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题.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52498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题积极部署: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的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央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落实力度,力争“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有个良好开局。一、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

2、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切实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保持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二、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明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要加快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进度,抓紧制定实施全国粳稻生产发展规划,加快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下大力气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坚持大生产大流通,继续利用好优势产区的生产能力,同时加大销区就地生产和就地供应力度。三、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

3、,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规范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四、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支撑。抓紧制定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力争到2020年新建8亿亩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力争2011年完成在全国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机构的任务。五、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

4、好家园。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公路、沼气、危房改造,促进农村教育、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试点工作。制定和实施未来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及相关规划。六、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全面深化、整体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尽快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含义和实施办法,研究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导意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扩大征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统筹研究解决好

5、农民工问题。会议指出,我国水利改革发展的任务极为艰巨复杂,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全面部署水利改革发展,有利于全党全社会统一思想认识、形成治水兴水合力,既是基层干部群众、“三农”战线同志和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也为推动水利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会议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水利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

6、色水利现代化道路。会议指出,明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极为重要,推动农村改革需要统筹协调的关系极为复杂,保持农村和谐稳定需要开展的工作极为繁重,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根本保证。深入领会: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解读2010年12月22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2011年及“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进行了部署。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对这次会议的精神进行了解读梳理出了三农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2011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会议提出了确

7、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加快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快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等一系列工作重点。“粮食产量七连增,很大程度得益于这几年播种面积恢复性增加,今后播种面积增加的空间很小。气候条件和自然灾害也有不确定性,农业抗灾夺丰收任务繁重。”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韩长赋表示,2011年继续推动强化生产大县奖励政策,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继续推动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农业部将增加粳稻生产,积极引导农民扩大玉米、杂粮等短缺品种种植面积。大力推广防灾减灾、稳产增产、节本增效等关键技术,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系统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水利

8、发展与改革,是这次会议传递的一个重要信号。这意味着中央开始着手解决水利等影响全局的薄弱环节和重大问题。农田水利建设将是“一号文件”重点。今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为我国农产品的稳产和增产增加了难度。尤其是近期国内主要粮食品种和其他农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成为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而保障我国农产品的稳产和增产也成为农业问题的头等大事。据知情人士透露,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将重点强调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从2004年我国推出的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每年都有关于农村水利建设的内容,而且对农村水利的重视呈逐年增强趋势。尤其是2

9、010年的“一号文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重点着墨:第8条的内容就是“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要把水利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2011年“一号文件”的重头已毫无悬念。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对水利工作进行科学定位、统筹规划、全面部署,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治水兴水合力,为推动水利跨越式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2010年,我国干旱、洪涝、山洪灾害覆盖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灾害损失之重,为1998年以来之最。“洪涝灾害频繁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陈雷说,“我国的土地资

10、源情况,决定了我国对农业水利的依赖性比较强。如果不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我国的土地资源就不足以稳定粮食生产。” 目前,我国共有18亿亩农地,能播种粮食的农地面积约13亿亩。在这13亿亩农地中,约有8亿亩是可灌溉有保障的水地(可灌水的土地)。水利基础设施是保证粮食产量稳定的重要因素。即便发生旱涝,如果我国的水利基础设施比较好,抗旱抗涝的能力就比较强,就不会引起粮食生产出现大幅度波动。据陈雷介绍,“十二五”期间,水利部将突出抓好四件大事:加强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快解决民生水利问题、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水利改革。加大投入,夯实农业基础。此次会议提出,2011年三农投入要做到“三个重点

11、、三个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说,“三个重点”进一步明确了中央支农资金的投入方向,而“三个确保”则表明了支农资金如何落实到位的具体手段。这些表述体现了国家支农政策的连续性、协调性和针对性。宋洪远解释说,这些表述进一步明确了支农投入的重点和方向,在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同时,更加注重强农政策,大幅度增加生产性投入,并突出政策的针对性。征地力保农民权益中央农村

