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物的世界.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37374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生物的世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二章生物的世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二章生物的世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二章生物的世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二章生物的世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生物的世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生物的世界.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年级第一学期科学第二章 生物的世界 单元教学设计上海市松江区民乐学校 戴慧霞一、整体设计说明上海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建立了“合分合”一体化课程框架结构,整体性很强。一至五年级,设置综合的自然课程,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六至七年级,设置综合的科学课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入门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向比较系统的分科科学教育过渡的中间阶段。八至十一年级,分别设置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课程,而生命科学课程主要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十二年级,设置综合的科学课程。科学教育的内容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的历史与本质等五大主题。六年级第一学期科学第二章“生物的世界”单元设计将从

2、整体的角度,即各课程间的纵向衔接和各学科间的横向联系的角度进行。二、学生前期的认识小学自然牛津上海版教材共10册,其中有9册教材涉及生命科学的内容。一年级第一学期 第二单元 形形色色的植物 第五单元 各种各样的动物一年级第二学期 第三单元 宠物的喂养 第四单元 植物的生活二年级第一学期 第二单元 动植物的栖息地二年级第二学期 第二单元 植物的种子 第三单元 卵生的动物 第四单元 灭绝、濒危的野生动物三年级第一学期 第二单元 多样的动物三年级第二学期 第二单元 绿色开花植物 第三单元 池塘 第四单元 森林四年级第一学期 第二单元 城镇 第三单元 海岸五年级第一学期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存 第二单元

3、 植物的作用五年级第二学期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存 第三单元 动物的习性 具体主题内容和活动建议如下表所示:课程生命科学主题内容活动建议自然(一至五年级)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第一阶段(一至二年级)第二阶段(三至五年级)身边的生物常见的植物l 观察校园、社区的植物,辨认一些常见植物l 收集有关人类利用植物的资料,并根据用途制作一个分类图表常见的动物l 观看动物录像或参观动物园,或收集各种各样的动物图片,举办展览会l 寻找校园或社区绿地中的动物,按自定标准,制作一个动物分类目录微生物l 用显微镜(已调节好)观察霉菌,并对其外形特征进行简单描述l 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食物腐烂的因素,并设计防止腐烂的方案生物

4、的形态结构生物的形态与习性l 用简易工具对周围的植物进行比较、测量(如茎的粗细、高矮,叶的大小)l 观察比较不同鸟的足和喙,并推测它们的生活习性l 饲养小动物,观察其生活习性和形态的变化l 用简易工具对人体进行比较、测量l 观察植物的根和叶,并对植物的根和叶进行分类l 实验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和向地性l 制作昆虫标本l 收集动物的资料,按一定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生物的结构与功能l 观察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用图画记录它的主要外形特征l 通过实验,观察根吸收水分、输运水分的过程l 观察某些昆虫的身体结构,并用图画记录它们的主要外形特征l 观察人体模型,描述人体各部分的特征l 做游戏,体验感觉器官的

5、功能l 实验探究植物叶的蒸腾作用l 解剖植物的花,观察花的内部结构;并对植物的花进行分类l 实验探究种子各组成部分的功能l 观察鱼的外形特征和身体结构,探究鱼的鳃、鳍、鳔的作用和功能l 描述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及各器官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l 在规定时间内爬几段楼梯,测量爬楼梯过程中的心率(如每爬10级测量一次),制作一个心率变化图生命与生命周期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l 给一株失水的植物(还没有死亡)浇适量水,观察植物的变化l 构建一个小环境,通过对比实验探究某一小动物(如蚯蚓)的生存需求生命周期l 播种某种植物的种子使其萌发,观察、记录它的生长过程和形态的变化l 观察某种昆虫不同生长阶段的标本l

