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车县城南片区集中供热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51456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莎车县城南片区集中供热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莎车县城南片区集中供热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莎车县城南片区集中供热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莎车县城南片区集中供热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莎车县城南片区集中供热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莎车县城南片区集中供热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莎车县城南片区集中供热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1.1.1 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莎车县城南片区东侧地块内,西侧紧邻艾斯提皮尔路,南侧为南横一路,地理坐标为东经771443,北纬382240,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1.1.2 相关背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新疆近几年已近入了快速发展期,各县市城镇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县城的天燃气利用、给水、排水及污水处理、集中供热以及电力等城市基础建设处于集中规划发展阶段。近几年随着喀什地区莎车县配套设施的建设发展,县城人口在不断地增加,各类新建建筑面积也在不断增加。目前莎车县冬季供热设施主要有县城一期集中供热工程、中心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两处规模较大的集

2、中供热热源。县城一期集中供热工程是根据中共莎车县委办公室关于一中、三中、五中、水利局、财政局家属院片区集中供热点建设现场办公会议纪要,为解决一、三、五中采暖问题,要求莎车县教育局负责实施一中、三中,五中、水利局、财政局家属院片区集中供热一期建设项目。工程于2009年9月开工建设,2010年10月底完工,解决了一、三、五中片区近20万m2供暖问题。中心城区集中供热工程是根据莎车县城乡规划局2009年9月的莎车县城集中供热热源地规划,在莎车县城中心城区建设了270MW 燃煤热水锅炉房一处,工程于2011年完工,规划供热面积300万m2,由此大大满足了县城的供暖需求,替代了大量小型分散式燃煤锅炉和部

3、分平房使用小火炉,减少了城市污染,现状已有供热面积达240万m2,基本已达满负荷。根据莎车县城的总体规划,莎车县城区空间扩展方向确定为“南进、北连、西扩、东控”。“南进”为在规划期内形成鲜明的城市拓展新区,新城区是依托南疆铁路等对外交通设施发展起来的城市新区,城市新区沿艾斯提皮尔路向南扩展。城南片区总体功能定位为:成为服务莎车县的综合交通枢纽,成为莎车县的重要商业商务集聚区。莎车县冬季供热设施目前主要覆盖县城建成区,仍有少量的小型燃煤锅炉和平房手烧炉,燃料以燃煤为主。2009年,根据中共莎车县委办公室关于一中、三中、五中、水利局、财政局家属院片区集中供热点建设现场办公会议纪要,为解决一、三、五

4、中采暖问题,要求莎车县教育局负责实施一中、三中,五中、水利局、财政局家属院片区集中供热一期建设项目。工程于2009年9月开工建设,2010年10月底完工,解决了一、三、五中片区近20万m2供暖问题。2011年,根据莎车县城乡规划局2009年9月的(莎车县城集中供热热源地规划),莎车县城中心城区建设了270MW 燃煤热水锅炉,供热面积达240万m2。由此大大满足了县城的供暖需求,替代了大量小型分散式燃煤锅炉和部分平房使用小火炉,减少了城市污染。目前该热源供热已基本达满负荷。本次将新建锅炉房供热主管网和中心城区现状270MW锅炉房供热主管网连通,两座锅炉房互为安全备用热源,可提高管网运行的安全性。

5、集中供热是现代化城镇的主要基础设施之一,是我国能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搞好城镇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措施。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对供热负荷的需求日益增多,随着近几年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生活环境及冬季采暖质量都有较高的要求。建设集中供热工程既能满足不断增加的供热需求,又能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建设,节约资金,保护环境,实现集中供热,不仅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同时也节约了日益减少的土地资源,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项目对莎车县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实施本工程是十分必要的。1.2 项目概况1.2.1 工程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6、:莎车县城南片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莎车县城南片区建设单位:莎车县宏远城乡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为30055.63万元职工人数:本项目劳动定员为60人,其中管理人员10人,其它人员50人。生产日数:集中供热天数为135天(11月1日3月15日)。占地面积:本项目总占地面积37622.61m2,为城镇规划建设用地1.2.2 建设规模和内容本工程热源拟安装4台58MW的链条式高温热水锅炉及配套的辅机、附属设备,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供热面积约500万m2;新建DN800-DN150供热一次主支干线总路由长度约24.75km。根据热负荷分布及县城规划,规划区域内供热面积

