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复习精品教案新部编本-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244678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复习精品教案新部编本-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复习精品教案新部编本-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复习精品教案新部编本-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复习精品教案新部编本-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复习精品教案新部编本-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复习精品教案新部编本-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复习精品教案新部编本-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学科教案 20 20 学年度 第_学期 任教学科:_任教年级:_任教老师:_xx市实验学校课题 第九单元 溶液单元复习课型复习编写集体研讨时间 月日使用修改时间月日仲里中学咸会娟修改使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解的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乳化现象2.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3.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知道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4.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5.通过溶液的配制和稀释问题,初步掌握物质配制的步骤和方法。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实验的方法来分析“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2、的因素”2. 通过溶液组成的分析,初步形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3. 通过实验,进一步学习对比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初步形成从多角度、多侧面来认识同一问题,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体验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2.学习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与技能。教学重点1.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概念,2.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教学难点1.对溶解度概念的认识 2.关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教 学 流 程 设 计环节教 学 问 题活 动 设 计二次备课情 境 导 入你能谈谈溶液知识与

3、人类的生活、生产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有着什么样的密切的关系吗?让学生说说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投影溶液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医疗、健康保健等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化学实验等方面的图片。学生观看图片,体会溶液知识与人类的生活、生产以及与社会的发展的密切关系.回顾与交流知识点1 : 溶液的形成问题1 什么是溶液 ?具有哪些基本特征?溶液由哪些成分组成?常用的溶剂有哪些?。 问题2. 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A .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洗涤油污 C .洗涤剂洗涤餐具 D.盐酸除水垢问题3.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哪两种变化,变化过程中的发生了哪些热量变化?哪些物质的溶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升高

4、?哪些溶液的温度会降低?你能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吗?知识点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问题1 :如何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问题2 怎样实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知识点3溶解度问题1 :什么是固体溶解度?什么是气体溶解度?它们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问题2 :怎样根据溶解度判断物质的溶解性?知识点4 溶质质量分数问题1 :溶质质量分数是溶液中 和 之比。 基本计算式问题2 :溶液的稀释或浓缩:稀释(或浓缩)前后, 不变 问题3 如何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溶液的?引导学生回顾溶液的定义和组成,指导不同状态的物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强调: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并且溶液不一定是

5、液态的,也不一定是无色的。总结含Cu2+、Fe2+ Fe3+ 的溶液都是有颜色的。明确体积不可相加减.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交流、明确乳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洗涤剂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而汽油洗涤油污是溶解。汽油与油污都是油类物质,属于有机物,根据相似相容的原理,汽油可以溶解油污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回顾交流溶解过程,总结哪些物质溶解时使溶液的温度升高,哪些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要点回顾、展示交流,归纳小结两种状态的转化途径。注意强调:.并非所有溶液都可以通过降温使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Ca(OH)2是特例回顾固体溶解度与气体溶解度定义,对比总结四要素及影响因素的不同,

6、归纳总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及应用。学生对照要点,回顾完成对教材内容的回顾和强化,指导冷却饱和溶液和蒸发结晶一般适用于什么样物质从溶液中的析出。强调不溶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删.提问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定义式,引导学生进行公式变形。总结稀释或浓缩前后的等量关系讨论交流步骤仪器以及一些错误的操作引起结果误差的变化。定位提升知能应用例1: 下列对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一切溶液的溶剂B凡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C溶液中可以有一种溶质,也可以有多种溶质D一定量的溶剂中,加入的溶质越多溶液的质量就越大例2如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

7、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 ) A.硝酸铵 B.生石灰C 浓硫酸 D.氢氧化钠中学阶段要求记住的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的物质只有硝酸铵例3: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P点表示的意义是_,(2)在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3)如上图乙所示,将少量生石灰加入试管中,把试管放入常温下盛有X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再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入大约10ml蒸馏水,发现生石灰和水发生反应,同时烧杯中的溶液出现浑浊,则X应该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_.例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

8、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入到12.5g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下图所示。(1)从图中可以看出,12.5g水垢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是 _g。(2)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分析、讨论、交流、判断、理解、总结:水是常用的溶剂,此外还有酒精和汽油。Cu2+、Fe2+ Fe3+ 的溶液都是有颜色的。答案:C讨论交流、联系物理知识解答方法指导溶解过程以及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都会引起某个体系压强的变化。答案:A讨论交流 、综合分析、指导:数型结合,理解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及化学反应中的吸热放热现象.【方法指导】图像题是文表结合

9、型的计算题,分析题意时注意文图结合。解题的关键抓住“一标、一势、三点”(即纵、横坐标,曲线走势,曲线的起点、转折点、终点)准确细致分析图中所给数据的意义,运用有关数据解题。有图像得到二氧化碳质量从而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达标测试1将下列物质放入水,能形成溶液的是( B )A.牛奶 B.食盐 C.泥土 D.冰块 KCl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温度020 4060溶解度g276340400455AKCI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B20时,100 g KCl饱和溶液中含KCI 340 gC40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0D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

10、晶体析出3.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中拿出一杯内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4时, m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室温下,n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m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4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5.某学生为

11、了测定一种以碳酸钙为摩擦剂的牙膏中的碳酸钙的含量,用烧杯称取这种牙膏膏体100.0g,向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不再有气体放出(除碳酸钙外,这种牙膏中的其他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共用去稀盐酸200.0g。反应完毕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质量为278.0g。(所有质量数据均不含烧杯质量)。请你计算(1)这种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 作业设计书面作业 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右图所示为某种补钙剂“钙尔奇”说明书的一部分。取1片钙尔奇,放入盛有10g稀盐酸的烧杯中,其中碳酸钙跟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它成分与盐酸不反应)。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11.34g。钙尔奇 caltrate主要成分: CaCO3 规格:每片2.0g用法:口服用量:一日2次,每次1片试计算:(1)每片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2)服用这种补钙剂,每人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课外作业:同步学习中单元检测教学问题最佳解决方案让学生自己畅谈本章学到的知识,梳理构建知识网络教后反思有针对性地多训练知识掌握不熟练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