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莫干山地理实习.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37534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莫干山地理实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莫干山地理实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莫干山地理实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莫干山地理实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莫干山地理实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莫干山地理实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莫干山地理实习.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莫干山苏州姓名: 学号: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理信息系统1212班 2013年7月一、导言1、实习目的和意义通过实习,一方面获得基本自然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功效;另一方面在自然地理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观察和分析野外地理现象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教学工作以及组织、指导课外地学小组活动打下必要的地理学基础。同时,要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锻炼,增强热爱地学科学的感情,巩固从事地理专业的思想,并培养他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的风尚。2、实习时间2013年7月5日201

2、3年7月14日 3、实习地点江苏苏州 浙江莫干山4、实习指导老师史守正 张晓芳 王兆华二、实习区域概况莫干山系天目山之余脉,位于浙江省北部德清县境内,中心地理座标:北纬3036,东经11952,境内,山峦连绵,修篁遍地。主峰塔山,海拔718.9米,次为荫山(600余米)、中华山(670.5米)、上横山(540米)、金家山(590米)、天池山(390米)、炮台山(463.8米)等,海拔约在400700米之间,总称莫干山。中心区域范围,几经变更。今之中心区为东起枕头山,南至炮台山,西接怪石角,北连花坑水库,面积2.95平方公里。其外围区为莫干山、南路、筏头乡,武康、三桥镇等5个乡镇及二都地区,总面

3、积337平方公里。莫干山虽不及泰岱之雄伟,黄山之神奇,但却以独具魅力的江南山水神韵,以竹、云、泉“三胜”和清、静、凉、幽“四优”驰名中外。早在本世纪初就与庐山、鸡公山、北戴河齐名,并称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 。目前,莫干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竹、云、泉“三胜”和清、静、凉、幽“四优”:竹进入莫干山,遍地修竹、郁郁葱葱,绵延不绝,构成了国内罕见的竹海景观。泉 山中清泉横溢,汇流成溪,形成了或纤细秀美、或落落大方、或气冲霄汉、或奔腾如雷的瀑布飞泉风景线。云 山中的雾,因时而异,变化万状,时而赤云一缕,束远山如带;时而朵云飞来,窜房入户,满室氤氲,可餐雾饮露,枕云席絮;时而又成丝丝浮云,顺风穿行,如

4、若平川织锦;更有云海奇景,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清:即清新。.山清、水清、空气清。人们或漫步于竹径,或憩息于林荫,或眺望于亭台,或夜坐于楼阁,处处清新宜人,神舒肤爽,“清虚不啻仙”。静:即幽静。山中摒绝一切尘嚣,满耳只闻风声飒飒,流泉汩汩。偶尔传来鸟鸣蝉唱,更觉林静山幽。 凉:即凉爽。盛夏时节,山下烈日炎炎似火烧,而山中却“白天不用扇子,晚上不离被子”这该是何等的享受啊! 绿:即指山上的绿化好。登上山巅,放眼四望,满目皆绿,山绿、树绿、竹绿、草绿、水绿,连阳光也显得绿莹莹的。若是雨后,青山如洗,竹林树木更为青润,苍翠欲滴,沁人肺腑。 相传春秋末年,吴王阖闾使干将在今莫干山剑池铸剑,铁汁经久不下

5、,其妻莫邪问计,干将道:“昔吾师作冶,金铁之精不销,夫妻俱入冶炉中,然后成物。”莫邪道:“师知炼身以成物,吾何难哉!”于是断发剪爪,投于炉中,铁汁下,铸成雌雄两剑。剑以人名,雄剑曰干将,雌剑曰莫邪,为纪此事,故称山为莫干。又传昔有高僧居山,遁世绝俗,乡人求助,言必莫干,久而久之,山曰莫干。另说见于明老堂诗话清痴道人诗,诗曰:“大干山、小干山,两山突兀湖中间,世态炎凉说不尽,叉手干人千万难。,小干山,青嶙峋,徒去干人劳尔神,不如壁立千万寻,噫嘻高哉余素心。两干山,莫干人。”上述诸说,以首说流传最广。莫干山东南距杭州60公里,东北距上海200公里,距苏州145公里,距无锡 180公里。三、实习内容

