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探究16135.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41066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探究1613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探究1613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探究1613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探究1613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探究1613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探究16135.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探究摘要: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外语教学的要求,基于国内外课堂互动理论研究和课堂互动在英语教学法中的发展趋势,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认真分析制约课堂互动教学的各种因素,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策略。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构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新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关系等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以传统的“教”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一、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现状英语新课程倡导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

2、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以及合作学习等方式,达到任务所规定的目标,从而感受成功。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但是,长期以来,英语课堂教学变成了重复的背诵和默写;由于考试指挥棒的作用,英语也像其他学科一样,陷于题海,其本身最基本的作为交际载体的特性消失殆尽,英语学习变得枯燥乏味。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这样的英语课堂教学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学生所获得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极少,不利于语言习得,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很少,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交流,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自然得不到有效的培养。二、课堂互动研究1国内学者对课

3、堂互动的研究互动是一个从社会心理学中引入到教学领域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突破语言系统和句子结构的局限,从更广泛的角度考虑语言形式之外诸因素的相互关系,考虑语言使用和语言能力、语言功能以及使用语言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等。互动被引入课堂,并且逐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内学者对师生课堂互动行为从教育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工程学等角度进行了探讨。吴康宁等人从互动主体角度,根据教师行为对象将互动划分为师生互动、师班互动、师组互动三种课堂互动类型,按照师生行为属性将互动划分为“控制一服从”型、“控制一反控制”型和“相互磋商”型三种课堂互动类型。王家瑾采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以教师、学生和教材三

4、要素构建了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三维坐标体系。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如果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与媒体三者之间实现互动并趋于最佳状态,教学效果就能达到满意值的区域。王家瑾还对教师和学生两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二维教学效果动态,即良好的师生沟通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将导致不良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典型的、浓缩了的互动关系良好的互动关系可以促进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不良的互动关系则是教学活动的障碍”。2课堂互动在英语教学法中的发展英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被提到理论上系统地进行探索和研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国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经历了一

5、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在1951年草案中,口头使用英语的能力被省略了,课堂互动教学也没有被提及。1988年义务教育大纲提出了“使学生获得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的要求。运用英语的能力虽然得到重视,但是课堂教学模式没有多大的改变。2000年高中实验修订版指出,“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课堂互动在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互动的形式、意义、内涵都受到广泛的关注。2003年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

6、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由此可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推行民主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积极创设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的教学情景,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三、制约课堂互动的因素1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制约师生互动的首要因素。这样的课堂教学完全由教师主宰,把学生当做机械灌输的对象。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过分强调维护教师的权威,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智能发展。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课前没有设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话题,课堂教学中没有给出足够时间进行师生和生生间

7、的沟通和交流,缺乏用语言和非语言设问的技巧和方法以及创设互动情景的教育机智,没有形成对学生回答问题和交流进行评价的意识。由于语言的双向交流工具价值的缺失,忽视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以教材为核心”、“以教案为本”,违背了新课改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自然只有教师“教”的活动,而得不到学生“学”的有效回应。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纠错方面。在调查中,有65.1的同学反映,即使他们的老师偶尔让他们回答问题,但只要他们一有错误教师就立即纠错。这与自然教学法中对学习者错误的容忍(tolerance of ambiguity)是不相符的。众所周知,在语言学习的进程中出错是

8、不可避免的,教师“见错即纠”既打断了学生的思路,又会使学生处于尴尬状态,从而在学生的心理上形成障碍,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沉默性的课堂。 2应试教育的困扰在英语考试制度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下,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为了真正掌握这门语言。由于应试教育考试的导向作用,学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题海之中“游泳”。学校的教育教学也只是围着考试转。应试教育还造成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不考的东西不被重视。比如高考不考口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不考虑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也没有必要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方面浪费时间,“哑巴英语”就成为自然现象。机械的应试教育制约了高中英语课堂互动。3大班制制约着

9、课堂互动教学制约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客观原因还在于班额过大。由于高中扩招,班级学生人数一般都在60-70人,有的实验班或“火箭班”的人数超过80人。大班教学尽管在知识点的传授方面有容量大、教学面广、时间经济等优点,但也制约了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影响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影响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且明显存在无法照顾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极易造成学生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致使不少学生最终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四、构建有效的课堂互动教学模式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互动教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全面关注学生的知、情、意等方面的发展,牢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习

10、活动为主线的原则,整合多元学习方式,勇于实践,积极反思;应以教材为基础,激活教材,开发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宽教学资源。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应根据语言教学的规律积极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要特别关注性格内向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要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时应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

11、备课时,教师应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要在充分考虑课堂互动可操作性的前提下,促使学生用英语与教师、与同学进行交流,以达到培养学生逐步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2互动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形成英语作为一门学科,它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即通过英语实现交流、学习及研究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营造“生生”、“师生”之间自由平等的氛围,采用同桌互学、小组讨论、大组辩论、自由发言等形式建立互动教学模式(interactive classroom teaching)。特别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问、互相帮助,可以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12、问题和发展英语思维的习惯,从而达到取得英语学习的最佳效果的目标。3大班教学条件下的课堂交际在目前中国大班教学的条件下,教师更应该采用课堂互动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应当是课堂教学的创设者(designer)、指导者(tutor)、组织者(organizer)和促进者(facilitator)。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设计什么样的情境与学生实现互动,如何巧妙地提问以引起学生对话题产生强烈的兴趣并进行讨论。教学中,当学生出现表达困难时,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技巧,调节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的英语表达继续进行。在课堂互动教学、交流中,教师还应当具有调动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醒过分健谈

13、的学生给予同伴话语权的能力。教师可采用“讲授听讲、示范模仿”为主的教学方法,“提问回答、激发思考”为主的师生共同活动教学方法和以“组织讨论、指导练习”或是“学生讨论学生提问教师回答”的互动教学方法,以达到多维互动的教学效果。要切实改变目前学生被动学习英语的现状,还需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互动式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应当是作为一个发现者(discoverer)、研究者(researcher)、探索者(explorer)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思考、自我质疑、自查自练、自我归纳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才能更好地在小组活动中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互动交流,才能为下一步的组际交流创造条件

14、。组际交流是小组活动的延伸和发展,是培养学生言语技能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组际交流可以达到使全班学生置身于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中,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发展学生的英语素质。人们在交际中使用语言,在交际中掌握语言。教师应基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积极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真实的语言环境,全面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使课堂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的精神、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场所,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目前大班教学条件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教师与环境、学生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由操练到产出的语言内化环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质,达到用英语交际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