6、收集自己或他人出生以来的照片与数据,并进行交流l 收集图片、实物等,比较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的异同l 制作几种不同动物(如蝴蝶、青蛙)的生命周期过程图繁殖与遗传l 根据动物的繁殖方式对动物进行分类l 收集某些动物亲代与子代的图片,观察其外表特征,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l 根据种子传播方式制作一个植物分类图表l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繁殖一株新的植物(如宝石花、吊兰、大蒜)l 查找生活在不同区域的某类动物(如兔)的资料,比较不同区域该类动物的特征,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l 举办科普讲座,介绍生命科学的新进展生物与环境生物间的相互依赖l 查找某一生态环境(如森林、池塘)中有关动植物种类的资料,根据它们之间可能

7、的食物供求关系,画出食物链(或网)图生物对环境的适应l 观察某一环境(如花坛),寻找其中的动植物l 查找一些面临生存危机的动植物资料,并讨论引起这种状况的原因l 搜寻花坛和小池塘里的植物,比较它们的不同l 收集有关动植物适应环境及环境变化方式的资料(如动物冬眠、鸟类迁徙、鱼类洄游、热带植物的叶子比较宽大、沙漠植物叶呈针形),并进行交流l 收集史前生物的资料,讨论并制作一个生物进化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l 寻找环境污染危害动植物生存的例子l 调查本地区不同区域(如城市人口密集区和滩涂、湿地)动植物种类及生存情况l 规划设计“从我做起,保护自然”的倡议活动方案,并作交流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发现,经过小

8、学自然课程的学习,学生已有的认识如下:l 认识了一些具体的、身边的、常见的生物,初步了解了动植物的多样性,知道植物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具有保护动植物的意识。l 初步会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了解了一些常见动植物的显著形态特征,知道了不同动物有不同的摄食方式和运动方式,初步了解了一些生物的形态、结构等特性,知道了一些动植物的组成部分,能对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l 通过观察、收集资料等活动,初步了解了生命活动的过程、条件和生命的周期,认识了生物的繁殖与遗传现象。l 通过考察具体生物及其环境,知道一些动植物的栖息地,初步了解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间通过食物链的相互依赖,一些环境污染影响动植物生存的实例

9、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初步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l 小学生已经初步形成对生命科学的感性认识。三、后期学习目标八、九年级分科后的生命科学课程要求学生,对于生物的类群,进一步了解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认识生物的结构、功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并初步学会生物的分类方法;对于生态系统,能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关注生物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探究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知道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感受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复杂性,并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懂得保护自然、珍爱生命。具体主题内容和活动建议如下表所示课程生命科学主题内容活动建议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生命科学(八至九

10、年级)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l 观察不同植物叶的结构(实验)l 制作不同植物叶的徒手切片,通过观察比较其结构功能与生活环境的统一性l 观察不同植物花和果实的结构(实验)l 为学习分类提供基础知识l 植物主要类群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l 主要以食用植物和校园植物等为例动物l 观察和解剖一种常见无脊椎动物(如蚯蚓、蝗虫等)(实验)l 通过实验说明其结构功能与生活环境的统一性l 观察和解剖鲫鱼(实验)l 通过实验说明其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l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l 主要以常见动物、经济动物和有害动物为例l 探究某种动物的行为(实验)微生物l 培养、观察靑霉和酵母菌(

11、实验)l 我们身边的微生物l 可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微生物无处不在,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的分类l 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l 检索表及其使用l 利用简易检索表对生物进行分类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l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l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l 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其应用l 生态系统的功能l 以碳循环为例说明物质循环l 常见的生态系统类型l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初步了解上海地区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l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原因l 探究某一因子改变对生态瓶的影响(实验)l 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模拟生态系统,通过改变某一因子,提出假设,观察,记录现象,认识其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l 人类活

12、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l 外来种与生物检疫四、本单元设计说明(一)课程间的联系本课程处在小学自然课程之后,初中分科课程之前,承上启下,是对学生探究自然科学兴趣的持续培养,也为后继的分科学习奠定入门基础。(二)单元间的联系本单元是初中科学学科带领学生第一次进入生命科学主题内容的学习,是第一单元“科学入门”学习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后的运用和深入。本单元注重对宏观生物的观察和比较方法,第三单元“细胞与生殖”则注重对微观生物的观察和记录方法。主题一生物的多样性主题二生物主题四濒临灭绝的生物主题三分类(三)主题间的联系本设计充分考虑了各主题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从主题一“生物的多样性”引入,然后通过观察、