6、和要求1、实习路线和观察内容7月5日 实习准备和实习动员7月6日7月7日 在学校进行24小时大气压,气温,湿度的测量7月8日 对河口水库后坞皇后饭店 水文、流水地貌、重力地貌7月9日 莫干山水厂白云山庄滚石瀑石屏崖怪石角石门卡 流水地貌、重力地貌、地质构造、植被情况7月10日 剑池芦花荡旭光台滴翠亭 四叠五瀑(重力、流水地貌)7月11日 旭光台 日出7月12日-7月14日 实习总结及完成实习作业2、实习具体内容气候、地貌、地质、水文野外实习(1)认识莫干山地区的气候特色及气候的垂直带性差异(与苏州对比)。(2)认识莫干山地区山地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4)莫干山地区河流水文特点观察,对莫干湖

7、、山区河流、瀑布进行观察。地质野外实习(1)学会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定方位,测倾角。 (2)练习野外描述岩性。 (3)认识莫干山地区基本岩石及构造特征(节理、断层)植物地理野外实习(1)调查莫干山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多样性的特征)。(2)观察并分析莫干山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3)观察莫干山主要植被类型,研究莫干山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4)掌握植物地理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土壤地理野外实习(1)莫干山主要土壤类型调查。(2)观察莫干山两种主要土壤的剖面特征并分析其形成。(3)观察各土壤类型的关系,探讨山地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4)掌握土壤的野外调查基本方法。四、气候实习部分1、观测实习的

8、程序和所用仪器的说明1.1苏州观测我们此次实习属于小气候的观测,每天按1小时间隔定点观测(1、2、3、423、24时,24次/天),观测时间是6日13时至23时,7日6时至13时。其中每个时间点我们观测的主要内容是空气相对湿度、温度、气压等,观测项目按各个组的实际条件进行。过程中我们主要使用到的仪器有:测温仪器:水银温度计、室内外温度计测湿仪器:通风干湿表(干湿球温度表,即阿斯曼)、毛发湿度计测气压仪器:空盒气压表1.2 莫干山观测我们此次实习属于小气候的观测,天气晴,每次按100米间隔进行测量(680、600、500、400、300、200米,6次),实际观测时间是9日10时至13时。其中每

9、个时间点我们观测的主要内容是空气相对湿度、温度、气压、海拔等,观测项目按各个组的实际条件进行。过程中我们主要使用到的仪器有:测温仪器:水银温度计、室内外温度计测湿仪器:通风干湿表(干湿球温度表,即阿斯曼)、毛发湿度计测气压仪器:空盒气压表 2、观测实习的内容与数据整理 2.1苏州数据整理表1 苏州24小时气象记录表(_2_班_2_组)时间温度()湿度(%)气压(kp)14:0030.884100.815:0032.384100.816:0031.584100.7517:0030.985100.718:0030.885100.719:0030.486100.720:0029.589100.721

10、:0028.390100.822:0028.687100.823:0028.386100.824:0028.988100.81:0029.289100.82:0029.088100.83:0028.686100.84:0028.586100.85:0028.286100.86:0028.185100.87:0028.783100.88:0029.479100.89:0030.178100.810:0030.477100.811:0030.878100.812:0031.675100.82.2莫干山数据整理表2 莫干山随海拔高度变化的气象记录表(2班2组)海拔高度(m)温度()气压(kp)湿度(

11、%)6703289.27560032.992.4635003295.47640033.996.37530035.297.3732003698.7623、数据分析,总结规律3.1苏州数据分析苏州的二十四小时的温度的差异比较大,最高温度较高,而且气压基本不变,湿度较低,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大。3.2莫干山数据分析莫干山二十四小时的温度差异没那么大,最低和最高温度明显低于同纬度地区,气压随高度的差异变化较大,湿度较大,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小。3.3 两者的对比 根据苏州24小时的气象观测,与莫干山地区的气候进行对比,很明显可以看出莫干山地区气候相对苏州而言,气候较舒适,气温相对较低,空气相对较湿润,原因由于

12、莫干山海拔相对较高,该地区属于山地气候,适合避暑。五、地质实习部分1、地质罗盘的使用1.1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测量方位时,把罗盘放水平,指向要测量的方向,让气泡居中,读罗盘的北针读数就是要测量的方位。 测量坡度时,将罗盘垂直放在要测量的物体上,调整角度测量手把,让气泡居中,再读坡度数就可以了。1.2岩层产状的测量表3 莫干山岩层产状测量记录表(2班2组)地点测量倾向(度)倾角(度)走向(度)怪石角:岩石25055南偏西70试剑石:岩石9365东偏南32、认识莫干山地区基本岩石和主要地质构造1.1莫干山基本岩石 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因为花岗岩是深成岩,

