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标准化管理指南.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264842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167 大小:3.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标准化管理指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标准化管理指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标准化管理指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标准化管理指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标准化管理指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标准化管理指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标准化管理指南.doc(1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标准化管理指南(DOC 26页)阜阳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阜阳市交通运输局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指挥部二一三年十二月编制说明为落实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推广公路建设施工标准化的要求,转变公路建设发展方式,适应现代工程管理要求,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提高我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管理水平,阜阳市交通运输局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指挥部组织编制了阜阳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以指导我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进一步提高施工标准化水平。阜阳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编制参考了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安徽省普通国省干线

2、公路施工标准化实施要点及有关地市建设经验,将我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项目施工中需控制的要点内容进行了提炼,同时结合我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实际,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主要内容包括工地建设、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交通组织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阜阳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中采用的标准、规范,若使用期间发生更新,应执行新的标准、规范。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兼之时间仓促,难免有错误和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对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请反馈至阜阳市交通运输局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指挥部,以便及时修改完善。目 录1工地建设11.1驻地建设11.1.1一般规定11.1

3、.2办公区与生活区11.1.3项目办建设21.1.4 中心试验室建设41.1.5 监理驻地建设61.1.6 项目部建设81.1.7 试验室建设111.2 场站建设131.2.1 一般规定131.2.2 拌和站141.2.3 钢筋加工场151.2.4 预制场151.2.5 施工材料存放171.3 人员管理171.3.1 一般规定171.3.2 建设单位181.3.3 监理单位181.3.4 施工单位181.3.5 试验室人员191.4 其他要求191.5 标志标牌201.5.1 一般规定201.5.2 标志标牌设置201.5.3 标志标牌管理211.5.4 标志、标牌标准化制作示意图242路基工

4、程332.1一般路基施工332.1.1挖方路基332.1.2填方路基332.1.3填挖交界处理342.1.4结构物台背回填342.1.5临时排水342.2特殊路基施工342.2.1软土路基352.2.2膨胀土路基352.2.3河塘湖(库)地区路基362.2.4滑坡地段路基362.3改扩建工程路基施工372.3.1一般要求372.3.2路基拼接施工372.3.3涵洞拼接392.4排水工程402.4.1一般要求402.4.2地表排水402.4.3地下排水412.5防护与支挡工程412.5.1一般规定412.5.2边坡浆砌片石防护412.5.3边坡植物防护412.5.4支挡工程422.6工程监测42

5、2.6.1一般规定422.6.2软土路基432.6.3高路堤443路面工程453.1底基层453.1.1级配碎石453.1.2石灰稳定土453.1.3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463.2基层463.2.1水泥稳定碎石463.2.2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473.3老路面病害处治483.3.1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治483.3.2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处治483.4水泥混凝土路面再利用493.5沥青混凝土路面再利用503.5.1材料503.5.2厂拌热再生513.5.3全深式厂拌冷再生523.5.4全深式就地冷再生523.6透层、下封层、粘层533.6.1透层533.6.2下封层533.6.3粘层533.7热拌沥

6、青混凝土面层543.7.1新铺沥青混凝土面层543.7.2加宽沥青混凝土路面563.8水泥混凝土面层563.8.1施工准备及混合料要求563.8.2滑模施工573.8.3三辊轴机组摊铺573.8.4小型机具摊铺583.8.5面层接缝583.8.6混凝土养生593.9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603.9.1一般规定603.9.2桥面板处理603.9.3桥面防水粘结层施工603.9.4沥青铺装层施工614桥梁工程624.1施工准备624.2通用技术634.2.1钢筋保护层垫块634.2.2模板、支架634.2.3混凝土工程634.2.4预应力混凝土工程644.3桥梁基础644.3.1灌注桩644.3.

