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出塞》教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245773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出塞》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出塞》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出塞》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出塞》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出塞》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出塞》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出塞》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传统节日 人教部编版传统节日教案教学目标: 1.会认“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懂得要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背诵课文。 2.掌握中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教学难点:感受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底蕴,懂得要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儿歌:新年好。2.同学们,你们从歌声中听到了什么?能知道它是什么节日时唱的吗?(学生自由讨论)这个节日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

2、日还有哪些?哪位同学来说一说?3.出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学习“传统”二字的读音。(“传”:三拼音节,翘舌音;统:后鼻音。)二、读认生字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自读课文3遍,画出课文中的传统节日,小组交流你的感受。出示自读要求:第一遍:看清音节,读准字音。第二遍:边读边想词语的意思,在不明白的词语旁边打上问号。第三遍:把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3.出示会认的词语,检查自读情况。共分两组,自读,轮读。传 统 贴 宵 巷 祭 舟 艾 堂 乞 巧 郎 饼 赏 菊注音读,读准声调。4.小组学习,利用归类识字法给汉字归类。(1)舟 乞(独体字)(2)传

3、 统 贴 巧 郎 饼(左右结构)(3)宵 巷 祭 艾 堂 赏 菊(上下结构)注意“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等识字方法的运用。(3)接读课文。5.检查小组学习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语。开火车读。传统 贴窗花 小巷 祭扫 龙舟 艾香 满堂 乞巧 牛郎 月饼 赏菊 菊花三、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 1.指名学生读课文,要求其他学生边听边画出文中出现的传统节日的名称。2.文中一共介绍了几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七个: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 3.这几个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节日?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4.你知道这些传统节日的具

4、体时间吗?(出示课件:做一做)春节(正月初一) 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四月五日) 端午节(五月初五)七夕(七月初七) 中秋节(八月十五) 重阳节(九月初九)重点提示:这些节日里面除了清明节,其他节日的时间都是在农历的日期,大家记住了吗?四、学习传统节日中的风俗习惯及中国的传统文化1.课件出示: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画出句子中春节的活动。(贴窗花 放鞭炮) 春节里还会有哪些活动?(守岁、贴对联、拜年)2.课件出示: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元宵节的风俗有: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人如潮”是什么意思?(展示图片,结合图片理解词语意思。)3.课件出示: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

5、祭扫。 讲述清明节的习俗,及“先人墓前去祭扫”所表示的含义。 补充古诗清明来理解这一句内容。 4.课件出示: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请同学讲述端午节的来历,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粽子艾香满堂飘”,从这句话你看出了什么?(端午要吃粽子、插艾草) 总结:端午的习俗有赛龙舟、吃咸鸭蛋、粽子,插艾草、喝雄黄酒 5.课件出示: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讲述七夕的来历以及七夕节为什么又叫乞巧节。理解“会鹊桥”的意思。 拓展:牛郎星和织女星的知识。 6.课件出示: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中秋节的风俗:吃月饼、赏月。 为什么中秋节的时候我们要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合家团圆)拓展:

6、中秋节的时候月亮为什么是圆的? 7.课件出示: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为什么叫作“重阳”节? 重阳节习俗有哪些?(踏秋、赏菊、登高) “要敬老”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8.课件出示: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春节是全家团圆的节日,今天学习的这么多传统节日还有哪一个节日也是全家团圆的节日?(中秋节)五、学写生字1.课件出示“贴、街、舟、艾、敬、转、团、热、闹”等9个生字。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2.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3.指导书写。(1)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教

7、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重点讲解:街:“行”字中间加两个“土”,注意不要写成四横一竖,下面的“土”最后一笔改为提。 舟:最后三笔的顺序是点、横、点。转:“车”字做部首时,最后两笔的顺序是竖、提;“专”字的笔顺是横、横、竖折折、点。(3)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4.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9个生字。六、拓展延伸1.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传统节日,我们接下来开展节日故事分享会,有没有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讲你是怎样过节的?(任选一个节日来讲)2.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课后同学去搜集资料,看看每个民族自己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特色吧。七、巩固练习打开“

8、基础训练-传统节日”,一起来闯关吧!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1出塞 人教(部编版)出塞一、教材分析出塞是古代乐府中的一首军歌,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他的诗作多以当时的边塞军旅生活为素材。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名将李广的缅怀,指责了诗人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无能,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安危无限关心的爱国激情。根据课文的特点,本课教学的重点设定为:在教学中,教师着力引领学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出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诗作的感染与激励。教学难点设定为:在赏析品读中深入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诗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唐诗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唐诗的能力,提高学

9、生的文化素养。二、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学习古诗的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力图引导学生自学自悟,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古诗的能力。具体设计如下:1、设计并运用“学习向导”,体现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学。2、自读自悟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把握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诗中形象,体会诗中情感。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3课内外结合,激发对诗歌的兴趣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播放出塞曲2、 导入一首出塞曲,唤起了我们去一览祖国壮阔雄奇的边塞风光的渴望,也唤醒了我们心

10、中那份久违的英雄情节。今天就让我们通过王昌龄的出塞,去再次体验一下盛唐边塞战士的情怀。(二)复习热身,明确学法。1、唐人边塞诗歌,是唐诗中一道雄奇瑰丽的风景线。其实,我们这学期在母亲河单元学过的一首七绝,就是盛唐边塞七绝中的一篇杰作。谁能说出是哪一篇?提问背诵明确学法:感受诗中形象,体验诗中情感。(三)切入新课,指导朗读。(屏幕出示出塞全文字幕)(1)自由朗读。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朗读指导。(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下面请同学们通过“感受诗中形象,体验诗中情感”,自主探究以下三个问题。时间是10分钟。(屏幕出示“学习向导”)1、“秦时明月汉时关”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试用自己的语

11、言再现这图景。2、你能猜想一下“万里长征人未还”的原因吗?3、你能理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诗的含义的吗?说说你的感悟或疑问。2、小组交流,准备发言。3、 班级讨论,交流对话。4、 视频播放,深化理解。5、 背诵全诗(五)知识拓展,延伸训练。边塞诗大多描写边塞奇异风光和将士征戍生活。在老师为同学们编辑的唐人七言绝句一百首中,收有边塞七绝14首。课前请同学们任选其中的一首自学,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学的收获吗?(六)学生小结学习收获。(七)教师总结,布置作业。同学们,我们经常听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叮嘱,有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感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也许就是你与小学师友依依惜别时的赠言,“天生我才必有用”,“直挂云帆济沧海”也许就是你此时的自信和理想唐诗,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流淌在每一位炎黄子孙的文化血脉中,最后祝同学们在我们的唐诗之旅上坚定地走下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准备一下自学的边塞七绝,准备在早读时讲给同学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