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以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日。【适应病症】头皮计法主要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对中风(脑出血或脑梗塞)引起的偏瘫,其总有效率可达到90以上。对脑外伤后遗症、小儿脑性瘫痪、小儿脑发育不全

17、、震颤麻痹、舞蹈病、耳鸣及各类急慢性疼痛等,都有一定效果。近年来还用于老年性痴呆症和小儿智力障碍等。【注意事项】头皮针的刺激强度较大,应注意防止晕针。在头皮针治疗中常易发生滞针,即针刺人头皮后,行针困难,难以捻转进退。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嘱病人身心放松,并在针体周围轻柔按摩,然后顺进针方向缓缓退出。因脑出血引起的中风病人,在急性期有昏迷、发热或者血压忽高忽低不稳定者,不可用头皮针,须待症情稳定后才能治疗。对急性发热,高热,心力衰竭者也要慎用头皮针。头皮血管丰富,出针时易出血或引起皮下血肿,可用干棉球轻揉,促使其消散。3、耳针法【概述】 耳针法是通过对耳郭特定区域(即耳穴)的观察(或检测)和刺激

18、达到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在针灸医学的各种刺灸方法中,耳针是较为独特的疗法。 耳针法有自己的刺激区,尽管集中在小小的耳郭上,但耳穴数量之多,仅次于体穴。特别是它还具有诊断、预防、治疗、保健四位一体的优点。应用耳部某些区域进行诊断和治疗疾病,起源于古代中国,但是,真正获得巨大进展,并形成一门较为完善的疗法,则是在现代。其中,法国的P.Nogier博士,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表了他的耳穴图,对耳针法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耳郭是外耳的一部分,耳穴则是耳郭上的一些特定的诊治点,为了便于读者熟悉耳穴的分布情况,简单介绍耳郭的主要表面解剖结构如下。 耳郭前面分布 (1)耳轮:耳郭边缘向前卷曲的部分。

19、 (2)耳轮脚:耳轮前上端伸人耳腔内的横行突起。 (3)耳轮结节:耳轮外上方稍肥厚的小结节。 (4)耳轮尾:耳轮末端,与耳垂相交处。 (5)对耳轮:耳郭边缘内侧与耳轮相对的、上有分叉的平行隆起部分。 (6)对耳轮上、下脚:分别指对耳轮上端分叉的上支和下支。 (7)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构成的三角形凹窝。 (8)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 (9)耳屏:耳郭外面前缘的瓣状突起。 (10)对耳屏:耳垂上部,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1l)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12)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13)轮屏切迹:对耳轮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l4)耳甲:由对耳屏和弧形的对

20、耳轮体部及对耳轮下脚下缘围成的凹窝。其中,耳轮脚以上部分的耳甲称耳甲艇,以下部分称耳甲腔。 (l5)耳垂:耳郭最下部的无软骨的皮垂。 (16)外耳道口:耳甲腔内,被耳屏遮盖的孔。 耳郭的背面分布 (1 )耳轮背面:因耳轮向前卷曲,此面多向前方,又称耳轮外侧面。 (2)耳舟后隆起:耳舟背面。 (3)对耳轮后沟:同对耳轮相对应的背面凹沟处。 (4)三角窝后隆起:三角窝的背面隆起处。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耳穴有数百个之多,经过反复的筛选验证,得到世界各国公认的为91个。 这里仅介绍临床中用得最多的40个耳穴。 耳穴的分布,特别是在耳郭前面,有一定的规律性,就像一个头部朝下臀部朝上的胎儿。也就是说:

21、与头面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屏和耳垂;与上肢相应的分布在耳舟;与躯干相应的分布在对耳轮;与下肢及臀部相应的分布在对耳轮上、下脚;与盆腔相应的,分布在三角窝;与消化道相应的分布在耳轮脚周围;与腹腔相应的分布在耳甲艇;与胸腔相应的分布在耳甲腔;与鼻咽部相应的分布在耳屏等。现将临床上最为常用穴的具体分布部位说明如下。 (1)耳中:耳轮脚。主治:呃逆、荨麻疹,小儿遗尿。 (2)外生殖器:耳轮上,与对耳轮下脚上缘相平处。主治:睾丸炎、外阴瘙痒症等。 (3)耳尖:耳轮顶端,与对耳轮上脚后缘相对的耳轮处。取穴时,将耳郭向前对折,在上部尖端处取之。主治;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 (4)结节:耳轮结节

