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宏天可研文本.2.24.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36892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22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宏天可研文本.2.2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浙江宏天可研文本.2.2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浙江宏天可研文本.2.2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浙江宏天可研文本.2.2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浙江宏天可研文本.2.2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宏天可研文本.2.2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宏天可研文本.2.24.doc(1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浙江宏天铜业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新型高效节能耐蚀热交换器铜合金管材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二八年一月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章晓波副 总 经 理李春林总 工 程 师姚素平主管副总工程师赵新生项目经理余学德可行性研究编制人员专业主任或主任工程师专业负责人加工工艺叶 薇余学德电力黄 薇陈满辉总图曾小平杨武斌技经刘雪珂徐波概算胡小明曹立宁 目 录1 总 论11.1 项目名称11.2 建设单位11.3 项目背景11.4 编制依据31.5 编制原则41.6 项目概况11.7 投资和经济效益101.8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111.9 建议152 市场分析162.1 铜加工生产和市场现状162

2、.2 铜加工产品消费需求预测212.3 铜加工产品目标市场分析252.4 本项目产品市场竞争优势262.5 风险分析293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343.1 确定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的原则343.2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344 主要生产设施354.1 熔铸车间354.2 挤压拉伸车间414.3 铜管车间485 总图运输35.1 概况35.2 总平面布置45.3 竖向布置55.4 厂区绿化65.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5.6 工厂运输76 公用辅助设施及土建工程106.1 试验室106.2 维修车间116.3 供配电116.4 给排水136.5 热力工程156.6 土建157 节 能177.1 概述177

3、.2 节能措施177.3 能耗188 环境保护228.1 建设地区环境现状228.2 设计依据228.3 主要污染源(物)及治理措施228.4 绿化248.5 环保管理及监测机构248.6 环保投资估算259 劳动安全、职业卫生与消防269.1 劳动安全、职业卫生269.2 消防3010 项目实施计划3411 投资估算3611.1概述3611.2 投资估算编制范围3611.3编制原则及依据3611.4投资分析(固定资产)3611.5投资与资金筹措1 总 论12 市场分析193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374 主要生产设施386 公用辅助设施及土建工程107 节 能178 环境保护229 劳动安全、职

4、业卫生与消防2610 项目实施计划3411 投资估算3611.5 投资与资金筹措3711.5.1 固定资产投资3711.5.2流动资金3711.5.3 项目投资总额3811.5.4 资金来源3811.5.5 投资使用计划3814.1 评价原则4715 综合评价5615.1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5615.2 前瞻性强5615.3 符合企业发展需要5615.4 投资时机准确5615.5 经济效益好57 附图:(1)N3722SQ1-1 区域位置图(2)N3722SQ1-2 总平面布置方案图(3)N3722SQ1-3熔铸车间工艺配置平面图(4)N3722SQ1-4挤压拉伸车间工艺配置平面图(5)N372

5、2SQ1-5铜管车间工艺配置平面图1 总 论1.1 项目名称年产2万吨新型高效节能耐蚀热交换器铜合金管材项目1.2 建设单位1.2.1 承办企业浙江宏天铜业有限公司1.2.2 法人代表法人代表戚建萍同志,复旦大学EMBA 、高级经济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江西省人大代表、绍兴市政协委员、江西省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鹰潭市浙江企业家投资协会名誉会长、绍兴市工商联执委。戚建萍同志曾先后荣获2007年中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2006中国十大经济女性年度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乡镇企业家、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优秀企业家、十大杰出创业浙商、江西省十大女杰、

6、江西省杰出创业女性、绍兴市经济发展杰出人才等荣誉称号。1.2.3 企业简介浙江宏天铜业有限公司是中外合资企业,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3380万美元,坐落于浙江省诸暨市大唐镇,由浙江宏磊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甲方)和香港新富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乙方)共同投资组建。浙江宏天铜业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高精度铜管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有热交换器用铜及铜合金高翅片管、空调及制冷用铜管、洁净环保型铜水(气)管等,为中国名牌产品。其中公司自主研发的无缝高齿翅片铜管采用特制的铜及铜合金母管、三辊旋轧一次成型等先进工艺生产,代表热交换用材料和产品的发展方向,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力、海水淡化、化工设备及太

