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孳生飞虫的三个问题.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262451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部孳生飞虫的三个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内部孳生飞虫的三个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内部孳生飞虫的三个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内部孳生飞虫的三个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内部孳生飞虫的三个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部孳生飞虫的三个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孳生飞虫的三个问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部孳生飞虫的三个问题之前,我们讲一些如何应对外环境飞虫的非化学手段,那么是否在结合其他控制手段后,工厂车间内就没有飞虫问题了呢?显然不是这样。如果你曾经或者担心遇到下列问题,那么请往下看:1)洁净车间内为什么会有小飞虫?2)清洁做的很好了,为什么还有小飞虫?3)为什么捕蝇灯上捕获的同一种飞虫,门口附近反而比内部捕获的少?问题一:洁净车间为什么会有小飞虫?这个问题思考的出发点不是洁净车间,而是小飞虫。什么是小飞虫?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小型的飞虫都是小飞虫。那么在没有实际案例的情况下,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常见的小型飞虫都有哪些?蚤蝇、蛾蠓、蕈蚊、果蝇等。如果大家了解这些小飞虫,就会知道这些虫子都是以取

2、食有机质为生,这个有机质包括腐败和新鲜的有机物质。在了解这些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我们把这个问题转化一下:洁净车间内会不会有有机质呢?我没办法告诉你绝对的有和无。但是近期遇到的几个洁净车间内,都有发现小飞虫的活动,这些房间内都有水源,甚至地漏和下水口。而且多数都没有防虫的结构,或者原有的防虫结构因为使用年限的增加被破坏。而这些下水口、排水管和各类缝隙中长期的潮湿环境条件是最适合上述这些小飞虫孳生的。生物生存的三要素:水、食物、环境,在这里已经满足了两点。而各类有机质的存在完美地弥补了这三个要素。所以你的洁净车间为什么会有小飞虫,你只需要对照检查一下车间内是否有同时符合这三个要素的环境。那有人会问我

3、怎么知道车间里有没有有机质?什么是有机质?有机质是指动物、植物的遗体、粪便腐烂后变成的物质。这也包括人的毛发、皮屑,除此以外还有其他肉眼更难发现的有机质。对于这些微量的“污垢”,我们应该如何去清除?按照怎样的频率去清洁呢?其实每个车间的使用频率和所生产产品的不同导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当然你也可以天天做彻底清洁。但是过度清洁不但导致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同时也可能因为过量使用清洁剂而导致其他化学危害。那该怎么办?相信大家如果有留意PCO行业所使用的杀虫剂的标签,就会发现,我们行业所用的药剂都是“卫生杀虫剂”,也就是说我们所处理的害虫是属于卫生害虫的。之所以称其为卫生害虫,其实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就是

4、因卫生状态的变化所产生的害虫。所以我们可以将卫生害虫作为卫生清洁状况的指示物,一旦出现卫生害虫的活动即意味着卫生状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个问题可大可小,在有些环境内是可被接受的,有些环境是不能被接受的。不同的区域对卫生环境的要求也不同,而洁净车间也有分不同的级别,因此不同级别的洁净车间对卫生害虫以及污垢的衡量标准和清洁要求也不同。那应该如何去判断呢?作为指示物的小飞虫相当敬业地扮演了这样一个评判的角色,但是由于它们都很小,数量少的时候很难被发现,而一旦被人感知到的时候,清洁问题可能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生产。因此我强烈建议有这种担心的工厂,在洁净车间安装粘捕式的捕蝇灯,作为内部孳生的小飞虫的监

5、测工具。之所以要用粘捕式的捕蝇灯,而不使用电击式的灭蝇灯,相信有一些虫控基础知识的各位肯定很清楚,不清楚的可以查看BestPractice-如何有效管理灭蝇灯,如需进一步了解详细区别可联系:79687951qq.。粘捕式捕蝇灯所粘捕到的虫体不会被高压击碎,完整的虫体是鉴别和基数的基础。通过定期的检查和统计,形成趋势分析报告甚至曲线图,能科学地评估现有飞虫的分布以及数量情况,并可以以此来预测后续的虫害发展趋势。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及时地发现洁净车间等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的小飞虫情况,以此来判断这些区域的清洁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符合工厂实际运行情况的清洁频率以及清洁的重点位置。问题二:清洁做的很好了