7、2沉入桩664.3.3扩大基础及承台664.3.4围堰664.4下部构造664.4.1立柱与桥台664.4.2盖梁674.5支座674.5.1支座674.5.2支座垫石684.6上部构造684.6.1先张法预应力梁预制684.6.2后张法预应力梁预制694.6.3梁板堆放704.6.4预制梁安装714.6.5支架上现浇箱梁714.6.6悬臂浇筑预应力连续箱梁(连续刚构)724.6.7桥面整体化及调平层734.7桥面及附属设施734.7.1桥面铺装及排水734.7.2护栏744.7.3伸缩装置744.8老桥拓宽754.8.1老桥加宽施工的一般原则754.8.2老桥加宽的具体要求754.9桥梁维修

8、加固764.9.1桥梁维修加固的一般步骤764.9.2桥梁上部结构常用的加固方法及要求764.9.3桥梁基础及下部结构常用的加固方法与要求785常见质量通病防治805.1质量通病防治原则与步骤805.2质量通病防治主要路径815.3 典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866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1206.1总体要求1206.2安全生产1206.2.1一般规定1206.2.2路基工程1216.2.3路面工程1216.2.4桥涵工程1216.3文明施工1226.3.1一般规定1226.3.2路基工程1236.3.3路面工程1246.3.4桥涵工程1246.4环境保护1256.4.1一般规定1256.4.2

9、路基工程1256.4.3路面工程1266.4.4桥梁工程1266.5交通组织1276.5.1一般规定1276.5.2准备工作1276.5.3施工区交通安全管理1276.5.4施工安全设施的布设1296.5.5施工现场的交通安全管理注意因素1316.5.6分项工程交通组织原则1316.5.7通行路段养护管理1337编制依据1341 工地建设1.1 驻地建设1.1.1 一般规定1.1.1.1 驻地建设一般包括建设单位驻地、监理单位驻地、施工单位驻地及工地试验室、第三方检测工地试验室的建设。1.1.1.2 建设单位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项目管理手册,明确各单位、各部门工作职责,细化有关规章制度、工作

10、流程等内容,并在工作中加以认真落实。1.1.2 办公区与生活区1.1.2.1 各单位驻地办公用房面积应满足办公需要,一般不低于表1.1.2.1 的规定。表1.1.2.1 各单位驻地办公用房面积标准各室名称建筑面积(m2)备注办公用房8(人均)会议室4080项目办分管四个标段以上时,会议室不宜低于60m2档案室2040停车场100200备注:以上标准按照平原地区一级公路建设标准要求,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建设和山区公路建设等可适当降低标准。1.1.2.2 各单位办公应具备计算机网络通信条件,满足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可根据实际条件建立并应用覆盖公路项目建设管理全过程的信息系统,将工程质量

11、、安全、进度、投资、设计变更和试验检测等管理内容纳入系统,实行动态管理,提高工程现代化管理水平。1.1.2.3 驻地生活用房建设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用、美观、隔热、通风、防潮。1.1.2.4 办公区和生活区内均应配置必要的消防安全器具。各办公室应有标识,工作职责在办公室上墙,组织机构图、工程总体目标、质量管理体系框图、安全管理体系框图、工程形象进度图表及有关规章制度等应在会议室上墙。1.1.3 项目办建设1.1.3.1 项目办选址1.1.3.1.1 应考虑交通、生活便利等条件设项目办驻地。1.1.3.1.2 为工作生活方便,生活用房、中心试验室在项目办公室旁边,周围无高频、高压电源,无工业

12、震源及其他污染源。1.1.3.1.3 可租用或自建。1.13.2 场院建设1.1.3.2.1 办公、生活、中心试验室用房建筑面积和场地占地面积须满足办公和生活需要。1.1.3.2.2 办公区、生活区、车辆停放区等功能设置科学合理,必须分区设置。区内场地及主要道路应作硬化处理、整平,无坑洼和凹凸不平,雨季不积水。根据工程规模及参建单位多少,应有不少于6个停车位,停车位采用道砖铺设或划线标示。1.1.3.2.3项目办公室生活饮用水如条件允许,尽可能使用自来水;如自找饮水源,应对水源进行专门机构化验鉴定,符合饮用水标准后方能使用。1.1.3.2.4 项目办公室生活、试验污水应做简易处理,符合排放标准