7、阳能装置、大型空调器等机械制造领域大型结构件上,并可向航空、航天等更广阔的领域延伸,产品高效、节能,是热交换领域理想的换代产品。该产品被科技部等5部委评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前产品已进入批量生产。与此同时,公司是空调制冷用蚊香盘管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出口量位居前列。母公司浙江宏磊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铜加工行业,从最早的铜棒、铜线的简单加工企业,发展到目前成为以漆包线及高精度铜管材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主业的大型企业,目前公司注册资本12668万元。公司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理事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

8、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单位、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浙江省“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浙江省诚信示范企业;拥有高精度铜管材等2只“中国名牌” 产品、“宏磊”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高精度铜管材产销量位居国内企业前列、漆包线产销量居全国前三位。1.3 项目背景1.3.1 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高速发展,电力、建筑、机械、电子、化工、通讯、交通、轻工、家电等工业的不断增长,促进了我国铜加工行业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铜加工材的产量和消费量一直呈持续攀升的态势。50多年来,我国的铜加工材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一个品种规格比较齐全,

9、生产工艺比较完善,并能基本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完整的生产体系。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空调器和冷冻机迅速发展,增加了对高效能铜管的需求,促进我国铜管材加工逐步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国内的一些铜加工骨干企业纷纷进行技术改造,以生产出质量档次较高的铜管材,满足市场需求,改变了90年代中后期大量空调与制冷铜管需要进口的局面。1.3.2企业发展的需要浙江宏天铜业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制造、经营铜材加工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奋斗,形成了完整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发展成为业界一流的专业性大型企业。开发能力、产品品种、规格范围均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产品质量享有很高的声誉。为进一步提升

10、企业的竞争力,把握产品和市场需求的未来发展趋势,改善和提升产品结构,避免陷入低水平的价格竞争,实施本项目更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1.4 编制依据(1)浙江宏天铜业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新型高效节能耐蚀热交换器铜合金管材项目可行性研究委托书(2)浙江宏天铜业有限公司提供的建设区域图纸等设计基础资料。1.5 编制原则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技术改造,新建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具有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产品适应市场需求、产品质量符合国际标准、能耗指标低、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无缝高翅片管和空调管(其中无缝高翅片管为本公司自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生产线,生产高质量的无缝高翅片管、空调用内螺纹管。为实

11、现这一目标,本报告的编制原则是:(1)在广泛的市场调查及科学的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特点,充分吸收宏天铜业有限公司长期积累的生产和管理经验;(2)设计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法令、以及相关的标准和规程规范;(3)设计中科学合理地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4)设计中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自然资源,重视节约能源,选用节能、节水工艺和设备,采取效果好、投资低的节能降耗措施,降低生产成本;(5)设计中对易燃易爆场所采取防范措施,严格按照劳动安全规范进行设计,本着安全第一、预防第一的方针,做到生产运行和安全卫生的统一;(6)重视

12、环境保护,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尽量选用无污染、环保效果好的先进工艺和设施,做到环保设施与工程建设“三同时”,实现清洁生产,达标排放;(7)设计中适当利用现有生产辅助设施,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工程投资;(8)在总体规划、主体工艺设备选型、公用辅助设施配套等方面,既要考虑本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并适当留有发展空间,又要从铜材深加工项目的整体考虑,同时还要便于项目的分步实施。1.6 项目概况1.6.1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根据对市场的分析和企业的技术特点,确定本项目的建设规模为年产2万吨内螺纹管和无缝高翅片管。产品质量执行国际先进标准和行业标准。产品方案见表1-2。表1-2产品方案表序号产品名称合金牌号产

13、品状态计算规格(mm)年产量(t/a)执行标准1内螺纹管C122000509.520.28+0.2012000ASTM2无缝高翅片管2.1紫铜无缝高翅片管T2060383.619160005000ASTM2.2白铜无缝高翅片管BFe10-1-1060383.619160003000ASTM合计200001.6.2 建设场地(1)场地环境诸暨市地处钱塘江以南,会稽山西麓,浙江省中部,东经1195312032,北纬29222929,东靠嵊州市,南依东阳、义乌,西接浦江、富阳,北邻萧山,市区城市总体规划人口至2020年达35万人,建成区面积约35km2。本项目厂址地势平坦,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现

