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复习资料:传染病公共科目.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246087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1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传染病公共科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传染病公共科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传染病公共科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传染病公共科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传染病公共科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传染病公共科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复习资料:传染病公共科目.docx(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篇卫生法规第一章传染病防治学一、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室如何划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 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 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 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 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 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 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

2、的感染性腹泻病。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 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2008年5月2日,卫 生决定不将手足口病列入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 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 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 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2009年4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将甲型H1N1流感列入乙型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二、 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方式

3、及时限有哪些规定?类型对应时间(甲/乙 -2h 乙”丙-24h)管理规范要求,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 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 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 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 应于 2 小时 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2小时内 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 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

4、应于 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 卡。填报人员: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 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现场调查人员填写报 告卡;采供血机构发现HIV两次初筛阳性检测结果也应填写报告卡。三、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具体包括哪些内容?(一)一般控制措施1. 医疗机构采取的控制措施*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 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当及时米取下列措施:(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3)对医疗机构内

5、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 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 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米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医疗机构发现其他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 控制传播措施。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 物品以及医疗 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取的控制措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1)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划定疫点、疫区的建 议,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

6、处理, 对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 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2)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对疫点疫区进行卫生处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 控制方案,并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采取措施(3)指导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组织、指导有关 单位对传染病疫情的处理。3隔离措施*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 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接到 报告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即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上级人民政府作出不予批准 决定的,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解除隔离措施。隔离措

7、施的解除,由 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二)紧急控制措施*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 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 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1)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 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2)停工、停业、停课(3)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 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4)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 畜家禽(5)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上级人民政府接到下级人民政府 关于采取前款所列紧急措施的报告时,应当即时作出决定。紧急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三)疫区封锁甲类

8、、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 民政府决定,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国务院可以决定并宣布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在疫区内采取本法第 四十二条规定的紧急措施,并可以对出入疫区的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实施卫生 检疫。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甲类传染病疫区实 施封锁;但是,封锁大、中城市的疫区或者封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 以及封锁疫区导致中断干线交通或者封锁国境的,由国务院决定。疫区封锁的解 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四)其他措施1. 交通卫生防疫发生甲类传染病时,为了防止该传染病通过交通工具

9、及其乘运的人员、物资传播,可以实施交通卫生检疫。2. 人力、物资保障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根据传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国务院有权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 府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集人员或者调用储备物资,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紧急调集人员的,应当按照规定给予合理报酬。临时征 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能返还的,应当 及时返还。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供应单位应当及时生产、 供应防治传染病的药品和医疗器械。铁路、交通、民用航空经营单位必须优先运 送处理传染病疫情的人员以及防治传染病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1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做好组织协调工作。3. 尸体处理 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患其他传染病死亡的,必要时,应当将尸体进行卫生处理后火化或者 按照规定深埋。为了查找传染病病因,医疗机构在必要时可以按照国务院卫生行 政部门的规定,对传染病病人尸体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进行解剖查验,并应当告知死者家属。第二章艾滋病防治条例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有哪些权利和义务?l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 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l义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

11、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二)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三)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四)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艾滋病 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传播艾滋病。二、艾滋病的防治与控制有哪些规定?(一)艾滋病监测国家建立健全艾滋病监测网络。艾滋病监测,是指连续、系统地收集各类人群中 艾滋病(或者艾滋病病毒感染)及其相关因素的分布资料,对这些资料综合分析, 为有关部门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和依据, 并对预防控制 措施进行效果评价。(二)艾滋病

12、自愿咨询和自愿检测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 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的艾滋病自愿咨询和检测办法, 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艾滋病检测,是指采用实验室方法对人体血液、其他体液、组织器官、 血液衍生物等进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抗体及相关免疫指标检测,包括监测、 检验检疫、自愿咨询检测、临床诊断、血液及血液制品筛查工作中的艾滋病检测。(三)对人体血液、血浆、组织的艾滋病检测血站、单采血浆站应当对采集的人体血液、 血浆进行艾滋病检测;不得向医疗机 构和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供应未经艾滋病检测或者艾滋病检测阳性的人体