22、处。主治:头晕、头痛、高血压等。 (5)风溪:耳舟上,在耳舟上五分之二与下五分之三的交界处。即耳轮结节前方。主治: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哮喘。 (6)肩:耳舟上,耳舟分五等分,自上而下在第四等分处。主治:肩关节周围炎、胆石病等。 (7)膝:对耳轮上脚的中13处。主治:膝关节肿痛。 (8)坐骨神经:对耳轮下脚的前 23处。主治:坐骨神经痛。 (9)交感:对耳轮下脚的末端与耳轮内缘交界处。主治:胃肠痉挛、心绞痛、胆绞痛、输尿管结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l0)颈椎:在对耳轮体部将轮屏切迹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分为五等分,下15为本穴。主治:颈椎综合征、落枕等。 (11)胸椎:按上述分法,中及乃为本穴

23、。主治:胸胁痛、乳腺炎、产后泌尿不足等。 (12)神门:在三角窝后 13的上部,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主治:失眠、多梦、痛症、戒断综合征等。 (13)内生殖器:三角窝前13的下部。主治: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遗精、早泄。 (l4)外耳: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部。主治: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鸣。 (15)外鼻:耳屏外侧面中部。主治:鼻炎、减肥等。 (16)屏尖:耳屏上部隆起的尖端。主治:发热、牙痛。 (l7)肾上腺: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主治:低血压、感冒、风湿性关节炎。 (18)咽喉:耳屏内侧面上12处。主治: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19)内鼻:耳屏内侧面下 12处。主治:

24、鼻炎、鼻窦炎、鼻出血等。 (20)对屏尖:对耳屏尖端。主治:哮喘、腮腺炎,皮肤瘙痒症。 (21)缘中:在对耳屏游离缘上,对屏尖与轮屏切迹的中点。主治:遗尿、内耳眩晕病。 (22)颞: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主治:偏头痛。 (23)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主治:神经衰弱、假性近视、高血压病、腹泻、痛症。 (24)心:耳甲腔正中凹陷处。主治:心律不齐、心绞痛、神经衰弱。 (25)肺:耳甲腔中央周围处。主治:咳喘、皮肤病、便秘、戒烟。 (26)脾:耳甲腔的后上方。主治: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功能性子宫出血。 (27)内分泌:耳甲腔的前下,在耳屏屏间切迹内。主治: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 (28

25、)口:耳轮脚下方前13处。主治:口腔炎、戒烟、胆石病。 (29)胃:耳轮脚消失处。主治: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失眠、胆石病。 (30)十二指肠:耳轮脚上方后13处。主治:消化性溃疡、胆石病。 (31)大肠:耳轮脚上方前13处。主治:腹泻、便秘。 (32)肝:耳甲艇的后下部。主治:胁痛、眩晕、月经不调、高血压。 (33)胰胆:在耳甲艇的后上部,肝肾二穴之间。主治:胆囊炎、胆石病、急性胰腺炎。(34)肾: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下方。主治:遗尿、腰痛、肾炎、月经不凋、遗精、早泄。 (35)牙:耳垂正面,从屏间切迹软骨下缘至耳垂下缘划三条等距离水平线,再在第二水平线上引两条垂

26、直等分线,由前向后,由上向下地把耳垂分为九个区,一区为本穴。亦即耳垂正面前上部。主治:牙痛、牙周炎、低血压。 (36)眼:按上述分区之五区为本穴,即耳垂正面中央部。主治:急性结膜炎、麦粒肿、假性近视及其他眼病。 (37)面颊:按上述分区之五、六区交界线周围,亦即眼区与内耳区之间为本穴。主治:周围性面瘫、三叉神经痛。 (38)内耳:按上述分区之六区,即耳垂正面后中部。主治:耳鸣、耳聋、内耳眩晕病。 (39)扁桃体:按上述分区之八区,即耳垂正面下部。主治:扁桃体炎、咽炎。 (40)耳迷根:耳背与乳突交界的根部,耳轮脚对应处,即耳轮脚后沟的耳根处。主治:胆石病、心律失常。 (41)耳背沟:又称降压沟