14、状土地性质为已征用土地。在本项目东侧有一回220kV高压架空线自北向南穿越厂区。(2)气象条件诸暨市属钱塘江流域,主要河流有浦阳江,市区分置在浦阳江中游两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据市气象站近三十年统计资料,基本气象特征参数如下:年平均气温 16.4 夏季平均气温 28.9 冬季平均气温 4.1 夏季平均最高气温 33.2 极端最高气温 43.2 冬季最低气温 1.1 极端最低气温 -9.6 年平均相对湿度 81% 年平均降雨量 1483.7 历年日最大降雨量 215.3 积雪深度 240 全年主导风向 NW(9.2%),ENE(9.09%) 年平均风速

15、2.2m/s 历年最大风速 21.7 m/s 夏季主导风向 SN 夏季主导风向 NNW 年平均气压 101.6Kpa 最高绝对大气压 104.4KPpa 最低绝对大气压 99.1Kpa 无霜期 230天左右 1.6.3 外部建设条件(1)原料供应本项目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是阴极铜。通过上海金属交易市场,能保证项目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供应。(2)交通运输项目实施地大唐镇,厂址距诸暨市区10公里,距绍兴市70公里,距杭州100公里,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仅70km,距浙赣铁路诸暨站和杭金衢高速公路约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3)供电本工程35kV电源引自大唐110kV变电所,距离2公里,单回路供电。挤压拉

16、伸车间、熔铸车间、铜管车间10kV电源接自本厂新建的35kV变配电站。(4)供水本项目水源由市政给水管道供给,其水质、水量、水压可以满足本设计生产生活用水要求。1.6.4 主要建设方案1.6.4.1 生产工艺方案根据拟订的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结合国内外同行业的生产经验,确定采用工艺成熟、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成本低的水平连铸、行星轧制、拉伸、退火、成型的工艺生产空调制冷用内螺纹管;采用立式半连续铸造、挤压、拉拔、退火、轧制工艺生产铜及铜合金无缝高翅片管。1.6.4.2 主要生产设备选择熔铸车间主要生产设备有紫铜工频有芯感应熔铸炉机组(含保温炉)、白铜工频有芯感应熔铸炉机组(含保温炉)、

17、液压铸造机、圆锭锯切机、井式电阻炉等。挤压拉伸车间主要生产设备有挤压机、拉伸机、退火炉、高齿翅片成型机等。铜管车间主要生产设备有水平连铸机组、三辊行星轧机、二串连拉伸机组、倒立式园盘拉伸机、在线退火机列、内螺纹成型机、复绕机、钟罩式退火炉等。1.6.4.3 辅助生产设施建设方案(1)试验室试验室主要承担产品的性能检测任务,并配合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工作。(2)维修间宏天公司现有机修车间有较大的富余能力,能够满足本项目的中小修和模具制作需要,故不需新建。1.6.4.4 公用设施建设方案(1)供配电本项目设备总安装功率约:20381kW,工作功率约:18343 kW。10kV侧计算负荷

18、:有功功率约:15592 kW;视在功率约:16948kVA。经无功补偿后,功率因数:0.92。年耗电量约:34000 k-kWh(0.34亿度)。根据低压用电负荷分布情况,拟设置10/0.4 kV 车间变配电所,满足挤压拉伸车间、熔铸车间、铜管车间、生产辅助设施及办公生活区域低压用电设备供电要求。(2)给排水生活用水主要是办公楼及车间生活间等用水;生产新水主要为循环水系统的补充用水;消防给水主要供厂区内各建筑物的室内外消防用水,本系统由消防泵站和生产生活消防给水管网等构成。消防泵站设消防水池一座,贮存2h消防水量216m3;设消防水泵2台(1用1备)。(3)热力工程厂区新建1座压缩空气站,供

19、给生产车间所需的无油、干燥压缩空气,最大消耗量约90m3/min,需新增38m3/min空压机4台。厂区建1座保护性气体站,包括氨分解装置和液氮储罐,供给生产车间所需的氮-氢混合保护性气体,平均消耗量300m3/h。(4)采暖与通风生产车间全面通风方案以自然通风为主,机械通风为辅。熔炉工作区温度较高,设岗位轴流风机局部降温。电控室、炉子控制室、浇铸控制室、挤压控制室等均设空调。(5)土建工程本工程由熔铸车间、挤压拉伸车间、铜管车间、成品仓库、生产辅助设施、35kV变电所等建构筑物组成。所有建(构)筑物均为新建的建(构)筑物。建(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和特点,主要生产