7、为471.53万m2的用户热力站,总共新建换热站78座,初期新建换热站10座,本次评价仅含前期10座换热站,其余热力站随负荷发展逐步建设实施完成。主锅炉房建筑面积为3838.2m2,附属建筑面积1400 m2。拟建项目工程组成见表1。表1 建设项目工程组成表工程类别名称规模备注主体工程锅炉房新建锅炉房由主锅炉间、鼓、引风机间、输煤廊等组成。土建部分按4台58MW锅炉一次建设。总的建筑面积为5238.2m2。链条式高温热水锅炉,一次水热煤介质13070。供热管网电厂至热负荷中心区域的主支干线一次建设,其余支线及户线根据热负荷的发展分年度建设。主支干线总路由长度约为24.75km。管网全部采用预制

8、保温管。换热站近期新建热力站10座,其余热力站随负荷发展逐步建设实施完成。辅助工程烟囱D=4m、H=120m煤场4320m2厂内道路2100m环保工程电除尘器烟气处理量200000m3h.台 除尘效率99氧化钙湿式脱硫塔脱硫装置,风量:200000m3/h.台脱硫效率90公用工程给排水工程设计生活、生产最大用水量26m3/h接县城排水管网本项目集中供热锅炉房主要设备选型见表2。表2 热源供热锅炉房主要设备选型表序号项目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燃煤链条热水锅炉58-1.6/130/70-A台42电除尘器200000 m3/h台43脱硫除尘器湿式脱硫装置200000 m3/h台44引风机 Y4-

9、73-20D;211470m3/h ;H=3545pa N=380KW台4N=380KW5鼓风机G4-73-16D;108270m3/h H=3653pa N=185KW台4N=185KW6变频循环水泵KDB400-32A;Q=1092 m3/h;N=160KW; H=30mH2O,台5四用一备7变频补水定压泵KDB100-80A,Q=93.5m3/h, H=50mH2O,N=18.5KW 台3二用一备8反洗水泵Q=160m3/h ; H=32mH2O;N=22KW台2除氧器配套9全自动软水器JTGS-3900-C,Q=48 m3/h台210海绵铁除氧器KSZY-40型,Q=40 m3/h台2

10、11软化水箱SMC装配式,V=50 m3/h台112快速除污器DN800,P=1.6Mpa台113定期排污扩容器DP-7.5 台114斗式提升机 TH-630;Q=148t/h;H=29.6m;N=22Kw台2一用一备15一级皮带输送机 B=800mm;Q=195t/h;水平投影长20m;上仰倾角a=80 ;V=0.8m/s台116二级皮带输送机B=650mm;Q=142t/h;水平投影长67m;a=00 V=0.8m/s台117电子称 ICS-17A ;G=20-300 m3/h台118悬挂式电磁除铁器RCDB-8台1N=3.6KW19往复式给料机K-1型; G=50-200 m3/h台1N

11、=5KW20一级框链除渣机800X210X80;11.3t/h;水平长26m;a=120 套1N=15kW21二级框链除渣机800X210X80;11.3t/h;水平段长37m;上仰倾角a=140 ;套1N=15kW22犁式卸料器与58MW锅炉配套套423烟囱烟气出口直径4m,高120m座12 建设项目环境现状2.1 环境质量现状2.1.1 环境空气项目厂址及附近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PM10、SO2、NO2这几项污染指数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值,其中各污染物的单项污染指数Pi均小于1,个别测点TSP有超标现象,主要由于监测区域地表植被覆盖度较低,遇到起

