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精神 创先争优 奋力推进现代化畜牧强市建设.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52948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振奋精神 创先争优 奋力推进现代化畜牧强市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振奋精神 创先争优 奋力推进现代化畜牧强市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振奋精神 创先争优 奋力推进现代化畜牧强市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振奋精神 创先争优 奋力推进现代化畜牧强市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振奋精神 创先争优 奋力推进现代化畜牧强市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振奋精神 创先争优 奋力推进现代化畜牧强市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振奋精神 创先争优 奋力推进现代化畜牧强市建设.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振奋精神 创先争优 奋力推进现代化畜牧强市建设近年来,潍坊市认真分析研判形势和所处的历史方位,明确提出了三年之内打造千亿级畜牧产业链、“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就此推出、落实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全市肉蛋奶总产量244万吨、增长6.14%。畜牧业及相关产业销售收入867.98亿元、增长13.15%。其中,畜牧养殖业总收入475.33亿元、农民人均2018元,分别增长10.3%和10.2%;畜产品及主要投入品加工业总收入377.41亿元、增长12.28%;畜牧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15.24亿元、增长25%。全市畜产品出口5.6万吨、创汇3.5亿美元。我

2、们的主要做法是:一、优化政策环境,保障现代畜牧业科学发展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保障现代畜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必要条件。去年年初,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将关于打造千亿级畜牧产业链的议案作为1号议案,并作出了关于打造千亿级畜牧产业链的决议,交由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执行,实行畜牧一二三次产业链式发展。为办好这个议案,落实好这个决议,根据省政府意见和省局提出的“12345”的总体要求,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潍坊市千亿级畜牧产业链发展规划(20102012年)、关于潍坊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建设的意见和畜牧产业“十二五”振兴规划,市局印发了关于南部山区现代畜

3、牧业开发建设指导意见和关于城市郊区现代畜牧业发展指导意见,并与市发改委、财政局、国土局、金融机构等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扶持畜牧园区建设、品牌建设、投融资平台建设和基础体系建设等一揽子配套的政策措施。一是加大投融资平台建设扶持力度。市、县财政每年拿出一定专项资金,在每个县市区扶持1家畜牧担保公司或畜牧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注册资本在10003000万元、30005000万元和5000万元以上的,市级一次性分别补助30万元、50万元、80万元。目前,全市已建成畜牧担保公司3家、畜牧小额贷款公司2家,为养殖户提供担保贷款10亿元。二是加大畜牧品牌建设扶持力度。对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山东名牌农产品的企业,一

4、次性分别奖励100万元和50万元。对获得潍坊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的企业,一次性分别奖励5万元。对获得无公害和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由市财政一次性分别奖励6万元和10万元。去年受奖企业达93家,兑现奖励资金630万元。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实施畜牧标准化、生态化示范园区以奖代补政策,除上级奖励扶持外,市级每年奖励50个示范园区,每个奖励2万元。实行养殖场(户)退村进园补助政策,每个养殖园区一次性补助2万元。到目前,已对100个市级以上畜牧养殖示范园区进行了奖励。四是加大财政税收扶持力度。在不断加大良种补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投入、村级防疫员误工补贴、重大科技创新专项投入,实行最低税

5、费政策的同时,从2010年起,县级畜牧部门依法收取的3500万元左右的检疫费,按预算级次纳入市、县畜牧部门预算管理,全部用于现代畜牧业行政管理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他事业费支出,并落实有关免税政策。五是加大政策推进落实力度。成立了政策执行、政策咨询、信访接待、考核督查、信息服务五个中心,搭建了政策执行平台,及时跟进掌握千亿级畜牧产业链各节点政策落实及工作进展情况,为广大畜牧企业和养殖场户提供了全方位优质服务。二、加大科学投入,推动现代畜牧业科学发展没有大投入,就没有大产出。充足的科学投入,是转方式、调结构的有力支撑。为此,我们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重大机遇,采取综合措施,促使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完

6、成投资106.3亿元、增长89%。一是突出项目建设。去年,全市共编制储备现代畜牧业发展项目21大类、406个,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现代畜牧业重点项目75个,完成投资67亿元;投资5000万元以下的项目331个,完成投资39.3亿元。重点抓好青州投资14.3亿元的奶牛生态养殖等16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建设,着力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优势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强化结构调整。巩固扩大生猪、家禽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食草、特色、创意畜牧业,做强做大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畜牧服务业,下决心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和企业。去年,新建改造标准化养殖场区636个、总数达6115个,建成国家、省、市三级标准

