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244232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生物安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室生物安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生物安全.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室生物安全,目的,生物安全对于我们实验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关系到我们大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必要对生物安全,主要是微生物,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务必要提高我们每个人的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安全、和谐、有序和高效的工作环境。,主要内容,实验室安全标准及分类实验室设备和技术安全实验室化学品安全实验室公共安全应急措施和急救,实验室感染性微生物分类,我们实验室常用微生物的分类,危险度一级:大部分本实验室常用及保存菌株危险度二级:少数,如Klebsiella pneumoniae,Mycobacterium goodii等(ATCC)危险度三级:无危险度四级:无,实

2、验室安全水平分类,我们实验室属于:基础实验室一级和二级水平,典型的一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典型的二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基础实验室水平操作规范(关于我们),处理危险级别高的微生物时:门上应标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未批准人员不得进入进行毒性或有感染性的试剂或样品时,应佩戴手套,并对手套进行及时处理和洗手若有易形成气溶胶,易泼溅,或紫外线照射等,须戴面具,口罩等任何易挥发性有毒物或易形成气溶胶的操作均应在通风处内操作,基础实验室水平操作规范(关于我们),实验室必须穿着实验服严禁在实验区域进行生活活动(口含东西)及放置生活用品或将实验室用品带至生活区实验区应尽可能减少裸露皮肤严禁实验用品入口、

3、入鼻,尽量避免外伤污染物排放或丢弃前必须经过处理出现意外事故,如溢出,感染性物质暴露等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管理人员报告应对实验室人员的健康状况有明确的认识和防护,实验区管理和日常维护,实验区应保持清洁,实验用品整齐有序,及时处理废弃物每日实验结束时应认真清理实验台实验室管理员应制定实验室安全标准或计划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检查及时预防节肢动物和啮齿类动物实验室布局应考虑到空间,耐腐蚀性和坚固性,照明,实验微生物,试剂,防火,供水,治安安全等各方面因素,并应提供生活活动区及急救设备各种实验用品、废弃物必须按照毒性不同进行分类标记,设备和技术操作,移液辅助器减少口吸使用移液管:棉花塞过紧或过松使用

4、移液器动作要和缓尽量不要使用有故障或潜在故障的移液器,并及时修理一次性枪尖在吸取有毒物,感染性微生物后必须丢弃,以免造成混乱和污染;二次使用已清洗过的枪尖最好丢弃尽量避免液体从移液器中滴出,使用时应备好吸水纸(必要时今有消毒剂),特别是进行接种等操作时不能向有潜在危害的液体中吹入气体,减少反复吹吸接种环直径23 mm,柄长小于6 cm,防护设备实验服围裙口罩防毒面具、护目镜、面罩手套:一次性手套使用时避免接触身体,用完后必须及时丢弃,需要重复使用的手套必须正确冲洗、摘除、清洁并消毒换下防护设备离开实验区之前要彻底洗手做好防护设备的清洁工作!,技术操作:避免人为失误、操作不当,容器:尽可能使用塑

5、料制品盛放有毒物或感染物,并有密封性良好的盖子或塞子,外部不能有残留物必须正确粘贴标签,尽量备有使用说明运送或传递时应由二级包装,并及时清洁消毒打开有潜在威胁的容器时,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离心机机械牢固性操作手册放置高度:离心机内部可见离心杯:最好为塑料,厚壁,盖紧,平衡,液面(固定角度转子)每日清理、检查,转子倒置超声波听力保护尽量使用塑料器皿冰箱定期除霜和清洁整理!物品清单,注明标签,切勿存放易燃物品!,消毒与清洁洗手:搓洗至少十秒钟;酒精擦手高压灭菌:1、134、3min 2、126、10min 3、121、15min 4、115、25min高压灭菌注意:良好培训,日常维护,灭菌物品,危

6、害性化学品,暴露途径:吸入,接触,食入,针刺,外伤毒性作用:损害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致癌性及致畸性爆炸性化学品:碰撞不稳定(NaN3),干燥不稳定(乙醚),加热不稳定(苦味酸)压缩及液化气体,危害性化学品操作,存放:大量药品存放于指定存放室,实验室仅有日常用品不能按字母顺序存放易燃易爆或不相容化学品应小心存放药品的避光,防潮压缩、液化气体:固定,运输,标识,避光避热,有毒物溢出处理,冷静并及时处理!处理时必须身着防护服(避免吸入)处理工具:铲子和簸箕,抹布和纸,“消毒”用化学药品处理措施:通知责任人,疏散闲杂人员,隔离观察受污染人员,消除明火,做好标识,公共设施安全,火、电

7、灾害原因:超负荷用电,电器损坏,电器安置不合理,使用不当,明火,易燃易爆品保存处理不当,通风不好,没有定期检查和清理预防措施:灭火器的配置和培训;进行应急培训;设置火警标志,安全通道标志;电器使用培训,用电标识和定期检查,漏电保护设备和断路器,接地!,噪声长期受到过度噪声影响对人体是一种隐患噪声产生设备要进行适当隔离自我保护水节约用水,每天实验完毕后检查定期检查供水和排水管道污水及时处理,切勿堆放,尤其是处理后的菌液!,电离辐射(放射性元素、紫外线)不良影响:致癌,皮肤损伤,脱发,贫血,胃肠系统损伤,白内障等;造成染色体损害和基因突变,对生殖能力造成损害,致畸作用保护:减少暴露时间,增大距离,

8、隔离辐射源,尽量采取取代方法,采取屏蔽措施,做好标识,应急措施,自然灾害防备明确事故原因,地点,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明确危险个体和人群,列出治疗单位,供应应急物品及时清理意外暴露紧急撤离人员暴露和受伤人员的医疗监护和临床处理事故后的继续操作,各种事故处理,外伤:脱下防护服,清理受伤部位,适当消毒和医疗处理食入:立即进行医疗处理,必要时火速赶往医院气体释放:撤离人员,通知责任人,通风,医疗处理暴露人员,一定时间内严禁进入!张贴禁入标志,处理污染时一定要穿防护服和呼吸保护措施液体溢出:用吸水纸覆盖或加入消毒剂后覆盖,并作用适当时间,然后进行清理;过程中需戴手套离心杯破裂:关闭电源,戴手套清理准备以

9、下人员的联系方式:实验室自身,安全负责人,消防队,医院,警察,负责的技术员,水电维修部门,急救装备,必须配备以下紧急装备:急救箱,包括常用的和特殊的解毒剂合适的灭火器和灭火毯建议配备以下设备,但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1、全套防护服2、带有能有效防护化学物质和颗粒的滤毒罐的全面罩式防毒面具(full-face respirator)3、房间消毒设备,如喷雾器和甲醛熏蒸器4、担架5、工具,如锤子、斧子、扳手、螺丝刀、梯子和绳子6、划分危险区域界限的器材和警告标示。,结语,增强大家的安全和卫生意识使实验室的面貌焕然一新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提高自觉性和警惕性只有良好的环境才能做出优秀的工作,定期检查,清理,培训,提高警惕!,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