13、比较和归纳认识主题二“生物”的共同特征和个体差异。由于生物的共同特征和个体差异是“分类”的标准,所以主题三的学习需要以主题二为基础。主题四“濒临灭绝的生物”则建立在主题一已经认识了生物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的基础上,如果生物不适应环境变化或环境遭到人类的破坏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具体如右图所示。五、本单元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l 初步学会观察生物的基本方法;l 初步区分生物与非生物;l 学会编制简单的直方图;l 学会编制简单的检索表;l 了解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及生物的多样性(二)过程与方法l 观察、记录、比较生物的异同点;l 通过观察,归纳出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l 解释直方图;l 用检索表进行简单分

14、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l 关注自然界的濒危生物;l 乐于参与保护和拯救濒危生物的活动;l 初步具有欣赏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具体主题内容和活动建议如下表所示:课程生命科学主题内容活动建议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科学(六至七年级)面向生物世界生物l 生物的基本特征l 观察动物l 观察讨论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l 观察一种动物的外形、食性、活动、反应和生活环境生物的多样性l 认识一些动植物l 比较同种生物间的差异l 认识图片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l 比较同班同学之间的差异(如耳垂、指距等),并画出直方图解释直方图 分类l 动植物的分类l 检索表l 用不同的方法对动物分类l 像科学家般对动物分类l 植物的分类l

15、 认识检索表的作用l 找出检索表的分类准则l 编制简单的检索表濒临灭绝的生物l 一些珍惜动植物l 物种的消失l 生物间的相互依赖l 收集和讨论有关濒临灭绝生物的资料l 看录像,讨论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野生生物的保护主题一 生物的多样性一、教学目标1、欣赏生物的多样性。2、认识生活环境的意义。3、欣赏同种生物间的差异,并建立接纳自己和别人的态度。4、能制作和解释直方图。二、重点难点重点:观察、记录与比较事物的异同点。难点:编制和解释简单的直方图。三、本主题建议上2课时四、教学准备各种动植物图片,配套光盘等五、教学流程图活动一认识一些动植物及其生活环境活动二比较同种生物间的异同欣赏生物的多样性认识各

16、种生物及其生活环境认识同种生物间存在差异把收集到的数据列成表能制作和解释直方图六、教学设计活动一 认识一些动植物及其生活环境 活动目标1、欣赏生物的多样性。2、认识不同种类的生物栖息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观察:观察一些动植物的图片。 图片可以来源于书上26种动植物的图片,也可以来源于小学自然的9册教材,还可以另外准备,要典型。 动植物的图片要清晰,播放图片的时候放慢速度,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感受生物的多样性。 交流:交流上述动植物的名称和不同特点。 还可以交流一些动植物的趣闻。 老师自己也要介绍其中的一至二种动植物的显著特征和不同特点,作为规范表述的示范。 组织学生的倾听、补充,

17、在交流中感受不同种类的生物各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将不同种类的生物加以区分。 交流:交流上述动植物的栖息地以及栖息地的情况。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在圆木和石块下的小动物、生活在洞穴中的小动物、生活在树上的小动物、生活在城市中的动植物、生活在特殊地方的动植物以及生活在池塘、森林、城镇、海岸中的动植物,了解了动植物与其栖息地之间的联系。 归纳:给生物提供了合适生长条件的栖息地,称为生活环境。 小学里,“栖息地”和“生活环境”两个概念是混用的。这里要揭示两者的联系了。 填写:在活动2.3“认识图片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表格中填写。 巡视,及时掌握学生的填写情况。 交流:交流填写的

