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岛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242091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海岛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海岛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海岛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海岛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海岛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海岛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海岛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海岛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3年工作要点安排,为做好常委会对我市海岛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情况的审议工作,10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文华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赴黄岛区对海岛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情况进行了视察,实地察看了牛岛、灵山岛,听取了市政府有关工作的汇报。此前,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到即墨市进行了调研,察看了解大管岛、狮子岛、女儿岛、马儿岛有关情况,与主管部门和岛上干部、村民进行了座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我市1.22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中共有海岛120个,其中,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69个,包括有居民海岛9个,绝大部分位于近岸海域,主要

2、分布在崂山区、黄岛区和即墨市辖区。近年来,市政府及主管部门不断提高对海岛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海岛的科学开发、有序利用、依法管理、生态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海洋经济发展和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工作的主要特点和成效:一是法规政策不断健全。2008年以来,我市先后制定了市无居民海岛管理条例、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定两部地方性法规,制定了海域使用权抵押登记管理办法、海域使用金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使海岛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特别是国家于2010年颁布实施海岛保护法和2012年出台全国海岛保护规划后,我市采取多种措施,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制定了海岛开

3、发利用和管理保护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开展了海岛普查和标志设置等基础工作,进一步提升了依法用岛、管岛、护岛的水平。二是管理保护不断加强。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海岛整治修复和保护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扶持资金和项目,并做好地方配套投入,收到较好成效。目前,灵山岛整治修复项目获得国家海岛保护专项扶持资金3000万元,竹岔岛项目获得国家分成海域使用金30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扶持1975万元,三平岛项目获得扶持资金2800万元,这些项目对改善海岛的基础设施、修复海岛的生态环境、带动旅游和渔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斋堂岛、冒岛和灵山岛二期整治修复项目已向国家主管部门申报。同时,借助网络、电视、报纸等多

4、种媒体,不断加强海岛工作的宣传力度,全社会关注海岛发展和保护海岛的意识不断提升。三是开发利用有序推进。根据海岛保护法有关规定,我市建立了区域用岛和海域海岛衔接等相关制度,并规划明确了灵山岛群、崂山湾岛群、田横岛群等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开发重点等。目前,全市有居民海岛均已不同程度地开发利用,主要以发展渔业养殖和旅游项目为主;无居民海岛中,开发利用项目共包括经营性项目14个、公益性项目3个,其中,三平岛、牛岛已被列入国家首批无居民海岛开发名录。对其他由于面积狭小、交通不便、资源贫乏等原因暂不具备开发利用条件的海岛也明确了保护责任和措施。四是执法工作更加有力。市政府及海洋主管部门不断加强海洋执法监

5、察能力建设,在制定市预防海域使用违法行为发生机制、近岸海域定期巡查制度等10多项规章制度的同时,逐步完善现代化监视检测手段,充实海上执法力量,更新改善装备,基本形成了权责明确、监督有效、行为规范、保障有力的管理机制。坚持采取环岛巡视和登岛检查等方式,积极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查处破坏海岛、违法养殖、盗采海砂等不法行为,有效保护了海岛资源和生态环境。同时,设置政务公开栏、服务热线和投诉举报电话,做到巡查与举报查处相结合。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认为,我市海岛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下一步工作仍然十分艰巨,从调研的情况看,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开发利用工作滞后。我市海岛有关规划尚未编制

6、完成,海岛开发的具体依据、功能定位以及应具备的条件还不够明确,目前海岛的开发利用多以传统渔业养殖为主,存在随意性较大的现象,利用方式也较为粗放,许多海岛资源闲置,与外地沿海先进城市比差距较大。二是海岛基础条件较为落后。我市绝大多数海岛经济基础薄弱,淡水、耕地等自然资源匮乏,供电、道路、码头等设施建设滞后,政府提供的财力支持和公共服务不足,防灾减灾能力欠缺,居民生活与生产条件艰苦,开发利用的成本很高。目前开发利用效果相对较好的灵山岛,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每天接待游客能力仅为500人左右。三是执法管理难度较大。受气候、交通等因素影响,海岛周边发生违法行为时,执法部门难以及时发现和有效制止。有的海