12、风情况造成的。总体而言,莎车县大气环境质量良好。2.1.2 地表水在本项目的评价范围内无常年性的地表水体,因此本环评对地表水环境不监测,也不作详细评价。2.1.3 地下水地下水除硫酸盐和总硬度监测值超标外,其他的监测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要求,超标主要是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原因。2.1.4 声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本项目区内不存在人为噪声污染,主要环境噪声源为外环路交通噪声和自然风声。本次环评在厂址东、南、西、北周界外各设一噪声监测点。根据现状监测,工程区域昼间噪声等效声级45.8dB(A)50.3dB(A)之间,夜间噪声等效声级42.6dB(A)47.7dB(A

13、)之间,均远低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即昼间噪声等效声级小于60 dB(A),夜间噪声等效声级小于55 dB(A),项目区声环境现状质量良好。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评价工作等级及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确定个环境要素评价如下:(1)大气环境本次评价为二级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为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确定本项目大气评价范围为以锅炉烟囱为中心,评价范围为边长18km的正方形。(2)声环境主要为拟建锅炉房厂区及厂界外1m,适当扩展至厂界南侧前排居民楼。 (3)水环境评价区内主要地表水体为米夏渠,米夏渠

14、水来自叶尔羌河,流经莎车县城,现状使用功能为农田灌溉,规划主导功能为农业用水。但本项目锅炉排污为定期排放,水温较高但没有有害污染物。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送至城市污水厂处理后排放,所以只对地表水做一般性分析;地下水评价为项目使用的县城自来水的调查。(4)固体废物锅炉灰渣的贮存和处置影响区。(5)社会环境社会环境评价范围主要是本项目的受益区即莎车县。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项目主要污染源3.1.1 工程施工阶段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主要产生粉尘、扬尘污染对当地局部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有短期不利影响,应当采取定时喷水等措施进行防治。(1)管网兴建时,土方开挖、物料运送及堆

15、存在风力作用下会产生扬尘污染。(2)挖掘机、推土机、切割机、搅拌机、运输车辆等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污染。这些噪声源强度一般在70dB(A)85dB(A)之间。(3)施工期间管网敷设阶段由于部分施工单位没有及时清运施工弃土或回填土方,将造成社会、交通影响及水土流失问题。3.1.2 项目运行阶段(1)大气污染物本项目热源供热锅炉房锅炉燃煤产生的烟气,其主要污染物为烟尘、SO2和NOx。污染物排放量主要与燃料成分、锅炉燃烧方式、锅炉燃烧工况正常与否、烟气处理设施效率高低和烟气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与否等因素有关。本项目锅炉选用四台容量为58MW的燃煤链条热水锅炉,烟气处理选用电除尘器氧化钙湿式脱硫除尘,

16、并预留脱硝,烟尘经两级除尘后,设计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脱硫率可以达到90%以上,氮氧化物出口浓度为265.5mg/m3。另外煤场扬尘及临时灰渣堆放扬尘也是空气环境污染源。本项目锅炉选用链条式高温热水锅炉,根据其所使用的燃料煤煤质、用煤量、选用锅炉型号以及除尘、脱硫设备以及建设规模等参数,可以计算出该项目运行后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及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强。地区冬季采暖室外设计温度为-11,冬季平均温度-2.6,设计供暖室内最低温度为18,采暖期的运行天数为135天。由理论计算得到项目4台58MW锅炉年耗煤量为8.67万t,烟气排放量为29.64万Nm3/h,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

17、系数手册,氮氧化物排放系数按2.94kg/t计算。本评价按照达标排放的最低要求并结合理论计算确定项目运行时的污染物排放源强,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强见表3。表3 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强一览表项 目单位458MW烟 囱烟囱方式四炉共用一座单管钢筋砼烟囱几何高度m120出口内径m4烟气排放状况(除尘器出口)干烟气量Nm3/s82.3空气过剩系数/1.4烟囱出口参数烟气温度80排烟速度m/s 6.55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SO2排放浓度mg/Nm3173.4排 放 量Kg/h51.4NOX排放浓度mg/Nm3265.5排 放 量Kg/h78.7烟尘排放浓度mg/Nm339排 放 量Kg/h11.6 (注:全硫