7、化示范场100家。新建改造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1033处、总数达4760处,配套率达85%以上。新建改造生态养殖场605个、总数达2412个,建成生态畜牧科技示范园区50个。新增规模以上畜牧龙头企业12家、总数达160家(国家级8家、省级26家)。饲料企业联合重组21家,淘汰小作坊式饲料企业41家,优质饲料总产量580万吨、增长15%。兽药生产企业全部达到GMP标准,333家兽药经营单位通过GSP验收,中兽药生产技术研发获得重大突破,禽流感疫苗生产细胞悬浮培养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建成了一批兽药饲料物流园区、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畜产品综合监管中心、电子交易平台。三是打造优势品牌。充分挖掘优势畜产品

8、资源,积极培育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积极推进潍坊现代畜牧业加快迈向品牌时代。目前,全市畜牧行业拥有国内外知名品牌60个,2010年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个、地理标志产品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9个、山东省名牌产品1个;新增无公害畜产品产地90个、总数达119个;新增无公害畜产品90个、总数达116个,品牌畜产品产量达85万吨,同比增长113%。四是实施重点开发。大力实施黄三角、南部山区、城市郊区三位一体现代畜牧业重点区域开发战略,优化了区域布局,拓展了发展空间,提升了发展档次。在黄三角区域,规划建设了投资过5000万元的畜牧重点项目25个,完成投资30亿元。65处畜牧养殖示范园区和“潍坊市生态

9、畜牧科技示范园”已建成投产;蒙牛万头高产奶牛生态养殖示范基地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新型兽药饲料研发生产园区初具规模,共建成饲料生产企业61家、兽药GMP企业20家,占全市的近1/3;大型兽药研发、生产、仓储、物流园区基本建成;26层兽药饲料科技信息交易大厦正在筹建。在南部山区,规划建设了投资过5000万元的畜牧重点项目32个,总投资68亿元,完成投资25亿元。在城市郊区,投资12亿元规划建设了资本技术密集型畜牧企业28家、休闲特色创意畜牧园区2个。三、狠抓防控监管,促进现代畜牧业科学发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仅是两个经济问题,也是两个政治问题,搞不好势必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危

10、及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把行业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做到常抓不懈。在防控方面,我们建立完善了组织指挥、免疫、监测、追溯、应急和财政保障“六大体系”,实施依法科学防控,收到了良好效果。在历次省局组织的防控工作检查考核中,我市均取得了良好成绩。去年,我市代表全省接受了农业部春防检查考核,为全省争得了荣誉。工作中,一是建立完善了组织指挥体系。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多方配合的防控指挥体系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加大督导考核力度,严格落实奖惩制度,对完成任务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重奖,在给予立功受奖的同时,还辅之以1万元到5万元不等的物质奖励,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的实行“一票否决”。

11、二是建立完善了免疫体系。健全了“政府+合作社+村庄”联合防控体系,狠抓强制免疫、消毒灭源、标准化生产等关键措施落实,畜禽应免密度、免疫标识佩戴率和免疫证发放率均达到了100%。三是建立完善了监测体系。建立了1个市级、12个县级畜牧检测中心和54个重点镇兽医实验室,市级检测中心和诸城兽医实验室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具备了4大类、631个参数的法定检测能力,去年检测动物疫病样品20万份、增长33%;成立了“畜牧检测协会”,实行联合检测检验,提高了检测资源利用效率。四是建立完善了追溯体系。不断完善畜禽饲养、免疫和检测档案,应用电子网络系统,对动物标识及溯源信息实行数据化管理,基本实现了动物疫病可追溯。

12、五是建立完善了应急体系。修订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健全应急队伍,储备应急物资,每年组织12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实地演练,防控应急能力明显提高。六是建立完善了财政保障体系。财政支持是搞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根本保障。为此,我市各级财政都将疫苗调购、村级防疫员补助、检测检验、应急物资储备等防控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并及时足拨付,无一欠帐问题发生。在监管方面,市里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龙头带动、全民行动“一导三动”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对畜产品生产、流通、经营等各个环节,依法实施全方位、立体式、常态化监管,有效提高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从畜牧部门角度讲,主要做了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完善执法体系。