7、岛村拥有集体土地、林地和传统养殖用海区域,涉及多个执法主体,管理处置难度较大。四是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困境。一方面,一些岛礁自然侵蚀严重,导致岸线后退、面积缩小;另一方面一些海岛的环境保护手段和措施比较落后甚至缺失,存在污水直接排海、垃圾直接扔弃等现象,个别地方还存在采石挖砂以及围垦占海等问题,不仅造成了海岛地形、地貌的改变,还导致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环境恶化。二、意见建议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部署,这是党中央谋划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海岛是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资源、生态、经济和军事价值,在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和作用。我市作为全国知名的海

8、滨城市,要深入研究探讨海岛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的新思路、新模式,抢抓机遇,加快推进海岛经济发展,努力为全市的海洋经济发展和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注入强劲活力。(一)要坚持战略眼光。海岛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和资源,是发展蓝色经济的重要支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海岛已经成为发展海洋经济的新空间、新优势,潜力巨大。我市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的龙头,必须以更加开阔的视野、陆海统筹的思维,科学谋划海岛的发展。一方面,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立足我市实际,尽快研究和培育一批用岛重点项目,加大扶持力度,探索积累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坚持战略眼光,树立全球性海洋经济战略观,在发展方

9、式、产业结构、科技研发等方面,主动参与国内、国际海洋经济合作与竞争,以高端高质高效为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海洋开发格局的整体框架下推进我市海岛和海洋经济发展。(二)要坚持规划先行。海岛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必须要坚持和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一方面,要立足全局,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全市海岛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的总体和专业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海岛的功能和分类,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实施。另一方面,所有用岛项目必须首先符合国家和省、市对重要海岛和无居民海岛规划的功能定位,无论哪个部门、哪个单位或企业,要取得海岛的使用权,必须要

10、按规定编制开发利用的详细性规划和报告并报有权限的政府批准;对已实施的用岛项目,要采取有力措施,该调整的调整,该收回的收回,确保符合法律及规划要求。同时,职能部门必须履行好监管职责,发现问题要严格执法、及时纠正,确保规划能落到实处。(三)要坚持保护优先。海岛是稀缺性的重要战略资源,具有地理环境独特、资源紧缺、生态系统脆弱等特点,极易受到破坏并且难以恢复。做好海岛工作,必须遵循和坚持保护优先的基本原则,将保护海岛资源及其生态系统放到重要地位,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赢得最大的开发效益。要以对全市人民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来推进海岛工作,妥善处理近期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条件较好的岛

11、屿先开发,条件不成熟的岛屿要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好,处理好当前开发与子孙后代永续利用的问题。对已开发利用的海岛,要制定优惠政策,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对待开发利用的海岛,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鼓励应用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坚持引进和培育低能耗、科技含量高的新兴海洋产业,走循环经济发展路子。要继续推进海岛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推进以海岛为主体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建设,探索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四)要坚持依法管理。海岛保护法、全国海岛保护规划、省海岛保护规划以及我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是管理海岛的重要依据。我市各级和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这些法律法规得到认

12、真贯彻执行。特别是海岛主管部门,要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抓住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用创新的思维和办法开展工作,努力使海岛成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要紧密结合我市经济发展需要和海岛工作实际,继续推进海岛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尽快健全完善有关配套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执法队伍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海岛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大力宣传普及海岛法律法规和知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海岛国土意识、海岛经济意识、海岛环保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全社会热爱海岛、关注海岛、保护海岛的良好氛围。(五)要坚持协调发展。海岛分布范围广、区间跨度大,必须统筹考虑

13、,实现协调发展。一是海陆协调。要正确处理海岛开发与陆地开发、海洋经济发展与陆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海陆统筹,在海陆协调互动和一体化发展中加快海岛开发利用和海洋经济的发展进程。二是产业协调。未来一段时期,海洋渔业等传统优势产业仍将在我市海洋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要依托海岛,加快建设海洋牧场,大力发展高效渔业、现代渔业。要突出海洋科技创新的优先地位和主导作用,重点培育具有规模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海洋战略性性新兴产业,将海岛发展成海洋产业的重要载体和前沿。三是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协调。开发的目的是发展,发展的前提是保护。海岛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大力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在保护中实现发展,在发展中得到保护。四是工作协调。市区两级政府应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对重点开发利用的岛屿、对重点培植发展的涉岛产业、对相关部门近期重点开展的海岛工作,要充分研究,加强协作,明确目标责任,形成工作合力,为实现市委确定的“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积极发挥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