18、量0.8%;灰份含量5.68%,挥发份含量30.47%,低位发热量27.04MJ/kg,除尘效率按99%计算,脱硫效率按85%计算)污染物的年排放量为:SO2166.5t/a;NO2254.9t/a;烟尘37.4t/a。无组织扬尘项目运行期要在储煤场储存一定量的煤炭以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一般主要是在秋季进行煤炭的储存,冬季送入锅炉内燃烧,在煤炭的储存堆放过程中会有较大的煤炭扬尘产生,对周围环境空气有一定的污染。根据设计,煤场采用全封闭设计,煤场地面严格进行防渗处理,煤场四周增设洒水装置,日常用煤直接由汽车运至地下受煤斗,输煤廊为全封闭结构,上煤过程采用喷淋等方式减少煤场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无

19、组织扬尘影响较小。(2)噪声锅炉房噪声锅炉引风机、鼓风机、循环水泵和运输设备等噪声源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各类噪声源的声源强度通过类比,结果见表4。表4 主要噪声源统计表噪声源台数运转方式声源强度dB(A)引风机2连续7580鼓风机2连续7580蒸汽循环泵3连续90补水泵3间断82除氧水泵2连续80垂直斗式提升上煤机2间断8085装载机1间断8390运输车辆间断8085其中鼓、引风机、循环泵和补水泵放置在室内,通过消声降噪设备和墙壁的隔声作用,对外界基本没有影响,推煤的装载机和运输车辆,都在露天作业,且声源强度较大,装载机会对煤场边界的厂界噪声有较大影响,可能造成厂界噪声的超标,

20、运输车辆属于流动噪声源,而且都是重型车辆,噪声较大,对其运输行驶路线的声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换热站噪声换热站循环水泵等噪声源的声源强度见表5。表5 换热站主要噪声源统计表噪声源台数运转方式声源强度dB(A)循环泵4连续8593补水泵2连续7580空压机1连续8590除氧水泵4连续7580循环泵、空压机、补水泵和除氧水泵放置在室内,通过消音降噪设备和墙壁的隔声消音作用,对外界基本没有影响。(3)废水排水主要来自软化树脂反冲洗水排水锅炉排污水生活废水设备冷却水管网软水夏季放空排水。其中:设备冷却水主要污染物是SS,软化树脂反冲洗水排水主要是盐类超标,这些水完全可用于脱硫设施补充水或除灰渣系统用水;

21、脱硫塔系统水加絮凝剂经过二次沉淀后,仍可循环利用; 供热站生活用水及不可预见用水为717.4m3,损耗72m3/a,年排放量为645.4 m3,其水质基本与城市生活废水水质相同,与雨水汇集可排入下水管网。管道中的软水在夏季管网和设备检修时,不定点的在各处排放,这部分排放水为软化水,属于清洁下水,可用于厂区及换热站周边的绿化洒扫,多余部分排入下水管网。(4)固体废物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热源供热锅炉房的锅炉炉渣、除尘灰渣和供热厂区生活垃圾,产生灰渣量约为16711t/a,脱硫渣量2080.8t/a。锅炉灰渣的主要成分是不溶于水的硅质氧化物,并含有部分未燃尽的碳和硫等,颗粒较大;灰的成分与炉渣相似,

22、只是颗粒细一些。灰渣先储存在高位渣斗中,待装满后可用汽车外运往当地建筑公司作为建筑材料进行利用或运往当地的水泥厂作为添加原料进行综合利用。本项目在煤场旁设置一临时转运渣场,设计堆渣量3-5天,约可堆存420吨灰渣。临时渣场与煤场之间设置围墙,地面统一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中类场要求进行防渗处理,同时安装喷淋洒水装置,顶部封闭。锅炉房生活垃圾来自工作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废物,每人每天以1.0kg计,每年产生量约为27.7t,可进行集中收集后定期用垃圾车运往莎车县生活垃圾场集中处置。3.2 大气污染物削减分析本项目选用458MW链条式高温热水锅炉总供热面积约500万m2。本环评