13、后才能排入相邻水系,生活、试验垃圾要定点堆放,严禁乱扔乱弃;排水设施完善,庭院适当绿化,环境优美整洁;在公共位置设置单位简介牌、公示牌以及宣传栏,宣传栏面积不小于2.4m1.2m。1.1.3.2.5 项目办驻地大门设立规范整齐的门牌,内容为项目办全称(与公章一致)。项目办门牌要求采用2.3m0.4m,不锈钢材料,字体采用宋体字。 1.1.3.3 部门设置1.1.3.3.1 项目办设置如下部门:项目办主任室、副主任室、工程部办公室、安全生产办公室、综合部办公室、监察室、财务室、档案室、中心试验室、会议室、宿舍、食堂、浴室、厕所等,具备条件的要设文体活动室或活动场地。各办公室在门口设标示牌。1.1

14、.3.3.2 项目办各科室规模、内部布置的具体要求:项目办综合办公地面积应不小于300,大门宽度不小于4m(若租用场院,应能进出车辆),院内应栽植适量花草、树木等。各科室规模及要求:各科室地面应铺设瓷砖,以不小于800800为宜。 主任室(副主任室)面积应不小于30,并应有不少于6人的招待沙发或座椅;会议室面积应不小于60m,中试验室面积不小于150m。其他各部室面积应不小于15。1.1.3.3.3 各部室上墙标牌及图表设置内容:主任室:领导干部八不准制度牌、项目办公室职责、项目办主任(副主任)工作职责等; 财务部:领导干部八不准制度牌、财务管理制度、财务部工作职责、财务人员工作职责等; 工程

15、部:领导干部八不准制度牌、工程部工作职责、晴雨表、工程形象进度图等; 综合部:领导干部八不准制度牌、综合部工作职责、驾驶员工作职责、出勤考核管理制度、印章管理制度等; 安全生产办公室: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标牌、专职安全员工作职责、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图、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 档案资料室:文档资料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办法、岗位责任制(牌); 纪检派驻室:领导干部八不准制度牌、监察室工作职责、廉政工作制度等;会议室:项目办组织机构框图、安全组织机构框图、项目总体计划图、项目办岗位职责、施工形象进度图等。各办公桌设岗位牌,标明姓名、部门、职务等。1.1.3.4 生活区设置:1.1.3.4.1 生活区应设宿舍、

16、食堂、浴室、厕所、活动室。1.1.3.4.2 规模:宿舍:地面铺设瓷砖,每人居住宿舍面积不小于8m,并确保规范用电;食堂:地面铺设瓷砖,应不小于30 m,并有12个餐桌;浴室:墙面铺设不小于2m高墙面砖,有12个盥洗盆,有12个淋浴头,防滑垫等;厕所:墙面铺设不小于1.5m高墙面砖,地面铺设瓷砖,独立冲水式陶瓷蹲便器并设隔断,设化粪池等。1.1.4 中心试验室建设中心试验室的驻地建设必须统一规划,合理布置,办公、生活区域分开,要有独立排水设施,并且要与相邻水系相连接,保证排水畅通。1.1.4.1 中心试验室驻地要单独设置,办公室不得兼做宿舍,房屋可采用活动板房搭建或租用民房(外墙抹灰、涂料)。

17、 1.1.4.2 中心试验室设置以下办公室:主任办公室、综合办公室(行财组、原材料和标准试验组、质量检测组、质量监督组、外观和资料组等,也可分别设立办公室)、档案室、会议室、试验室等。各办公室在门口设明显标示牌。 1.1.4.3 对中心试验室及各科室规模、内部布置的具体要求: 中心试验室驻地:占地面积不小于300,中心试验室大门宽度不小于4m,院内应栽植适量花草、树木等。各科室规模及要求:各科室地面须铺设瓷砖,以不小于800800为宜。主任办公室不小于30,并应有不少于6人的招待沙发或座椅;综合办公室不小于50,并应有不少于4人的招待沙发或座椅(综合办公室若分别设立,每间办公室应不小于15);

18、档案资料室不小于15,必须有专人在场办公,负责日常档案整理;1.1.4.4 各科室上墙标牌设置内容:主任办公室:项目形象进度图、检测方针、质量目标,岗位责任制(牌); 综合办公室:施工总体计划图、各专业工程师岗位责任制(牌)、安全、廉政、财务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 档案资料室:档案管理办法、岗位责任制(牌); 各办公桌设岗位牌,标明姓名、部门、职务等。1.1.4.5 中心试验室驻地主干道4m宽,10cm厚、C20混凝土硬化,安排不少于8个停车位,划线标示。 1.1.4.6 中心试验室驻地生活区 :生活区应设宿舍、食堂、活动室、浴室、独立厕所(铺设1.5m高200300墙面砖,地面铺设瓷砖,

