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报告的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242087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报告的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报告的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报告的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报告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报告的调查报告.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报告的调查报告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9年监督工作计划,为了做好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工作,3月初,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了关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专项监督工作推进会,听取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和金湾区、斗门区等有关单位的推进情况介绍;4月初,市人大农村农业委员会与市农业农村局座谈,了解我市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5月,分别赴生态环境局等有关单位开展一系列前期调研活动;7月4日,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率队开展我市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情况专项视察活动。7月9日,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农村农业委

2、员会召开第十一次会议,对报告进行了初审,现将审查情况报告如下:委员们肯定了我市开展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所取得的成绩。认为市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进程,富民兴村产业融合发展和乡风文明持续向好,美丽乡村建设开局良好,农业农村工作呈现出新的活力。但目前在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仍然存在着村级组织和群众参与度不够高,各区镇工作进展不平衡,长效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个别村整治工作死角多、盲区多和村庄面貌改变不大的情况。希望市政府和各区、各有关部门要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让美丽乡村建设真正成为群众的共同意愿和自觉行动。要坚持实事求是,区

3、分轻重缓急、量力而行,切实用好用足资金,把资金用到“刀刃”上。要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和村容村貌提升、雨污分流、村内道路改造和巷道硬底化、农村“厕所革命”等工作,为群众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为此,农村农业委员会提出以下建议:一、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要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尊重农民意愿,加强群众的沟通协调,使村民了解、理解、支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让村民看得见效果,得到实惠,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引导广大村民积极主动全面参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和管理维护。二、坚持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打造的美丽乡村品牌和特色。对标江浙等先进地区,突出特色和海岛优

4、势,留住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和乡村风貌,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推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确保2019年底全面完成我市所有自然村的整治规划和村庄设计,实现全市39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全覆盖。要坚持规划引领,一张蓝图干到底,注重落实、落小、落具体。对村庄进行梳理分类,实现差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努力打造美丽乡村的品牌和特色。三、以改善环境为目标,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一是要提高认识,深入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二是要推进村庄整治示范行动,建立农村环境问题详细台帐,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全域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敢于攻坚克难。三是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精准发力,抓好村边、山边、河边、路边等清理整治

5、和复垦复绿工作,加快开展河湖“五清”专项行动。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四、补齐发展短板,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精细化管理。为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好、管好、用好。一是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道路、路灯、绿化、村容村貌等十大要素,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升。二是要坚持以全市城乡一盘棋的理念,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做好已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维护和管养,加强对村垃圾收集环节的管理,加大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和厕所革命。三是要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养护长效管理机制。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增强群众的幸福感。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大市区镇三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各区、镇、村的支出主体责任,做细项目前期工作,树立绩效目标,提高资金有效使用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导向性和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推动我市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