6、,为什么还有小飞虫?清洁做的很好了,为什么还有小飞虫?那是因为从虫控的角度来说,车间内还是存在可以成为小飞虫孳生的卫生死角,这些是常规的清洁工作不容易清洁到的位置。比如:1)排水管内壁2)老化的防虫地漏3)设备的四脚底部缝隙4)圆弧地脚线的缝隙以及破损的圆弧地脚线5)破损的环氧地面6)设备内部7)管线槽内部8)开口或破损的夹心墙9)不锈钢排水沟与地面接缝处(老化)10)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的物体与地面之间的缝隙内以上只是可能成为害虫孳生地的部分位置,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会有各种让你意想不到的位置成为害虫的孳生点,所以要找出问题的根源,必须从正确的害虫鉴定开始。这个正确鉴定如何定义?找专业人士咯。那么

7、为你提供虫控服务的供应商是不是一定鉴定正确呢?反正你认为他比你专业,他说的应该没错。但你有所不知的是,很多虫控行业的微信群里,每天都有人在问这是什么虫,那是什么虫?说来可笑,有些微信名叫虫控专家的,贴了一张美洲大蠊的若虫(没有完全变态的幼虫)照片,来群里问这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经常出现在行业群里,所以可想而知,提供虫控服务的人就一定能正确鉴定吗?显然不是。那么作为工厂管理者来说,如何去判断你的供应商是否有一定的害虫鉴别能力呢?我这里提供几个方法供大家参考:1)让他给你讲讲昆虫的身体构造,包括昆虫触角、足、翅膀的种类有哪些;2)拿你认识的非常见害虫来考验你的虫控供应商,看是否能正确鉴定;3)询

8、问是否能够提供专业昆虫鉴定机构的专业鉴定报告。以上方式供参考。为什么一定要强调鉴定的重要性?讲个案例,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样子也很接近,虽然有专业人员会说鉴别特征还是很明显的,那是对你们专业人员来说的。对于不太认识虫子的人来说,他会很容易把这两种虫子认为是同一种。那么问题就来了,一个这样的服务人员在检查粘蝇纸的时候看到捕获很多小甲虫,他也不认识是什么?回去找公司技术部鉴定,结果是赤拟谷盗,然后他就按照赤拟谷盗的习性去做控制了。过了半年,他又在粘鼠板上发现大量小甲虫,他觉得和上次捕蝇灯上捕获的小甲虫一样,所以就偷懒没有拿回去做鉴定,自己写了份鉴定报告给到客户。最后被客户质疑了,因为赤拟谷盗善飞,但

9、是这次却没有在捕蝇灯上看到有捕获类似的小甲虫。虽然这次的鉴定错误并没有给客户带来什么很大的损失,但是有些情况下,错误的鉴定会导致控制失败,导致客户的产品受到更严重的危害,甚至会影响客户的声誉。问题三:为什么捕蝇灯上捕获的同一种飞虫,门口附近反而比内部捕获的少?这个问题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种飞虫是内部孳生的。然而并非如此,如果你对问题二的内容还有印象的话,你应该还记得鉴定的重要性。对于这个问题来说,你要先鉴定捕获的飞虫的种类。如果说捕获的飞虫确实是内部孳生为主的品种,比如蚤蝇之类,那么你是可以解释为什么门口捕获的少。但如果捕获的飞虫肯定是外环境的品种,比如蚜虫(肯定不是内部孳生),那么对于这个问题你会如何推断?这种情况我确实遇到过,检查后最终发现是因为车间屋顶进风口的防虫网破损,使得迁飞中的蚜虫由此随着气流的循环进入车间内部。所以遇到非常规的虫害情况,不要轻易下判断,AIM三部曲帮你找到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