23、按80kg/m2耗煤量计算得出小锅炉和平房手烧炉方式的污染物排放量。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与小锅炉等方式污染源所排放的污染物对比情况见表6。表6 本工程替代前后污染物排放对比表项目锅炉耗煤量(万t/a)污染物排放量(t/a)烟尘SO2NO2灰渣(t/a)小锅炉等-403359.6653.6832.835258.8本工程实施后232MW8.6737.4166.5254.916711项目实施前后变化量-31.33-3322.2-487.1-577.918547.8 综上分析,本项目实施后,区域内烟尘排放量减少3322.2t/a,SO2减少487.1t/a, NO2减少577.9t/a。由此可见,本工程

24、的建设可减轻区域的大气污染,明显改善莎车县城环境空气质量。3.3 环境敏感区根据环评工作组实地调查,评价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和文物古迹等保护目标。根据调查,本项目涉及到的环境敏感区域主要为拟建厂区周边、古勒巴格乡、吉格代艾日克村、艾奇库其拉、墩吐格曼、托木吾斯塘村的居民和农田。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保护敏感目标见表7,主要敏感点分布及评价范围见附图2。表7 评价区主要环境保护敏感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敏感目标相对厂址位置人口数量(人)环境功能环境空气拟建厂址区周边0.5km约100人规划建设用地古勒巴格乡北侧约3.8km约650人居住区吉格代艾日克村西侧2.1 km约250人

25、居住区艾奇库其拉西北侧3.2 km约200人农业区墩吐格曼东侧2.3 km约120人农业区托木吾斯塘村南侧1.8km约300人农业、居住区运煤道路两侧长度约60km-农业区水环境米夏渠厂址西约2.2km农业用水声环境厂区厂址周围周边200m范围内县城规划建设用地厂内办公楼、职工宿舍厂内办公、休息区生态环境厂址区厂址及周边200m范围内县城规划建设用地运煤道路两侧农田、道路防护林带道路两侧各200m3.3 污染防治措施3.3.1 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1、二氧化硫防治对策(1)燃用低硫煤本工程采用库车县徐矿集团新疆天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煤,煤质含硫量较低,全硫0.64%,从源头上控制了SO2污染

26、物的产生量。本环评要求燃用煤的含硫量不大于0.8%。(2)采用氧化钙法湿式脱硫工艺本工程采用技术成熟的氧化钙湿式脱硫工艺,设计综合脱硫效率为不低于90%,预计本工程烟气中SO2的最大小时排放浓度为173.4mg/m3,低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的二类区时段标准中规定的900mg/m3要求。(3)高烟囱排放集中供热工程拟采用高烟囱排放燃煤烟气,以降低烟气中大气污染物(SO2、NO2、烟尘)的落地浓度。本工程拟建一座高为H=120m,出口内径为4m的砼烟囱排放烟气,脱硫炉后烟气出口温度80。2、烟尘治理设施本项目拟选用458MW链条式高温热水锅炉,烟尘初始排放浓度不大

27、于4000mg/ m3。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的二类区时段标准有关要求,拟建项目锅炉除尘器烟尘出口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200mg/m3。本项目采用电除尘器,环评要求除尘效率不低于99%。预计本工程烟气中烟尘的最大小时排放浓度为39mg/Nm3,低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的二类区时段标准规定的200mg/m3要求。因此,拟采用电除尘器可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3、氮氧化物防治对策本工程锅炉NO2的初始排放浓度不大于265.5mg /m3。由于本工程锅炉采用链条式热水锅炉,对于氮氧化物的控制无法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因此本工程采用预留脱硝的方