19、独立冲水式陶瓷蹲便器并设隔断、设化粪池)等。 1.1.4.7 会议室要求 :会议室不小于60,且能同时容纳30人,并配备冷暖空调,地面用水泥混凝土硬化并铺设不小于800800瓷砖,屋顶、内墙粉刷等简单装修。1.1.4.8 试验室必须取得相应资质方可投入使用。所有投入使用的检验、测量、试验设备必须经过相应资质部门检定,保证试验检测设备完好。试验室面积应不小于100(可以分别设置,但每间试验室面积应不小于15),且应是水、电齐全。试验室地面应进行铺装、屋顶、内墙粉刷等简单装修,并配备冷暖空调。 试验室器(具)应摆放整齐,悬挂各种试验操作规程,操作间干净整洁,试验人员操作应着工作服,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20、。严格按照试验规程进行各项试验,试验室必须配备灭火设备和器材。 试验室要建设专门养生室,面积不小于20,且必须满足实际承担工程量的需要,室内配备加温、加湿设备,确保温湿度达到标准要求。 及时整理资料,当天试验必须当天出具资料,并保留原始资料以保证数据详实。设置资料柜,试验资料分类存放,便于查阅和检查。 1.1.4.9 各种管理图表尺寸:岗位责任制(牌)、检测方针和质量目标、组织机构框图、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计划进度图、反腐倡廉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采用0.9m0.6m;晴雨表采用1.1m0.9m;资料室、试验室除岗位责任制(牌)按照上述尺寸外,其他各种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尺寸自定,以

21、0.9m0.6m为宜。以上管理图表均应采用PVC板加框装裱上墙,其他管理图表参照执行。 1.14.10 其他:生活区各房屋布置要整齐、成排成行、房前各便道要硬化(1.2m宽混凝土或便道砖)。 中心试验室驻地生活、生产污水排放要有整体规划,防止污水横流,生活、生产垃圾要设密闭容器定点堆放、定时清理,严禁乱扔乱弃。 中心试验室驻地大门设立规范整齐的门牌,内容为中心试验室全称(与公章一致)。中心试验室标牌要求采用2.3m0.4m,不锈钢材料,字体采用宋体字。 中心试验室驻地大门口外左侧设工程公示牌,公示牌采用不小于3.5m 2.35 m铝合金材料制作,绿底白字,字体采用宋体,双腿采用钢管,安置高度为

22、公示牌下边高出地面1.5米; 在院内独立设置宣传栏,宣传栏面积不小于2.4m1.2m。1.1.5 监理驻地建设1.1.5.1 场地选址1.1.5.1.1 应考虑交通、生活便利等条件在所管辖各施工标段的中间地段附近设驻地监理办公室。1.1.5.1.2 为工作生活方便,生活用房、试验室设在驻地监理办公室旁边,周围无高频、高压电源,无工业震源及其他污染源。1.1.5.2 组织机构设置(见图1.1.5.2 监理驻地组织机构图)1.1.5.3 场地建设1.1.5.3.1 监理驻地办公、生活、试验用房建筑面积和场地占地面积须满足办公和生活需要。1.1.5.3.2 监理驻地办公区、生活区、试验室及车辆、机具

23、停放区等功能设置科学合理,必须分区设置。区内场地及主要道路应作硬化处理、整平,无坑洼和凹凸不平,雨季不积水。 1.1.5.3.3 监理驻地办生活饮用水如条件允许,尽可能使用自来水;如自找饮水源,应对水源进行专门机构化验鉴定,符合饮用水标准后方能使用。1.1.5.3.4 监理驻地生活、生产污水应做简易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才能排入相邻水系,生活、生产垃圾要定点堆放,严禁乱扔乱弃;排水设施完善,庭院适当绿化,环境优美整洁;在公共位置设置单位简介牌、公示牌以及宣传栏。1.1.5.4 办公室、生活用房、试验室1.1.5.4.1 监理办单独设置高级驻地办公室、道路室、结构室、合同室、档案室、试验室及监理员