27、。在对耳轮上、下脚及对耳轮主于在耳背面呈“Y”形凹沟部。主治:高血压、皮肤瘙痒。 耳穴的探查方法 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郭的相应穴区内出现反应,如胆囊病时在胰胆穴,肺病在肺区等。针刺时,只有直接刺激这些反应点,才会获得较好的效果。由于各人耳郭的形状和大小不一样,加上上面所介绍的耳穴区域相对较反应点为大,故临床上使用耳穴时,不能只根据所规定的部位,还要进一步在此部位内探查出反应点的位置。这就叫耳穴探查方法。 耳穴探查法常用的有三种,一种为直接观察法,就是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在自然光线下,观察耳郭各穴区有无变形、变色的征象;另一种为电测定法,是以特制的电子仪器测定耳穴皮肤电阻、电位等变化。但这两种

28、方法,或者要凭经验,或者要凭仪器,对初学者来说,最合适的为第三种,即压痛法,具体操作如下: 先根据病人症情,选取耳穴,然后用毫针柄或牙签进行探压。探压时压力要均匀,从穴区周围向中间按压。当探棒压迫到痛点时,病人会出现皱眉、眨眼、呼痛或躲闪反应。此时可稍用力按压一下,作一个标记,以便针刺。少数病人的耳郭上一时测不到压痛点,可先按摩一下该区域,再行测定。 耳针配穴方法 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按脏腑辨证配穴 就是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来选穴组成处方。如中医学认为“肺主皮毛”,故可取肺穴治疗皮肤病;肾,“其华在发”,故可取肾穴治疗斑秃等。 按现代医学理论配穴 耳穴中有不少是按现代医学的名称命名的,如皮质下

29、、交感、肾上腺、内分泌、耳迷根等。这些穴位的功能和现代医学所说的基本一致,如肾上腺穴,有近似调节肾上腺的功能,故可按现代医学理论配穴。 按相应部位配穴 此法最为简单,临床上用得也最广泛。即根据病变所在,在耳郭对应的部位取穴配方。如肩周炎取肩穴,胃炎取胃穴等。 按临床经验配穴 指对临床中发现,对某一或某些病症有独特作用的穴位进行组方。如耳尖穴治高血压、耳中穴治隔肌痉挛等。 在实际治疗中,上面各种配穴常综合运用,如高血压,可据西医理论取交感,按脏腑学说加心,据临床经验加耳尖等。【器具药物】【操作方法】 耳穴刺激方法总计有30余种,我们仅介绍最常用的3种。 毫针法 针具多用 2832号之半寸长的不锈

30、钢毫针。首先对耳穴进行消毒,由于耳穴感染可引起严重后果,故一般先用2碘酒涂抹,再用蘸有75乙醇的棉球脱碘消毒。进针时,用左手拇、食指固定耳郭,中指托着针刺部耳背,这样既可掌握针刺深度,又可减轻针刺疼痛。然后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在反应点进针。针刺深度视耳郭不同部位厚薄而定,以刺人耳软骨(但不可穿透)且有针感力度。针感多表现为疼痛,少数亦有酸、胀、凉、麻的感觉。留针时间2030分钟。起针时左手托住耳背,右手起针,并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眼,以防出血。每次一侧或双侧针刺,每日或隔日l次。埋针法 即将皮内针埋入耳穴。多用揿针型皮内针。先将穴区皮肤按上法严格消毒,左手固定耳郭,绷紧埋针处的皮肤,右手持

