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的强弱》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241814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的强弱》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音的强弱》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音的强弱》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音的强弱》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音的强弱》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的强弱》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的强弱》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音的强弱教学设计课题音的强弱学科唱游与律动年级三年级、学情分析本班共有8名学生,男生4名,女生4名,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差异性较大,障碍类型主要有唐氏综合征、多动症、智力与语言发育迟缓等,将其分为ABC三层。现简要分析该班学生基本情况如下:A层学生:有一定的认知、语言、表达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课堂参与性高,对音乐节奏有一定感知能力,肢体协调性也较高。B层学生:认知、语言、及表达能力一般,生活自理能力弱,课堂参与度一般,注意力易转移,喜欢参加音乐表演活动,活动中需要老师多多关注引导。C层学生:综合能力较差,课堂参与度低。、教材分析本课以生活素材为活动内容,通过不同的声响来感受音乐元素的强和弱,将乐

2、理知识以游戏、律动、音乐等活动来加以认识,符合培智学生的认知水平。三、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A类学生:通过参与游戏、律动、音乐活动,认识力度记号:f和PoB类学生:通过参与游戏、律动、模仿生活中的声音,感受声音的强弱。C类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尝试参与课堂活动。技能目标A类学生:在理解不同力度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大胆创编。B类学生:在律动、游戏活动中理解音乐形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表演、模仿。C类学生:能够愿意了解音乐活动的内容,能安静的欣赏、聆听。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对声音强弱的体验进一步提升音乐审美力Q知道和人说话交谈时,如何应用强音弱音。从而最终达到能够控制管理自己的情绪

3、。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律动、游戏、活动中,认识力度记号:f和P。*教学难点通过律动、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对强、弱音的分辨能力和反应能力。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大胆创编。五、教学策略设计抓住学生活泼好动、爱模仿的特征,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为切入口,展现给学生一个较为宽松的、和谐的、动态的、充满了美感与浓厚人情味的音乐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在童话般的梦境中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看待美好的生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问候播放音乐,师唱儿歌hello小A、B、C三教师演唱时导入,引朋友,并变换声音大小强弱来和每层学生感根据角色控出课题个同学问候,引导学生分辨声音的强受声音的制音量,使

4、学弱,并引出课题。小结:声音的大小力度在音乐里面就被称其为一一音的强弱强弱对比生初步建立对音的强弱意识。让学生一开始上课就接触到音的强弱,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二、设疑1、探索声音活动,初辨音的强弱A、B层学以情境教学激趣,快(回想歌曲,猜一猜王牌歌手都生听音频入手,将音乐乐探究有谁)2、对比音的强弱,认识力度记号(播放音频,对比小动物叫声的强弱)小结:在音乐中又大又强的声音,我们用力度记号“f”来表示,而又小又弱的声音我们用力度记号“P”来表示。对比小动物叫声的强弱C层学生尝试和老师一起模仿小动物的声音A、B、C三层学生共同认识力度记号知识融入到情境之中,让枯燥的音乐知识变得生动。使学生对音的

5、强弱有一个非常直观的印象和感受。三、课堂练一练:根据教学情境,让学生A、B层学引导学生正练习,巩动手操作,将小动物送到各自的候场生动手操确读准力度固新知室。作,将小动记号并表现物送到各出来。自的候场读一读:出示PPT,引导学生正室。C层学确读准力度记号并表现出来。生观察聆听。奥尔夫声势A、B层学律动的最大做一做:教师用声势律动表现音生思考并特点是着眼的强弱,引导学生自行创编。创编声势于对孩子内律动,C层心世界的开学生在教发,鼓励和启师引导下发他们自己完成律动。去创造和编排。四、互动1、用大鼓和小鼓表现音的强弱学生互动合作,体(播放声势图谱1)体验。验强弱教师跟音乐示范,并用大鼓小鼓让学生在练与

6、学生互动体验。A、B层学习、互动合作生跟声势以及音乐游2、用控制力度表现音的强弱图谱进行戏的活动中(播放声势图谱2)演奏。体验、强化知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用一面鼓C层学生识,不仅激发敲击音的强弱。在老师辅了学生的兴助下尝试趣,同时又同3、用肢体动作表现音的强弱(播演奏时增强了师放音频)A、B、C层生互动、生生教师击鼓,学生列队站立,并听学生列队互动,帮助学辨音的强弱创编相对应的动作。站立,并听生树立相互辨音的强合作的意识,弱创编相逐步加深学对应的动生对强弱的作。认知程度。五、课堂(1)在音乐中,声音强用力度A、B、C三在课堂总结总结,德记号“f”表示,声音弱用力度记号层学生共中结束新课,育拓展

7、“P”表示0同回忆本检验收获,并(2)在音乐中能够正确应用强节课的收提出希望和和弱来表现音乐的美感。获。要求。(3)与人交谈的时候声音要有强有弱,学会控制自己的音量,做一名讲文明的好孩子。六、作业设计太阳组:跟随大鼓和小鼓的音乐,尝试表演给爸爸妈妈欣赏。月亮组:用日常生活工具作为打击乐器(如桌子、脸盆等),与爸爸妈妈共同合作敲击出音的强弱。星星组: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共同欣赏音乐大鼓和小鼓。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音的强弱这一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各类音乐活动帮助学生感受体验音的强弱,鼓励学生踊跃参与音乐活动,勇于表现自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遵循了两个大体教学理念,其一,学生是音乐学习的主体。其二

8、,音乐中的生活教育要以探讨为核心。具体表现如下:首先,学生是音乐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踊跃的探讨欲,学习音乐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进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力度记号的适当运用,能使音乐更好听,歌曲更有感情。其次,音乐中的生活教育要以探讨为核心。艺术课标中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与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学生通过艺术与生活的相互作用,可心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效果。为此我设计了思维拓展、创造表现,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声音,并通过对比,找出强与弱。(师举例)如拍手的声音与拍肩膀的声音,通过对比:拍手发出的音是强音,肩膀拍出的音是弱音,并听辨音的强弱创编相对应的动作。我这里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音乐中声音的强弱延伸并运用到生活中,这样即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生活与教材融为一体,使教师发挥了桥梁的作用。最终,老师成了学习的合作者、积极的旁观者。教室成了自由的天地、欢乐的海洋,这便是新的学习方式所带来的变化与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