24、办公室。各办公室门口挂设名称牌,部门职责、岗位职责悬挂上墙;会议室悬挂施工形象进度图、监理组织机构框图(图1.1.5.4.1)、安全监理组织机构框图、监理工程师岗位职责等,整体布局要协调统一、美观大方。图1.1.5.4.1 监理驻地组织机构图1.1.5.4.2 生活用房一般应设宿舍、食堂、浴室、厕所等,具备条件的要设文体活动室或活动场地。1.1.5.4.3 办公、生活用房可租用或自建,办公条件须满足办公规范化的要求。对于二级及以下公路建设项目,驻地面积及建筑面积可结合选址实际,经业主批准后适当减小。自建最低标准为活动板房,并禁止搭建在高压架空线下,必须采用阻燃材料。监理驻地办综合办公面积不小于

25、300m,会议室面积不小于60m,试验室面积不小于150m,档案室面积不小于15m。人均办公用房面积不小于8m,每人居住宿舍面积不小于8m,并确保规范用电。1.1.5.4.4 在办公区醒目位置设置办公区平面示意图、指路牌、部门指示牌、组织机构图、责任表、宣传标语以及项目简介牌等。项目简介牌介绍项目的整体情况和监理办的监理范围。 1.1.5.4.5 办公区、生活区及试验室内必须配置必要消防安全器具和消防安全标示(志)、设立宣传栏,建立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落实专人维护和保洁。1.1.5.5 上墙制度、图表各部门岗位职责可在相应办公室上墙,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应在厨房和餐厅上墙,试验室相关职责、制度、操

26、作规程应在试验室上墙。组织机构图、工程形象进度图表、晴雨表、安全生产制度、廉政制度等有关制度应在会议室上墙。1.1.6 项目部建设1.1.6.1 设置原则 加强规范化、标准化管理,适应公路建设发展管理需要,提升管理能力。项目部建设应根据自身情况,结合项目标准化管理的要求设置,要求精干高效、功能完善、责权明确、分工合理。1.1.6.2 组织机构设置(见图1.1.6.2 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项目部需设工程部、财务部、经营核算部、物资设备部、安全生产部、试验室和综合办公室等部室(各项目部可根据自身情况进一步细化)。1.1.6.3 驻地建设标准化1.1.6.3.1 场地选址 项目经理部驻地房屋可采用自

27、建活动板房,也可租用沿线合适的单位或民用房屋,但必须坚固、安全、耐用,并满足工作、生活要求。宿舍不得建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项目部驻地建设应包括民工营地的建设。自建用房的驻地选址应避免设在可能发生塌方、泥石流、水淹等地质灾害区域及高压电线下面(与高压线水平距离不小于8m),避开取土、弃土场地,离集中爆破区500m以外;同时确保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通电、通水、通信条件。工地临时试验室应合理选址,可以设在项目部,也可以设在集中拌合站,周围无高频、高压电源,无工业震源及其其他污染。图1.1.6.2 项目部组织机构图1.1.6.3.2 场地建设项目经理部办公区、生活区及车辆、机具停放区等功能设置科学合理

28、,必须分区设置。区内场地及主要道路应做硬化处理,整平,无坑洼和凹凸不平,雨季不积水。项目经理部办公、会议室、试验室面积一般不小于750m;须对房屋外墙、和室内进行适当装修,体现企业文化特点。项目经理部生活饮用水如条件允许,尽可能使用自来水;如自找饮水源,应对水源进行专门机构化验鉴定,符合饮用水标准后方能使用。项目经理部生活、生产污水应作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方能排入相邻水系,生活、生产垃圾要定点堆放,严禁乱扔乱弃。排水设施完善,庭院适当绿化,环境优美整洁。项目部公共场所应设置功能分区平面示意图、路线导向牌及宣传牌。1.1.6.3.3 办公室、生活用房项目经理部办公用房面积和办公家具应满足办公规范