20、车间建筑物的安全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性属戊类。主要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按6度设计。1.6.4.5 总平面布置方案厂区总体布置主要分成两个功能区,分别是生产区和管理区。本项目结合场地特点,生产区布置在厂区的西侧,管理区在东侧,主要通过220kV的高压走廊隔离,形成相对两个较独立的功能区。该项目总平面布置由熔铸、挤压拉伸车间、铜管车间、成品仓库、35kV变电所等组成;结构形态结合物料南侧入口成竖向条形布置。熔铸、挤压车间布置在项目用地的北侧,相对较空旷的场地。其南侧布置铜管车间,使其主要生产车间尽量集中在一块,缩减其生产影响范围;同时也便于车间之间物料的运输。由于受项目现状东侧高压

21、走廊的影响,为保证叉车运输作业的安全,考虑了足够的作业间距。该项目西北角主要布置35kV变电所,位于整个铜工业园区的中部;方便供电线路的架设,同时考虑邻近两个主要的生产负荷车间。项目用地南部布置成品仓库,邻近厂区出入口,方便其成品外出运输。本项目的整体布置结合现状的 用地情况,同时完善整个厂区的路网结构及其功能分区。1.6.5 工程建设进度根据建设规模、建设条件以及本项目特点,同时参照类似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情况,在各项条件都具备的前提下,预计本项目从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至项目建成投产,工程建设周期为18个月。为确保工程进度,各项工作需穿插进行,要重点抓好设备的订货,在开展充分的技术交流基础上尽早

22、开展招标和商务谈判,并要求厂家及时提供完整、准确的设备技术参数和基础资料,以利于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要及早抓好人员培训等外部协调工作,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1.7 投资和经济效益1.7.1 投资1.7.1.1 总投资估算投资按照本报告的产品方案进行计算。估算本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19879.49万元,流动资金14729.75万元,项目投资总额34609.24万元。1.7.1.2 资金筹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全部为自有资金,流动资金的35%为自有资金,流动资金的65%申请银行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利率7.47。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及建设进度安排,固定资产投资安排在建设期1.5年内投入使用;流动资金根据项目

23、的生产负荷安排使用。1.7.2 经济效益项目需固定资产投资19879.49万元,流动资金14729.75万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平均总成本费用为132551.44万元,年平均销售收入为145590万元,年平均利润总额10373.26万元。项目投资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6.17%,项目投资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为36637.37万元,项目投资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5.79a(含建设期1.5年),项目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为28.11%。以上数据说明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该项目是可行的。1.8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经济评价的计算服务年限为19年,其中投产期1年,达产期

24、18年。本项目按照国家计委、建设部2006年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计算经济效益。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3。表1-3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比较表序 号指 标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1设计规模t/a200002主要产品产量2.1高翅片管(T2)t/a50002.2白铜(BFe10-1-1)t/a30002.3内螺纹铜管t/a120003加工产品金属需要量3.1阴极铜t/a19788.803.2锌t/a103.3镍t/a3093.4铁t/a323.5锰t/a313.6CU-P中间合金t/a12.24辅助材料、燃料及动力消耗4.1木炭t/a244.2耐火材料t/a754.3石墨t/a9

25、.64.4乳化液m3/a1504.5乳液t/a204.6沥青t/a24.7机油t/a54.8润滑油t/a204.9液压油t/a105给排水5.1总用水量m3/d2345其中:新水m3/d153 循环水m3/d21925供电5.1设备装机容量kw203815.2设备实际工作容量kw183435.3年耗电量k.kwh340005.4单位产品耗电量Kwh/t17006工作制度6.1熔铸车间d/班/h330/3/86.2挤压拉伸车间d/班/h330/2/86.3铜管车间d/班/h330/3/87项目计算年限a20.5其中:建设期a1.5 投产期a1 达产期a188总运输量其中:厂内运输量t/a4930