13、血液、血浆。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应当在原料血浆投料生产前对每一份血浆进行艾滋病检 测;未经艾滋病检测或者艾滋病检测阳性的血浆,不得作为原料血浆投料生产。医疗机构应当对因应急用血而临时采集的血液进行艾滋病检测,对临床用 血艾滋病检测结果进行核查;对未经艾滋病检测、核查或者艾滋病检测阳性的血 液,不得采集或者使用。采集或者使用人体组织、器官、细胞、骨髓等的,应当进行艾滋病检测; 未经艾滋病检测或者艾滋病检测阳性的, 不得采集或者使用。但是,用于艾滋病 防治科研、教学的除外。3、医疗卫生机构在治疗和救助艾滋病中有哪些责任?(1)医疗机构应当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 诊断和治疗服

14、务。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 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其他疾病进行治疗。(2)对确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 应当将其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告知本人;本人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 人的,应当告知其监护人。(3)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 播技术指导方案的规定,对孕产妇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和检测, 对感染艾滋病病 毒的孕产妇及其婴儿,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咨询、产前指导、阻断、治疗、 产后访视、婴儿随访和检测等服务。第三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一、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

15、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方针和原则是什么?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告和信息发布有哪些规定?(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国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 报告系统。1. 报告主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以及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单位、与群众健康和卫生保健

16、工作有密切关系的有关单位是责任报告单位。 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机构的义务人 员、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等是责任报告人。2. 报告的时限和范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 传染病暴发、流行的(2)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3)发生传染 病菌种、毒种丢失的(4)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国务 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3. 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

17、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接到报 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并同时向上级人民 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4.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疫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 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 2小时内向省、自 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5. 报告事项的调查核实接到报告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报告的同时,应当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采取必要 的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调查情况。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 谎报

18、。(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通报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及时向国务院 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军队有关部门 通报。突发事件发生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 及时向毗邻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接到通报的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必要时应当及时通知本行政区域内 的医疗卫生机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发生或者发现可能引起 突发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报。(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发布国家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19、负责向社会发布 突发事件的信息。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 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 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全面。第四章执业医师法一、申请参加执业医师考试的条件师什么?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一)具有高等学 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 期满一年的;(二)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 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的;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的具体规定有哪些?(一)申请注册注册管理 国家

20、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取得医师资格的,可以向所在地县级 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 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 保健业务。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二)不予注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册:(1)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2) 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3)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4) 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三)注销注册医师注册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所在

21、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在 三十日内报告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注销注册,收回医师 执业证书:(1)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2)受刑事处罚的(3)受吊销医师执 业证书行政处罚的(4)依照本法第三一条规定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考核 仍不合格的(5)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二年的(6)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 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四)更改注册医师变更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等注册事项的,应当到准予注册的(五)重新注册中止医师执业活动二年以上以及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消失的,申请重 新执业。(六)个体注册申请个体行医的执业医师,须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

22、中执业满 _ 五年,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行医。县级以上地方 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个体行医的医师,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 定,经常监督检查,凡发现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的,应当及时注销注册, 收回医师执业证书。三、医师执业应当遵守哪些执业规则?(一)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和义务1)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 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 方案;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 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 设备基本条件;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参加专业培

23、 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获 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 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2)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履行下列义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关心、 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 水平;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二)医师执业要求1)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 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

24、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 资料。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2)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3)医师应当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除正 当诊断治疗外,不得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4)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 果。医师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当经医院批准并征得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属同意。5)医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6)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 康的紧急情

25、况时,医师应当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7)医师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机 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第五章处方管理办法一、处方书写规范有哪些?(1)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 (2)每张处方限于1名病人的用药。(3)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4)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 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 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 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 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

26、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 字句。(5)病人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 注明体重。(6)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 当单独开具处方。(7)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 过5种药品。(8)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 调剂、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9) 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物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 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10)除特殊情况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11)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

27、线以示处方完毕。(12)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 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二、开具处方的条件是什么?(1) 医师应当在注册的医疗机构签名留样或者专用签章备案后,方可开具 处方。(2) 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在医疗机构开具的处方,应当经所在执业地点 执业医师签字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3) 医师取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后,方可在本机构开具麻 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类药品处方。 药师取得麻醉 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后,方可在本机构调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 品。(4)试用期人员开具处方,应当经所在医

28、疗机构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审核、 并签名或加盖专用签名后方有效。三、开具处方有哪些具体要求?(1)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要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 注明有效时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 3天。(2)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 性疾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医疗 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方用量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3) 医师应当按照卫生部制定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 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4)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首