29、化的要求,人均办公用房面积不小于8m,人均生活用房面积不小于6m;每个项目经理部须设一间不小于60m的会议室,能满足不少于30人开会的需求。生活用房一般应设宿舍、食堂、浴室、厕所等,具备条件的要设文体活动室或活动场地。办公区和生活区内必须配置必要的消防安全器具和消防安全标识(志),建立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落实专人维护和保洁。标养室应采用喷雾养生,水泥室应配置空调。办公和生活用房要满足以下条件: a、应当选择在通风、干燥的位置,防止雨水、污水流入。 b、建筑采用阻燃材料,栋与栋之间的距离,不小于7.0m。 c、每栋用房其长度以36m、层高以2.5m左右为宜。d、餐厅等公共活动场所的门宽度不应小于

30、1.4m。e、每栋用房均应配备34个灭火器,设置消防(兼生活)水池一个。f、宿舍用房应保证室内有足够的空间,每栋居住人数不超过100人,每间居住人员不超过16人,门窗要向外开,门口及室内通道宽度不小于1.2m。g、宿舍内的单人铺不得超过2层,严禁使用通铺,床铺应高于地面0.3m,人均床铺面积不得小于1.9x0.9m,床铺间距不得小于0.3m。h、宿舍内应设置生活用品专柜,个人物品摆放整齐。洗过的衣物不得随意晾晒,要有专门的晾衣处。宿舍地面应水泥沙浆找平硬化,有条件的可铺砌面砖。i、宿舍区与食堂严禁连成整体,食堂与宿舍的间距不得小于15m,宿舍内严禁有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在宿舍内生火做饭和使用大

31、功率的电器设备。j、食堂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设置在距离厕所、垃圾站、有害场所等污染源20m以外的地方。食堂应设置独立的制作间、储藏室,地面应作硬化和防滑处理,配备纱门、纱窗、纱罩等。k、项目部房屋的电路设施,进入室内的电线要套用Pvc管,设置满足住宿人员使用的插座。1.1.6.3.4 上墙制度、图表各部门岗位职责可在相应办公室上墙,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应在厨房和餐厅上墙,试验室相关职责、制度、操作规程应在试验室上墙。组织机构图、工程形象进度图表、工程总体目标、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安全保证体系框图、晴雨表、安全生产制度、廉政制度等有关制度应在会议室上墙。1.1.7 试验室建设1.1

32、.7.1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地试验室建设应满足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5年12号)和安徽省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建设与管理若干规定(皖交质监局2012年6号)的有关规定,由取得公路工程综合乙级及以上资质的试验检测机构授权设立。1.1.7.2 一级公路建设项目推行建立第三方试验室,第三方试验室的母体机构资质按照安徽省交通厅关于公路水运重点工程交(竣)工质量检测资质等级规定的同等要求进行设置(安徽省交通厅皖交质监2009167号文,内容见表1.1.7.2)。除一级公路以外,其他等级公路工程第三方检测试验室,可根据建设单位需求考虑是否设置。第三方检测工地试验室、监理单位和施工单

33、位工地试验室应由母体试验检测机构授权设立,且授权的试验检测项目和参数不得超出其等级证书核定的业务范围。母体试验检测机构对工地试验室的试验检测行为及结果承担责任。表1.1.7.2 公路重点工程交(竣)工质量检测资质等级规定工程类型资质等级规定备注一级公路路面工程公路综合乙级及以上资质路基工程公路综合乙级及以上资质桥梁工程公路综合乙级及以上资质或桥隧专项资质独立特大桥梁应具备综合甲级或桥隧专项资质隧道工程公路综合甲级资质或桥隧专项资质交通安全设施公路综合甲级资质或交通工程专项资质机电工程交通工程专项资质桥梁荷载试验公路综合甲级资质或桥隧专项资质1.1.7.3 试验室面积及检测设备配置应满足投标文件

34、承诺要求,并能够适应工程内容及规模相关要求。各功能室面积及设施配置应满足试验检测需要,一般不低于表1.1.7.3规定。表1.1.7.3 试验室各功能室面积标准序号各室名称建筑面积(m2)备注第三方检测试验室监理单位试验室施工单位试验室1土工室2015202集料室1510153水泥室201520配备温、湿度控制设备4水泥混凝土室252025配备温度控制设备5力学室353035配备温度控制设备6标养室252025配备温、湿度控制设备7沥青室201520配备温度控制设备8沥青混合料室252025配备温度控制设备9化学分析室151520配备温度控制设备10检测设备室20152011办公室5(人均)5(