28、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4、大气其他防治对策拟建项目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烟道上设置烟气测孔,并安装在线监测系统,与工程运行同步启用在线监测系统,确保对烟气量、烟尘浓度、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实施自动连续在线监测。5、煤场扬尘防治对策为更好地防治煤场二次扬尘污染,本工程煤场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如下: (1)全封闭煤场,在贮煤场喷水抑尘装置沿煤堆周围每隔20m设置一个洒水喷枪,喷洒面积覆盖整个煤场,增加煤堆表层含水率,喷洒强度2mm/m2次,一般每日3次。在大风干燥季节可适当增加煤场的喷洒次数,使煤堆表面含水率保持在9%以上,以降低煤尘污染。并加强全封闭煤场管理制度,煤场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进入煤

29、场进行正常生产作业,以避免全封闭煤场产生的有毒气体。此外,煤场洒水会产生大量的水煤气引发燃爆风险,预防和控制煤场火灾隐患也是必不可少。(2)输煤和储煤场的防尘措施:为防止输煤储煤作业过程的煤尘飞扬对场区作业人员的影响,设计在燃料各转运点设置除尘器;转运站落煤管落差大于5m处设置缓冲锁气挡板;每台带式输送机的头尾部设喷雾抑尘装置;(3)转运站、栈桥、煤仓间等地采用水力清扫装置。冲洗水由冲洗水泵房提供。煤泥污水经集水坑由泥砂泵排入煤泥水处理池。集水坑中沉淀的煤泥由人工定时清理;煤泥水处理池中沉淀的煤泥定时用泵打到煤场。(4)为防止煤场二次扬尘并美化环境,在煤场围墙外尤其是进出口两侧种植大于5m宽绿

30、化隔离带,以减轻煤尘污染。3.3.2 废水治理措施与对策供热站排水主要来自软化树脂反冲洗水排水冲渣废水生活废水设备冷却水管网软水夏季放空排水等脱硫塔废水。外排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主要采取的节水及废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有:(1)软化树脂反冲洗水排水和锅炉排污水排入脱硫循环水池;设备冷却水循环使用;脱硫排水加絮凝剂经过三级沉淀池沉淀加碱后重复利用;冲灰渣水沉淀后循环利用。(2)项目生活废水产生量不大,直接排入城市下水管网,夏季管网放空水为清净下水,就近排入城市下水管网,对周围水体环境影响不大。(3)加强锅炉房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确保锅炉间的各种设备

31、按照相应的规程、方法进行操作,以真正起到保护环境的目的。(4)维护换热站的工作人员应加强热水循环泵及补水泵的保养与维修,减少机泵油类的逸散,以免影响排放废水的水质,以便对其循环利用。(5)对反冲洗水设置一个pH中和调节池,软化水经中和后排入沉淀池,以循环利用。项目所在地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因此,不单独设雨水排水系统,雨水通过道路和场地自然蒸发。3.3.3 噪声治理措施与对策拟建项目首先应从声源设备上对噪声进行控制,在设备定货时,对厂家提出噪声限制值,主要辅机设备允许噪声级低于90dB(A),其次应从传播途径及受声点进行防护,将环境噪声控制在规定的标准内。在设计和安装设备时,采取基础减振,安装

32、隔声罩等措施。拟建项目噪声拟采取的主要隔声、消声等防治措施见表8。表8 主要噪声防治措施设备名称降噪措施治理后噪声dB(A)引风机安装消声器、基础减震80送风机吸风口处安装消声器、基础减震80中速磨煤机封闭式设计85给水泵订货时要求限值、安装时基础减震,接管处加装减震喉管78凝结水泵75锅炉隔声罩、锅炉房封闭式设计75另外,本环评要求建设单位采取以下噪声防治及管理措施:(1)加强对噪声设备的管理,对噪声集中的风机房、水泵房的门窗采取隔声措施,确保门、窗完好无损,以减少噪声对外界环境的影响。(2)锅炉储煤仓的储煤量按至少10小时的最大耗煤量设计,来供应夜间用煤,以避免夜间上煤系统使用的装载机和运