12、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扩大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此次会议有关耕地问题的表述,根本立足点是严格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这位负责人说,目前在四川、广东等地设立耕地保护专项资金的试点,对农民每年给予每亩200元到500元的补贴,为我国探索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创造了鲜活经验。据介绍,国土资源部门将抓紧落实“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的措施,缩小征地范围,提高补偿标准,落实同地同价原则,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到2010年9月,我国已有28个省份公布实施了新的征地补偿标准,补偿水平普遍提高了20至30。今后,各地将

13、建立征地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当地人均收入增长幅度等情况,每二至三年对征地补偿标准调整一次。这位负责人分析,在深化征地制度改革方面,陆续选择天津、重庆、沈阳等11个城市作为新一轮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城市,重点在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拓展安置途径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探索,逐步建立征地补偿安置长效机制。“菜园子”“菜篮子”“菜摊子”都要抓。此次会议提出,下大力气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加大销区就地生产和就地供应力度。同时,大力改善农产品关注流通和市场调控,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解释说,农业部2011年将推动强化“

14、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落实城市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建设好“菜园子”,提高大中城市蔬菜自给能力。农业部还提出,“十二五”时期将重点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基地,扶持批发市场、冷链系统、质量安全检测站点建设,促进“菜篮子”产品有效供应和质量提升。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司长常晓村表示,今后将鼓励更多的流通企业参与“农超对接”,到农产品基地直接采购,扩大农超对接政策效果,提高订单农业比重,继续支持建设产地预冷等冷链设施,完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加大气象服务,提高防灾能力。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支撑。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表示,2010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

15、发,农村防灾减灾和农业生产面临风险不可低估。气象部门将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矫梅燕说,今后努力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重点加强农村地区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预警广播平台建设,力争实现至少有一种手段能将气象预警信息送达到农村每一个地区,延伸到每一个村镇,传递到每一位农民,实现气象信息的“进村入户”。同时,建立完善面向部门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气象灾害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加大气象科普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中的“消息树”作用。矫梅燕表示,气象部门将把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加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科学合理开发空中云水

16、资源,推动科学防灾减灾。面临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让农民获得更多实惠每一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在给来年农村工作定调,关键是要让农民看到希望,获得实惠。与站在强烈聚光灯下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2010年12月21一22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保持着一贯的低调,然而在其身后,则是中国八亿农民卑微或者宏大的梦想。如无意外,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连续第八年锁定“三农”问题,而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则已经框定“一号文件”的主体内容。会议后公布的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二十八个字的总体要求,就像农村人拿着快板在农家小院里唱出的二人转小调一般顺口押韵:“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

17、生,着眼统筹添活力”。农产品价格高低之间的困局菜篮子里的柴米油盐,永远牵动着最多人的心,尤其在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的2010年。虽然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今年中国粮食总产1的28亿斤,增产312亿斤,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七连增”,然而满溢的粮仓却并未让公众感受“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这一年中,跟随张悟本每天喝绿豆汤的人经历了“绿豆贵过猪”的奇观,爱吃饺子的人则在网络上感慨“一头大蒜一块钱”,有媒体甚至以“一头大蒜的疯狂之旅”为题,试图还原其涨价历程。毫无悬念,在掌握更大话语权的城市居民的压力之下,中央开始了新一轮对物价尤其是农产品价格的调控,调控的手段依然行政色彩浓厚。在央行和商

18、务部相继表态之后,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以调控物价为主题,措辞强硬地提出“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而本次农村会议则软化了语调,“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公众对这样的表述并不陌生。2008年l月,国家发改委就已经启动过一次临时价格干预,当时被纳入提价申报和调价备案品种范围包括成品粮及粮食制品、食用植物油、猪肉和牛羊肉及其制品、牛奶、鸡蛋等等,几乎涵盖一切重要农产品。而针对那一轮价格上涨中的指标胜产品猪肉,从中央至地方政府更是将各种政策花团锦簇地接连抛出,从母猪饲养补贴到免费养猪保险,在“全民养猪”的热潮中,连高盛都加人了