35、人均)5(人均)1.1.7.4 试验室建设应向项目质量监督机构登记备案,并取得建设单位颁发的工地试验室使用合格证书后方可正式开展试验检测工作。1.1.7.5 试验室应严格遵循独立、客观、及时、准确的工作原则,按照现行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和规程开展工地试验检测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真实、准确的试验检测数据和报告。1.1.7.6 试验检测频率和数量应达到招标文件或国家、行业有关检测规范规定的要求。开展的试验检测项目及参数应备案,对备案范围以外的试验检测项目及参数应经建设单位认可后委托具有相应等级证书和计量认证证书的试验检测机构承担。1.1.7.7 橡胶支座、锚具、外加剂、交通工程材料及机电工程材料

36、应按见证取样的有关规定外委送检,特殊材料由相应资质的试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1.1.7.8 试验室标准化建设 1.1.7.8.1 试验室内仪器设备布局合理,并根据需要砌筑牢固平整的试验操作台,每台仪器设备应配备专用的电源插座。 1.1.7.8.2 试验室应建立以下各项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并悬挂上墙:样品管理制度;试验检测工作程序;部门职责及人员岗位职责;试验室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试验检测报告的审核、签发制度;试验检测原始记录的填写、计算、复核、分析制度和资料档案保管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事故分析报告程序。1.1.7.83 试验室配备4KG干粉灭火器2个,灭火沙1方,铁锹2把,铁桶两只,环

37、境卫生满足试验要求。1.1.7.84 试验人员配胸卡作业,持证上岗,规范操作,记录清晰。1.1.7.85 仪器设备挂饰牌(0.15mx0.1m),标明名称、规格、型号、状态。1.1.7.86 仪器设备按时自检送检,专人维护保养,有记录可查。1.1.7.87 试验室切割作业时,要防噪音,并有防尘措施。1.1.7.88 试验废弃原材料回收或存放符合环保的要求。1.2 场站建设1.2.1 一般规定1.2.1.1 场站建设包括拌和站、钢筋加工场、预制场、施工材料存放场等建设。1.2.1.2 公路建设应推行集约化管理、工厂化生产,实现“三个集中”,即:混凝土集中拌制,钢筋集中加工,混凝土构件集中预制,充

38、分发挥集约化施工的优势。1.2.1.3 项目招标时,建设单位应充分考虑集约化施工生产的要求,统筹规划,将具备多个合同段集中生产的工程集中招标,对不具备多个合同段集中生产的工程应尽量要求在单个合同段实行集约化施工生产。1.2.1.4 路基排水工程的水沟盖板、防护工程预制块、隧道路基边沟盖板、里程碑及其他设计要求的小型预制构件应集中预制,集中管理,统一工艺。1.2.2 拌和站1.2.2.1 拌和站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集中布置,封闭管理。1.2.2.2 拌和站场地面积、搅拌机组配置及产能应满足生产、施工需求和工程进度要求,一般不低于表1.2.2.2规定。表1.2.2.2 拌和站建设标准拌和站类型场地面

39、积(m2)每个拌和站搅拌机组最低配置水泥混凝土拌和站50002台拌和机(50m3/h,每台至少有2个100t水泥罐、4个集料仓)沥青混合料拌和站350001台拌和机(不低于3000型,至少3个沥青罐、2个矿粉罐、冷热集料仓各5个)水稳拌和站150001台拌和机(500t/h,每台至少2个100t水泥罐、4个集料仓)1.2.2.3 对料场地面和设备安装部位的场地应使用C20 及以上标号混凝土进行硬化,厚度不小于20cm;进、出拌和站便道采用20cm厚C20混凝土硬化,当基础强度不满足要求时须进行适当处理。场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地面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5%,场地四周应设置排水沟,做

