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现状与对策.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247194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现状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现状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现状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现状与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现状与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现状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现状与对策.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现状与对策 作者: 日期: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现状与对策 恩施市盛家坝乡大集场小学 覃艳珍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产物。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他们普遍处于亲情缺失的状态1。其思想世界凸显出自我封闭、放任自流等问题,已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潜在因素。在寄宿制的农村小学里,即使物质方面的需要可以解决,但留守儿童心灵关爱的需要也难以得到满足。如何塑造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应该在转变家庭教育观念,着力提升留守儿童独立自主意识;扎实推进农村教育,创新留守儿童德育培养新模式;落实政府相关决策,夯实留守儿童精神关爱的现实基础等方面,经多方协同治理

2、从而实现留守儿童精神世界的良性发展。关键词: 留守儿童 德育工作 心灵关爱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青年到沿海城市务工,其中仅很小一部分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孩子可以随父母到务工城市读书。但更多的孩子无法随父母到城市,只有继续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料,有的甚至还寄放在其他亲戚朋友家里。这样在农村地区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而且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在作者所执教的学校当中,有大约70%以上的学生属于该群体。他们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缺乏正确的监督和引导,形成了自我封闭、性格忧郁、脾气暴躁、学习懒惰等问题。他们的教育问题就成了农村小学教育中的一个新问题。

3、而教育的根本在于思想品德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突出,归根结底在于德育工作的缺失,因此,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德育缺失问题是农村小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一、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恩施市盛家坝乡大集场村属于经济落后的山区,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非常薄弱,十多年前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靠务农。由于地处山区,农业水平低,农民的年收入水平一直不高,故造成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18-60 岁年龄段的男性,以及年富力强的女性基本没有在家的。留在家的都是老、弱、病、残。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逐年增加。(一)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大人的引导、关爱和教育,监护人的思想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

4、的思想和行为。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基本都是隔代监护,监护人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近年来农村隔代监护的规模呈增长趋势。这种监护方式对孩子的发展存在较多的弊端。第一,由于隔代监护的主客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使得隔代家庭祖辈对孙辈的抚养溺爱大于教育,感情大于理智,对孩子的心理缺乏了解和认知,习惯用自己陈旧的观念和经验去教化孩子。第二,农村大多老人受教育程度不高,不懂得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且有时家中农活繁忙,根本没有时间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指导。即便是有时间,因为代沟原因,他们也很难和孩子有更多的交流,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滞后,使家庭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农村中的老一辈人

5、大多没有家庭教育意识,很少为了孩子的发展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开发2。(二) 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首先是学习环境差。我校由于地方经济落后,资金投入少,导致教学设施落后,师资水平低。孩子们的所见所闻与城市中的孩子相比相去甚远。而在家中,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就更加恶劣,很多家庭甚至都没有孩子的学习空间,除了睡觉的一张床,基本上只是再有一盏昏暗的灯。贫困的生活条件大大限制了留守儿童的学习效果。第二是志向不明确。很多孩子由于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样,因此对学习的目的以及未来的理想缺乏认识。有些孩子来到学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等待到了合适的年龄,可以跟随父母一起出去务工。第三是学习成绩差。极小部分有父母在家的孩子,他们

6、的学习成绩比其他留守孩子要好很多,这种差距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明显。据老师反映,留守的孩子升学到中学,不仅思想行为方面表现普遍很差以外,学习成绩也非常糟糕。 (三)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儿童时期正处在人心理成型的关键时刻,若在这个关键时期,形成了不良的心理模式,将会影响到个体未来的发展,甚至会对社会的稳定构成威胁。由于缺少家庭教育,缺乏心理关爱和对现实的不满等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得日益严重:首先由于父母长期在外面打工,孩子与祖辈在一起生活,与父母相处和沟通的机会很少,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很少,因此孩子的内心不免感受到失落。导致亲子关系紧张,有大部分孩子对自己的父母都存有抱怨。在于孩子们

7、沟通当中,绝大部分孩子表示他们都希望父母不要外出打工。第二是留守的孩子大都认为自己家里很穷父母才出去打工,自己的很多方面都不如他人,尤其在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方面,再加上他们的这种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便产生自卑封闭的心理。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少,能力没得到发展,导致自我封闭,消极退缩的人际交往模式。寄养家庭的不良代养方式,使孩子变得内向、敏感和多疑。第三、留守儿童经常对临时监护人无理由地发脾气,甚至出现暴力行为。这是由于留守儿童内心需求长期得不到关注和维护,压抑的内心情感没有得到正当的宣泄,没有安全感,焦虑地担心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与人交流的时候常常

8、表现出警惕甚至是敌意。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一)重视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留守儿童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明确自己监护的义务和责任,千方百计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应当从一下三个方面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第一是要加强对子女德育的重视,鼓励留守儿童提升独立自主意识。明确学习的目的,树立正确的理想。康德曾言:“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出务工前应该有鼓励孩子多锻炼和实践。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增强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使留守儿童获得“学会自主学习”、“学会独立生活”及“学

9、会与人交往”的能力,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原因导致的自卑心理。要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的学习创造条件,勇于面对和克服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第二是要重视与子女的沟通,外出务工的父母也应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和交流,尽可能做到多关心鼓励孩子,而不仅仅是以金钱弥补。很多孩子家里没有通讯设备的,学校可以为孩子和家长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比如可以利用计算机室在课余时间让孩子和家长在网络上进行交流。第三是家长应当重视与学校的联系。不论是孩子的父母,还是代理监护人,都应当与学校保持联系,时刻掌握孩子的学习,心理状况。以便及早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二)营造社会教育

10、环境改善农村环境,让“留守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是眼下值得施行的。国家和政府应更多关注农村教育,落实相关政策。加强农村小环境的社会风气治理,给予儿童正确的道德引导。儿童因为交际范围的限制,所接触的社会环境主要限于所在的村镇,社会信息的来源也主要依托电视和社会人员对社会现实的评论。因此,社会要重视多给孩子以正确的社会道德引导。3(三)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学校应该加强对政教处或德育处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建设和考核管理,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保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有效进行,落实德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并把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之联系起来,互相补充,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4首先,学校应

11、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注,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切实有效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农村中小学普遍寄宿条件很差,甚至很多没有寄宿条件,这使得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无法有效的发挥。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和各种文体投入,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5其次学校要提高监护力度,学校要全面掌握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在数量上确保“一个不能少”,在内容上确保全面掌握每一个留守儿童家庭状况、思想表现、学业成绩、日常行为、监护状况等,以便对留守儿

12、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再次要提高教师素质,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吸引更多优秀的青年教师到农村去。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带去更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同时也能拓展孩子们的视野。三、结语留守儿童精神世界的塑造,需要父母、监护人、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共同努力。但是要彻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只有大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只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得到整体加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才有可能获得解决的现实基础。参考文献:1马多秀. 心灵关怀: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诉求J.德育研究.2011,012 刘桂智 洪庆喜. “类学校”模式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中的运用对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反思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25)3 卞桂平,焦晶. 农村留守儿童精神世界:困境与多方协同治理J.湖北社会科学,2010,(4)4 王娟.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探析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 向荣. 关爱留守润无声德育花开满园春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现状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