29、诊医师应当亲自诊查患者,建立相应的病历,要求其签 署知情同意书。(5)除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 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外,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6)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 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 用量。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哌醋甲酯用于 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15日常用量。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 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

30、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适 当延长,医师应当注明理由。(7)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 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 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7日常用量。(8)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开具,每张 处方为1日常用量。(9)对于需要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 盐酸二氢埃托啡处方为一次常用量, 仅限于二级以上医院内使用;盐酸哌替啶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仅限于医疗机构内 使用。(10)医疗机构应当要求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 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每

31、3个月复诊或者随诊一次。病历中应当留存下列材料复印件:(一)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二)患者户籍簿、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有效身份证明文件;(三)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第六章医疗事故相关(1)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包括哪些内容?P34答:预防:1.遵守医疗规范,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2.培训和教育。3.设置医 疗服务治疗监控部门。4.制定预案。处置:1.医疗事故的报告(所在科室或医疗机构 6h) 2.病例的书写,复印或者 复制(6h)。3.病历资料和现场实物的封存和启封 4.尸检(48h,有冻存条件 则 7d)(2)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是如何规定的? P36答:程序:1.提交鉴定资料2.抽

32、取鉴定专家3.调查取证,听取陈述及答辩并进 行核实4.作出鉴定结论。(3)医疗事故赔偿争议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P40答:1协商解决2.调解解决3.诉讼解决第七章 医疗药品管理规定(1)药品管理有哪些规定? P44答:1.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并注册 2.研究新药必须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 管理部门的规定如实上报,经批准后方可进行临床试验。3.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 理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对药品进行审评。4.实行处方药及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5.医疗机构制剂必须按照规定进行质检合格,不得在市场上销售6.禁止生产和销售假药,劣药。7.实行药品储备制度。8.对药品广告进行管理。(2)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33、 P47答: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列为药品生 产、经营,使用单位和监督管理部门的法定义务。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 和医疗机构必须经常考察本单位所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质量,疗效和反应。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必须及时向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3)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药品管理法如何承担法律责任?P48答:1.机构未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经营药品,予取缔,没收违法所 得,处货值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2.机构配制制剂在市场销售予没收制剂, 没收所得,处货值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3.医务人员收受财

34、务,予处分,没 收所得,情节严重者吊销执业证书。第八章 麻醉药品管理规定(1)医疗机构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规定。P49答:必须取得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2.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 品知识的培训和考核。3.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保存(麻方 3年,精方2年)4.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借用应备案。5.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制剂配制需经批准, 不得对外销售。(2)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处方有哪些规定?答:1.执业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后方能开具,不能为自己开具。2.应当根据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3.执业医师应使用专用处方开具,单张处方最大用药量应符合规定 4.

35、个人凭医疗机构出具的 医疗诊断书,本人身份证明可携带单张处方最大量以内的药品,携带者出入境应由海关根据自用,合理原则放行。(3)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违反管理条例如何承担法律责任?P51答:医疗机构:由卫生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处5000以上10000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吊销印鉴卡,对主管人员依法降级,撤职或开除。 执业医师:有开具资格者:(第一类精神药品)取消开具资格,后果严重者吊销 执业证书。(第二类精神药品)后果严重者吊销执业证书。无开具资格者:由县以上主管部门警告,并暂停执业活动;后果严重者吊销执业证书;构成犯罪者追 究刑事责任。第二篇循证医学第一章1. 简述在临床上实施循

36、证医学的步骤。循证医学的实施步骤简言之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步是找什么证据;第 步是如何发现证据;第三部是用这些证据做什么。具体来讲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 提出明确的临床问题。2. 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全面收集证据。3. 评价证据的真实性和有用性,寻找当今最佳有用证据。4. 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5. 后效评价。2. 简述循证证据的分级分为以下5个等级A级: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从至少一项明确的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 (RCTS 或多样本随机临床系统综述(包括 Meta分析)中获取的证据。从至少一项“全 或无”高质量队列研究中获取的数据,且必须满足下列要求:用传统方法治疗, 全部患者死亡或治疗失败

