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材料:聚焦“三名+”加力做文章助推教育事业追梦创佳绩.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243352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验交流材料:聚焦“三名+”加力做文章助推教育事业追梦创佳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经验交流材料:聚焦“三名+”加力做文章助推教育事业追梦创佳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经验交流材料:聚焦“三名+”加力做文章助推教育事业追梦创佳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经验交流材料:聚焦“三名+”加力做文章助推教育事业追梦创佳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经验交流材料:聚焦“三名+”加力做文章助推教育事业追梦创佳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验交流材料:聚焦“三名+”加力做文章助推教育事业追梦创佳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验交流材料:聚焦“三名+”加力做文章助推教育事业追梦创佳绩.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验交流材料:聚焦“三名+”加力做文章助推教育事业追梦创佳绩“三名+建设暨三支队伍培训工作开展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我们立足县域实际,以奉贤启智、润心铸魂为主题,突出质量强教“人才兴教两大战略,创新工作思路,积极作为,多维发力,锻造了一支教育精兵劲旅,有力地推动了蒲城县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一、紧扣名师定位发力,高起点打造名优骨干我们通过层级遴选,全县确定了首批百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的蒲城名师。在此基础上,紧密围绕1236(培养IOO名县级名师、200名学科带头人、300名教学能手,600名教学新秀)骨干教师培养体系,创新作为,精心打造名师升级版。一是心贴心地育师德。我

2、们先后开展了名师心系党,讲台写忠诚”系列专题教育,邀请县委党校讲师分别开小灶”为名师上党课,不断深化名师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觉悟。二是实打实地淬师业。制定了六个一名师培养计划,责成每名名师每周发布一次微博、每月上一节示范课、每季度开展一次送教活动、每学期完成一篇调研报告、全学年指导一名青年教师、全年承担一次教师培训,全方位提升名师实至名归的素养。三是硬碰硬地塑师表。制定了规范全县教职工仪容仪表和日常行为举止,要求所有名师必须带头学习好、具体落实好,争当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名师标杆。在抓好名师培养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31个县级名师+”研修共同体,积极开展工作。一是青蓝结对带动。组建一名名

3、师带领一个团队”的培养模式,每个团队由县级名师一县级骨干-新秀教师三级梯队组成,每位名师通过一月一主题、一人一话题等方式,从教学、教研、班务等方面开展定期指导,在实践中达到名师和青年教师双培养和双提升。二是成果转换推动。各“名师+册修共同体成员以自己研究成果为活教材,引导教师在课例中研究,在实践中反思,在研究中创新,形成了自己新颖、实用、独特的教学模式。三是送教送培拉动。名师+研修共同体成员,按计划分别到师资薄弱学校、被邀请的学校、定点培养学校,通过深入课堂、示范讲课、专题讲座、教学研讨等多种形式,面对面、手把手传经送宝。三年来,名师+研修共同体完成省市级课题32个,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90

4、余篇,2名名师出版教学专著两部,9个名师+研修共同体晋升为市级共同体,荣获省市级学科带头人称号17人、教学能手称号85人。二、强化名校长头雁引力,高站位培育精英校长对名校长的选拔,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标准,以群众基础好,工作业绩突出为重点,优中选优,确定了10名名校长。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提升。一是专家引领,唤醒校长的成长“渴望”。组织他们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带着期待,以赴京参加高级研修、赴省内外名校挂职学习等形式,全方包1升名校长现代化的教育管理综合素养。二是实践锤炼,挖掘校长的成长“潜能、定期开展校长沙龙、校际互访、专题报告、撰写论文,引导大家自觉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再把

5、实践经验总结提升到理论层面,不断提高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管理能力。三是开门纳谏,促使校长的成长反思。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师代表、家长代表,从政治觉悟、民主决策、教学管理、后勤服务、廉洁自律等方面,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使他们看到成绩,也看到自身不足,注重克服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为了发挥名校长的旗帜引领作用,组建了11个“名校长+发展共同体,影响和带动更多的校长加快成长的步伐。一是组织课题研究明方向。名校长立足自身研究方向,组织成员校长开展课题研究,确定智慧校园构建与学习效率提高的研究、双减”政策下学校社会家庭协同育人实践研究等10余个重点研究课

6、题,从理论上明确抓什么和怎么抓的问题,为校园管理提供了新方向。二是组织研讨交流传经验。名校长组织成员校长到本校现场观摩,让大家现场了解办学理念、教育方法、管理模式、创新思路、领导艺术等;名校长定期到成员学校诊断问题、分析原因、开出良方,引导大家开阔视野,见贤思齐,提高成员学校校长的综合素养。三是组织现场答辩促应用。为了检验和提升成员校长的知识储备、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名校长+发展共同体实施组织成员校长现场答辩会,并当面点评打分,既肯定优点和长处,又指出问题和不足,促使其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不断增强成员校长尽责履职的本领。近年来,4名成员学校校长提拔为名校的校长,10个重点研究课题被市教育局立项

7、,3个名校长+发展共同体受邀到兄弟县市区做经验交流,2022年10月,名校长XXX为XX省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作专题报告,省级教学名师XXX为国培计划、省培项目做专题报告10余场。三、激发名校辐射活力,高标准孵化品牌学校名师、名校长、名校建设三位一体,血脉互通,相得益彰。我们毫不动摇地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激活名校负重前行的内驱力。一是唱响班子协作的名校曲。建立了班子成员包联名校责任制,要求大家树立一盘棋的大局观,按照责任分工,自觉进入角色,不仅演好独角戏,更要奏好交响乐,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同心同德、齐抓共管的整体效应。二是打好多方发力的组合拳。在组织县域内名校之间相互交流的同时,主动邀请上海和西安两