33、输车辆所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合理安排上煤时间,尽量避免在中午和夜间居民休息时间上煤。(3)加强厂区周边绿化,这样既可美化环境、隔离粉尘、降低有害气体的污染,又可吸收噪音。(4)应加强换热站水泵间的噪声环境管理工作,尤其是门和窗一定要保证完好无损,门和窗最好加装双层玻璃隔声;另外提高换热站设备零部件的装配精度,并定期对运转部件上润滑油,以降低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机械噪声。(5)建议可将部分换热站建为地下或半地下式,可有效降低噪声扰民。且换热站不得设置在居民住宅楼地下室,应单独建设。3.3.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1、除灰渣系统拟建工程除灰渣系统拟定为灰渣分除,机械除渣、湿式除灰系统。1

34、)除灰系统:锅炉落渣口重型框链除渣机高位渣仓密封罐车综合利用。本系统可避免粉煤灰在运输中干灰的飞扬对运灰道路沿途的污染。2)除渣系统:除尘器落灰口沉淀池沉淀灰渣联除装车综合利用(沉淀池沉淀后的灰水重复使用)。2、灰渣二次扬尘控制对策在干灰渣装卸、转运过程中有一定粉煤灰外泄,因此,厂内除灰渣系统防尘对策措施:1) 粉煤灰装车处设有风机抽风装置,以防止装灰时的粉煤灰飞扬;2) 要使用罐式密闭汽车;3) 要及时对粉煤灰装车现场洒水清扫,以避免粉煤灰飞扬污染周围环境。3、灰渣的综合利用莎车县宏远城乡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已与建材公司签订了粉煤灰综合利用协议,年需粉煤灰量可达20万吨,本工程粉煤灰综合利用

35、有保证。因此,业主要积极落实灰渣的综合利用途径,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3.4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3.4.1 环境效益1、集中供热项目本身就是一项环保投资,它以热源供热锅炉房集中的实现区域供暖。本项目建成后,将引起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格局的改变,主要污染物可以达标排放。本项目建成后不仅减少了污染物排放,还大大减轻了供热范围内再新建中小型锅炉的问题,本项目的实施将利于莎车县空气环境质量的改善,是莎车县的蓝天工程。2、各类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最终用于喷洒煤场和渣场等,充分利用水资源。锅炉灰渣即时外运,几乎不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本项目环境效益良好。3、本项目建成后,减少了分散锅炉房和平房手烧炉的污染,使煤

36、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从整体上看,其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是显著的。3.4.2 社会效益本项目建设将使莎车县基础设施建设更完善,项目的建设不仅利于莎车县供热的安全和稳定,另外本项目建成后将便于环保部门进行管理。本项目的建设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有极大意义。3.4.3 经济效益在对项目投资、成本费用、销售收入及税金的预测估算基础上,编制本项目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按国家计委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有关公式计算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即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和项目投资静态回收期,测算得到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所得税前为7.77%,

37、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为6700.08万元,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为6.14%,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为2623.08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是以项目税前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经计算项目全部投资回收期税前为12.02年,税后为13.31年(均含项目1年建设期)。3.5 环境监测计划与环境管理3.5.1 环境监测计划按照国家和地方环境管理部门的要求,本项目建成后,必须对其进行“三同时”验收,验收合格后放可投入使用。锅炉房的监测工作需专门设置监测人员进行。具体监测项目及内容如下:(1)废气监测计划在烟道上安装烟气连续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对烟气中烟尘、SO2及氮氧化物进行在线监测

38、。(2)煤场扬尘监测计划在本项目热源供热锅炉房东、西、北厂界各设一个扬尘监测点,监测频次:冬季采暖期定期监测监测单位:喀什地区环境监测站(3)环境噪声监测计划运行期厂界噪声定期监测,监测点设在四个厂界外1m处。监测频次:采暖期定期监测。监测单位:喀什地区环境监测站。3.5.2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行政、技术、法律、教育等手段,对企业经营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进行协调。将环境管理列入企业的议事日程,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制定合理的污染治理方案,以达到既发展生产,增加经济效益,又保护环境的目的。本集中供热工