37、,而用全新的疗法后有部分患者存活或治愈(如结核病、 脑膜炎的化学治疗或心室颤动的除颤治疗);用传统方法使许多患者死亡或治疗 失败,而用新方法无一死亡或失败病例(如用青霉素治疗肺炎球菌感染)。从至 少一项中等规模RCT或由中等数量患者参与的小规模 meta分析提供证据。至少 一项RCT提供的证据。B级:设计较好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至少一项高质量非随机分组观察治疗结 果的队列病例研究数据;至少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至少一项高质量病例系列研究; C级:优缺点的临床试验或分析性观察性研究。D级:系列病例分析和质量较差的病例研对照研究。E级:专家个人意见、个例报告。3. 举例说明如何用PICO方式构建临床

38、问题。P指特定的患病的人群;I指干预;C指对照组或另一种可用于比较的干预 设施;0为结局。例如:P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为柴胡舒肝散联合拉米夫定; C为单用拉米夫定;0为抗病毒治疗效果。所构建的临床问题即柴胡舒肝散联合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对照,前者能否提高其抗病 毒治疗作用。1. 试述随机化的意义随机化即通过临床随机分组,每个病人有同等的机会进入治疗组或对照组。 其意义是治疗组和对照组中除研究的治疗因素外,其临床特征、预后和其他因素 的分布应该均衡,有可比性,这样有可能得到真实的研究结果。2. 用于评估治疗性研究作用的大小结果指标有哪些?危险度表示某一个评价结果的频

39、数分布,波动于 0.0-1.0之间。对于临床疗 效大小的估价参数有相对危险度、相对危险度的减少、绝对危险度的减少和需要 治疗的人数。1)相对危险度:即治疗者相对于对照组的危险度,是两组危险度之比,也就是 治疗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度除以对照组的危险度。2)相对危险度的减少:表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不良事件减少的相对数。 即治疗组比对照组减少的危险度除以对照组危险度。3)绝对危险度的减少:是治疗者和对照组不良结果事件的绝对差别。为对照组 事件发生率(危险度)减去治疗组事件发生率(危险度)。4) 需要治疗的病人数:是绝对危险度的减少的倒数。意义是为了预防1例不良 结果事件需要治疗的病人数。3. 实

40、施有关治疗措施的循证医学步骤包括哪些?1. 根据临床问题找出最恰当的相关的研究文章2. 评价治疗试验文章的科学性(1)是否实行隐藏随机分组?(2)对病人的分组、医师和病人是否双盲?(3)除了需要评估的治疗措施外,两组是否得到相同的治疗?(4)被研究病人的随访是否完整?(5)资料的总结是否采用意愿治疗分析?3临床上合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的结果(1)估计治疗效果的大小(2)样本大小的评价(3)治疗作用的精确性4. 将临床结果用于自己的病人(1)研究结果是否可用于自己的病人?(2)这种治疗方法可否应用?(3)治疗措施的好处与害处及费用相比是否值得应用?第三章1. 在阅读诊断试验研究文献时,如何科学性的

41、评价诊断试验?1 ).金标准选择是否得当并在每个受试者中应用:首先要检查文章中使用的 金标准是否得当。金标准又称参考标准诊断方法,是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 该疾病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在评价金标准时要注意金标准的选择应结合临床具体 情况决定。其次,要判断作者是否对每一位受试者都采用了合适的金标准诊断。2 ).评价试验是否同金标准进行独立的盲法比较:新诊断试验的结果,最好 采用盲法和金标准作同期对比,即要求评价试验结果的人不能预先知道该病例使 用金标准诊断为“有病”还是“无病”,同一病人诊断试验与金标准试验的结果 要是互相独立进行评价的。3 ).研究人群是否包括临床上应用该试验的各种病人:研究人群

42、包括两组: 一组是用金标准确诊“有病”的病例组;一组是用金标准证实为“无病”的对照 组。病例组应包括各型病例:如典型和不典型;早、中和晚期病例;有无并发症 等,以便使诊断试验的结果更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诊断试验评价应该选择那些 纳入了临床实践中可能遇到、将使用这种试验的各种病人。4).诊断试验的方法描述是否详细,能否重复:诊断试验一定要有明确的实 验方法,清晰地实验程序和正确的科学依据。 其他研究者在相同条件下能够重复 进行该实验,才具有实用性和临床价值。2.诊断试验评价指标有哪些?各自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是什么?应用价值?诊断试验评价四格表金标准诊断方法诊断试验病例组对照组合计+a真阳性b假阳

