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会计基础重点第三章.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246051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从业会计基础重点第三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会计从业会计基础重点第三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会计从业会计基础重点第三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会计从业会计基础重点第三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会计从业会计基础重点第三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从业会计基础重点第三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从业会计基础重点第三章.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等式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最基本的恒等式反映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数量关系,表明了企业一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因此上述等式也称为静态会计恒等式。此公式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故此等式又被称为资产负债表等式。经济业务对“资产=权益”等式的影响,共四种情况。经济业务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的影响,共九种情况。总结:左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或不变【例3-3】企业以银行存款10 000元偿还前欠B单位的货款。【例3-4】企业收到A单位投入设备一台,价值30 000元。【例3-5】企业与C单位联营到期,企业

2、退回其投资50 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例3-7】企业开出并承兑面值为20 000元的商业汇票一份,抵付前欠C单位货款。【例3-8】企业按规定办妥增资手续后,将资本公积20 000元转增资本。【例3-10】企业将应付给投资者的股利30 000元,经投资者同意并按规定办妥增资手续后,转作投资者向企业的投资。【例3-9】企业按规定分配给投资者利润50 000元,款项尚未支付。这项交易或事项的发生,使企业的负债(应付股利)增加了50 000元,而使所有者权益(未分配利润)减少了50 000元,增减金额相等,企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资产总额也未变,不破坏等式的平衡关系。二、收入费用=利润 1

3、.收入大于费用则表示产生了利润,两者的差额即为利润额;收入小于费用则表示发生了亏损,两者的差额即为亏损额。2.这一会计等式可称为第二会计等式,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体现了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3.企业的利润通过分配,一部分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方式留存企业,通常称为留存收益,构成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4.另一部分将分配给投资者,在实际支付之前形成应付利润,构成企业负债的组成部分。历年考题一、单选题1.(2010年)下列经济业务中,会引起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的是()。A.收到银行借款并存入银行B.收到投资者投入的作为出资的原材料C.以转账支票归还长期借款D.提取盈余

4、公积答疑编号3878030101: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收到投资者投入的作为出资的原材料,原材料增加,实收资本增加,所以是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2.(2010年)企业以银行存款偿还货款,会引起()。A.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 B.资产与负债同时减少C.资产增加负债减少 D.资产减少负债增加答疑编号3878030102: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企业以银行存款偿还所欠购货款,银行存款减少,应付账款减少,属于资产与负债同时减少。3.(2007年)银行将短期借款6000000元转为对本公司的投资,这项经济业务将引起()。A.公司资产的减少,所有者权益的增加B.公司负债的增加,所有者权益的

5、减少C.公司负债的减少,所有者权益的增加D.公司负债的减少,资产的增加答疑编号3878030103: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短期借款属于负债,负债减少,对本公司投资即为实收资本增加。二、多选题1.(2011年)以下符合借贷记账法规则的包括()。A.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总额减少B.资产与负债一增一减,总额增加C.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总额增加D.权益内部一增一减,总额不变答疑编号3878030104: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不管要素怎么变,保持“资产= 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即可。2.(2011年)银行将短期借款200000元转为对本公司的投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为()。

6、A.负债减少资产增加B.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C.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D.所有者权益内部一增一减答疑编号3878030105: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银行将短期借款200000元转为对本公司的投资,一方面短期借款减少,即负债减少;另一方面,实收资本(股本)增加,即所有者权益增加。3.(2011年)某公司资产总额为60000元,负债总额30000元,以银行存款20000元偿还短期借款,并以银行存款15000元购置设备,则上述业务入账后该公司的资产总额发生变化,下列不正确的为()元。A.30000 B.40000 C.25000 D.15000答疑编号3878030106:针对该题提问

7、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资产60000元;以银行存款20000元偿还短期借款,导致银行存款减少,即资产减少20000元,短期借款减少,即负债减少20000元;以银行存款15000元购置设备,导致固定资产增加15000元,即资产增加15000元,银行存款减少15000元,即资产减少15000元。最终,资产=60000-20000+15000-15000=40000(元)。4.(2011年)某企业月初资产总额为50万元,本月发生下列业务:(1)向银行借款30万元存入银行(2)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2万元:(3)收回应收账款8万元存入银行(4)以银行存款偿还借款6万元。则月末资产总额不正确的为()万元。A