31、镊子夹住消毒皮内针的针环,轻轻刺人所选穴区内,再用胶布固定。一般每次埋单侧耳,必要时可埋双侧。每天自行按压34次。留针时间24日。夏天宜短,冬季可长些。埋计处不要淋湿浸泡,局部胀痛不适要及时检查。如耳部皮肤有炎症或局部有冻疮时,不宜埋针。 压丸法 又称耳穴压豆、耳穴贴压法。是一种简便安全的耳穴刺激法。压丸的材料用得较多的是王不留行子、绿豆以及磁珠(磁性强度在180380高斯)。选定穴位后,先以75乙醇拭净耳郭皮肤,用消毒干棉球擦净。用镊子将中间粘有压物的小方胶布(面积约为7平方毫米),置于穴区,并粘牢贴紧。待各穴贴压完毕,即予按压,直至耳郭发热潮红。按压时宜采用拇食指分置耳郭内外侧,夹持压物,

32、行一压一松式按压,反复对压每穴持续半分钟左右。每日按压34次,每周换贴l2次。【适应病症】 耳穴适应病症十分广泛,据统计,已被应用于150余种病症的预防、治疗和保健。包括多种疼痛性疾病,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多种炎症性疾病,如急性结膜炎、扁桃体炎、咽喉炎;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以及一些功能紊乱性疾病,如心律不齐、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特别是近年来,耳针在戒烟、减肥以及治疗美容性皮肤病(如青年痤疮、黄褐斑等)、竞技综合征等方面,更有较之其他疗法更为明显的效果。 耳针法一般来说比较安全,但外耳如有明显炎症或病变,包括冻疮破溃、感染、溃疡及湿疹等,不宜采用本法。

33、妇女怀孕期,尤其是有习惯性流产史的不可用耳针。【注意事项】 耳针法,只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多不会出现意外。最常见的事故是:因消毒不严所引起的耳郭感染。由于耳郭血液循环差,一旦感染,如处理又不及时,即可以波及到耳软骨,严重的会出现耳郭肿胀、软骨坏死而造成耳郭萎缩、畸形。要引起高度警惕。 为了预防这一事故的发生,首先对针具必须严格消毒,皮内针最好用一次性针;其次,耳穴穴区消毒要坚持先用碘酒再用乙醇的二步消毒法;最后,耳穴压丸时,不要用挂动压丸的手法,这也可以损伤表皮而发炎。耳郭感染,早期多为浅表感染,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伴有少量渗出,疼痛较轻。可用2.5碘酒局部涂擦,每日23次,或敷以消炎软膏,多

34、可在45日内获痊愈。如发展为耳软骨(膜)炎,局部有明显的红、肿、热、痛,重者整个耳郭发红肿胀,最后形成脓肿。常伴有较显著的全身症状,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及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应立即转外科进行手术治疗。对初学者来说,一定要有严格的消毒观念。4、三棱针技术操作规程【目的】 三棱针古称锋针,三棱针刺法具有开窍泄热,活血祛瘀,疏经通络,治疗顽固性痹证的作用,既适用于实证和热证,也可用于寒实证。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高热、中暑、中风闭证、急性咽喉肿痛,目赤红肿,顽癣、疖痈初起、扭挫伤、疳疾、痔疮、久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用物准备】 治疗盘、三棱针、0.5碘伏、棉签、弯盘等。【操作方法

35、】 常用刺法有以下几种: 1. 腧穴点刺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使血聚集穴部,常规消毒皮肤、针尖后,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0.3 cm,立即出针,轻轻按压针孔周围,使出血数滴,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2. 刺络用三棱针缓慢地刺入已消毒的较细的浅静脉,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止血。3. 散刺又叫豹纹刺,按不同疾病有两种不同刺法: 3.1 顽癣、疖肿初起(未化脓),严密消毒后可在四周刺出血。3.2 扭伤、挫伤后局部瘀肿,在瘀肿局部消毒后如豹纹般散刺出血。4. 挑刺左手按压施术部位的两侧,或夹起皮肤,使皮肤固定,右手持针,将经过严密消毒过的腧穴或反应点的表皮调破,使出血或流出粘液;也可