18、内容。 结合学生的错误,引导交流“交换动植物的生活环境,行吗?为什么?” 归纳:从表格内容中归纳出“不同种类的生物栖息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 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活动二 比较同种生物间的异同 活动目标1、认识同种生物间存在差异。2、把收集到的数据列成表。3、能制作和解释直方图。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讨论:讨论“不同种类的生物各有特点,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完全相同吗?”并举例 说明。 分小组讨论,巡视,适时提供帮助。 比较:观察校园里两棵桔子树图片,比较两者的不同。 也可以是其它同一种类的植物或动物。 尽可能多地说出它们的不同。 比较:观察两种外形特征的人物的图片,比较两者的差异。 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第

19、一单元“你和我”中,学生就初步了解了人的身高、指纹、耳朵大小等外形有差异,活动能力有差异,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生长期也有差异,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尽可能多地说出它们的差异,并罗列出来。 比较:比较人的各种差异,交流各种差异的特点。 引导学生认识有些差异有明确的区分,可以根据这类差异把同学分成两类;有些差异只有程度上的区别,直方图可以清楚地显示差异的分布。 观看:观看配套视频“制作直方图”,了解制作直方图的过程和直方图的用途。 观看前先引导学生思考“需要哪些数据?又该怎样去获得这些所需数据?”“制作直方图的步骤有哪些?” 制作:按照活动2.4“指距的差异”完成直方图的制作。 巡视,及时给与学生帮

20、助,了解学生的制作情况。 调控好时间。 交流:交流回顾制作直方图的过程、碰到的困难等,解释直方图“哪个指距人数最多?”“最大和最小的指距分别是多少?”。 结合巡视中发现的问题。 练习:完成练习册20页制作“每分钟脉搏跳动次数”的直方图并解释。 本班学生“每分钟脉搏跳动次数”的数据可以从本册第一章活动1.13“测量脉搏与心跳”中获得。 引导学生对数据合理分组,合理选择组距与组数。 归纳:回顾身高直方图、指距直方图、每分钟脉搏跳动次数的直方图,交流“直方图与列表相比,有哪些优势?”“如果获得的数据非常丰富,直方图的形状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直方图的优势和特点。主题二 生物一、教学目标1、

21、初步学会观察生物的基本方法。2、通过观察动物,归纳出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3、学习爱护生物。二、重点难点重点:观察生物的基本方法难点:归纳出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三、本主题建议上2课时四、教学准备配套视频、放大镜、大块平面玻璃、一张纸、玻璃棒、棉签、醋、电筒、温水、饲虫箱、各种食物等五、教学流程图活动一认识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动物的基本特征植物的基本特征活动二观察蜗牛学习爱护生物学会观察生物的基本方法六、教学设计活动一:认识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 活动目标观察动植物,认识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复习:复习交流一些动植物的名称、特点以及生活环境。 学生对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22、的体形特征、身体构造、生活习性等具有初步了解,对一些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也有一定了解。老师要帮助学生回忆和交流。 表演:模仿活动2.1“认识动物的一些特征”中的动物角色进行表演。 角色表演要课前预先组织好。 也可以观看配套视频。 表演前组织学生思考“这两种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交流:交流大熊猫和白鳍豚的共同之处,各种动物的共同特征。 将动物的七个共同特征一一罗列在黑板上。 讨论:讨论植物的一些特征。 将植物的共同特征也一一罗列在黑板上。 设计一些小实验或收集一些视频,边讨论边出示,让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植物的特征。 归纳:归纳生物的基本特征,比较动植物特征的差异。 板书归纳生物的七大基本特征

23、以及动植物特征的差异,让学生清晰感知。活动二:观察蜗牛 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观察生物的基本方法。2、学习爱护生物。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交流:复习生物的基本特征,交流“我们可以观察动物的哪些方面?” 前一课时结束,告知学生要饲养蜗牛,让部分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到准备活动中来。然后将饲虫箱、蜗牛、各种食物放在教室生物角中供学生课间观察。委托有兴趣的学生管理和看护。 引导学生从动物的外形和构造、运动方式、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生活环境、进食习惯、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思考。 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观察蜗牛的外形、运动方式、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进食习惯?”“如何给蜗牛设计不同的生活环境?”“怎样才能把观察的结