8、.80 B.74 C.82 D.72答疑编号3878030107: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月初资产50万元。(1)向银行借款30万元存入银行,导致资产增加30万元,负债增加30万元。(2)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2万元,导致银行存款减少2万元,原材料增加2万元,不影响资产总额。(3)收回应收账款8万元存入银行,导致银行存款增加8万元,应收账款减少8万元,不影响资产总额。(4)以银行存款偿还借款6万元,导致资产减少6万元,负债减少6万元。则月末资产总额=50+30-6=74万元。三、判断题1.(2011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即第一会计等式()答疑编号387803010

9、8: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2.(2011年)取得银行借款并存入银行,会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答疑编号3878030109: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3.(2011年)企业收回以前的销货款存入银行,这笔业务的发生意味着资产总额增加。()答疑编号3878030110: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企业收回以前的销货款存入银行,导致银行存款增加,即资产增加,应收账款减少,即资产减少,不影响资产总额。 第二节 复式记账一、复式记账法1.记账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单式记账法,另一种是复式记账法。2.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

10、户中进行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3.复式记账法按照记账符号的不同,有借贷记账法,有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各种复式记账法的根本区别在于记账符号不同,如,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目前,我国已普遍采用借贷记账法。二、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1.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对每一笔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相反的方向、相等的金额全面地进行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它是各种复式记账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2.借贷记账法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借”、“贷”只作为记账符号使用,用以表明记账方向。 (二)记账符号 1.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

11、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2.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借”表示资产的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贷”表示资产的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三)会计账户结构 1.资产类会计账户 资产类账户的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数,贷方登记资产的减少数;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资产的结存数。资产类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3.成本类会计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4.损益类会计账户期末结转记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数

12、额;期末结转后该账户一般无余额。(四)记账规则1.“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2.运用借贷记账法时,由于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借贷相反的方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登记。这种在有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称为账户对应关系。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五)会计账户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1.会计分录就是标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应借、应贷的方向、账户(科目)名称和金额构成了会计分录的三要素。 2.会计分录按照所涉及的账户多少,可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3.简单会计分录是指只涉及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的会计分录

13、,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4.复合会计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5.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其对应关系不清晰,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使用。(六)试算平衡1.试算平衡是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具体有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方法。2.分类(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2)余额试算平衡法。a.根据余额时间不同,又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平衡两类。b.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14、c.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3.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应注意几点:(1)必须保证所有账户余额均已计入试算平衡表。(2)如果试算平衡表借贷不相等,肯定账户记录有错误,应认真查找,直到实现平衡为止。(3)即便试算平衡表是平衡的,并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例如漏记、重记某项经济业务,或借贷方向错误,试算依然是平衡的。三、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1.内在联系a.两者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内容相同b.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相同2.区别a.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总分类账户反映资金

15、增减变化的总括情况,提供总括指标;明细分类账户反映资金运动的详细情况,提供明细指标。b.总账账户提供的经济指标,是明细账户资料的综合,对所属明细账户起着统驭控制作用;明细账户是对有关总账账户的补充,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1.所谓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要登记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又要登记该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2.平行登记规则(1)依据相同:以会计凭证为依据。(2)方向相同:借贷方向。(3)期间相同:在同一会计期间(如同一个月、同一个季度、同一年度)全部登记入账。(4)金额相等。历年考题一、单选题1

16、.(2008年)“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本期增加数和期末余额,应登记在该账户的()。A.借方 B.贷方 C.借方和贷方 D.贷方和借方答疑编号3878030111: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借方;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贷方。2.(2009年)资产类账户的借方一般登记()。A.本期增加发生额B.本期减少发生额C.本期增加或减少发生额D.以上都对答疑编号3878030112: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一般情况下,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本期增加发生额,贷方登记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在借方。3.(2009年单

17、选)“应付账款”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A.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B.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C.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D.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答疑编号3878030113: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应付账款“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贷方登记本期增加发生额,借方登记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该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4.(2008年)关于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试算平衡是为了检验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经济业务在账户中记录的正确性B.试算平衡的方法包括发生额试算

18、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C.试算平衡表借贷不相等,说明账户记录有错误D.试算平衡表是平衡的,说明账户记录正确答疑编号3878030114: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账户记录正确,试算平衡表是平衡的;试算平衡表是平衡的,账户记录不一定正确5.(2010年)下列各项能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是()。A.提取盈余公积B.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C.用盈余公积补亏D.全年实现盈利答疑编号3878030115: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全年实现盈利,企业的未分配利润项目会增加,所以所有者权益增加。选项ABC都是所有者权益内部项目变化,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6.(2011年)“预付账款”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