19、投资大型养猪场的行列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有金融危机。然而不到一年,猪肉价格再次暴跌,农民们含泪杀掉母猪的新闻,又重新悲情地出现公众的视野之中。三农学者们急了:种什么养什么价格都上不去,那农民们怎么办?中国社科院农村所宏观室副主任李国祥说:“所谓合理水平,是指要综合考虑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对农产品的行政调控应该只针对消费价格,而不是针对收购价格和生产价格。”在他看来,每一次政府对农产品的价格调控最终都伤害到农民的利益,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注意价格政策和补贴政策的配合使用,“理想的方式是既要补消费者,也要补生产者,比如对生产者是不是可以实行差额补贴,也就是设立某种目标价格,当市场价低于这个目标的时候,

20、就进行补贴。”但是他也坦承,这种方法“操作难度很大”。也有人认为,在当前体制下,“谷贱伤农”的原因并非如此简单。上海大宗农产品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费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用尖锐语调指责目前“农业的投人还难以获得社会投资平均的回报,绝大部分农民没有从农产品价值链中获得应得的部分”,直接导致了农民们“宁可在富士康之类的工厂拿几百元,也不愿意回家种地”。在费建看来,解决之道唯有给农民以平等的贸易机会,并在农产品价格的制定上拥有话语权。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的声音也许最能代表2011年中农产品价格可能的走向。2010年12月17日,陈锡文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农产品价格不应暴涨暴跌

21、,而是逐步达到合理水平,但总的趋势将是“徐徐上升”。在耕地之上,是各种作物年复一年的生长;在宅基地之上,是农民修筑房屋成立家庭的希望;在建设用地之上,则是他们分享土地收益、获得财产性收人的可能。然而农民们真正的生存之本,依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承包土地。在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承包土地的改革探索被最终凝结为一句“尽快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含义和实施办法,研究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导意见”。土地承包制的“长久不变”这一提法最早出自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前,胡锦涛视察小岗村之时,此前中央的措辞一直为“长期不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徐小青说,这一字之差的修改,是试图

22、给农民传递一种明确信号,即现有政策将稳定不变。虽然大方向已经确定,但落实在操作层面,对于家庭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如何流转,一直存有争议,并且各方均认为,自己的观点,方是真正通盘考虑了农民的根本利益。有人认为,经营权应当在经过确权之后,完全地成为农民可自由支配的物权。如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就坚持认为,目前物权法中提及“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然而当中并未明确承包权是否可用于抵押,这样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不能用于抵押,农村金融的开展就会很困难”。但一辈子都在和三农问题打交道的陈锡文旗帜鲜明地反对这一观点。十

23、七届三中全会闭幕之后,陈锡文在国新办的新闻吹风会上就明确表示,“在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应排除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农民房产作为抵押”,其原因为“土地是农民最后的生存依据”。在数次和记者的对话中,陈锡文也一直为农民失去土地的前景优心忡忡,在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前,他还深情表态:“脱离了土地的大量劳动力,他应该到何处去找一个能够遮风避雨的地方,能够让他作为一个人有尊严地活着,这是我们今后面临的主要问题。”官员和学者身份重合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钱克明也支持这一观点。之所以需要尽快“研究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导意见”,正是因为在当前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实践中,出现了太多问题,

24、“一些是地方政府为了集中土地,实行强制流转,另一些甚至是企业性质的强制,把土地集中成立大公司,或者进行非粮化的经营,种植经济作物,更严重的是非农化经营,弄什么农家乐,发展旅游项目去了。”钱克明总结称,当前的大规模流转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违背农民自愿原则,二是即使自愿,流转合同也常常不规范,农民的利益根本没有得到保障。在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河南新乡的中共市委书记吴天君作为唯一一个省辖市代表进行了大会发言,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工作会议首次安排基层单位发言。吴天君的发言主题为如何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切人点,在发言的中间,吴天君说,农民人住新型社区,仍拥有原土地承包经营权,他们将“坚持不从农村挖土地,不在农民身上打主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