43、性a+b-c假阴性d真阴性c+d合计 a+cb+dN1).灵敏度:指由金标准诊断方法确诊有病的人群(病例组)中经诊断试验 查出阳性结果人数的比例 a( a+c)。病例组中诊断试验未查出即结果阴性的人 数比例称假阴性率c/a+c,又称漏诊率,等于1-灵敏度。2).特异度:由金标准诊断方法确诊无病的人群(对照组)中经诊断试验检 出阴性结果人数的比例d/ (b+d)。而对照组中查出阳性结果的人数比例称假阳 性率,又称误诊率b/( b+d),等于1-特异度。灵敏度和特异度是诊断试验本身的特征,只考虑到病例组或者对照组每列内 诊断试验结果的阳性率与阴性率的情况。当试验方法和阳性结果标准固定时,每 个诊断

44、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恒定的。3 ).阳性预测值:指诊断试验阳性结果中真患病的比例a/( a+b)。4 ).阴性预测值:指诊断试验阴性结果中真正未患病的比例d/(c+d)。预测值表示某诊断试验是阳性结果时,患某病的可能性有多少,阴性结果时 无该病的可能性有多少。一般,高灵敏度的试验,阴性预测值越高;反之特异性 越高的实验,阳性预测值越高。而患病率(a+c) /N对预测值的影响要比灵敏度 和特异度更为重要。5 ) 似然比:有病者得出某一试验结果的概率与无病者得出这一概率可能性的比值。当试验结果只有阴性和阳性两种结果时,似然比分为阳性试验结果似然比和阴性试验结果似然比。阳性似然比=真阳性率/假阳性

45、率二灵敏度/( 1-特异度)阴性似然比=假阳性率/真阴性率=(1-灵敏度)/特异度似然比是可以同时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复合指标。可避免将计量试验结果 简单的划分为正常和异常,从而全面反映诊断试验的诊断价值。并且似然比非常 稳定,且不受患病率的影响。似然比不仅能更好的评价诊断试验,更重要的用途在于估计疾病的患病概率。3. 如何提高诊断试验的效率?1 ).采用ROC曲线选择诊断试验临界点。ROC线是用真阳性率(灵敏度) 和假阳性率(1-特异度)作图所得出的曲线,表示灵敏度和特异度之间的相互关 系。曲线上最接近左上角的一点,以此为标准,所得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其 假阳性和假阴性之和最少,即最佳临界

46、点。ROC曲线下的面积反映诊断试验的价值,曲线面积越接近1.0,其诊断的真实度越高。2).联合试验。联合试验是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另一种有效办法,且节约 成本。联合试验包括平行试验和系列试验。 平行试验是同时做几个试验,只要有 一个阳性,即判定为阳性,认为有患病的证据。系列试验是依次相继的试验,要所有试验皆阳性才能做出阳性判定。选择平行试验或系列试验依据临床对灵敏度 或特异度的需要。平行试验增加了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 系列试验提高了特异度 和阳性预测值。而选择联合试验的顺序不仅取决于单个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还根据单个试验的安全性、可接受程度与成本。3).疾病概率和似然比的运用。人群患病的基

47、本概率是人群的发病率或者患 病率,与地区、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有关,可以通过查阅特定疾病的人群患病率确定。通过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临床医师对患病概率有重新判断,然后决定 选择进一步检查即诊断试验。通过验前效率、似然比、验后效率的计算,可评估 诊断试验的临床运用价值。第四章1. 什么是临床指南?与研究原著、系统综述有何不同?临床指南以循证医学为基础,收集了最新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实验(RCT所获得的研究结果或者RCT为基础的系统综述,也包括诊断试验评价研 究结果、队列研究结果、病例分析与报告等,所有文献均经过充分讨论形成的针 对临床疾病处理的共识意见。与研究原著、系统综述一样,临床指南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权威性,是 临床实践中最广泛应用的决策依据。但其具有时间性、地域性和实用性,需要不断更新,因时因地应用。2. 举例说明应用临床指南处理临床问题一般包括哪些过程?(1)临床问题:患者,男,30岁,因上腹痛1月接受胃镜检查,诊断为 Hp阳 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应采取何种最佳治疗方案?(2)循证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