13、常能形成发育良好、肉眼可辨的矿物颗粒,因而得名。花岗岩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凝灰岩:是一种火山碎屑岩引,其组成的火山碎屑物质有50%以上的颗粒直径小于2毫米,成分主要是火山灰,外貌疏松多孔,粗糙,有层理,颜色多样,有黑色、紫色、红色、白色、淡绿色等。1.2节理(怪石角)观察时间:2013.7.9 海拔:670m温度:32 气压:97KPa 湿度:75%节理:岩石中的裂隙,其两侧岩石没有明显的位移。地壳上部岩石中最广泛发育的一种断裂构造。岩石中的裂隙,是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节理是地壳上部岩石中最广泛发育的一种断裂构造。1.3断层(石门卡)拖拽现象下盘上盘断层线时间:2013

14、.7.9天气:晴成因:岩石应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若破裂而又发生明显位移则称为断层。断层的判断:段层面两侧的岩块称为断层盘,其中位于倾斜断面之上的为上盘,位于倾斜断面之下的为下盘。上盘想对下降的断层是正断层,上盘相对上升的是逆断层。六、土壤实习部分1、莫干山主要土壤介绍(红壤、黄壤)黄壤是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发育的富含水合氧化铁的黄色土壤。分布于本区东部和北部的贵州高原,是中国最主要的黄壤分布区。红壤为发育于热带和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或常绿阔叶林植被下的土壤。其主要特征是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红色。红壤在中亚热带湿热气候常绿阔

15、叶林植被条件下,发生脱硅富铝过程和生物富集作用,发育成红色,铁铝聚集,酸性,盐基高度不饱和的铁铝土。2、莫干山主要土壤的剖面特征及其成因分析2.1红壤的剖面分层、特征及其成因观察日期:2013.7.8观察地点:莫干山山麓天气:晴海拔:64m大约坡度:86度表4 红壤剖面分层和特征描述(2班2组)剖面厚度颜色质地松紧度根系空隙枯枝落叶层58cm黑软松有大腐殖质层20cm红绿硬紧有稍大淋溶淀积层50cm红黄偏硬紧无小母质层50cm红白坚硬紧无很小淀积层(E)腐殖质层(A)母质层(L)枯枝落叶层母岩层 由于该地区所处地区位于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土壤的基带为红壤,红壤含赤铁矿特别多。当雨水淋洗时

16、,许多化合物都被洗去,然而氧化铁(铝)最不易溶解,反而会在结晶生成过程中一层层包覆于粘粒外,并形成一个个的粒团,之后亦不易因雨水冲刷而破坏,因此红壤在雨水的淋洗下反而发育构造良好,由于当中的铁成分被雨水氧化,所以呈现出红色。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酸性,盐基饱和度低。3、莫干山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对流口水库(莫干湖)处,土壤为红壤,而在一天门去怪石角的途中,海拔670m左右,湿度为75%,土壤为黄壤: 此处山地黄壤的发育,土壤终年处于相对湿度大的环境中,土壤未能完全氧化,黄壤土层较薄,上面有一层薄薄的腐殖质,而红壤相对处于既湿又热的条件下,完全氧化,上面表层没有腐殖质红壤黄壤670m 莫干山地区土

17、壤剖面如右图所示:由于该地区所处地区位于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土壤的基带为红壤,大气由于海拔的上升而变化,土壤由基带的红壤转化为黄壤,该区域的土壤分布符合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随着海拔的上升或纬度的增加,热量的变化,从而土壤按其规律分布。七、植被实习部分1、莫干山主要植被介绍植被区划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经多年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绿化率高达93.5%,名列全国同类景区前茅。竹林为莫干山森林植被主体,漫山遍野,构成罕见的竹海景观。其中风景区有竹林1500余亩,分布着颇有观赏价值的紫竹、斑竹、人面竹、茶杆竹灯20余种。芦花荡公园的“黄金嵌碧玉”和“碧玉嵌黄金”,色彩黄绿相间,楚楚动人

18、,更为观赏竹之珍品。莫干山植物区系复杂,种类丰富。据调查,共136科374种。2、莫干山植被多样性介绍和多样性的原因因为莫干山这里保护得很好,所以植物基本还是以前的,最多的草是蕨草,形态特征 为多年生草本。高可达60厘米,多数叶为基生,长椭圆状披针形,有深浅不一的羽状裂,长12厘米25厘米,宽5厘米8厘米。叶柄长12厘米20厘米。头状花序单生,直径8厘米12厘米左右。在芦花荡有很多这样的绣球花,绣球花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米。枝条开展,冬芽裸露。叶对生,卵形至卵状椭圆形,表面暗绿色,背面被有星状短柔毛,叶缘有锯齿。夏季开花,花于枝顶集成大球状聚伞花序,边缘具白色中性花。花期4-5月,花径18