36、再刺入0.5 cm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提高,挑断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局部消毒,覆盖敷料。【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配合。2. 患者取合理体位,协助松开衣着,暴露施针部位,进行皮肤消毒。3. 右手拇、食两指持住针柄,中指扶住针尖部,露出针尖12分许,以控制针刺深浅度,针刺时左手捏住指(趾)部,或夹持、舒张皮肤,右手持三棱针针刺,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刺法。4. 在施针过程中,应观察患者面色、神情,询问有无不适反应,预防晕针。5. 操作完毕后,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注意事项】 1. 三棱针刺激颇强,治疗时须注意

37、患者体位舒适,并须与医生配合,还须注意预防晕针。2. 由于三棱针针刺后针孔较大,必须严密消毒,防止感染。3. 点刺、散刺必须做到浅而快,切勿刺伤动脉、出血不宜过多,一般以数滴为宜。4. 身体虚弱,气血两亏,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易止住的患者,不宜使用。5. 每日或隔日针治1次,35次为一疗程。急症也可每日治两次。如治疗需出血较多者,每周治疗12次为宜。5、火针法 【概述】 火针法,古代又称为焠刺,是将特制的针具用火烧红以后刺人一定的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这一治法,在我国秦汉时代已经应用。【器具药物】 火针针具针体较粗,现代多采用不锈钢制成。分为两种。一种用于单针刺,即为26号或27号毫针

38、,长23寸,直径0.51毫米。其针柄上多用竹或骨质包裹,以避免烧灼时烫手。另一种用于多针浅刺,针身比较细短,外形像皮肤针,头部装有39枚针,另有一根木质的柄。 【操作方法】 先根据病情选定穴位或部位,用2碘酒消毒后,再用75乙醇棉球脱碘。有两种针刺方法。 (1)深刺:须用长针,以右手持针,左手固定穴位,将针在酒精灯上自针身向针尖逐渐烧红,对准穴位,迅速刺人,稍停,随即退出,然后用消毒棉球按揉针孔。针刺时,须细心谨慎,动作要敏捷,一刺即达到所需深度。深刺的深度在0.30.5寸(11.7厘米)之间。 (2)浅刺:多用装有木柄的多针针具,在酒精灯上烧红,轻轻地叩刺皮肤表面。主要用于治疗面积较大的顽固

39、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及牛皮癣等。 病变范围较小的,可用单针针具点刺。【适应病症】 目前火针用得较多的病症为:风湿痛、淋巴结核、象度肿、神经性皮炎、痣、疣等。【注意事项】使用火针深刺时,必须避开血管与内脏,以防发生不良后果。浅刺时,叩刺力量不能太猛,不可忽轻忽重,须均匀、稀疏,这样才不致于发生随针剥脱表皮等事故。6、皮肤针法【概述】皮肤针法是一种多针浅刺人体腧穴或特定部位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针刺法。因为它的刺激轻微,又只局限在身体表面,适用于儿童病人,所以还被称为“小儿针”。皮肤针法和其他针法不同点,除了刺得浅以外,叩刺的重点还着重在十二经线和皮部,不仅仅是穴位。【器具药物】皮肤针的式样很多,有

40、梅花针、七星针、罗汉针及电梅花针等。临床最为实用的是市售的皮肤针具,其头部,一面为七根针分散组成的七星针,一面是五根针合在一起的梅花针,装有一根富有弹性的长针柄。【操作方法】右手握针柄,用无名指和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手掌小鱼际处,拇指与无名指挟持针柄13处,食指压在针柄的上面。这样可以充分依靠腕力操作。叩刺时,要求针尖刺及皮肤表面时立即弹起。每分钟叩刺100次左右。 叩刺的强度分轻、中、重三种,可根据不同体质、部位或病症进行选择。 (1)轻刺激:用较轻的腕力叩刺,仅使皮肤略有潮红。适用于小儿或年老体弱者,头面部及虚症或病程较长的慢性病。 (2)中刺激:用略重的腕力叩刺,使局部皮肤潮红但不出血。

