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政务舆情回应制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24202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安局政务舆情回应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安局政务舆情回应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公安局政务舆情回应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公安局政务舆情回应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公安局政务舆情回应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安局政务舆情回应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安局政务舆情回应制度.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安局政务舆情回应制度为建立健全政务舆情信息处置工作机制,推进政务舆情管理及应急处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应对政务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一条确工作目标任务。建立健全政务舆情回应机制,加强重大政务舆情回应督办工作。对涉及包括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古浪境内重大事件引发的舆情,社会热点问题及网上热点问题引发的涉及古浪的舆情。网安大队负责检测的工作人员发现不良信息要及时、详细、准确记录信息上传时间、主要内容、浏览和跟帖人数、点击率等各项内容,下载整理后,第一时间报送本单位负责人,经本单位负责人同意后,编辑舆情信息专报,及时报送县委办、县政府办,舆情信息专报要同时报县网络舆情

2、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条落实回应责任主体。各室所队要高度重视政务网络舆情回应工作,切实增强舆情意识,建立健全政务舆情的监测、研判、回应机制,落实回应责任,避免反应迟缓、被动应对现象。县局政工监督室是政务舆情回应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督查督办;网安大队负责监测研判工作,安排专人监测网络舆情,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舆情情况登记制度。局机关各室所队按照职能分工,是政务舆情收集和回应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要落实舆情收集和回应专办人员,建立政务舆情收集和回应常态机制。建立政务网络舆情会商研判机制,由局主要负责人牵头组织监测人员及时研判政务网络舆情信息。网安大队要安排相关人员做好涉及全县政务网络舆情的

3、监测。第三条把握重点舆情标准。局机关各室所队需重点回应的政务舆情是:对涉及本部门重大决策措施存在误解误读的、涉及公众切身利益且产生较大影响的、涉及民生领域严重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涉及突发事件处置和自然灾害应对的,市政府要求主动回应的政务舆情等。根据政务网络舆情信息的内容、性质、影响程度和网上转载、评论、跟帖情况,将舆情区分为较大、重大、特别重大三个级别。I级(较大):网络舆情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要通知属地派出所迅速调查核实,加强舆情监控,酌情作出相应回复,及时消除影响,把网络舆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向县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处理结果。II级(重大):网络舆情造成大范围恶劣影响的。要通知

4、属地派出所迅速调查核实,把调查结果速报县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会议,分析研判舆情,制定应对措施,启动应急预案,指导责任单位迅速处置,做出相应回复,加强舆情监控,关注事态发展。责任单位要连续动态报告舆情发展情况(转载网站、评论跟帖数量和内容分析等)。III级(特别重大):网络舆情失控造成大范围恶劣影响的。组织属地派出所迅速调查核实,把调查结果速报县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应急领导小组会议,分析研判舆情,制定应对措施,启动应急预案,在县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的直接指挥下,与县委宣传部、县网络信息中心共同进行处置,并将处置结果速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根据领导批示

5、,作进一步有效及时的应对处置。第四条区分情况,有效处置。对于经过调查确属捏造或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恶意攻击,严重损害党委、政府形象的舆情信息,要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舆情信息的传播,能够删除的要及时协调有关部门和网站进行删除。对于一些不明真相、盲目跟风的舆情信息,应采取积极引导的方式,发动相关单位聘请的网络评论员和信息联络员以跟帖、评论等适当方式公布事实真相。对于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已涉嫌违法或者构成犯罪的,应及时保留原始记录,在做好应急处理的同时,由相关办案部门依法进行查处。第五条提高回应实效。在处置网络舆情信息反映的事件时,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多渠道全面了解事件真相,不隐瞒实

6、情,不推卸责任。对监测发现的政务舆情,网安大队要加强研判,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处理,。政工监督室要通过发布权威信息,对影响重大、确有必要向社会通报有关情况的,要及时上报县委宣传部,配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内容应站在相对人的立场,第一时间告知,进行真诚、公开、及时的沟通,不使矛盾进一步激化,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或吹风会进行回应的,局分管领导和新闻发言人应当出席。对重大及以上舆情,局主要负责人应当出席。第六条畅通回应渠道。局机关各室所队要适应传播对象化、分众化趋势,采取政府网站、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进行同步回应,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平等交流、互动传播的特点和政府网站的互动功能,提

7、升回应信息的到达率,有效平息政务网络舆情事件。第七条建立联动机制。县局指挥部门、政工部门、网安部门、督察部门应深化“情指勤舆督”一体化实战化运行,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准确把握舆情发展态势,开展情报搜集、分析研判、风险评估、预警防范、舆情导控、落查处置、督导检查,实现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应急为常态,建立健全政务网络舆情回应快速反应和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有关媒体和网站的沟通,扩大回应信息的传播范围,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第八条加强督查和培训。局政工监督室要以政务舆情回应制度、回应机制、回应效果为重点,定期开展督查,推动政务舆情回应工作扎实开展、落到实处。要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政策把握能力、舆情研判能力、解疑释惑能力和回应引导能力。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收集和研判,认真分析阶段性的网络舆情形势及走向,掌握工作规律,提高舆情预警和应对处置能力。第九条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局政工监督室要将政务舆情回应情况作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纳入考核体系。要定期对政务舆情回应的经验做法进行梳理汇总,对先进典型以适当方式进行推广交流,发挥好示范引导作用。第十条严格实施问责制度。建立政务舆情回应通报批评和约谈制度。对工作消极、不作为且整改不到位的科室、单位和个人进行约谈;如因相关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并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将依据有关规定严格追究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