24、果让同学清楚地知道?”“观察时还应注意什么?”等。 要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讨论, 提供充足的时间。 组织全班讨论、比较小组讨论的结果,初步得出观察蜗牛的基本方法。 观察时要爱护蜗牛,不能伤害它。 观察:按照活动2.2“观察蜗牛”观察蜗牛的生活环境、外形、移动的方式、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食物,推测蜗牛与人类的关系。 观察的顺序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调整。 观察按小组进行,要进行分工合作。 观察结束,将蜗牛放回饲虫箱。 记录:记录观察的结果。 边观察边记录,记录要及时。 交流:交流观察的过程、发现和记录。 结合交流的内容,出示配套图片、视频等。 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观察蚯蚓”的活动。 练习

25、:完成练习册1718页,巩固观察成果。 注意控制好时间。 如果来不及,可以放到课后完成。主题三 分类一、教学目标1、认识检索表作用。2、用检索表将动物和植物简单分类。3、编制简单的检索表对动植物、日常事物进行简单分类。二、重点难点重点:分类的思想与方法难点:编制简单的检索表三、本主题建议上2课时四、教学准备配套视频,各种动物标本和骨骼图片五、教学流程图活动一动植物的分类使用不同准则分类的利弊活动二检索表用检索表将动物和植物简单分类认识检索表作用使用检索表把一些生物分类能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将脊椎动物进一步分类编制简单的检索表对动植物、日常事物进行简单分类六、教学设计活动一 动植物的

26、分类 活动目标1、认识使用不同准则分类的利弊。2、懂得使用检索表把一些生物分类。3、能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将脊椎动物进一步分成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分类:观察书本48页活动2.3中 26幅动物的图片,完成活动2.5“用不同的方法对动物分类”。 小学自然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开始组织学生按自定的标准分类。 鼓励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给动物分类。 可使用配套视频。 交流:交流各种分类的结果以及使用不同准则分类的利弊。 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多样的动物组织学生学习过对动物的分类方法,评价过不同的分类标准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让学生知道分类结果越模糊,这个准则越不适用

27、。 分类:观察书本48页活动2.3中 26幅动物的图片,完成活动2.5“像科学家般对动物分类”。 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多样的动物介绍过科学家对动物的分类,然后按照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学习过相应种类的动物。 可使用配套视频。 认识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的身体特征时可出示相应的标本和骨骼图片等,帮助学生形象感知。 脊柱、脊椎是两个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应借助标本和图片讲清楚,使学生能分辨什么是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分类:像科学家般对植物分类。 按照会不会开花这一特征进行。活动二 检索表 活动目标1、认识检索表作用利用检索表可以查找表内事物的特征,可以根据事物的特征确认事物

28、在检索表中的位置。2、用检索表将动物和植物简单分类。3、编制简单的检索表对动植物、日常事物进行简单分类,认识相同的事物,用不同的分类准则,可以制作成多张检索表。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讨论:观察活动一中形成的“生物”检索表,小组讨论“生物”检索表的基本原理和划分原则。 学生第一次接触检索表,老师作简单介绍。 准备好实物投影仪,辅助交流。 巡视时给与学生提示。 交流:交流“生物”检索表的基本原理和划分原则。 基本原理是按照生物个体之间存在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来划分;划分原则是先划分最基本的差异,再划分较细的,以此类推。同组生物最少拥有一个共同特征。 讨论:观察活动2.7中出示的“无脊椎动物”检索表和“叶

29、子”检索表,讨论检索表的作用。 尽可能提供蚱蜢、竹叶、白玉兰叶、芹菜叶和桂花叶实物、标本或图片。 交流:交流检索表的作用。 让学生明确利用检索表可以查找表内事物的特征,可以根据事物的特征确认事物在检索表中的位置。 辨别:观察活动2.8中出示的两张检索表,辨别填写检索表的分类准则。 引导学生从活动中进一步理解检索表的基本原理和划分原则。 编制:观察活动2.9中出示的位同学的特征,编制简单的检索表;继续观察条鱼的特征,完成检索表。 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编制情况。 鼓励完成速度快的学生尝试其它不同的编制方法。 交流:交流完成的各种检索表。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用不同的分类准则,可以制作成多张不同的检索