8、个负有盛名的校长来蒲城传授名校建设经验,组织名校校长到浙江、江苏等教育发达地区的名校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2017年压缩其他行政经费,为每名名校长奖励5千元,为学校奖励5万元,鼓励他们珍惜荣誉再创佳绩。三是善用纠错治偏的清醒剂。始终坚持严管与厚爱的统一,对个别名校安全管理不到位、教学成绩提升不理想、教师遵规守纪不严格的苗头,分别运用个别提醒、组织约谈、通报批评等形式,帮助他们纠错治偏,深化爱名励志、守名固本、创名建功的责任意识,充分彰显名校名而有信、名而有为、名而服众的头雁效应。为了发挥名校的品牌影响力,组建了20个名校+教育联合体,采取多种举措,努力实现全县学校建设的高标准。一是以强

9、帮弱促提升。建立以上挂名校、下带弱校的形式,以名校”为基准,以+校”为主体的工作机制,20个名校下+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全覆盖,进行全方位培养。二是精准发力齐推进。在课堂教学上联合教研,重点破解教学脱节、题海战术、手段单一等问题,校际之间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专题研讨,给他们提供解决良方;在课程开发上,充分利用名校优势,派团队指导十校”开发校本课程;三是集贤纳智破难题。针对双减五项管理课后延时服务新高考综合改革”等热点难点问题,组织20个名校管理人员,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从研讨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四、凝聚“三名+”整体合力,高水平建设三支队伍为了提高“三支队伍全面建设的综合素质,我们

10、充分发挥“三名+”的资源优势,积极凝聚三名+的整体合力,采取多种方法,强化对“三支队伍的系统培训。一是组建培训团队,凸显本土之俊。在组建培训团队人员过程中,注重让本土精英登台唱主角,选拔当地名师担任29个学科组组长,成员由县级“三名+”研修共同体成员和省市教学能手担任,组建了280余人培训团队。这个团队不仅能力强、业务精,更重要的是我们知底细人选的准、他们授课针对性强接地气、学员对充满乡情的授课愿意听。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把准课程之脉。在实施培训前,培训团队成员通过调研了解学科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确定培训主题指向、反复研磨授课内容和方法。有的培训组组长,为了把授课的问题选准、围绕问题

11、把课备好、面对学员把疑惑解破,经常牺牲节假日、加班加点磨课研讨。这种对症下药的授课方式,救急性强、针对性强、实用性强,深受学员喜欢。三是创新研修方式,提升育人之功。在教研教改过程中,我们积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每次上完培训课以后,要求参训学员按照培训学习的内容,由自己独立完成制作一节微型课视频,进行业务交流。每个学员都十分重视,不仅自己写教案、还请同行进行讨论修改,然后在本校播放“微型课”视频,组织同类学科教师进行观看。全县先后制作了500余部优质“微型课”视频。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平台采用我县优质课例20余部。四是借物寓意励志,凝练敬业之魂。为了培养教师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工作志向,我们在做好日常

12、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借用绿植根深杆壮-枝繁叶茂果丰生命成长之义才巴薄弱学科教师、新任教师、班主任、青年教师、全体教师、名校长、教学名师分别形象命名为蒲师藤蒲师蕾蒲师芯蒲师萃蒲师荟蒲师蕊蒲师菁,实施分层分类培训培养,充分发挥蒲师苑教育交流平台的作用,使教师队伍不断焕发郁郁葱葱、蓬勃发展的生机活力。近年来,组织市县级专题培训13项2000人次,组织各类学科培训40余场,35000人次,其它培训28000人次,促进了三支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五、形成长效机制发挥动力,高质量推动教育事业“三名+建设暨三支队伍全员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保障短期内出成果,又要注重长期出成效。我们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建

13、立了求真务实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综合保障机制,确保教育事业新发展。建立工作部署、财政资金、基础设施、公共资源“四优先保障机制,制定出台提升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县的意见等决策性文件,确保全县教育系统各项重点工作步步有落实、事事有着落。每年列支3500余万元才是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生活。特设IOOO万元教育质量提升奖励基金,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积极实施千人招录计划,不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近三年招录引进年轻优秀教师627人。二是建立考评激励机制,树立爱岗敬业新导向。健全管理、考核、奖励机制,出台“三名+”建设及三支队伍培训评价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与评优树模、

14、职称晋升、干部任用相挂钩。对名师名校长管理坚持进出数额相当、实行动态管理”的原则,对表现突出的予以进位、对考核末尾的进行淘汰。特别是对校长德能勤绩的考核,通过外聘专家评议-局机关领导评议-服务对象评议三种形式评议打分,努力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队伍建设新格局。三是建立文化引领机制,营造清风正气新生态。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有奖征文、讲好我的育人故事师德演讲会,组织师生开展红色旅游、聘请老红军讲革命传统、举办“庆七一书画展、校园艺术节、教职工各种体育比赛等运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陶冶师生的高尚情操。定期组织校长到渭南监狱、蒲城监所进行以案说法、以案明纪的警示教育,引导大家不断强化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自律意识。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蒲城教育人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市局的悉心底旨导以及兄弟县市的鼎力支持下,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全力推进“三名+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建设教育强市、打造渭北教育中心做出蒲城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