26、2 厂外运输量t/a493029劳动及工资9.1在册职工人数人254其中:生产人员人234管理及服务人员人209.2工资及福利费总额万元590.709.3全员货币劳动生产率万元/人.a573.199.4生产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t/ 人.a85.47按加工量计9.5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t/ 人.a78.74按加工量计10投资及资金来源10.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9879.49其中:建设投资万元19879.49建设期利息万元0.0010.2流动资金万元14729.7510.3投资总额万元34609.24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l 19879.49流动资金万元14729.7510.4资金来源10.4.1自有

27、资金万元25034.90其中:建设投资万元19879.49建设期利息万元0.00流动资金万元5155.4110.4.2债务资金万元9574.34其中:建设投资万元0.00流动资金万元9574.3411成本与费用达产年平均11.1总成本费用万元 / a132551.4411.2单位总成本费用元 /t66275.72按加工量计11.3年经营成本万元 / a130185.5311.4单位经营成本元 /t65092.77按加工量计12销售收入、税金及利润达产年平均12.1销售收入(含税)万元 / a14559012.2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 / a012.3应纳增值税万元 / a2665.7512.4利润

28、总额万元 / a10373.2612.5所得税万元 / a2593.3212.6净利润万元 / a7779.9413清偿能力资产负债率(LOAR)%33.5210.6114盈利能力14.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26.17税前%33.26财务净现值:税后万元36637.37i c =10 %税前万元54920.50i c =10 %投资回收期:税后a5.79含建设期1.5年税前a5.06含建设期1.5年14.2自有资金财务现金流量分析财务内部收益率%29.58财务净现值万元36192.98i c =10 %14.3总投资收益率(ROI)%32.0414.4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29、ROE)%31.0815盈亏平衡点%28.11达产年平均1.9 建议(1)本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短,生产产品的档次和技术含量都较高,因此,需要具有高素质的人员管理和操作。在项目启动以后,应尽早着手人才的招聘和培训,并做好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以便在投产后能尽快产生效益。(2)根据国家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2 市场分析2.1 铜加工生产和市场现状2.1.1 国内铜加工生产和市场现状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下,中国铜加工工业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在世界上己确立大国地位,特别是经历了2006年铜价历史新高及高位震荡的考验,

30、其产量仍然创历史新高,达到506.5万吨,同比增长8.51%,产量约为世界铜材产量三分之一,已成为重要的铜材生产和参与国际贸易国家;在创新思想指导下,铜加工技术创新成果显著,在发展以节能、环保、降低成本为目标的新工艺创新中进展很大,部分技术已处世界领先水平。但是中国铜加工业大而不强、技术装备先进与落后并存、生产粗放、专业化程度不高、产品质量尚不稳定、技术经济指标不高、重要铜加工品种还依靠进口的现状并未根本改变,建立节能、环保、节材、现代化、精细化为代表特征的先进创新型铜加工体系还任重而道远。目前,我国铜及其合金加工材的制品已涵盖了板、带、箔、管、棒、型、线材系列产品,已有88种牌号、4000个

31、品种、近万种规格,在产品规格、交货状态、合金系列等方面,已建立了自己的体系,铜加工材的冶金质量、尺寸精度也已显著提高。2006年中国铜工业和铜加工工业充满着变数,也是严重的考验之年,首先是铜的价格不断推高,延续了2005年升势,LME价格于5月11日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达到8790美元/吨,虽然在此之后有所回落,但全年均价在7000美元/吨,为应对铜价高位震荡,我们国家相继出台了提高铜加工出口关税、降低出口退税等一系列调控政策,为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全国铜加工业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以降低生产成本、采用节能、环保、低投入,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工艺、新技术的创新活动普遍展开,并

32、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2006年全国铜加工材总产达506.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51%。骨干企业的总体实力有所提高,盈利水平有所增强,技术经济指标有改善。详见表2-1、2-2、2-3、2-4。表2-1 20002007年中国铜加工材产量与消费量 (万吨)项目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111月与前一年相比%量产量159.7185.8251.2319.5416.5466.8532.4568.3225.12进口量73.774.191.8105.6119.5118.7109.296.2-3.4出口量13.712.411.223.339.

33、046.455.945.2-11.8消费量219.7247.5325.8401.8497.0539.1585.7619.32-(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提供)表2-2 2000-2006年中国铜加工材进出口量 (万吨)项目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1-11月与前一年相比%板带进口17.116.320.223.727.327.327.022.3-9.2板带出口3.22.02.73.14.35.04.93.51-24.4管材进口4.24.73.53.23.33.23.13.0710.3管材出口1.51.82.65.39.813.117.616.

