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38011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2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2Fe3=Cu22Fe2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Na2O2H2O=2Na2OHO2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H2O=2HClClO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46H5H2O2=2M

2、n25O28H2O3如右图所示,锥形瓶中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滴管胶头,使液体Y 滴入瓶中,振荡,过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AX是NH3,Y是水 BX是SO2,Y是NaOH溶液 CX是CO2,Y是饱和NaHCO3溶液 DX是HCl,Y是NaNO3稀溶液4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通过品红溶液 B通过澄清石灰水C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D先通过足量酸性KMnO4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5浓硫酸在下列转化中,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ACuCuSO4 BCCO2CFe(OH)3Fe2(SO4)3 DFe2O3F

3、e2(SO4)36如下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以下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A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NH3与浓盐酸反应产生了微小的NH4Cl晶体B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 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C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3是一种可溶性碱性气体7下表各组物质中,满足右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选项 X Y ZA Na NaOH NaHCO3B Cu CuSO4 Cu(OH)2C C CO CO2D Si SiO2 H2SiO38下列有关氨水和氯水的说法正

4、确的是()A含有的物质种类数相同B敞口放置后溶液的pH均可能减小C都能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均具有强氧化性9久置在空气中不易变质的物质是()A亚硫酸钠 B硅酸钠 C硫酸钠 D漂白粉10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Cl2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大多数金属反应BN2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时,可直接转化为NO2C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晶体,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硅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11下列有关Cl、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漂白粉的成分为次氯酸钙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C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HCl废气DAl2(SO4

5、)3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1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13.现有W、X、Y、Z四种物质,其中两种为单质,两种为化合物,且能发生反应:W+XY+Z则Z不可能是( )AFe3O4 B.Al2O3 C.SO3 D.Si14.将过量的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最终溶液呈浑浊的是BaCl2溶液 石灰水 饱和Na2CO3溶液 NaAlO2溶液 Ca(ClO)2溶液A. B.

6、C. D.15.将1.92g铜片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当金属铜恰好全部反应完时,共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收集到的气体为NO2 B.反应中消耗0.10molHNO3C.有0.05molHNO3被还原 D.反应中共转移0.05mole-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26分)13(6分)已知X气体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酸性氧化物,有关X、Y、Z、W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均为化合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Y的化学式为_,Z的化学式为_。X直接排入空气中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2)反应中属于可逆反应的是_,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7、。 14(12分)下图1为实验室制取氨的实验装置。(1)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利用图1中的A装置还可制备另外某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在收集氨时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_。(4)一位学生用制得的氨,按图2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烧瓶已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是_。(5)另一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设计了图3装置。首先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产生喷泉的是()ACaCO3粉末和浓盐酸BNH4HCO3溶液与稀NaOH溶液CHCl和AgNO3溶液DHCl和酚酞溶液该同学又向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

8、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A硝酸铵 B食盐C浓硫酸 D硫酸铜解析:(1)采用的是固固混合加热制气的方法,故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NH3,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用该制气装置还可以制备O2。(3)收集氨气用的是向下排空气法,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减少氨气与空气的对流,加快收集的速率,同时保证试管中能收集满氨气。(4)打开橡皮管的夹子,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由于氨气易溶于水,使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引发喷泉。(5)图3是利用反应生成大量的气体,由气体自身产生的压强将液体压上去而产生喷泉,故A可以;在锥形瓶中加入酒精,则需将酒精

9、汽化才能形成喷泉,故需加入在冷水中能够放出大量热量的物质才可以,即加入浓硫酸。答案:(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2KClO3=MnO22KCl3O2(3)减少与空气的对流,保证试管中能收集满氨气(4)打开橡皮管的夹子,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5)AC15(8分)将23.9 g表面已锈蚀成铜绿Cu2(OH)2CO3的铜片投入12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中,充分反应后,硝酸被还原成NO2和NO,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为0.160 mol。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滤出沉淀,洗涤,干燥后得到29.4 g蓝色固体。(1)铜片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_。(2)铜片与硝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为_。解析:设铜的物质的量为x,铜绿的物质的量为y,由题意可知:x2y29.4 g98 gmol164x222y23.9 g,解得x0.2 moly0.05 mol。0.160 mol0.120 L6.33 molL1。)0.2 mol20.05 mol(1)铜的质量分数为64 gmol10.2 mol23.9 g100%53.6%。(2)c(NO3)2答案:(1)53.6%(2)6.33 mol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