19、-20厘米,全部为不孕花。花初开带绿色,后转为白色,具清香。因其形态像绣球,故名。莫干山最多的就是竹子,而竹子中又属毛竹最多,毛竹竿高达20余米,粗者可达20余厘米,幼竿密被细柔毛及厚白粉,箨环有毛,老竿无毛,并由绿色渐变为绿黄色;基部节间甚短而向上则逐节较长,中部节间长达40厘米或更长,壁厚约1厘米(但有变异);竿环不明显,低于箨环或在细竿中隆起。 莫干山上除了竹子多,树也不少,其中比较多的是杉 树,杉树属松科,常绿乔木,生长在海拔300米1100米的山区带上,耐寒树种,高可达30米,胸径3米,树干端直,树形整齐。3、莫干山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析时间:2013年7月9日早上9点 天气:晴湿度:

20、69% 气压:97.4kp600m温度:30本次植物地理实习主要目的主要了解植物的沿着山地的垂直分带的规律,以及群落里分层:在实习观测点一,对流和口(莫干湖)处,此处,植物以常绿阔叶林(落叶树种为主),如乌桕等;在实习点从皇后饭店去怪石角的途中,白云山庄,海拔600m,于所观测平台(白云山庄)之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基本上为竹子,竹子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基本上处于同一热量带里),在这一群落里,分层不明显,下面为草本层,上面为乔木(以竹子为主),而中间层不明显,由于上面竹子,长的高,影响了热量因素,从而生长不明显,下面只能生长喜阴的草本植物,于观测平台之上的为针叶林,如雪松,金钱松等,这里的针叶林

21、区别于寒温带地区的针叶林,它还是基本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范畴。阔叶林针叶林最后根据上述几个实习地点判断,植物分布同时也符合地带性分布,如右图:同样由于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基带则对应的为常绿阔叶林,植被分布也具有垂直分带性规律,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热量)的下降,从而植被相应的发生变化,由阔叶林向针叶林过渡。八、地貌实习部分1、流水地貌2.1河流地貌观测点:后坞阶地 阶地河漫滩河漫滩河床 在这一地点,所观测的河流,由于河流处于中上游,基本上以下蚀作用为主,而到了弯道处,河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在这里由于比降大,河流的流速大,凸岸的泥沙不易堆积,被冲刷掉,故而很容易看出这边弯道处的河谷宽于

22、平直的河谷;然而在这一观察点也很容易观察到河流阶地等地貌单元,这里的河流阶地形成原因主要是谷底因河流下切而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即为河流阶地。阶地由阶面与阶坡组成,前者为原有谷底的遗留部分,后者则由河流下切形成。阶面与河水平水期水面的高差即为阶地高度。多级阶地的顺序自下而上排列。高出河漫滩的最低级阶地称一级阶地,余类推。(附:这一河段的河流横剖面图)河漫滩河床河漫滩阶地阶地河流横剖面图河流流向河漫滩河床 上图为河漫滩的形成过程。2.2 沟谷地貌观测点:剑池沟谷流水地貌:坡面细流最终将汇集为流路相对固定,侵蚀能力显著增强的沟谷水流,并形成沟谷地貌。岩性软弱、植被稀少与降水强度

23、大,对沟谷的形成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山区河流上游河床特征:因为水流湍急,以侵蚀为主,所以河床较深,河流里面以小石块细沙为主,搬运作用强烈,堆积作用较差,河流较窄。五瀑30.2四瀑30.2三瀑29.8二瀑32.7一瀑31.7360m370m380m400m410m四叠飞瀑 阜溪上游50米处,有两股溪水汇合,一股源于中华山,一股出自芦花荡。合流后,水势增大,顺涧而下,直奔阜溪桥,此乃第一叠飞瀑。溪水出桥后,猛跌二三丈,注入剑池,成为第二叠瀑布。剑池约五米见方,周有铁栏,靠峭壁处有亭,瀑布注池,稍一停蓄,水势益壮。于是飞瀑凌空,直泻剑潭,飞流竟高10余丈,气势磅礴,触石有声,颇为壮观,为第三叠。飞流