41、适于治疗一般常见病。 (1)重刺激:腕力重,针具高抬,节奏略慢进行叩刺,局部皮肤明显潮红并有微量出血。多用于体质壮实者、局部压痛明显以及背、肩、臀部等肌肉丰厚的部位。 根据刺激强度和病情,皮肤针治疗可每日或隔日 1次,以 1020次为一疗程。皮肤针的叩刺部位分类的方法很多,为便于初学者掌握起见,我们只选择介绍三类,即整体叩刺部位、局部叩刺部位和腧穴叩刺部位。其中腧穴叩刺部位,和其他穴位刺激法一样,根据病症选择穴位在穴区区域内叩刺即可。另外两类部位如下:(1)整体叩刺部位:在背部脊柱两侧叩刺,一般分成三纵行:第一行距脊柱约1厘米,第二行距脊柱约2厘米,第三行距脊柱34厘米。多数病症都可叩刺这些部

42、位。(2)局部叩刺部位:主要包括发病部位、压痛点、感觉异常区域以及阳性反应物(通过触摸所发现的皮下结节状、条索状物)等。具体叩刺时,上面三类部位可综合选用,如胃病,可在叩打脊柱两侧的基础上,再按辨证选穴及所寻找到的压痛点或阳性反应物进行叩刺。【适应病症】皮肤针目前主要用于头痛、高血压、近视、神经衰弱、胃肠道疾病及神经性皮炎等局部性皮肤病。【注意事项】皮肤针治疗时,针具要经常保持完好,如有针尖钩毛、生锈等要及时修理或调换。针具要经常浸泡在75乙醇或其他消毒液内。有条件的,应使用一次性灭菌针具。叩刺的部位也应严格消毒。局部皮肤有创伤或溃疡者,不宜使用本法。7、腧穴注射法 【概述】 腧穴注射法,一般

43、是指将某些中西药物注人腧穴或特定部位的一种疗法,所以又称为水针法。它具有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器具药物】 (1)器具:常用1、2、5、10、20毫升的消毒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一般穴位多用5号齿科长针头,眼部穴用4号针头,深部穴采用封闭用的长针头。 (2)常用药液:0.252盐酸普鲁卡因,维生素B1 、B12、K3 、C,阿托品,生理盐水,注射用水,各种抗生素J一氨酪酸,乙酚谷胺酚胺,三磷酸腺昔,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野木瓜注射液等。【操作方法】 (1)术前准备:注射器及注射部位进行严格消毒,检查药液质量,有安瓿破损、过期或变质的一律不用;校对药名、剂量,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

44、物,如普鲁卡因、青霉素等必须预先做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 (2)注射方法:快速进针,缓慢送至所需深度,上、下提插至有得气感后,将针芯回抽一下,如无回血,注人药液。一般用中等速度推药,体弱或慢性病病人,速度可慢一些;体壮实,急性病,推药速度宜快。如推人药液较多,可将针头由深至浅分层推入。 每个穴位注射的剂量,应据病人的病情、体质、药物浓度和穴位所在的部位而有所区别,多在0.31毫升之间,但也有520毫升的。每日或隔日 1次,710次为一疗程。【适应病症】 腧穴注射适应病症亦较为广泛,各系统疾病都有应用,但以治疗疼痛及炎症性病症更为常用,如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慢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急性阑尾

45、炎等。【注意事项】 在穴位注射时必须注意的是要避免使用某些浓度过高或刺激性过强的药物,同时有些部位如关节腔,有些穴位如合谷(尤其是患儿)不宜应用本法。 8、醒脑开窍针刺法【“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组成与操作】 处方 主方(即“大醒脑”)主穴双侧内关(手厥阴心包经)人中(督脉)患侧三阴交(足太阴脾经)副穴患侧极泉(手少阴心经)患侧尺泽(手太阴肺经)患侧委中(足太阳膀胱经);配穴吞咽障碍加风池、翳风、完骨手指握固加合谷语言不利加廉泉金津、玉液放血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主方(即“小醒脑”)主穴双侧内关上星百会印堂患侧三阴交副穴及配穴同主方。一般在应用调神法之初首选“大醒脑”而后与“小醒脑”穴交替使用。 【操作方法】1、主方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