19、)。A.期初余额+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B.期初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C.期初余额+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D.期初余额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答疑编号3878030116: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预付账款”属于资产类账户,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余额正常在借方;所以该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二、多选题1.(2011年)在借贷记账法下,下列不属于“借”表示事项的包括()。A.资产的减少或权益的增加B.资产的增加或权益的增加C.资产的减少或权益的减少D.资产的增加或权益的减少 答疑编号3878030117: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资产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余

20、额正常在借方。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在贷方,减少在借方,余额正常在贷方。2.(2010年)下列错误中不能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查找出来的有()。A.漏记某项经济业务B.借贷方向相反C.重记某项经济业务D.漏列某个账户余额答疑编号3878030118: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选项ABC并不会破坏试算平衡,所以无法通过试算平衡表检查出来。漏列了某个账户的余额,由于其对应的科目已经填列,所以会造成试算不平衡,可以检查出来。3.(2008年)关于损益类账户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损益类账户反映企业发生的收入和成本B.损益收入类账户结构类似所有者权益类账户C.损益支出类账户借方登记费用的

21、减少数D.无论损益类收入类账户,还是损益支出类账户,期末结转后,账户一般无余额答疑编号3878030119: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BD答案解析A.损益类账户反映企业发生的收入和费用,不是成本;C.损益支出类账户借方登记费用的增加数。三、判断题(2011年)复式记账法是指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事项,都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总账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答疑编号3878030120: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平行登记是指

22、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事项,都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总账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此题的出题属于“张冠李戴”型,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有关重要考点的概念。本章必须牢记的考点(打印、背诵)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一节 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最基本的恒等式反映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数量关系,表明了企业一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因此上述等式也称为静态会计恒等式。此公式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故此等式又被称为资产负债表等式。2.收入费用=利润 可称为第二会计等式,收入大于费用则表示产生了利润,两者的差额即为利润额;收入小于费用则表

23、示发生了亏损,两者的差额即为亏损额。这一会计等式,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体现了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3.企业的利润通过分配,一部分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方式留存企业,通常称为留存收益,构成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另一部分将分配给投资者,在实际支付之前形成应付利润,构成企业负债的组成部分。第二节 复式记账4.记账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单式记账法,另一种是复式记账法。5.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6.复式记账法按照记账符号的不同,有借贷记账法,有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

24、账法。各种复式记账法的根本区别在于记账符号不同,如,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目前,我国已普遍采用借贷记账法。7.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对每一笔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相反的方向、相等的金额全面地进行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借”、“贷”只作为记账符号使用,用以表明记账方向。 8.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借”表示资产的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贷”表示资产的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9.资产类账户

25、的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数,贷方登记资产的减少数;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资产的结存数。资产类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10.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11.成本类会计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12.损益类会计账户:期末结转记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期末结转后该账户一般无余额。13.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14.运用借贷记账法时,由于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借贷相反的方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登记。这种在有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

26、应贷的相互关系,称为账户对应关系。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15.会计分录就是标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应借、应贷的方向、账户(科目)名称和金额构成了会计分录的三要素。 16.会计分录按照所涉及的账户多少,可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1)简单会计分录是指只涉及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2)复合会计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3)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其对应关系不清晰,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使用。 17.试算平衡是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

27、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具体有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方法。(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2)余额试算平衡法。a.根据余额时间不同,又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平衡两类。b.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c.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18.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应注意几点:(1)必须保证所有账户余额均已计入试算平衡表。(2)如果试算平衡表借贷不相等,肯定账户记录有错误,应认真查找,直到实现平衡为止。(3)即便试算平衡表是平衡的,并不能

28、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例如漏记、重记某项经济业务,或借贷方向错误和用错了账户试算依然是平衡的。19.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 (1)内在联系 a.两者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内容相同 b.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相同(2)区别a.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总分类账户反映资金增减变化的总括情况,提供总括指标;明细分类账户反映资金运动的详细情况,提供明细指标。b.总账账户提供的经济指标,是明细账户资料的综合,对所属明细账户起着统驭控制作用;明细账户是对有关总账账户的补充,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20.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1)所谓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要登记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又要登记该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2)平行登记规则:A依据相同:以会计凭证为依据。B方向相同:借贷方向。C期间相同:在同一会计期间(如同一个月、同一个季度、同一年度)全部登记入账。D金额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