40、到雨天场地不积水。1.2.2.4 凡用于工程的砂石料应按级配要求,不同粒径、不同品种分场存放,在醒目位置设置材料标识牌,并采用厚度不小于30cm的隔墙进行分隔, 隔墙高度应确保不串料(一般不小于2.5m)。1.2.2.5 细集料堆放地应搭设防雨棚,禁止太阳直接照晒或雨淋,顶棚宜采用轻型钢结构,高度应满足机械设备操作空间一般不宜小于7m,并满足受力、防风、防雨、防雪等要求。1.2.2.6 根据需要设置机动车辆、设备冲洗设施、排水沟及沉淀池,施工污水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河流。1.2.3 钢筋加工场1.2.3.1 钢筋加工场宜采用封闭式管理。1.2.3.2 场地面积应根据钢筋(材)加工量

41、的大小、工期等要求设置,一般不低于表1.2.3.2规定。表1.2.3.2 加工场规模及面积标准规模加工总量T(t)场地面积(m2)大T100003500中6000T100002000小3000T60001500注:如受场地限制,可适当调整场地面积大小,但功能分区布局应科学、合理。1.2.3.3 场内路面应做硬化处理,顶部采用移动式拱形防雨棚,高度满足加工设备操作空间。1.2.3.4 在加工制作区应悬挂各种型号钢筋的大样设计图,标明尺寸,确保钢筋下料及加工准确。1.2.3.5 焊接、切割场所应设置禁止标志、警告标志,使用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场所应设置禁止标志和警示标志。1.2.3.6 特大桥、大

42、桥应采用数控设备进行钢筋加工,保证钢筋加工满足设计要求。1.2.3.7 钢筋吊移宜采用龙门吊等专用吊装设备,设备应证照齐全、检验合格。1.2.3.8 起吊钢筋时,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钢筋降落到距地面1m以内方可靠近,支撑好后方可摘钩。1.2.4 预制场1.2.4.1 预制梁场应采用封闭式管理,场地内应有临时办公区、构件加工区、制梁区和存梁区、废料处理区等,功能明确,标识清晰。1.2.4.2 各项目预制场应统筹设置,规模和设备配备应结合预制梁板的数量和生产工期来确定,一般不低于表1.2.4.2规定。1.2.4.3 场内路面宜做硬化处理,主要运输道路应采用不小于20cm厚的C20 混凝土硬化,基础

43、强度不满足要求时进行适当处理。场内不允许积水,四周设置砖砌排水沟,并采用M7.5砂浆抹面。表1.2.4.2 预制场规模和相关设备配备表内容要求钢筋棚至少一座台座数量应与预制时间、数量相匹配吊装设备满足起吊吨位需要,至少2台模板数量按照不少于台座数量的1/6匹配自动喷淋养生设施每片梁板设喷管不得少于3条(顶部1条,侧面各1条); 喷管长为梁体长+1m,喷头间距0.5m必备的施工辅助设施横隔板钢筋定位架、钢筋骨架定位架、横隔板底模支撑架其他施工设备满足施工需要1.2.4.4 预制梁场应尽量按照“工厂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要求规划、建设,每个预制梁场预制的梁板数量不宜少于100片。若受地形、运输条件

44、限制的桥梁梁板需单独预制,规模可适当减小。1.2.4.5 设置自动喷淋养生设备,预制梁板采用土工布包裹喷淋养生北方地区应根据气候情况采用蒸汽保湿养生,养生水应循环使用。喷淋水压加压泵应能保证提供足够的水压,确保梁板的每个部位均能养护到位,尤其是翼缘板底面及横隔板部位。1.2.4.6 预制梁板的台座强度应满足张拉要求,台座尽量设置于地质较好的地基上,在不良地基路段,应先进行地基处理,防止发生张拉台座不均匀沉降、开裂事故,影响预制梁板的质量。1.2.4.7 底模应采用通长钢板,钢板厚度不小于6mm,并确保钢板平整、光滑,防止粘结造成底模“蜂窝”、“麻面”。1.2.4.8 存梁区台座混凝土标号不低于C20,台座尺寸应满足使用要求。用于存梁的枕梁应设在离梁两端面各5080cm处,且不影响梁片吊装,支垫材质应采用承载力足够的非刚性材料,且不污染梁底。1.2.4.9 梁板吊装作业区应进行封闭,设置安全警告标语牌,作业场所应有安全执勤人员负责看守,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1.2.4.10 小型构件预制场可设在预制梁场内,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