13、市级成立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科、畜牧执法监察支队;县级成立了畜牧执法监察大队;镇(街)畜牧兽医管理站,作为县级畜牧部门派出机构,担负一线执法职能。去年投资2230万元对64个镇(街)畜牧兽医管理站进行了规范化改造。二是强化依法监管。积极开展“畜牧执法年”活动、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和农资打假行动,在加强对养殖、加工、流通等全方位一体化监管的同时,依法严打不法经营兽药、饲料、生鲜乳、病死畜禽等“四类贩子”,对违法行为始终保持了高压态势。去年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数1.3万人(次),查处案件500多件,涉案金额500多万元,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800多万元。三是加强行业自律。成立潍坊市畜牧局行业协会管理委

14、员会,指导4个市级协会积极开展十佳养殖企业、十佳兽药生产企业、十佳畜牧兽医检测中心和饲料生产企业等级评定等活动,提高行业自律水平。四是积极开拓市场。指导有关企业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同时,积极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产品畅销国内外。去年,共帮助130家企业的畜产品获得北京、上海等国内大中城市市场准入资格,外销量达105万吨,其中供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禽肉达1万吨以上。帮助26家企业获得了畜产品出口注册,产品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在全省、全国都占有较大份额。四、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现代畜牧业科学发展改革创新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是深化体制改革。根据国务院、省政府有关文件要求,全面完

15、成了畜牧兽医体制改革任务,畜牧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支持、基层动物防疫和财政保障五大体系基本建立,镇(街)畜牧兽医管理站作为县级畜牧部门的派出机构,主要改革措施全部落实到位。下属两个事业单位改制取得重大突破,拖了几十年的老大难问题得以彻底解决。二是推进配套改革。以省政府在潍坊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建立了中心城区畜牧部门联席会议机制,进行了中心城区畜牧业资源整合;成立了潍坊市畜牧行业专家委员会,整合管理、生产、教学、科研等各方资源,推进现代畜牧业上档升级;建立了千亿级畜牧产业链指标统计体系,促进现代畜牧业链式发展;成立畜牧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推进了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建立了跨行政

16、区划协调机制,与北京、上海、内蒙古以及我省的青岛、东营等地实行一体化发展,联合投资38亿元,建成了68处生态养殖、种畜禽生产、畜产品加工、兽药饲料生产基地;与上海、杭州等国内大城市共同建立了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数字化网络平台,实现了异地即时联合监管;与青岛、淄博联合举办了中国(潍坊)现代畜牧业博览会,成功搭建了国内外交流合作平台;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畜牧合作社发展,逐步实现“户必入社、业必归会”目标。去年,指导规范畜牧专业合作社100家以上,建成畜牧示范合作社30家。目前,全市畜牧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746家,带动了400多家企业,6万多个养殖户,增加农民收入3亿多元。三是加强自身建设。本着“内

17、强素质、外树形象、强化服务、争创一流”的原则,狠抓机关创新和党建创新,提高了机关效能。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营造了风清气正、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按照五年培训规划,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活动,培训系统内干部1000多人次、从业人员5万多人次;积极开展服务企业活动,局班子成员走访企业160多家,为企业解决问题200个以上;积极开展“服务提升年”活动,推行“一线工作指导法”,深入基层搞好指导帮扶,现场推进畜牧项目建设;积极开展“省级级文明单位创建”、“创新型党组织创建”、“创先争优、为民服务做先锋”等活动,市局被评为“省级文明机关”,局机关党委被评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

18、织”;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先后筹集资金300多万元,为扶贫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公共媒体和系统内网站、刊物、简报的作用,为农民提供了及时、准确、有效的科技信息服务,潍坊市畜牧信息网被评为“市级优秀政务网站”。总之,我们在推进现代化畜牧强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这是省市党委、政府和省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局各处室、各单位和各兄弟市畜牧局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潍坊畜牧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从业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虚心学习兄弟市先进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畜牧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大科学投入,加快转型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安全、优质、高效、品牌畜牧业,力争提前完成销售收入过千亿级畜牧产业链,2015年基本实现畜牧业现代化,为全省畜牧兽医行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