34、553.1棒型进口13.010.110.610.512.412.011.610.3-2.3棒型出口0.40.30.70.71.41.20.968.961.4线材进口25.629.238.643.045.238.433.229.5-2.5线材出口1.21.01.11.52.22.21.841.52-11.6箔材进口2.312.818.424.530.427.333.230.2-1.1箔材出口0.56.38.710.915.616.118.915.3-12.5(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提供) 表2-3 2000-2005年中国铜加工材主要品种产量 (万吨)品种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

35、年2004年2005年年平均增长率%板带18.230.143.958.279.485.436.1管15.136.851.366.399.7105.047.4棒型10.027.126.034.271.368.551.6线材20.260.2117.3123.0183.8198.858.2箔材0.20.22.87.911.612.6137.1表2-4 2000-2005年中国铜加工材各品种消费量 (万吨) 产品品种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年平均增长率%铜材219.7247.5325.8410.8497.5502.417.9铜板带32.043.361.476.696

36、.9107.327.4铜管17.839.752.264.293.295.139.8棒型20.236.945.045.082.390.835.1线材44.588.4154.7164.5226.8236.239.6箔材2.06.812.521.526.426.267.6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铜加工企业多达1200多家,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不高是其突出的特点,“十五”期间有所改变,2006年中国铜加工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专业化程度有所加强,企业规模逐步扩大。2.1.2 国外铜加工生产和市场现状世界铜加工业生产技术、装备己高度现代化,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份,按铜加工产量排名顺序为中、美、日、德、意

37、。世界铜加工材总产量近十年来一直在1000万吨之间排徊(总产量中不包括中国大陆),中国电子、汽车、电力、制冷、家电工业发展为世界铜加工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近几年世界铜材生产年增长率保持在13%左右,每年的生产结构变化不大,线材约占50%,棒型材约占18%,板带材约占18%,管材约占14%。从西方几个主要工业发达国家铜线材生产状况看,其增速基本与本国的GDP增长率相一致。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109.2万吨,同比为-2.3%;出口55.9万吨,同比增加20.6%,金额为36.92亿美元,同比增加78%,再一次表明我国铜加工材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逐步减少进口,增加出口,是世界各国铜

38、加工业追求的目标,德国和日本是最大的出口国。铜加工材的主要品种国际贸易情况是板带、线、箔进口量较大;中国管材出口量远大于进口量,2005年管材出口达13.1万吨,其中80%为空调管,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空调管出口国家。管材“十五”期间出口平均增长高达55.3%。2006年我国铜加工材各品种进口量全面回落,出口品种中除管材和箔材外也开始回落,其中管材出口量高达17.6万吨,金额为12.5亿美元,累计量增长35.1,累计值增长119.9%,这一事实表明中国铜管业已向做大做强迈进,其重要原因是中国精密铜管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已处世界领先地位。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世界上发达国家,如美国、日

39、本、德国等大力发展铜管材生产,突出表现在纷纷新建或扩建铜管厂,以增加管材产量。进入60年代后期,侧重于工艺和设备的技术改造,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主。进入70年代以来,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精度,改善产品性能,开发新品种,发展深加工,铜管产品正向高精尖、低成本、节能、环保等方向发展。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两大问题环保和节能,正面临着有限资源和生存环境恶化的挑战,如矿床减少、石油枯竭,臭氧层遭破坏、地球变暖,酸雨、海洋污染等,为此国际社会多次召开会议和缔结协议,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禁用和削减氟氯化碳(CFC)与氢氟氯化碳(HCFC)类物质作为制冷剂。因而制冷、空调与热泵行业将不得不改进设计、增强传热、研制合适的制冷剂替代物,朝着环保、节能两个方向发展,其制冷剂传输所用铜管也相应进行无氟、内螺纹、外翅片等技术改进。从铜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来看,其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市场均在世界发达国家,紫铜管始终占据相当的比重,一般为40-50%。近二十年来,随着包括家用空调器、电冰箱、中央空调在内的制冷行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紫铜管的生产与消费。2.2 铜加工产品消费需求预测根据目前我国铜加工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各行业用铜量增长大约每年平均递增810%,2005年已达到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