24、自剑潭而下,束水入溪,形成短瀑,此为第四叠。嗣后逶迤远去,淹没于竹林绿海,行踪难寻。立于剑潭边,仰观瀑布,只见飞瀑凌空,飞珠溅玉,寒气袭人。俯视潭中倒影,则见烟峦兀立,树影婆娑。 2、坡地重力地貌观测点:后坞崩塌崖壁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大小不等、零乱无序的岩块(土块)呈锥状堆积在坡脚的堆积物,称崩积物,也可称为岩堆或倒石堆。倒石堆九、水文实习部分1、人工湖(莫干湖)水库(对河口水库)观测点:莫干山山麓 对河口水库位于浙江省德清县西部东苕溪支流余英溪上,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库。水库控制流域

25、面积148.7平方公里,总库容116亿立方米,正常库容0.44亿立方米。水库工程于1958年7月动工兴建,1965年8月竣工,保坝工程尚未实施。该水库处于河流的上流,水库的流量大,水位高,含沙量小;而在后坞那条河流观测点,由于处于汛期,河流的含沙量大,流速大,水位高。为确保德清县城、莫干山经济开发区、下游10万亩农田和间接保护杭嘉平原32万亩农田的防洪安全,发挥了巨大效益,灌溉农田约3.5万亩,水库多年平均发电量500万千瓦时。它还可以调节河川径流、防洪、供水、灌溉、发电、渔业、航运、木材浮运、旅游、改善环境等,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意义,但水库的建立,湖泊率与水网密度普遍增大,库区原有森

26、林、耕地、草场、沼泽、村落、道路等发生淹没和浸没,影响生物的多样性。2、瀑布和跌水观测点:剑池 从皇后饭店到剑池,这过程海拔变化为500m左右到400m,在这途中可以看见瀑布、跌水以及瀑布下面的龙潭,这里的瀑布形成是由于这区域山间河流向下流淌过程中,由于河流的下切作用,还有,岩石的软硬程度不一,从而遭到侵蚀冲刷,形成瀑布,相应的在瀑布下边因为侵蚀而形成龙潭。 针对瀑布与跌水的区别(如下图):跌水的落差小于一米,而瀑布的落差较高综合在莫干山所观察的两处河流地貌,其均属于河流的中上游,河流比降大:河流主要以侵蚀、搬运为主,堆积作用微弱从而形成以侵蚀为主的河流地貌单元。好高35cm瀑布跌水龙潭十、综

27、合分析为什么莫干山会是一个清凉的世界?其自然环境主要有季风盛、降水多、植被好等特点。莫干山位于北亚热带南缘,因受地理位置、地形(海拔高度、山脉走向、坡向)、植被等影响,打破了气候地带性分布规律,形成明显立体气候,山下至山顶光、热、水呈现垂直变化。 莫干山山体西北高东南低,由向东南伸展的中支山脉,与向东北延伸的北支山脉构成的喇叭形山谷,山口朝东南,面向广阔的杭嘉湖平原,形成了东南风强西北风相对较弱的冬暖夏凉的山地环境。莫干山修竹似海,绿树遮天,森林覆盖率高达92%以上。春季气温波状上升,雨量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东南风,水汽丰沛,清凉宜人。秋季气温波状下降,前期多雨,后期天高气爽。冬季因

28、受地形影响,西北风较弱,少雨雪严冬。山顶景区年平均气温13.3,最冷1月平均气温1.4,最热7月平均气温24.9,年较差23.5。十一、 实习总结和体会为期四天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已接近尾声,在这长达一周的实习中,有苦有甜,但我们大家在这间颇有收获,既巩固了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又提高了自然地理认知能力,更提高了自己动手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学会了空盒气压计、罗盘和通风干湿表的使用方法,并能在实践中很好得运用他们来测量我所要的数据,这是一个进步。这四天在莫干山,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酸甜苦辣,什么是患难与共的好兄弟。遇到了很多困难,当然也看到了很多情谊,包括师生情,同学友情,还有爱情。在看到老师老师因为路太滑跌倒了,大家都纷纷向老师询问;因为从石门卡回到饭店有好远一段距离,一个男生拉着两个女生爬山;太阳很大,天气很热,男生帮女生拿器材,让座位等等,这些我都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实践总能发现理论课上发现不了的问题,这次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也不例外。如果只是听老师课上的讲解就很抽象,具体实践中不能好好地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验中,所以在实习之前还需要老师的讲解和实习过程中的指导。虽然莫干山的实习只有短短的四天,但是我觉得这绝对是我们将来一笔宝贵的财富,是大家聚会的时候津津乐道的话题,加油!附录:实习日志和实习过程记录(按日期)在小本子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