30、表。主题四 濒临灭绝的生物一、教学目标1、对多种生物的灭绝和物种的减少表示关注。2、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和野生生物的影响。3、认识生物是互相依赖的。4、认识保护环境和野生生物的重要性,并乐于参与有关活动。二、教学重点关注自然界的濒危生物。三、本主题建议上1课时四、教学准备有关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的资料、渡渡鸟和塔斯马尼亚虎的资料、配套视频等五、教学流程图活动一认识一些珍惜动植物关注自然界的濒危生物活动二认识物种的消失认识生物是互相依赖的对多种生物的灭绝和物种的减少表示关注认识保护环境和野生生物的重要性,并乐于参与有关活动活动三认识生物间的相互依赖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和野生生物的影响六、教学设计活动一

31、认识一些珍惜动植物 活动目标通过收集资料和交流,关注自然界的濒危生物。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收集:以小组为单位,课前收集有关濒临灭绝的动物和植物的资料。 学习小学自然二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灭绝、濒危的野生动物”时,也组织过学生收集资料和交流资料。 指导学生理解“濒临灭绝”的含义。 收集资料的时间要在上课前两天预先布置,战线不可拉得太长。 让学生遇到困难要主动向家长、老师、哥哥姐姐、朋友、同伴等寻求帮助。 老师要在课前亲自检查学生收集的资料,了解哪些学生收集了资料,收集了哪些方面的资料,哪些方面是教材中涉及的,哪些是超出的,哪些是缺乏的,做到心中有数。 记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图画、符号、表

32、格等)将收集的资料记录下来。 记录要准确,最好包括资料的出处和来源。记录完毕,最好要和原文核对一遍。 交流:向全班同学、老师展示和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 提供实物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和器材辅助交流。 特别提供交流的机会给沉默寡言的学生。 引导学生交流时,教师不仅要尽可能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还要鼓励质疑和争论,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追问和转问,把交流引向纵深。 用过的资料应保存好,培养档案意识。 资料要用足,课上没有交流的资料,可以制作成专题小报和资料卡片,在教室或实验室开辟专栏进行展示。活动二 认识物种的消失 活动目标1、对多种生物的灭绝和物种的减少表示关注。2、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和野生生物的影响

33、。3、认识保护环境和野生生物的重要性,并乐于参与有关活动。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观看:观看渡渡鸟和塔斯马尼亚虎的图片资料,聆听老师的介绍。 渡渡鸟和塔斯马尼亚虎的资料由老师负责收集,要以视频、动画、图片等直观生动形象的资料为主。老师的资料应为学生提供榜样示范作用。 指导学生理解“物种的消失”的含义,注意与“濒临灭绝”的区分。 讨论:讨论物种消失的原因和后果。 原因可以从自然的和人为的两方面考虑。 在三、四年级“池塘”、“森林”、“城镇”、“海岸”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人的因素在食物链中所起的作用,人类活动对食物链的巨大影响。 讨论:小组讨论“我们能为濒危生物做些什么?” 了解为了保护周围

34、的环境和自然资源,我国已经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违反者将受到制裁。青少年不仅要自己遵守,还要积极宣传,参加各项有益活动。 观看:观看配套视频“保护濒危动物大熊猫”。 了解保护大熊猫的具体措施。活动三 认识生物间的相互依赖 活动目标认识生物是互相依赖的。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画食物链:画出非洲大草原上狮子、羚羊、草之间的食物关系。 在三、四年级“池塘”、“森林”、“城镇”、“海岸”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会用箭头画出食物链和食物网。老师要帮助学生回忆。 交流:交流“如果其中的一个物种被人类破坏,后果会怎样?” 引导学生认识任何一种生物的灭绝会影响其它生物,从而影响整个生活环境。 阅读:阅读书本63页的内容。 将教材作为一种最适合现阶段学生学习的资料呈现给他们。 从阅读中进一步理解生活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对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