39、程是一项节约能源,减轻莎车县冬季大气环境污染的“蓝天”工程。为了确保本项目建成后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其预期的环保效益并尽可能的减少自身的污染物排放,集中供热工程设置环境保护机构是十分必要的。该机构应以企业领导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领导人和责任者,下设1名锅炉管理经验和环境保护知识丰富的业务骨干专门负责日常环境管理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和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2)根据集中供热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企业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制定岗位责任制和奖惩条例,并定期检查除尘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排除,严禁污染物超标排放。(3)强化值班班长对环保设施运行情

40、况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能,每班要设置专人定期检查除尘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排除,严禁污染物超标排放。(4)落实本报告中提出的环境环保措施,负责集中供热工程的环境监测工作的协调与组织实施工作,建立资料整编与上报制度。(5)对厂区职工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锅炉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确保除尘设备正常运行。(6)做好供热站周围的绿化工作,及时清运灰渣到综合利用场所,消除锅炉灰渣产生的二次粉尘污染。4公众参与4.1公众参与的目的(1)公众参与是项目或评价工作同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让项目所在地与该项目有着一定关系的广大群众对该集中供热项目实施以及如何实施等问题,从自己

41、切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建议。(2)该工程是一个集中供热项目,项目本身与其附近的民众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为了解决附近居民冬季采暖安全问题。但项目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会给当地环境造成一些影响,如废气排放、噪声污染,固废影响等,通过对附近不同年龄段、不同工作岗位以及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他们从各个角度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在环评工作中进行总结分析,可做为项目主管部门在进行建设与运行阶段的管理和决策的依据。(3)可以充分发挥公众对本地区环境保护的参与和监督作用,支持和配合拟建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消除和减少项目对周围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4)从公众参与的结果可以发现一些被忽视的

42、问题,从而在工作中进行补充和说明,力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做到详尽务实。4.2调查方法和内容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规定,本次公众参与由建设单位实施,方式分为网上信息公示及问卷调查两种。4.2.1网上信息公示评价单位协助莎车县宏远城乡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向公众公开有关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并于2013年4月19日在莎车党政信息网(1)项目基本概况;(2)建设单位的名称及其联系方式;(3)承担评价工作的评价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4)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5)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6)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图1 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网上公示环

43、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基本完成后,进行了二次公示,并同时公布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以便更好的收集公众意见建议。图2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网上公示网上公示发布后,尚未收到反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建议。4.2.2 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消息普及率,表达周边群众对本工程的态度,根据他们的切身体会,征询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问题,按他们的实际认识评估本项目的建设,对改善当地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城市卫生条件、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是否有着积极的作用,切实表达周边群众的具体意见和要求。公众参与的详细内容参见莎车县城南集中供热工程公众参与调查表。表9 公众意见调查表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

44、民族工作单位/住址联系电话工程概况项目地点在莎车县城南片区东侧地块内,西侧紧邻艾斯提皮尔路,南侧为南横一路,规划总占地面积约37622.61 m2。工程热源拟安装4台58MW的链条式高温热水锅炉及配套的辅机、附属设备,规划区域总面积573.6 万m2,区域内总建筑面积为471.53万m2。供热区域建设年限为20132018年。新建DN800-DN150供热一次主支干线总路由长度约24.75km;供热规模为2万10万m2的换热站共78座。锅炉烟气经电除尘器除尘、氧化钙湿法脱硫等措施后经120m高烟囱排放,工程将设置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以监测烟气中SO2、烟尘、NOx 等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项废污水经集中处理后回收利用,尽量做到“零排放”;灰渣积极进行综合利用。设备运行的噪声,将通过选择低噪声设备、优化总平面布置、采取防振降噪等措施,使之控制在标准允许范围内;项目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将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搞好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防止水土流失。您是否了解本项目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